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婉儿和坤兴公主正伏案查账,算盘珠子拨的噼啪直响。
侯府的外宅,十几间厢房内,有二十多位聘请的账房先生在这里上班,不时有丫鬟抱着账本穿梭于内外两宅,负责内外的沟通。
一个丫鬟匆匆从内宅出来,进入了外账房,把一份文书递了过来。
“速派出船队往湖广采购粮食,不计成本多多益善!”总账房李先生看着文书,眉头紧皱。
“夏季大丰收,四海商行名下的田地收入了二十多万石粮食,为何又要大肆采购,囤卖粮食的利润并不高啊,好像不怎么划算。”李先生自言自语道。
想了一会儿以后,还是觉得不妥,便把自己的问题写了下来,派小厮火速送往内宅。那小厮快速到了内宅月亮门口,把写了问题的纸张交给了守在门内的丫鬟,由丫鬟送给吴婉儿。
很快小厮回来了,把内宅的答复递到了李先生手里。李先生仔细看了,纸上就两个字“照办”!
第394章 闹事()
如皋,这里临近海边,到处都是杂草丛生的盐碱地。受海水的侵蚀,这里的土地土质极差,耕种粮食根本不行。
不过这里的百姓大都是盐户、灶户,根本就不依耕种为生,他们靠的煮海制盐,然后卖盐换银,用银买粮。
在内地价格昂贵的食盐这里遍地都是,哪家每年不制作个几千斤?
只要在海边铺上一层细沙,等海水潮起时,细沙吸附海水,待风吹日晒干后,便成卤沙。然后过滤,蒸煮,便可得到食盐。
程序不是很多,过程也不复杂,但由于这个年代生产效率极低,灶户们每年盐产量不是很多。然后需要按照一定价格上缴盐运使司规定的数量,然后还要纳税,所以盐户灶户们的日子过的很苦。
因为在内地卖出高价的食盐在这盐区根本不值钱,盐户一年下来辛苦煮盐,很多时候连一家人的温饱都不可得。
按照太祖皇帝制定的户籍制度,人户以籍而定,天下所有的人都有自己所属的户籍。而煮盐的百姓则属于盐灶籍,大明百姓籍贯定下,子孙相传,不得更改。太祖朱元璋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各司其职,这样社会秩序才会稳定,才不会乱。
种田的就只能种田,军户只能吃粮打仗,煮盐的祖祖辈辈只能煮盐。
当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穷人有富人。在盐区同样有很多的富翁,家产甚至能比过扬州的大盐商,这些富户就是所谓的富民、豪灶。
这富民、豪灶是盐户中的豪强,已经脱离了煮盐的沉重苦役,靠的是替盐运使司收缴灶户的盐课,购买灶户缴纳盐课后剩余的食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
所以这些人虽然仍然是灶籍,实际上却相当于坐商,勾连在灶户和盐商之间,从事着食盐专卖的生意。
富民、豪灶在当地盐区的势力极大,手下一般会养着众多的打手帮闲,普通的灶户根本不敢越过他们把食盐卖给他人,盐商们也不敢越过他们私自收盐。
靠着囤积食盐、操纵盐价,这些豪灶赚得盆满钵满,家产丝毫不比盐商要少,很多豪灶在扬州城内购有豪宅别院。
按照惯例,盐商们在盐运使司购买盐引,然后在批验盐引所检验盐引的真实性,然后才能去找这些豪灶购买食盐,然后把食盐运到各省进行销售。
所以盐商和豪灶们的关系实乃相依相存、休戚相关。
在如皋,最大豪灶名叫王贤,靠着和盐运使司的良好关系,靠着手下上百名打手,附近方圆百里盐区的灶户都受到他的控制,盐运使司也找王贤负责征缴盐课,灶户们熬制的食盐一般都卖给王贤。王贤每年收购大量的食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而王贤最大的客户就是江鹤鸣。
王贤在扬州也有豪宅,不过他更喜欢住在如皋的庄园,在这盐区,在灶户们面前,他就像土皇帝一般,感觉非同一般的好。
这一日,大客户江鹤鸣突然来访,令王贤又惊又喜,赶忙迎到了庄园之外。一是因为江鹤鸣是他的财主,再就是江鹤鸣的举人身份,远非他这灶籍能比。
“江老爷大家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虽然出身粗鄙,可富贵了这么多年,王贤早非当初那个苦哈哈的灶户,言谈举止自然有一番气度。
“王老弟客气了!”江鹤鸣微笑道。
王贤把江鹤鸣迎入厅中,丫鬟上了茶水,寒暄了一会儿,这才问其来意,毕竟以江鹤鸣的身份,来海边这种地方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王老弟,愚兄这次来是向你道歉,下一个季度的食盐恐怕不能要了。”江鹤鸣叹了口气,说道。
“这是怎么说的?”王贤惊呆了,几个月来他从灶户们手里收购了数万引的食盐,若是江鹤鸣不要,这些食盐可怎么办?卖给其他盐商?各个盐商都有自己的购盐渠道,如何会从自己这里买?
