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将们也没错,陛下的圣旨刚出宫,朝中指不定有多少同僚弹冠相庆呢。中贵大人,你说本官干的事儿真那么坏吗?若是本官不坏,谁坏呢?”

    不用裴英提醒洪涛也不会去碰济桑城一兵一将,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只是按照惯例猜测。

    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每次的结果几乎都差不多,能怪人家乱猜吗?可是该怪谁呢,洪涛打算问问这位历经了三朝的老宦官。

    “这……驸马息怒,此事通常不以好坏论,想来是政见不同耳……”别看裴英伺候过三任皇帝,脑瓜子不可谓不好使,可这一次还真被问住了。说好说坏都不合适,干脆,还是继续和稀泥吧。

    “哼,好一个政见不同。因为政见不同就能勾结外敌谋害本朝将官,改日若是本官也和他们政见不同,是不是可以问问北朝那边,也帮本官除掉几个政敌呢?中贵大人,本官知道朝廷不许内官干政,可是说句良心话应该不算难吧,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苗将军,车队行军速度,不入兰州!”

    洪涛不是想让裴英为自己做主,他也没这个本事,但居然连句公道话都没有就太令人失望了。同时也确定了一件事儿,朝廷里的人谁也靠不住,他们早就没了良心,有一个算一个。

    其实洪涛想去兰州告黑状也找不到正主儿,王厚根本就没在兰州。他和洪涛一样,也接到圣旨回京复命,前后脚走的,估计现在全速追都能追上。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洪涛也没啥反应,车队依旧还是先去渭桥镇。一方面把留守的王十一和王十六带走,再问问王冠和高翠峰的意思。

    他们要是想跟着去新地方那自己就去和皇帝提要求,若是不想离开这个日益变得重要的工业基地,也不强求,人各有志,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叔父说大人走到哪儿就让我跟到哪儿,哪怕辞官不做也不能慢半步。”这是王冠的回答,透着一股子铜钱的味道。

    “你这官啊不该当,应该让叔父当,他比你明白多了。成吧,本官还想让你带话给叔父,让他再去开封一聚,现在也不用了。”

    钱味儿越重洪涛越喜欢,做买卖挣钱天经地义、商人追求利益也是天经地义,这和人品高低无关,更和情谊无关。王家有明白人,自己和他们合作下去也就有保证了。

    “大人觉得这次陛下要派您去何处,不会是入川平乱吧?”其实王家谁都不傻,这不王冠开始出招了,想先一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宋除了北面不安生之外,西南地区也乱糟糟的,只是那边没有像西夏和辽国一样的大势力。其实这事儿也怪不到北宋头上,历朝历代西南地区都没安生过,现在依旧。

    “入川?你就想美事儿吧。让本官入川把夔门一锁称王了,你王家不得被满门抄斩?什么脑子,我要是……”四川地区再乱皇帝也不会派自己带兵进入的,这是个非常容易判断的问题。

    这时的四川称作国中国都不过分,比湟州还特区,铁钱、交子、茶政、盐铁都自成一体,再加上天堑守护,谁有上万新军坐镇谁就是土皇帝。

    “王兄、王兄,刚才我进来的时候王十六好像在找你呢,估计是下一批入湟军备的事情。大人这儿我先陪着,你还是去看看吧,他挺急的。”

    高翠峰这几年变得更沉稳了,自打洪涛进屋就在一边陪着,光听王冠嘚吧嘚吧。但洪涛的话还没说完他突然插话了,找个理由把王冠支了出去。

    “大人,祸从口出,慎言啊……”王冠刚出屋高翠峰就道出这么做的目的。

    “……对,说话是得注意点。老高,你对这次陛下召本官回京是怎么想的。”

    洪涛至今也没适应古人的思维,尤其是对很多忌讳真是缺根弦儿,当着不熟悉的人还能动脑子多想想再张嘴,可一碰上熟人就容易说秃噜。

    “不是祸……也未必是福。”高翠峰憋了半天就说出来一句话,还差点闪着洪涛。

    “哦,详细聊聊……黄蜂,守住房门谁也不许进。”高翠峰没当官的时候就是个在野组织部长,对朝野官员极其熟悉,这又当了好几年官必须有进步。洪涛在这方面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该请教的还得请教。

    “朝廷里这两年聊的最多的只有一件事儿,北朝。自打西夏被大人占据了半壁江山就失去了南下的能力,朝廷里立刻就有人想趁机夺回燕云十六州,好像陛下也有此意。”高翠峰真没辜负洪涛的期望,一张嘴就说到了点子上。

    “对付北朝也不是不成,只是有些早,难度平白增大了许多。如果能拖上三五年再动手,把握会更大些。”洪涛总不能说朝臣和皇上都是笨蛋,还得捏着鼻子帮他们圆场。

    “不管胜负如何,对大人恐怕都没什么好处。胜则无功可立、无官可升;败则声望全无、罪责难逃。”高翠峰也知道这位驸马的脾气,不是个纯粹的政客,更喜欢直话直说,索性就把他的答案和盘托出。

