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丛义将从盘龙山与道长分别后到奶头山,又到仙女峰被逼投河的大致经过讲一遍。
听得两位道长唏嘘不已。
杨丛义则悔恨的说道:“谁会想到人心如此险恶,为一己之私,把别人的生命视为草芥,把属下视作猪狗,是我大意了,是我害了他们。”
郑道长沉默良久,然后劝道:“这怪不得你,人心就是如此,不是善便是恶,一黑一白,相互依存,善既不会完全吞噬恶,恶亦不能完全将善吞噬,世间无善哪有恶,无恶又哪有善。你不进山,自有其他人进山,在恶人面前,众人还是不免一死,你来了,能少死几个,不也是善吗?”
杨丛义道:“进山几百人,不知道回去的能有几个,他们可都是活生生的人,难道他们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眼中,就那么低贱吗,任他们摆布,可有可无?死了也是活该?”
郑道长道:“天生万物,各在其位,尊卑长幼,各有其理。人自诩为万物之灵长,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强弱老幼之别,也得各尊其位,各得其法,效天地,法自然。身居上位者自有高位准则,下位者也有下位的依据。以上观下,不见纹理,以下观上,不辨全局,上下有别,行事亦有别。若心有不平,上者可下,下者可上。你问身处下位普罗大众是不是可有可无,贫道说是,身处高位者也是。若你身处下位,而心生怜悯,济一人可以,济十人也可以,但想济百人、千人、万人,却是不能,需得依序运行,上了高位方可有所为。但登上高位自有高位法则,周济百人、千人、万人却不是当为之事了。在天地法则面前,万物皆是尘烟,跳不出尘世,不得解脱,终得为其所累,心不能安。”
杨丛义道:“道长所讲大道虽然有理,可我来自尘世,如今也身在尘世,见不得人命如草芥,受不得肆意摆布,心有不平,难以平复。”
郑道长道:“万物演化,自强不息,强弱自能相易,弱者也有变强之时,也有登顶之日。但若他日登顶,能翻起惊涛骇浪之时,还能看到今日这些底层求生之人,当不负今日所想。若到那时翻云覆雨,眼里已满是草芥,已失初心,再想回头却是不能了,那时再想何必当初,又有何用。天地有常道,世间无圣人,悲苦自定,福寿可求。施主既然心有不平,难以放下,那便一鸣惊人吧。若到哪日心平,对尘世无留恋,无牵挂,择一高山洞府,潜心修道,当能明白贫道今日所言。”
杨丛义道:“道长所言天道大道,我现在不能体悟。但世道不应该是这样,登顶观草芥以前没有,但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有。初心不改,持之以恒,确实很难,若他日登顶,我必要改一改这视人命如草芥的世道,使人无高低贵贱之别,福祸自决,而不是由他人操弄。”
郑道长叹息道:“施主有此雄心壮志,贫道理当祝贺。惟愿施主今后不论身居何处,不忘今日此心何起,不忘今日为谁发愿。”
杨丛义道:“刻骨铭心,此生不忘。”
郑道长道:“既然如此,你好好休养,他日一展雄心吧。”说完,道长就不再多言。
杨丛义投河自尽,如今复生,当要求个说法,寻个结果,无可厚非,她不能阻止。
自此之后,杨丛义就在道长修炼的洞府休养,每天都有菌菇鸡汤,伤势恢复的很快,不几天,伤口就已经慢慢愈合结痂,也能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杂物,捡柴生火,自不在话下。这些天里,他暂且抛却杂念,一心调理身体,跟道长们一样,早晚各做功课,修身养性,养精蓄锐。
这些天道长每次练剑,都没有避着杨丛义,他也细看过几次,但他武艺低微,只会一套枪法,剑法从来没有接触过,自然看不出门道,纵使想学,也无从下手。
他私下问过清尘道长,练剑多久才能练成,道长告诉他,她自己练了八年,师父练了不下四十年,听师父说她的剑法也只是一般,比她厉害的人,还有不少。
听清尘道长这么一说,杨丛义就放弃了学习剑法的心思,枪法都没练好,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
从那以后也就不关心剑法了,等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他也开始练拳,慢慢恢复体力,开始为下山做准备。
第82章 推想()
在山上住了多日,身体差不多完全恢复,杨丛义便准备告辞下山。
这天跟道长提过下山之后,道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他山下以后准备如何,何去何从。
杨丛义也想过,要想出人头地,最好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一旦考中,经过殿试便能直接授官。想他一个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通过高考上了一类大学,整个学习生涯超过十六年的人,以他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参加科举中个进士应该不难,但关键的是怎么入门的问题。
