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湟州百货市场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商户都在使用新币交易,虽然官府规定不许拒收旧币,但商人们有的是办法规避。
你拿着新币来买东西他们就笑脸相迎,拿着旧币的要不就在兑换上压低,要不干脆就说没货。倒不是他们不愿意多做生意,而是旧币的钱陌制太烦人。
很多牧民出身的小商贩都不太会算数,让他们把各种汇率搞清楚是有些为难。所以宁可少做几笔生意,他们也不愿意去费那个脑子。搞不好算错一次,好几天的收入全打了水漂。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湟州商人真不怕没生意做。光是从青塘那边来的商队就能瞬间把市场里大部分小商人的存货买光。
轻便的毛衣毛裤、能照亮一户人家营地的汽灯、价格不贵存放时间超长的罐头、精铁农具和精钢刀具、轻便耐用的铁锅、携带方便的小号铸铁炉、防水油毡布做的帐篷、可以轻易洗去油污的肥皂、汽灯必须的油料等等都是他们必需品。
人这个玩意吧,一旦享过福就很难再去过艰苦的日子。用过汽灯之后,各族的头人们就不再满足儿臂粗的蜡烛了,酥油灯那点亮更不值一提,在毡帐里挂上一盏不可直视的琉璃灯才能显出身份。
这一来汽灯和油料倒是好卖了,却苦了石蜡作坊。他们生产出来的各类蜡烛销量巨减,富人们都去买汽灯了,穷人照样还是舍不得没事儿点蜡。
15日加更换月票()
月初两天大家说月票不充足,我胜之不武,那就月中再来一天,看看能充足到哪儿去。规矩还和月初一样,60票一加更,飘红啥的加两更,悠着点哦,存稿有限,也就千把章……
439 追梦者()
好在汽灯的产量有限,价格也贵,销量并不大,煤油做为战略物资也不能敞开供应,石蜡作坊好歹还能维持。但这种情况会随着马尾城玻璃工坊、炼油工坊的扩建而继续恶化,早晚会有扛不住的那天。
面对整天往自己屋里钻的朱八斤,洪涛假装看不见。白蜡工坊归他管理,效益不好自然着急。但急也是白急,有些事儿自己可以管,有些事儿自己就不应该管。
让他们自己琢磨去吧,别老指望有人出个主意然后就一片坦途,那样只会越来越懒。其实这个事儿很好解决,把蜡烛的价格降一降,吸引内地来的商队购买不就完了。
白蜡是精炼煤焦油和石油的副产品,不分离腊质油料就无法提纯,所以除了收集存储之外基本等于没成本。在售价上砍掉一半再打七折,都比琼林苑产的蜡烛便宜。
朱八斤他们之所以没想到降价内销,不是脑子笨,而是躺着赚暴利赚习惯了。但有些东西就得走量,薄利多销才是正路,这一点得逼着他们去适应。
除了买卖兴隆、商品销售旺盛之外,湟州城和马尾城还得到了另外一个实惠,那就是服务业。
很多商人远道而来并不能马上凑足货物,尤其是紧俏的商品,通常会等好几天或者十几天才有货。在这段时间里商人们就得先住下,每日的吃喝玩乐都需要相应的场所。
前两年商人们还是租住在城内居民的空闲房屋里,但很快就有勤快人开办了专业旅店、酒肆、茶肆。
这些店铺随着客流量逐年增加越开越大、越开越多,提供的服务也更全面,不光有住宿、存货、饲养牲畜、提供酒菜茶点,还有皮肉生意。
要说这个买卖的生存能力可真强大,但凡有个热闹地段,你可以看不到任何一种买卖,但绝不会少了庵酒店和寮店。按照宋人的规矩,前者除了提供花酒还有留宿,后者的主业干脆就是啪啪啪了。
当然了,和开封比起来湟州还是个乡下小城,像白矾楼那样正经八摆的大酒楼肯定没有,更找不到陪你聊人生、聊艺术、聊情感、吟诗作对的女伎。
但这种局面被一家新开的酒楼给打破了,它叫风雪楼,二月份才破土动工,地址原本是城东靠近城门的一片牲口市场,后来被两位神秘的大娘子给买了下来,平地而起盖了两层雕梁画栋的大酒楼。
假如没到过湟州的人第一次来,肯定会以为这里才是州衙,最次也是香火旺盛的寺庙。因为它鹤立鸡群,全城第一大、第一高、第一气派!
这两位大娘子四十岁左右,开封口音,大家只知道她们姓韩和姓花,对外自称韩大娘、花三娘,都没有夫家,其它情况一概不晓。
两位大娘子还不是空手来的,她们抵达湟州城那天的亮相非常轰动。整整三辆箱车,里面装的不是货物全是人,活生生的小娘子,整整二十位!
