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不是云了嘛,近墨者黑。洪涛没事儿就让皇帝折腾一顿,现在也学会了怎么折腾别人。有些问题就得让下属去琢磨,不能说明白。想对了那是应该的,想不到就得乖乖听领导吩咐。要不说当官学问很大呢,全是套路。
“恕下官斗胆,陛下难不成是在托……”高翠峰真没想一刻钟,五分钟都不到就有了点猜想。
“你将来即便做不到执宰,当个三司使也绝对没问题。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别多问,问了本官也无法讲,且于事无补。现在你要替本官去大名府打头阵,和当地官员讲清楚,最好别再发生京兆府种凯那样的事情。周家娘子和王七会带人和你同行,她们要把当地的矿山统计分明,并找好未来工坊的修建之处。这件事儿你只有一天考虑时间,要想好再做决定,莫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害了卿卿性命。”
听了高翠峰的话,洪涛真是佩服他对大宋官场的熟悉程度。这种人就是天生的政客,可惜由于一个进士出身给耽误了,谁说自学就不能成才。
“大人如此体恤反倒令下官更加惭愧,不必等到明日,本官所属车马皆在新郑门外,不如直接转道大名府驻扎。”
高翠峰很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劲头儿,他到不是认定驸马能赢,只是事已至此再改换门庭还来得及吗?
玩政治的人个个都有潜在的赌性,很多时候就是在赌,且赌注下的极大。普通赌徒是博取钱财,他们是赌命。
“也好,待本官去得大名府我们再聚。走吧,顺路拿上本官的官凭,没名没分的去了无法自处。周娘子身边会有五十名特种兵和一百新军,有问题就让他们出面,不必太客气。”
洪涛这次算是真拿到了比尚方宝剑还宝剑的尚方宝剑,爱谁谁吧,谁挡路就砍谁,哪怕来个一字王也照砍不误。要是能把吴王砍了,神宗皇帝大哭一场之后肯定找借口赦免自己的死罪。
不对,神宗皇帝好像还一个弟弟呢,要砍也得把丈母娘砍了,但那样就说什么也不会赦免了,不孝的皇帝全天下都会唾弃。
516 又一本书()
既然这么着急,为何又要待在开封不马上走呢?不是洪涛不想走,而是暂时走不了。高太后下了懿旨,说是两年没见到皇孙,又恰逢六皇子生日将近,打算亲自操办操办,所有能来的皇家成员都得参加。
亲妈说要给孙子过生日,神宗皇帝再怎么有戒心也不能拦着,过就过吧。于是洪涛就得老老实实在开封城里等着,等六皇子过完生日再亲自护送他去大名府。
那闲下来的这些日子里干嘛呢,除了陪着妻子女儿之外,洪涛又开始写书了。也不能叫写,应该叫编纂。
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一样,都是对别人知识的总结。区别就是人家有个很深邃、很文艺的名字,洪涛这本书名还是大白话《矿、煤、铁》。
在这本书里,洪涛用莲儿记录下来的工匠经验,再加上自己从后世带来的知识,粗略的概述了一下探矿、辨识矿石、采矿和提炼金属的技术。
洪涛认为是粗略,但是在胡家、武家、周家人眼中这本书简直就是上吊绳。有了它,随便是个人就可以无师自通学会他们赖以为生的手艺,然后他们这些手艺人就没饭吃了。
“诸位,本官可曾害过你们?”面对几家人的苦苦哀求,洪涛又开始讲课了。
“……”这个问题瞬间就得到了回答,一片摇头。
“对嘛,诸位目前的手艺为何值钱?精髓并不是书中这些简单的道理,而是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经验。本官这本书里讲的东西,从诸位手下随便找个学徒一年的徒弟就能做得差不多,有何可惧?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庞大的市场和从业人员支撑才能兴旺发达,光靠诸位收几个徒弟从什么都不会开始教授,一辈子能教出几个称心如意者?但有这本书就不一样了,它能让更多年轻人不用拜师学艺就可以掌握至少一年学徒工的技术。诸位再从这些有点基础的年轻人里挑选人品头脑手艺俱佳者带在身边,岂不是事半功倍,本官可否讲明白了?”
洪涛真没忽悠工匠们,这本书中所写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和经验,光靠看书很少有人能自学成才,更不会抢了工匠们的饭碗。
“……大人说的自然有理,可各家徒弟都已足数,不曾缺失,为何还要选更多人?”众人依旧很整齐的摇着头,真诚实,没听懂就是没听懂。
“……这个吧,原本这些技艺难登大雅之堂,但本官认为它们并不比考取进士差,将来很可能会与进士比肩。但想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有书、有学堂、有一整套体系,才能逐步提高诸位的地位。”
听不懂正常,这些老工匠很多以前连字都不认识,这几年能达到扫盲水平并掌握一些术数基础已经很难得了。
其实把这番道理和他们的子侄辈讲更容易沟通,可惜目前还是师承传授风俗很重的年代,不管师傅多老,只要不死就没有徒弟做主的可能。
“在渭桥镇、湟州和凉州,诸位不管从收入还是待遇上是不是都高人一等?”听不懂没事儿,洪涛可以深入浅出少讲大道理,多用实例慢慢引导。
“全靠大人栽培我等才有今日,武家上下以大人为尊,即便将来小主人持家也断断不会更改!”这段话众人好像听明白了,不停的点头,还有站起来表忠心的,合算还是没听懂。
“那为何到了开封诸位就不如在渭桥镇、湟州风光了呢?这就是一个体系问题。假如我们做工匠的也有考取进士一般的体系,大家想想,将来武家的子孙考取了炼铁功名,能和进士比肩,老四,你愿意不?”
