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殿走去。

    “陛下……”章惇还想说什么,可惜皇帝正在和太监小声交谈,没听见,转眼就拐进了屏风后面。

    “有劳了……”王安石和司马光对视一眼,笑呵呵的冲苏轼拱拱手,一甩袍袖也走了。

    “子瞻,此事颇为蹊跷,王诜会不会又和王相……”

    章惇站在原地越琢磨越不是味儿,但又想不出问题出在哪儿,只好向苏轼求解。不管在谁眼中,这位都是王小丫的老师,谁敢说和凉王就一点私交没有呢。

    “断无可能!”苏轼没怎么犹豫,干净利落的否定了章惇的猜测。王诜绝不会和王安石私下讲和的,哪怕王安石肯王诜也不肯。

    这位驸马是什么德性,不用看别人,看看他闺女王小丫足矣。这个小丫头刚过髫年就有了她爹的影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最喜欢挑战规则。

    学个画都要另辟蹊径,不用笔墨非要拿炭笔代替,还口口声声说是她爹爹创造之物就必须好用,气的苏轼每次授课之后心口都要憋闷半天。

    以王诜跳脱不羁的个性,碰上王安石那个拗相公,两个人能在一起聊三个时辰不动手就是千古奇观,根本没有合作的基础。

    “坏了!是钱粮,司马光要釜底抽薪!子瞻……唉……”章惇也觉得苏轼说的有道理,王诜绝不可能和王安石暗中结盟,但问题出在哪儿呢?突然间他也和司马光一般浑身回光返照了,一边念叨一边扼腕叹息。

    小家雀确实没斗过老家贼,章惇和苏轼让王安石和司马光给涮了,甚至带上了皇帝。两个老家伙根本就不是在帮王诜,建不建桥关他们屁事儿。但借着这个机会,王安石巧妙的把皇帝给忽悠了。

    改革吏治是目前新旧两党的主阵地,一方主攻一方主守。章惇和苏轼得到了皇帝的暗中偏向,攻势见猛,旧党有些扛不住了,第一步裁撤闲散官职的提议就要获批。

    此时王安石和司马光耍了个心眼儿,他们把国库里仅有的那么点余款全给王诜送去了,下一笔钱款送来最早也得等年底。没有钱裁撤个屁啊,总不能不发工资就让人家回家喝西北风去吧。

    这样一来不管新党和皇帝如何强势,也得再等几个月才能发动。几个月,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谁敢保证几个月的工作中不出一点问题?只要有问题就足矣在朝堂里搞些事儿出来,保不齐就能抓住机会反败为胜呢,总比马上让出阵地强。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官家下旨明发各州府,褒奖了大人修整河堤之功,还对修桥铺路之事予以肯定。”

    朝堂上谁在利用自己牟利洪涛全然不知,他正在码头上望着漕河南边,像是在等谁的到来。沈括拿着一卷东西走过来本想引起注意,可晃悠了半天没人搭理,只好主动提起。

    “但朝廷艰难,暂时匀不出钱粮,还得让本王自行筹措。这次又给了多少份度牒?本王怕是在这里待不长了,再待下去附近寺庙里的出家人全得出自本王门下!”

    这些废话洪涛都听腻了,全是口活儿,一点正格的没有,充其量是送点度牒让自己去贩卖,自己要是想从百姓手里抢钱还用得着卖这个破玩意?

    所以送了也是白送,那些坑人的玩意大部分都被烧了,少部分转手给了山川督查院。王十不是喜欢化妆成和尚尼姑隐藏身份嘛,估计她能用上。

    “晋卿这次怕是猜错了,朝廷把修缮河堤所欠的钱粮都补上了,一部分在为兄这里,另一些在漕司手中,想来不日就将运抵!”

    沈括有时候也挺坏的,他知道一提这个事儿驸马就得说朝廷坏话,偏偏不把话一次说完,非等着驸马骂完再拿事实出来打脸,等着看笑话。

    “……朝廷改脾气了?不可能,给我看看!”这个脸确实打得挺瓷实,饶是洪涛脸皮厚也有点疼。但他还不死心,非要眼见为实。

    “嘶……怪哉怪哉……既然狗能改了吃屎,本王错一次也不算冤枉。唉,来了来了,那点钱粮沈兄就和王七看着分吧,本王不管了。那些船上才是好东西,本王的高丽牛肉到啦,嘿嘿嘿嘿……”

    拿过朝廷发给沈括的公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连背面都看了,洪涛也没找出啥地方出了问题。干脆也不费这个脑子了,钱粮确实给了,为啥给的天知道。自己认个错无妨,下次依旧会骂。

    把公文往沈括怀里一扔,洪涛又乐了,远处的漕河上出现了一片帆影,绝不是槽船,更高更宽,想来是王浩的船队来了。

711 东渡归来(800票加更)() 
    一大早就跑到码头上傻站着,洪涛等的就是王浩的海船。前几日山川督查院送来密报,说王浩的船队从日本回来了,一部分去了台州、温州和漳州,还有一艘钻进了长江。按照路程掐指一算,洪涛就知道只要不出意外这艘海船今早必到。

    “又是高丽牛肉……高丽国为何有如此多的牛可杀?”对于高丽牛肉沈括有无数疑问,一直没机会提,现在正好赶上。

    “此乃本官不传之秘,若是让沈艾拜在本王门下倒是可以告知一二。”想知道高丽牛肉是从哪儿来的可以,把小孙子送来当人质就告诉你!

