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正有事相商,还请陛下上炕,听臣慢慢道来。”洪涛要的就是这句话,你们俩不是想吃白食嘛,没关系,看我怎么找补回来。
“此事吾觉得并无不可,然城外比不得城内,不如在金明池北划出些许荒地与你,有水虎翼为伍,既可帮衬一二,来往操持三娘也安生。”
皇帝真没推辞,脱鞋就上了炕,靠在圆枕上感觉着身下的温热,听着妹夫娓娓道来很是惬意。身体舒服了情绪就好,情绪一好就好说话。
于是乌金行也从乡野村舍挪到了皇家园林里,虽然只是一片荒地,那也是皇家园林啊。没听皇帝说了嘛,就挨着水虎翼的军营,没事儿可以让禁军帮着干活儿,有事儿了就叫禁军帮着抵挡。问题是都禁军军营了,还能有啥事儿呢。
既然皇帝都张嘴了,用的又是皇家园林,给的还是外戚,里外都是皇家私事,两位宰相也没啥意见。
再者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想睡火炕还得驸马差人去干,这玩意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该卖好的时候何必当坏人呢,睁只眼闭只眼吧。
尤其是看到皇帝都快打瞌睡了,显然躺在上面很舒服呗。这两位比皇帝岁数大多了,身体更容易感到疲累,如果不是还有皇帝在场,他们俩估计也得爬上去试试炕。
“小臣谢过陛下恩典……”洪涛还真没想到大舅哥对自己会这么大方,琼林苑给的根本不是自己,而是米囊子花,那是国家大事,自己只不过是个经办人。
但金明池里这片荒地那就是实打实的给自己了,就算不是产权也是使用权,还不用交房租啥的,想必也不会太小。
其实他还真不打算占谁的便宜,蜂窝煤的生意也不用借助皇家的力量,掺合的太紧密以后反倒不那么方便。
可是转念一想吧,皇帝说给了自己非不要更容易引起怀疑。再说了,谁也没规定乌金行只能有那么一个工厂,就算不放在金明池里,难道就能瞒过皇帝和宰相的耳目?
既然放在哪儿都是一个德性,那就别想太多了,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你说放皇宫里我也敢去,咱没做亏心事就不怕鬼叫门!
洪涛没觉得去皇家园林里建厂是多大的好事儿,但朱八斤不一样,当他听说乌金行不用去徒弟的村庄里凑合,也要搬进金明池时,大光头上都快冒光圈了,连口称赞跟对了人,驸马就是驸马,这事儿办的敞亮、给力!
至于说给两位宰相家免费盘炕的事儿,他一点儿都不勉强,还巴不得马上就去,多盘几个才好呢。
用他的话讲,这就是乌金行的第一批客户。盘了炕总不能改烧木炭和木柴吧,这种灶也烧不了别的,连石炭都费劲,只有用蜂窝炭最合适。
这样一来的话,以后往两位宰相府上送蜂窝炭的活儿自然也要落到乌金行头上了。千万别提给钱的事儿,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每月给两位宰相家里送钱呢。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嘛,当朝首辅家里都用乌金行的蜂窝炭了,谁还敢说不好用?难道说谁还比宰相金贵?
再然后那还用说嘛,只要朱八斤把这件事儿散布出去,谁家还不盘炕、不烧蜂窝炭,谁家就是土鳖加穷鬼,实打实的跟不上潮流。
听了朱八斤的分析,洪涛立刻就觉得自己退步了。这不就是自己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飞鹰社翻版嘛,而且还不用耗费精力去铺垫,人家直接就给送上门来了。
之所以没意识到,完全是让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个老头给忽悠了。他们俩的演技放在后世绝对是好莱坞影帝一级的,这出戏演的那叫一个像,把两个贪婪、无耻的政客嘴脸演绎的惟妙惟肖,然后自己就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了。
现在想一想,全是尼玛漏洞。好歹人家也是一个月干拿300多贯工资的主儿,这还不算各种福利,至于非跑自己府上蹭1文钱7颗的蜜枣吃嘛?
就连一般的殷实人家都盘得起的火炕,他们俩还用不要脸加二皮脸,甚至把皇帝都挤兑了,才能用得起?