    “是啊,左右都是本官倒霉……不过本官有疯子的名号,最喜欢做别人不敢、不能、不愿之事。老高,你是有家眷、有出身的士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内心无愧,对大宋是有功之臣。本官觉得和你共事一场很荣幸,不管将来是什么结果都要好自为之。”

    高翠峰说的确实是事实,历史上也不止一次上演过这种桥段。功高盖主这个词儿也不是宋朝才有的,盖主的人极少能全身而退。

    具体这个人做了啥坏事没人深究,百姓们只会看到一个经过艺术加工、夸张的大坏蛋,且特别愿意再添油加醋的传播。好像只要有了这个坏蛋顶雷,大家就全都没错误了一般。

    高官厚禄谁都想要,可混到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的时候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说凡事儿都要有个度,并不是越多、越大越好,做官也是同样道理。

    误国奸臣、权臣这些词更不是宋代才有的,一旦决策层出现了大失误,坏名声往往就会扣到一个人头上。

    按照高翠峰的说法,这两个结果好像都是自己的未来。既然话都说到了这里,洪涛也就不想去问人家是否要跟着自己混了,还混个毛线,根本没出路嘛。

    “大人误会了,翠峰不是畏惧,只是如实回答大人的问题。以后的事儿谁说得清呢,有大人在前面披荆斩棘,我等追随起来并无不安。只是大人要为自家多想一想,不管胜败都要有脱身之策。”

    驸马想说什么高翠峰岂能不知道,王冠已经表态了,下一个就得是自己。不表态成不成呢?成,在这种情况下不表态就是表态。

    “脱身之策嘛,本官真想不了那么远,难道老高你能?”洪涛是真不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除非也是个未来回来的。

512 小王相公() 
“赎下官不敬,大人是三位皇子的老师,只要能拖上几年说不定就会有些变数……”

    看到驸马真没有考虑合适的后路,高翠峰也急了,瞪着眼珠子左右瞧了瞧,确定屋内无人,甚至连房梁上都看了一眼,这才凑到跟前用极小的声音道出了他的意思。

    “……呵呵呵……我是真服了,你这脑子整天琢磨的都是啥啊。”此时洪涛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一会儿红一会儿白。

    “下官……”高翠峰让驸马的脸色吓住了,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当场被砍了也是白砍。

    “别紧张,本官只是有些感慨而已。你说的不错,是可以多个变数,那就暂时按照这个方向做吧,能否如意还未可知。此话万万不可再提,本官心中有数,也很感激。此地恐怕还不能马上脱身,你且在此安心待上一些时日,挑一些有前途的青年工匠,一旦陛下之意已决再动不迟。”

    洪涛没有怪罪高翠峰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些恐惧。既然高翠峰都已经看到了这一步,想必朝廷里也不全是傻子,更精于此道的大有人在。这事儿还真不能全听高翠峰的,那样就会落入别人的算计之中。

    但通过这件事儿洪涛对高翠峰的人品又高看了几分,这位是司马光的族人,真真切切的卧底,可他一步一步的变化也最明显。如此紧跟自己基本也就等于和原本的家族决裂了,付出不可谓不大,连后路都给断了。

    自己就算还不能完全相信他,但也犯不着去害他,还是先让他在这里待着,等自己有了确切的职务再想办法把他调过去不迟。

    解决了王冠和高翠峰的问题,洪涛并没在渭桥镇久留,两天之后继续启程。工匠们不用他操心,不管是渭桥镇还是湟州亦或凉州和肃州的工坊,用的工匠都出自一脉,全是金明池那些家族的后辈和徒弟。

    在这个年代有个好处,当爹或者当师傅的认准了一条路,儿孙和徒弟就必须跟着走,否则就没法在这个社会上混下去了。

    师父、师父,前面的是老师,后面的是父亲,拜了师就等于认了爹,一辈子不能违背。这是此时做人的基本要求,没有变通的可能。

    当儿孙就更不成了,高俅他爹不过是个小商人,就因为儿子不听话学坏,一纸诉状告到开封府。高俅当场就被判充军,可见爹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基本就等同于法律了。

    这一路真是风餐露宿,其实有馆驿洪涛也不住,不如自己安营扎寨安全。速度和新军行军差不多,每天八十到一百里,十二天后就见到了开封城西最后一个馆驿,离城还有十五里。

    归心似箭真没有,眼看天色已经过了中午,洪涛决定在此安营扎寨,明日一早再进城。那样可以直接去见大舅哥,有啥事赶紧说,拖着没意思。

    另外车队里的人确实有点多,赶在傍晚之前进城都来不及安排,总不能真的带着新军入城吧,那样就太飞扬跋扈了。皇帝只是客气和表示信任,就和后世里不能把领导每句话都当真一样,那样做立马倒霉。

    “官人,二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