好在他现在能接近一个进士及第的大人物,陈大人。陈大人贵为知军,虽然在朝廷高官眼里他不算什么,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遥不可攀的、高高在上,他手里有许多权力,军、政、财、赋、教谕等无所不包,而最为读书人看重的便是科举选拔的权力,整个安庆军五县的读书人想参加科举,都必须要过州试这一关,而州试能不能过关,在相当程度上由陈大人说了算。
从太湖县到怀宁,陈大人对他很信任,也很看重,想得到陈大人的帮助应当不难。
但现在陈大人有麻烦,这麻烦就时逃进天柱山的逃犯,这个问题不解决好,陈大人刚刚连升三级的官位就保不住,他也就没了依靠。
如今情况恶化,何县尉带禁军灭了奶头山,很难说他们会不会继续进攻,引起土匪与禁军全面冲突,从他们的目的来看,这很有可能。
当务之急,必须先迅速解决了逃犯的问题,釜底抽薪,否则全面冲突不可避免,真到那时,陈大人官位要丢,他无人引路,科举之路也会充满不测。若三年不中,就得在等三年,如此这般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他可等不了。
所以杨丛义打算孤注一掷,深入天柱山,去找香炉峰,表明身份,直接入忠义盟,借用忠义盟的力量,将天柱山里的逃犯全部赶出去。
但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奶头山被灭,应该有人逃出去,如果有人在奶头山上见过他,也上了香炉峰,那麻烦就大了,如果没有奶头山的人上香炉峰,一切都还好说,编造一番也能混过去,但就怕香炉峰上万一有人见过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宋大哥送他的那把匕首丢了,应当是丢在了河里。没了匕首,就等于没了宋大哥的引荐,加入忠义盟的把握就少了几分。所以下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河里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丢失的匕首。
郑道长对他有两次救命之恩,他的所有盘算,在道长面前没有任何隐瞒,全部都如实相告。
道长听了杨丛义所说的一切,没有言语。她是一个修道之人,尘世间的争斗她不参与,也不能给杨丛义提供多少帮助,只能告诉他香炉峰在哪个方向。末了,只叫清尘道长下山帮他找找匕首。
事不宜迟,当天清尘道长就带杨丛义下山,来到当初救起他的地方,寻丢失的匕首。
多天过去,河水已经清澈见底,河中只见沙石,不见淤泥。河水深浅不一,深处能淹没小腿,浅处不过脚踝。
杨丛义提着鞋下水,正值夏天,在水中却也舒服。回头见清尘道长也提鞋下水,便笑道:“道长,谢谢你来陪我寻找匕首。”
清尘道长道:“不用,这也是师父的吩咐。”
杨丛义道:“道长,我们先从这往上找找看吧。”
清尘道长一点头,便开始在河里搜寻起来。
杨丛义也默默开始寻找。
翻开乱石,拔开杂木乱草,一眼看去,可能藏有匕首的地方,全都没有放过。两人一左一右,一路向上游寻找,初时水浅,翻找还算方便,可山间溪流,缓急相间,有一目了然水浅的地方,也有看不清的深潭。深潭下面也许就藏有匕首,是以不能放过。
“道长,帮我拿下衣裳,我下去看看。”与清尘道长站在潭边犹豫了一会儿,杨丛义脱掉外衣跳进了水中。
深潭里水很凉,岸边五尺来深的时候还能看到河底,再深一些就看不真切,杨丛义只得潜下水去,好在他还通些水性,不是旱鸭子。上山下下潜了几次水后,不大的潭底都看清了,并没有丢失的匕首。
上岸之后,两人继续向上游找去,又遇几次深潭,自然是杨丛义下水。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后,他们一直找到杨丛义落水的地方,还是没能寻到匕首。
杨丛义站在水里有些发呆,这可如何是好。匕首不大,可那是铁,入水即沉,不可能飘走,若是掉在河里,必然就在这一段河流里。要是在入水之前就丢了,那也不必去找,外观看着就比较好看的匕首,丢在路上,那些土匪不可能看不到,他现在可不想再去招惹他们。
“我们再往回找吧。”清尘道长开口说道。
“好。”杨丛义驱散杂乱的思绪,还是再找找,实在找不到,那也只能算了。
两人又一路往回找去,这次对乱石缝、杂草丛看的更加仔细,花费了差不多的时间又找一遍,一直找到救起杨丛义的大石边,还是一无所获。
杨丛义有些失落,但丢了就丢了吧,没有匕首时,他不是还得到宋大哥的认可,获得引荐吗,就算一无所有上香炉峰,应该也不是问题,只不过有了匕首把握更大。
“道长,我们回去吧。”杨丛义上了河岸,穿好鞋。
清尘道长在河中问道:“还没找到呢,不找了吗?”
杨丛义勉强笑道:“算了吧,估计是丢在其他地方了,走吧。”
见此,清尘道长也不好再说什么,上岸穿好鞋,带着杨丛义就回了山上洞府。
回到山上已经是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