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谁还用铜钱啊,大家都开始融化铜钱,就算暂时花不出去,铸成器具、佛像放着,也比存一大堆铜钱划算。

    这么干的人多了,市场上的铜钱就越来越少,越少朝廷就得越多铸造,铸造多了用铜量就大,然后铜价就涨得更高。这是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制止,货币体系就完蛋了。

    北宋政府肯定不会看着不管,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平抑铜价,这就是钱陌制。

    钱陌制的对象就是铜钱,一千个一文的铜钱叫一贯,一百文钱叫一陌。这是足陌,意思就是没有任何折扣。但足陌用到的地方不多,大多数经济活动里采用的都是官陌和短陌。

    北宋政府规定官陌为七十七,也就是说一陌本来应该有一百枚小平钱,但现在七十七文就当一陌用了,等于打了个七七折。

    这样一来大家就会发现,把这七十七文钱融化之后获得铜的价值不如一陌钱高,那自然就没人倒腾铜钱玩,铜价也就相对稳定了。

    而短陌则是唐朝遗留下来的习惯,钱陌制不是宋朝创造的,它的出现比唐朝还早。但在唐朝出现了除陌和垫陌的现金税,宋朝政府也不会放弃这个敛财的机会,那就接着收吧。

    于是在市面上,大家就用短陌来表明钱是交过税的,并在七十七文的官陌标准上根据各行各业的税率不同接着向下浮动。

    在开封城里,官府用77陌,街市上通用75陌,金银店铺74陌,鱼肉菜72陌,雇劳力婢女68陌,代写文书只有56陌……各行各业都不太一样。

    要光是这点汇率计算还不太麻烦,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呢。宋人好像特别喜欢数学,为了能学而时习之,就把日常生活和国家财政弄得比世界汇率还复杂。

    在短陌的基础上宋人又弄出来一个省陌。省的意思就是官,也就是和官府经济行为有关的交易,用省陌计算。比如赋税、薪俸、军费开支等等。

    为了确保这些绕来绕去的币值兑换率在实际使用中不会搞乱,北宋专门在各级学校里弄了一门课程教授,其中主要的考试内容都是计算各种陌制之间的换算。

    《算法取用本末》中就有例题:七十七省陌钱七十四贯,问为足钱几何?答案为五十六贯九百八十文。

    别看题挺简单,可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加减法。洪涛在算院里混的时候,不光自己算错过好几次,就连那些宋代的大学数学系高材生们,照样也不能保证每次都算对。

    面对如此繁复的货币制度,洪涛能不恨吗?以后湟州和甘凉路都是自己收税,往来的商人各地都有,还有不少是来自西域或者更西国家的外国商人,税算多了自己不吃亏,万一算少了呢?

    而且这种换算方式也太麻烦了,各州各路的陌制还都不太一样,谁有功夫弄一群数学天才天天给他们算账玩啊。

    货币的使用方便程度会极大的影响交易速度,更会制约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洪涛必须要想办法改一改。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行纸币,纸币这玩意应该是政府最喜欢的,因为它不像贵金属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还受数量限制,所以就能没完没了的发行,想要多少有多少。

    另外纸币可以加杠杆,假如说以贵金属为本金发行纸币,原则上你有一千两黄金,那就只能发可以购买一千两黄金的纸币。

    但事实上你发五千两都没事儿,这就叫存款准备金率。政府通过计算,发现挤兑的风险只占百分之十五,那存款准备金率就定为15%,大概是这个意思,计算起来肯定没这么简单。

    一千两黄金你发了五千两纸币,这叫啥?这叫空手套白狼,多出来的四千两就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政府拿着它去购买老百姓生产出来的粮食和产品,但实际上政府没这么多钱。

    可是玩着玩着政府还是不太满足,觉得这样抢钱效率还是太低。因为得有黄金储备,这多麻烦啊。干脆,咱连黄金都不准备了,用啥担保呢?用政府的信用……

    假如政府有信用,人类早就飞出太阳系了。但没辙啊,权利在他们手中,老百姓只能祈祷赶上一个相对靠谱、抢钱还要点脸的政府,否则就会无比凄惨。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比如说第一个军阀占据湟州成立了政府,然后发行纸币。其实他兜里毛都没有,但他说他的政府有信用,谁不信就毙了谁,于是大家不得不信。

    半年之后这位被第二个军阀打跑了,大家手里的纸币就变成了废纸。因为第二个军阀说了,他的政府也有信用,谁不信也毙了谁。

    然后他再发行一轮货币,拿着这些纸把老百姓手里的货物买走,你给他干活发的也是这些纸币。三个月后这位也被打跑了,来了第三位……

    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信用货币就是我们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制度。以前是银本位、金本位,想成立政府收税,多少得先去搞点金银之类的存着,多少不说,总得有。