这二十位风华正茂、擦脂抹粉、眼角留情的小娘子排着队从湟州城唯一的主街上走过,本地人直接就看傻眼了,满街全是张着嘴瞪着眼发愣的男人,还有身边怒目圆睁的妇人。
内地来的商户们倒是免疫力比较强,尤其是那些来自大州城的人,比这些小娘子还美貌、还诱人的也见过。所以他们眼中不仅仅是惊诧,还有浓浓的期盼。
以前来湟州经商,除了喝酒耍钱之外狗屁乐趣都没有,这些小娘子就是他们以后美好经商生活的希望。对于常年走南闯北的人而言,她们的来历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别问啊,庵酒店来了!
在这件事儿上周一日并没自觉充当女人的保护伞,做为一名稀缺的女州官她还是公事公办,只要来人身份无误,钱款结清,那块地就是两位娘子的了。
至于是不是庵酒店,大宋律和湟州律里并没说不允许经营这类买卖,只要不违法就是她保护和收取税收的对象,其它一概不问。
但她对这块地的出售有点疑问,在元日之前这里还是新军用地,不允许出售,可是就在两位大娘子来之前几天,负责新军后备役训练的王九突然拿到了帅司大人的手谕,不再打算使用这块土地,从而交还给湟州官府。
也就是说如果州衙没有新的规划,这块地就等于是没用的,可以出售。问题是州衙今年的预算已经获准,没有特殊需求无法更改,就算有需求也得经过11人代表共同商议批准。
按照目前的税收水平,明年想有什么规划也不太可能,目前整个湟州和甘凉路都在修路,哪儿富裕资金新建什么官府设施。
所以说两位大娘子来的真是时候,早了城内根本没这么合适的整块土地出售,晚了这块地根本轮不到她们买,很多商户都有意扩大城内的生意。
不过买地的过程并没有任何徇私舞弊的迹象,两位娘子是经过官府的扑买暗标才得手,价格比第二名的高出整整一半儿还拐弯,有点势在必得的架势。
对于这个结果周一日只能说声狗屎运,然后让巡检使王十二特别关注一下,暗中查查这两个女人有没有可疑之处。
王十二必须查不出结果,也不是没结果,结果肯定有,还很详尽,但不是她调查得来的,而是王十给的。
上面写了整套两位娘子的来历、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看起来并没有可疑之处。王十二也相信按照这些信息去查,韩大娘和花三娘必须确有其人,但她们是如何与自家官人结识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光不知道,还不能去查,甚至想多了都是罪过。王十拿来的资料上怎么写就怎么信,有些事情不许多问。官人想说了自然会说,不想说就不该打听,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难道王十是奉了洪涛的命令才给两位大娘子打掩护的?没错,如果没有洪涛的密信,王十二才不会相信她这位十姐。
那洪涛为何要给这两位来自开封的大娘子作弊呢?湟州城里的那块地肯定也是他授意的,前赶后错就是为了让她们得手。
答案很简单,他认识韩大娘和花三娘。就在离开开封之前,他曾经利用韩大娘和花三娘帮富姬找到了西夏接应人。那位西夏使团的阿赫玛德就是被韩三娘手下的小姐迷惑,然后成了花膏的第一位受害者。
她们俩的身份确实是开庵酒店的,名字也没错,所有信息都对,唯独不对的就是来湟州的目的。
真不是自愿的,而是被王十的手下配合朱八斤的徒弟强迫来的。用了什么手段就不提了,王十折磨人的手段升华到了全新高度,这和她孜孜不倦的钻研密不可分。已经从让肉体痛苦上升到了控制人的灵魂,谁让她沾上死就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那洪涛从开封费尽心思弄来两个做皮肉生意的老鸨子干嘛用呢?用处大了,他要控制湟州乃至甘凉路的色情场所,然后为己所用。
千万别小看这种令人不齿的地方,它里面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么大信息量白白浪费,或者变成流言蜚语就太浪费了。既然洪涛想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就不会放任身边的任何资源,不光要利用,还得充分利用。
由王十派人潜入庵酒店多麻烦啊,也没效率,不如干脆自己控制一家或者数家这样的店铺,挂着正常经营的牌子,干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想法有了,但人选没有,这种酒楼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的,干不好的话很容易露馅,或者干脆经营不下去,要是生意不好也就失去了消息来源。
最终还是富姬想到了韩大娘,进而让洪涛又想到了花三娘。由一个人到异地经营这么大的生意好像有点不合理,两个人一起来就顺溜多了。
这就是两位在开封打拼多年、略有家财、但在事业上看不到前途,于是毅然决然拿着棺材本追逐新梦想的有志老鸨子。而且她们的故事还会激励更多人到湟州追梦,一举两得!
风雪楼还没完全建好,就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开业了,当天帅司大人恰好请客,顺理成章的安排在了这座全城最气派的酒楼里,整个二层都包了。
其实就算不包也没人敢上来和帅司大人平起平坐,在名声这个问题上洪涛真没做到爱民如子。大家一半是信任他说话算数,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