对于武家的许诺洪涛全信,不光武家,胡家、周家、彭家、王家等等跟随自己的工匠们都有差不多的许诺,并且会世代遵守。不敢说能延续十代八代,估计到王小丫她儿女的时候依旧能享受到。
但洪涛想说的也不是这个问题,他的企图更大。著书立说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该建立专业学堂细化和丰富宋代的教育体系。
别光培养那么多文学家、诗人和政客,工科生也很重要嘛。有多少工科毕业生就有多少座渭桥镇,当大宋全国都是渭桥镇了,试问谁还拦得住改变规矩、改变制度的浪潮?这就是洪涛从下而上倒逼国家变革的步骤之一。
“啊,咱这手艺也能考取功名……”这次没人摇头也没人点头了,驸马发散的信息量太大,工匠们有一个算一个,大脑全宕机了。
“本官认为能,只要诸位信我、帮我,这件事儿早晚会变成现实。第一步就是出书,有了书才能建学堂教授学子,有了足够多的学子才能谈得上体系的建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回不光是点头了,全体都流着口水傻笑,估计脑子里肯定在琢磨,回家该让哪个子孙入学准备当进士老爷。
河边的柳树刚刚见绿,从大相国寺对面的汴河码头下来了一波人,随后六辆铜活装饰的驸马车也被运上岸。
拉车的马匹也自带,清一色的乌骓马,排成一溜儿沿着最繁华的西御街转向北,一路上惹得大部分开封人驻足侧目。
驸马车在开封城里已经不算罕见,这种遮风避雨、避土隔尘、行驶轻快、乘坐舒服的交通工具很受富贵人家和官员喜欢,只是它的产量不高所以售价贵,还要由马匹拖拽,小富小贵都玩不起。大富大贵之家通常也只备一辆供家主使用,像这样一下子就出来六辆的情景真不多见。
车辆里面坐的是谁大家猜不到,但看拉车的骏马就知道这些人真有钱。那是产自西凉的凉州马,身材高大毛色油亮。
这种货色的马匹以前有钱也很难买到的,自打凉州、甘州、肃州被宋军占据之后市面上才有少量供应。但要想找到毛色一致、身材相仿的十二匹,在开封民间断无可能,大内肯定有。
他们来自渭桥镇,或者湟州!六辆驸马车和十二匹乌骓马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很快就被印证,车辆最终停在了驸马府门前。
猜对了开头但没猜到结果,车马肯定来自渭桥镇和湟州,别的地方也不产,但车内之人一个长江以北的都没有,除了王浩之外,其余皆是福建路、两浙路的商户。
“叔父大人不辞辛劳这么早北上,想来是有所图吧?”片刻之后,驸马王诜就出现在府门外亲自迎接,半点侯爵的架子都没有。
“侯爷折煞小人了,我等小民怎敢劳烦侯爷相迎,罪过罪过……”洪涛是没架子,但以王浩为首的一众商人就不能坦然处之了。
以前在湟州见到这位帅司大人可以略微随便点,现在人家都是侯爵了,这里又是京师所在,礼数不能乱,即便不跪拜也得以大礼参见。
“小民!若是我大宋子民全如叔父一般,那本官就可以致仕啦。”洪涛对这几辆驸马车也不禁侧目,真能得瑟啊,都是钱烧的。
“……全怪小人考虑不周,给大人添了麻烦。你们几个还不把车赶回船上,不许再上岸!”眼见侯爷对这几辆车面色不善,王浩立刻就想到了其中缘由,一边赔罪一边转头冲车夫厉声呵斥。
“哎哎哎,没那么严重,但古人不是说了嘛,财不露白,还是不要过分招摇的好。来来来,诸位,府里请,别在外面戳着。”
王浩他们算不算烧包呢,其实也还不太烧。宋朝对阶级划分的相对模糊,尤其对商人还算比较客气,没那么多能与不能。
否则白矾楼也不可能盖的比皇宫围墙还高,榜下捉婿的戏码也不会上演,开几辆豪车出门除了招人眼球之外,关系不大。只是洪涛自己喜欢低调,才顺口这么一说。
宴请这些客商的地方就在后苑的飞羽堂,别看它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棚子,但架不住有皇帝的亲笔提名挂着,档次立马就提高了n层,众人进来之后都是诚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