    现在可好,真是空手套白狼,拿信用给货币背书,老百姓的身家全得靠政客的人品和自觉。真不如拿石头当本金靠谱呢,好歹石头能盖房子,信用这玩意说没有就啥也抓不到了。

    洪涛觉得吧,自己不能太无耻,拿信用和纸币来抢劫古人。所以还得在贵金属货币上动脑子,争取可以弄一种大致稳定,又不会因为产量受太大影响的货币出来。

    然后慢慢让它成为标准,只要有了标准剩下的事儿就好办了,不管以后发行金属货币还是纸币,按照标准走就完了。

    至于说金融杠杆,以北宋的生产力和几百年内的国际形势真用不到那玩意,也没必要玩了命的拉升gdp。平稳、健康的发展即可,将来再说将来的,反正自己也管不了几百年后的事儿。

405 病遁(240票加更)() 
铜钱肯定不合适,因为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铜逐渐会由贵金属变成一种生产资料。假如以后要用铜铸造大炮,一门动辄数吨,这造价也没谁了,会扰乱币值的。

    金银产量更低,但它们会被大量应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当做货币使用。可是问题又来了,不管金还是银,中原都不是主产区,数量又不太够用。

    咋办呢,洪涛决定中和一下,金本位,用黄金做为标准货币,然后用铜铁合金做为辅币。辅币本身没有价值,因为铜和铁的熔点都差不多,别看它里面含了四成铜,但和铁、锡、铅混合之后,靠目前的技术很难再单独提炼出来。

    而且这种合金机械加工性很差,耐磨和耐腐蚀性不错,既做不了贵金属又不能制造农具兵器,基本就是废物。

    这玩意不是洪涛刚刚发明的,而是在金河帝国时铸造大炮的副产品。当初齐祖带着一群工匠几乎把所有能合金的金属元素都试验遍了,其中就有这种干啥都不灵的废物。

    不过用它来铸造货币倒是合适,首先就是成本大大降低了,其次还不怕有人大量囤积融化。你化吧,化完了更不值钱,废铁一堆,最后还不用防备大量流入敌国。

    如果他们愿意用黄金来换这种废铁,洪涛立马就再把渭桥镇工坊扩大几倍,全力给他们生产废铁合金,要多少给多少,打个八折都成。

    那洪涛有足够的黄金可以撑起湟州和甘凉路的经济总量吗?确切的回答是,没有!

    洪涛压根也没关注过黄金,湟州虽然有几个小金矿,他也缴获了几箱子金沙,但不都给铸成皇帝金身了嘛,总不能再给化了吧。这要是让皇帝知道了,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太痛快。

    从甘州城里倒是抢了一些,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就靠这点黄金搞金本位,估计连湟州都满足不了,待到商队一来就真得闹钱荒了。

    可是洪涛有办法,他根本就没打算由政府发行货币,而是采用政府出标准,民间藏本金的方式。

    具体说就是政府制定一个标准,谁家里有黄金想当钱花,就拿着黄金到乌金行来,由政府的铸币厂给你铸造成标准的金币,然后就可以上市流通了。

    而政府手里的本金暂时先用黄金卷和民众借,付给利息,本金分一年、二年之后偿还。这部分黄金将作为储备,有多少就发行多少辅币。

    这种辅币有无限法偿性质,按照政府规定,一定数量的辅币就可以兑换一定数量的金币,兑换多少都可以,任何人不许拒付。

    要弄这么一套体系,铸币其实是最简单的,乌金行随时能弄出铜铁合金,铸造模具也手到擒来,真正的难点是制定体系的规则,还有如何让皇帝同意自己在特区里实行货币改革。

    规则的事儿王八带着学弟学妹们会慢慢制定,时间还不会太长。政策的事儿别人就帮不上忙了,必须得洪涛亲自出面说服皇帝,还不能通过书信,那玩意太慢。

    于是乎洪涛在回到湟州之后不久就又病了,据传是劳累过度,需要静养。湟州州衙里的住所人来人往的比较乱,为了能安安静静的养病,干脆就搬进了花膏工坊。要说湟州哪儿最安静,还就是这个院子了,不仅安静还安全,周围全是儿童团负责警戒。

    帅司大人病了,还是累病的,湟州百姓很过意不去。这位大人自打来打湟州好像就没怎么闲着,先杀人立威,然后就忙活整顿寨堡、修建工坊,再训练军队,一举拿下了马尾城。

    之后就更忙了,不光忙还玩命,带着几千新军就把凉州占了,又把土地分给大家,自己就没落得什么好处。

    好不容易回来了,又要忙着选代表参政,把治理地方的权利部分交给了民众,同时从通川堡通往兰州的山路也开始重新铺设扩宽,也不用征调民伕,大部分活儿全是俘虏在干。

    你说这样的好官,一不要权利、二不求钱、三不劳民、四能保家卫国,活活给累病了,咱能不表示表示嘛。

    可是送东西不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