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摞着补丁,至于远处的海防营士兵,那就更没法看了,也许只有他们手中的长矛能表示出他们军人的身份。
二百余盔明甲亮的亲卫跟着陈越的身后下了官船,整齐的队列,齐齐的脚步声,经历过数次血战所拥有的杀气,深深的震撼住这些海防营士兵,更不用说还有那林立的长枪,数以百计的手弩火铳,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看看人家的装束,再看看自己身上的寒酸样子,很多海防营的士兵不由得自惭形秽,身体不由得往后退去。
与此同时,杨正平带领左营也从陆路抵达大沽口。看见新任的巡抚竟然带了这么多军队前来,吕泰等人心里不由得嘀咕了起来。
“吕将军,本官来此,为的是查看海船情况,大沽口是从海上入京师的门户,轻忽不得,吕将军不如先带着本官去查看一番,如何?”陈越对吕泰道。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中丞大人您请!”吕泰诚惶诚恐的躬身行礼,在前引路。
“正平兄,你先带着弟兄们安置下来,就不用跟我去了。对了,吕将军,你得派人引领一下,给我带来的这些兄弟安置个宿营之处。”陈越对吕泰道。
“中丞大人,您也看到了,这水寨寨小地狭,根本没有那么多空置的房屋啊。”吕泰苦着脸道。大沽口水寨也就几百栋房屋,两千海防营士兵刚刚够住,哪里有空的房子,难不成给巡抚大人带来的兵腾房,把自己手下的兄弟撵到外面住?吕泰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不需要房屋,只要块宽敞的空地就可,他们会自己扎营。”陈越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吕泰放下心来,喊过手下一个把总,吩咐一番,让他领着杨正平去了。
“中丞大人,您如何带这么多军队来?”吕泰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个嘛。。。。。。”陈越故作犹豫了一会儿,“告诉你也无妨,你也知道如今闯贼暴起,占据了大半个河南,严重威胁了南方的漕运,京师的粮米大半依赖于江南,运河漕运受到了威胁,朝廷便打算开启海运,用海船把粮米从江南运入京师。而大沽口乃是海河的入口,海船可以从这里直达天津卫,实在是海运的最佳终点。
既然这里是海船的终点,海防当为重中之重,故本官奉朝廷之命,要重建海防营,休整炮台,以后还要大量建造战船,争取把海防营的规模扩充到一万余人。”
崇祯打算从天津走海路去南京的事情自然不能泄露,陈越只好随意编造了一个谎言。
“啊!”吕泰一下子长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这种事情他可是第一次听说,若是漕船都走海路,这大沽口肯定会迅速繁荣起来,海防营扩大五倍,自己的官职是否会再升上一升?吕泰的心中迅速盘算着。
“吕将军你熟知海防事物,等海防营扩建之后,说不定能做个参将副将也未为可知呢。”陈越笑嘻嘻的话语让吕泰的心砰砰跳了起来。
“还请中丞大人栽培一番!”吕泰脸上堆满了笑容,心中暗暗寻思,回去后要把家里的财物清点一番,给巡抚大人送上一份厚利,自己这把年纪了,要是能够再升上一升,恐怕这是最好的机会。
“好说好说,刚才的杨将军乃是我标营的游击,他带的这一营人马将会编入海防营,以后的日子,吕将军你要多多指点一下他们,虽然他们斩杀过无数的鞑子,可对于操弄海船,可完全是外行。”陈越道。
“中丞大人放心,一切包在末将的身上!”吕泰拍着胸口保证道。
看模样那位杨将军是巡抚大人的心腹,说不定以后这海防总兵的职位就是他的,自己要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巴结一番,争取给未来的上司留个好印象。至于自己做这新海防营的总兵,吕泰连想都不敢想,因为那绝不可能!
第220章 势如破竹()
一在吕泰的带领下,陈越查看了水寨中的海船。查看的结果很是失望。
船只的总数确实有两百艘,可大部分都是独桅帆船,排水量也就几十吨的样子,比渔船大不了多少。只有二十余艘二桅帆船,还都是只能近海行驶的平底沙船。
这些船作战的时候每艘倒是能载五六十到百十人,可是要是用它们从海上撤退,肯定装不下多少东西,别的不说,自己军队里近两千匹战马、驭马肯定很难运走。
到底是用来防卫大沽口的水师,根本不具备远洋的能力。就这大部分船只来说,在平静的渤海湾里尚可,若是进入大海遇到真正的风浪,就这些船只,不知道多少能安然渡过风浪!
只靠这些船只肯定不行,只是自己就有五千大军,崇祯南迁肯定还带着不少从人,这些船只肯定是不够,要想实施这个计划,必须弄更多的大海船,至少要三桅大海船五十艘,才能把自己这五千人马装下,可是又上哪里去寻这么多的大船?恐怕只有南方江浙一带才有!