    沈括的孙子正好四岁,比王民羽大几个月,生的聪明伶俐,洪涛一见就觉得是块好材料,可惜怎么忽悠人家都不给。

    “此事为兄做不了主……”还和以前一样,合算有个厉害老婆也不是没好处,遇到难题就往老婆头上推,一点责任不负。

    “高丽牛肉从何而来本王也不知!”想和自己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洪涛坚决不能吃亏。别说你有个厉害老婆,就算你们一家子都是泼妇咱也不惧。

    “这艘船从何而来?”沈括也不死命打听,开始转移话题。

    “从水上而来……本官敢断言,它到这里之后就会停靠,可愿赌否?”

    要比不要脸,沈括全家老小包括祖坟里躺着的几位一起来也不是洪涛半张脸的对手。你都说了在等船,还和别人赌船会在自己家门口停,废话能再多点不。

    “……也罢,为兄去准备车辆,无论牛肉来自何方,有肉吃就是好的。”总和这种人接触,潜移默化的就会起变化,俗称近朱者赤。

    沈括知道牛肉的来历问不出来,干脆也别磨嘴皮了,来点实际的吧。要是等王七来了,有多少牛肉也不够拿的,不愧是驸马的儿子,贪得无厌的劲头儿如出一辙,哪怕是养子。

    海船确实停在了码头上,船舱里也确实有大量牛肉,从早上一直卸到太阳西斜才卸完,多到王七和沈括亲自上阵搬运,依旧运不完也没地方存放。

    于是洪涛派人把附近的村民也叫来一起搬,谁家人多就多搬,不要钱,白送!不是他大方,而是鲸鱼肉脂肪含量高,也没完全干燥,一受潮就容易变质,与其浪费不如落个好名声。

    至于说沈括提出的先暂存在王府里的建议,洪涛连搭理都没搭理。啥破玩意都想往自己家里塞,也不看看还有空院子没有,太没眼力见儿了。

    海船不仅送来了二十万斤鲸鱼肉,还有十多箱珍珠、珊瑚、金器、扇子之类的细软。这些东西洪涛基本看看也就不搭理了,还顺手每样抓点塞进布袋子往沈括身上一背,说是让他拿回家哄老婆。要是能把小孙子送来,这些箱子都拿走也没问题。

    可惜沈括也在王府里学坏了,常进驸马书房的人一般都会学坏,对很多值钱的玩意不屑一顾,看得太多都麻木了。

    “这些不是宋人!”此刻他正直勾勾的盯着从船上排队走下来的人,这些人有男有女,既不像水手也不是宾客,不管穿着整齐还是衣衫褴褛,衣服样式绝非中原规制。

    他们还特别规矩,见谁都深深鞠躬,低着头在码头上排成四排,没人指挥也整整齐齐,不敢乱看,显得特别拘束。

    “倭人……”洪涛也有点眼直,不是不认得,而是想不明白自己啥时候说过要日本人了?数量还不少,不用数,四排,每排十二个。

    “倭……倭人……私纳倭人怕是要被御史……”沈括一听倭人立马明白了,同时也有点担忧。

    海对面那个国家特别热衷中原文化,只要有机会就会采取各种方式往大宋跑。少部分真是僧侣,或者是来学习文化的,大部分根本就是假冒的,目的各种各样。

    朝廷早就下旨规定过,不许大宋商船随便带倭人回国,沿海各地发现倭人靠岸,必须送到明州的专门机构甄别。

    私下容留倭人不报官就是罪,轻则罚钱了事,重了就得抓起来。凉王一下子就弄来四十多名倭人,这要是被朝廷知道,少不得又得鼓噪。

    沈括倒是不怕凉王吃亏,这位在正经事儿上通常会吃亏,比如修河建桥,全是垫资,也不向朝廷要欠条。可一旦到了邪门歪道的问题上战斗力往往会爆棚,真不怕为了鸡毛蒜皮把同僚往死里得罪。

    这不朝廷刚刚有点要摒弃前嫌的意思,连欠款都拨下来了,还把你夸的和花一样,那就好好建桥吧,别再招惹是非了。

    “哪儿有倭人?在哪儿呢?来人啊,给我搜,抓到倭人立刻绑送官府!”对于沈括的担忧,洪涛听取的非常认真,也执行的很有力度。厉声喊来附近站岗的特种兵,指着码头就是一顿命令。

    可惜特种兵和他们的主人好像都犯了青光眼,围着四十多个倭人乱转,愣是一个没发现。

    “……为兄还是回家与夫人数珍珠吧,告辞,留步,万万不要跑了倭人!”

    沈括算是看出来了,再待在这里怕是要被灭口。满码头全是凉王府的人,就自己这么一个外人,只要外人知道凉王私纳倭人就是自己告的密呗。

    “沈兄不带两个年轻貌美的回去当侍妾?”人家都躲了洪涛还追着补刀呢,哪壶不开提哪壶,风度真是差到负数了。

    “你们谁来告诉本王,这些倭人来此何意?”沈括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