这就是三个人拿自己当小孩哄呢,生怕为了筹措资金太过艰难,耽误了花膏的正事儿,又不能明目张胆的给钱给人,干脆就用飞鹰社的套路又送给自己一笔好买卖。
至于说能不能赚钱那就不是人家的事儿了,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弄不好,还能指望自己往西夏和辽国贩运花膏?能不能顺利筹措到购买花膏原料的钱,应该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要是这么想的话,沈括的事儿也就好解释了。要是皇帝和宰相完全信任了自己,也就没必要再把沈括派到前线去。
他到前线就是整顿军队准备打仗的,如果自己这边玩不转花膏,那皇帝就还得把希望寄托在战争上。他和王安石顶着巨大的压力折腾了好几年为的什么?不就是想给国库里多划拉点,然后好有钱打仗嘛。
“我也是气门芯了……等殿前司的人来,你安排好教他们盘炕的事儿,然后带我去金明池看看,官人我还没去过呢。”
想通了这一切洪涛也就轻松了,事情是明摆着的,只要花膏如期制作出来,效果也不比王安石吸食过的差,皇帝和宰相就会容忍自己干一些不太出格的事情。
反之,别说去金明池里开煤场,恐怕没事儿就拉着沈括到府上嘀嘀咕咕,就得被御史弹劾一百次了。
那可是手握军队的朝廷大员,你一个外戚和人家走那么近意欲何图?还不用有什么证据,只需要提出这个疑问,自己恐怕也得去黄州找苏轼修屋顶玩。
084 金明池()
来府上的不止殿前司的工匠,还有一位洪涛的老熟人,裴中贵裴大人。原本洪涛以为他是护送公主回府的,没想到这个大太监头子还肩负着皇帝的使命,专程带驸马去金明池与水虎翼交接荒地。
这就让洪涛更坚信自己之前的分析了,皇帝绝不是在火炕上躺舒服了随随便便就应了这块地,那样的话根本就不用让这位大太监头子专程来协助自己操办,随便找个禁军军官就够了。
老太监话很少,这一点和黄蜂如出一辙。没事儿的时候他们绝不多说一个字儿,有事也是就事说事,能不闲聊就不闲聊,这恐怕也是他们在皇宫里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既然人家没什么可和自己聊的,洪涛也乐得清闲,就不去和他套近乎了。想一想也是,在这个外戚不如狗的年代里,还能指望一个太监有什么大作用吗?大家是同病相怜,只能互相多理解了。
四人四马一路无语,出新郑门之后不远,路北就是金明池的南门。这还是洪涛第一次进入这座皇家园林,它和琼林苑就是脸对脸一南一北,但这里有围墙还有禁军站岗,除了每年三四月份对外开放允许百姓进入踏春,平时都是大门紧闭。
见过了颐和园和北海公园这类明清皇家园林之后,宋朝的皇家建筑仅从建筑方面来讲真没什么可称赞的,顶多只能算个别致,规模、气度、结构被完爆。当然了,皇家建筑越弱,耗费的民脂民膏也就越少,从这一点上算又是优点。
金明池有多大呢,两个多北海公园或者半个颐和园的面积。它的摸样更像北海公园,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湖,中间有个小岛,岛上也有亭台楼阁,也用一座石拱桥连接,说不定北海公园当年也借鉴了金明池的图纸。
这个湖干嘛用呢?是宋朝皇帝观看龙舟赛的地方,岛上的楼阁就是观礼台。
太宗时是神卫翼水军,后来真宗可能觉得不太专业,又从禁军中挑选江淮识水战之兵,别立一水军曰水虎翼,置于金明池侧,楞说是在训练水军作战,把龙舟赛改成看水军演习了。
“从官家观金明池水战,见船舫回旋,戈甲照耀,为之目空心骇!”裴中贵是这么和洪涛介绍的,一边说还一边做出大惊失色状,好像是突然看到一支航母编队驶进了小河沟。
“这尼玛也叫战船……莲儿,快闭眼,小孩子看了影响发育!”可是在洪涛眼中,湖面上漂着的那艘战船真不如北海公园里的鸭子船可人疼,多看一眼都是罪过。
“另有船乃吴越王钱俶所献,长20余丈,龙头龙尾,中建楼台殿阁数重,故称楼船。本因年久失修荒废在此。后有黄怀信进言,在池北凿大奥,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奥,引船当梁上,即车出奥中,船乃笼于空中。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蔽之,遂为藏船之室也。”
洪涛口出不逊令裴中贵颇为不悦,但还是尽职尽责的讲述着金明池内的设施。说起那个大奥的时候,神色又颇为自豪,一直半弯着的腰挺得笔直。
“啥玩意?大奥?”和驸马在一起待惯了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话能说成多啰嗦、多白就怎么说,甚至连王安石和皇帝都不得不放下架子。
不是他们不想拽词儿,而是驸马真听不懂,说一遍再找人翻译一遍很愁人。裴中贵和驸马接触的不多,他也没有意识到说话有什么问题,然后问题就来了。
“裴大人是说北岸有个大水坑,龙舟能使进去,把水弄干龙舟就架在木梁上了,修好之后再把水引进来,撤掉木梁,龙舟浮起,盖上一座大屋子之后,就是龙舟的家。”
幸好洪涛身边还有个莲儿,这丫头整天没心没肺的就知道跟着驸马满城吃零食看杂耍,算盘学了几日也荒废了,算是吃嘛嘛香干啥啥不灵的主儿。可唯独在沟通上进展神速,学驸马的说话方式一学一个准儿,妥妥的是个翻译官。
“……这不就是干船坞嘛!走走走,带我看看去,真的假的啊?”听了莲儿的翻译,原本就有点半信半疑的洪涛立刻瞪圆了眼睛。
南宋造船多是用岸上船台,船坞有倒是有,可多是在江边挖个大坑造船,造好之后灌入江水使船漂出。可这个大奥的方式已经很像干船坞了,北宋有这种能人吗?好像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