这一刻,陈越对从海上撤退计划,产生了怀疑。只从海上把崇祯撤走肯定能够做到,可问题是,自己还有五千大军!
看到陈越脸上皱起的眉头,吕泰心中诚惶诚恐,以为是陈越对自己的工作不满,连忙解释着。
“中丞大人,这些船只一半儿是原来大沽口水寨所有,剩下的一半都是冯中丞从其他地方调集。船上的弓弩火炮确实不够,上面不拨末将也没有办法。”
船上的武器装备确实很差,火炮少且不说,船上连必要的弓弩火箭等海战武器都很少,吕泰生怕陈越不满,这才解释。不过陈越担心的并不是这些,又不是和人打海战,武器多少他并不在意。
“嗯,这些本官了解了,以后朝廷自会调拨的。”陈越微微点头道。
看来仅凭这些船只根本不够,可是又从哪里去弄更多的海船呢?陈越深深的思考着。
就在陈越在大沽口查看海防营海船之时,千里之外的山西,大顺军终于碰到一枚硬钉子。
自从正月初八率军向北京进军之时,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少遇到抵抗。山西的百姓望顺军有如大旱之望云霓,迫切等待着大顺军的到来。
山西巡抚蔡懋德亲赴平阳部署防河事宜,妄想扼守黄河渡口。但是守军缺兵少饷,蔡懋德请求封在平阳的两位郡王西河王和交城王,能够带头劝缙绅士民捐饷,然而却没有一人答应捐钱。此时晋王又派人催他回守太原,无奈之下,蔡懋德只能弃守黄河渡口。
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所过之处明军民纷纷投降,二月初六,大顺军进抵太原城下。
在蔡懋德的劝诫下,晋王朱求桂拿出三千两银子,送到城头募死士杀敌,负责一段城防山西提学黎志昇却从中克扣,用记功纸票代替现银。城头守军士气低落之极。
初八早晨,巡抚标营将领张雄开南门投降,大顺军轻松攻占太原。一省首府、山西重镇,就坚持了两天时间就告城破。
城破之后,巡抚蔡懋德自杀殉国,自晋王朱求桂一下,布政使赵建极,寻宁道毕拱辰、守宁道毛秉文。督粮道蔺刚中、太原知府孙康周等均被处死。
李自成在太原停留八天,休整兵马,设置地方官员,拘捕明朝士绅追赃助饷。此刻的李自成早已不是当年的流寇,心中早已生出取明代之一统天下的雄心,他现在每攻下一地,都会留下兵马驻守,委任官吏治理。
二月十六日,李自成统率大军北上进攻宁武关,在这里才遇到了进入山西的唯一抵抗。
驻守在宁武关的是山西总兵周遇吉,手中拥有兵卒三千余人。周遇吉是大明少有能战敢战的将领,从军二十多年来,经历的无数浴血奋战,和后金、流贼经历过无处次大战,就在去年,周遇吉在杨柳青截击从山东强掠而回的满鞑兵一部,靠着手下五百骑兵屡次偷袭后撤的满鞑兵,激战了数日杀死满鞑百余人。是陈越和唐通白广恩之外,唯一敢向撤退满鞑发起进攻的明军将领。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原本是修来防止鞑子从北面进攻拱卫省府太原,如今却被用来对付自南而来的大顺军。
李自成进抵宁武关城下,看着卡在山道里的巍峨雄关,顿时犯了愁,这种关城虽然不大,但是因为地形限制,根本展不开兵力,最是难打。
就在此时,投降大顺的原明朝总兵尤世禄仗着和周遇吉原来有几份交情,立功心切,自告奋勇前去劝降。
面对劝降的尤世禄,周遇吉假意答应投降,并下令打开城门,可是在顺军入城之时,突然放下千斤闸,把入城的两千多顺军陷入瓮城,然后城内伏兵杀出,箭矢火铳雨点一般落向顺军头顶。两千多顺军,被轻易的包围消灭。尤世禄入城较晚,勉强逃过性命。
自入山西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损失,李自成勃然大怒,命令全军强攻宁武。城上城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大战,周遇吉手下虽有三千士卒,但是其中只有精锐家丁四百余人,其他都是战斗力不高的普通士兵。而顺军却是连连大胜,兵精粮足,士气高昂之极。
虽然周遇吉率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却还是抵不住奋不顾身的顺军的强攻。顺军百余门火炮同时发射,关城城垣不断坍塌,城头守军根本立不住脚,死伤惨重,三日后,关城告破,周遇吉战死城头,顺军冲入城中,对城内的守军展开了屠杀。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登上屋顶向大顺军放箭,全部被大顺军放火烧死。
攻陷宁武关后,李自成刘宗敏率领大军继续北上,三月初一到达大同。大同是九边重镇,城内尚有守军数万,可是看着气势汹汹的顺军,大同总兵姜瓖根本不敢也不愿抵抗。眼下的形势明眼人都能看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