江鹤鸣叹了口气,把自己的处境向王贤说了,“江北总督派人抄了我的家,霸占我的家产,我现在哪里还有钱用来购买食盐,这生意是做不下去了。”
“这真是瞎胡闹!”王贤闻言怒气冲冲道,“这姓陈的总督难道不知道食盐的重要性?抄了你们盐商的家,各省会缺盐陷入盐慌不说,这盐区的灶户们手里的食盐卖不出去,就没有钱买粮,这会使得盐区大乱的!”
江鹤鸣下月不再收盐,自己手里的盐屯这么多卖不出去肯定不会再从灶户们手里买,而灶户们煮的盐卖不掉,肯定会想法卖给私盐贩子,这样要不了多久,自己的利益会被大量侵蚀,这是王贤所不能容许的。
“平南侯是军户出身,哪里懂得食盐的重要性,更不会知道灶户和我这样的生意人的苦楚。”江鹤鸣叹道,“我生意做不下去也就罢了,靠着以前攒下的家产足够下半辈子生活,可是这盐区的灶户呢?他们的盐卖不出去,全家人就得饿肚子,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盐区就会大乱!”
“难道就没人和平南侯讲一讲这其中的厉害吗?”王贤急道,这样下去,江鹤鸣固然损失巨大,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这平南侯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再加上他在朝廷中有靠山,根本不听别人的劝说。”江鹤鸣道。
“那就让他见见棺材!”王贤咬牙道。
“王老弟你有办法?”江鹤鸣眼前一亮,连忙问道,“咱们其实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王老弟你有办法尽可以和我说,不用担心泄露。”
“呵呵,办法很简单。这些当官的最怕的就是民乱,只要这盐区的灶户暴乱,姓陈的恐怕就会被朝廷问责,就没有精力对付江老爷您,咱们的生意自然就可以继续下去。”王贤笑道。
“王老弟你可得小心,这姓陈的手段毒辣的很。”江鹤鸣提醒道。
“哼,我怎么可能自己出头?只要派人煽动几句,那些贫贱的灶户自己就会跳起来闹事,事情闹大了也不管我的事。”王贤阴恻恻的说道。
第395章 恐慌()
其实灶户、豪灶、盐商之间是一整条利益链,利益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盐政瘫痪。
江鹤鸣作为这条利益链的上层,本来没必要和王贤这样的豪灶打招呼,只要他停止收盐,王贤积攒的食盐就会卖不出去,就会停止收盐,灶户们辛苦熬制的盐卖不掉,没有钱买粮食果腹,自然会闹事,根本用不着王贤出头。
但是那样一是时间太缓,对江鹤鸣来说,他的生意停一日就会损失大量的白银。再就是担心会惹怒王贤这样的豪灶,导致以后的生意出现麻烦,所以才事先沟通。
但是他没想到王贤面对这种情况,竟然比他还急,生出了闹事这样的主意。看来真是无知者无畏,远在沿海盐区的王贤根本不知道陈越的厉害!
江鹤鸣心中叹息着,口里劝着王贤要小心,话里却充满了怂恿,若是王贤煽动灶户们闹事,对江鹤鸣来说自然是最大的利好。
消息传的很快,当第一个灶户担着食盐找王贤贩卖却被拒绝时,王贤停止收盐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如皋盐区。灶户们没有办法,想去找其他豪灶卖盐,却震惊的发现豪灶们都停止收购,说是扬州的大盐商都被总督府抄家,收的食盐根本卖不出去。
灶户们顿时惊慌了,上面的盐商都停止了收盐,他们辛苦熬制的盐换不到银子,就无法购粮,全家人就得饿肚子。
一日两日还行,若是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用不了半月,大部分灶户就会熬不住。因为大部分灶户家庭都是赤贫状态,比之内地的农民还不如。
而就在此时,不知为何,各盐检司突然加大了打击私盐贩子的力度,很多游走在盐区的私盐贩子纷纷落网,更使得灶户们的盐彻底卖不出去。
而此时,不知为何,粮商却悄悄的提高了粮食的价格,更是使得灶户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为了买粮,灶户们花光了最后的家底,一股绝望的气氛在两淮盐区蔓延,从最北面的海州到最南方的通州,不一而同的出现了同一种情况,那就是灶户们的食盐卖不出去。
西场,这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镇,靠近海边只有十里远,镇中所有人家都是煮海制盐的灶户。虽然大部分人家日子清苦,但只要肯卖力气,赚得银子足够全家人填饱肚子。
自前宋以来,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祖祖辈辈过着同样的生活,虽然贫穷清苦,却有一份内地农民所没有的宁静,战乱很少能够蔓延到这个偏僻的海边小镇,而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得吃盐,只要有人吃盐,镇中的灶户就不愁没有饭吃。
可是现在,古怪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辛苦熬制的食盐竟然卖不出去!
这在以往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以往熬制的盐虽然卖不上价钱,虽然盐运使司的吏员和豪灶们挑挑拣拣,故意压低盐价,可却不愁没有销路。
盐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