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不是背锅的最佳人选,说不定朝廷罢免他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
想想自己好好的盐运使这个天大的肥差做着,每年不用费事就能捞到大把银子的好处,现在陈越来到扬州两三个月,就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梁焕平的双眼通红了起来。
“侯爷,淮安扬州通州盐区灶户暴动,数千灶户围了东台县城,盐区的行事危险之极,属下这才和梁大人求见侯爷,想请侯爷您尽快想办法,尽快解决此事。”
赶在梁焕平暴走之前,马名录连忙说道。
第402章 粮船()
马名录把盐区发生的事情向陈越详细说了。目前骚乱最严重的当属扬州府辖下盐区,被数千灶户围攻的东台县城也是扬州府辖下,每日都有各县官吏前来求援,他这个知府已经焦头烂额。
“出现了灶户暴乱?小事,等我派出大军前去,顷刻就能平定。”陈越淡然道。
闻听此言,梁焕平的脸色和缓了许多,他最担心的就是因为灶户盐民闹事影响他这个盐运使的前途,若是陈越真的能发兵尽快镇压暴乱,使整个盐区平定下来,他这个盐运使的罪责就小了许多。
而扬州知府马名录脸上的忧色更甚了。
“侯爷,恐怕不这么简单吧。”马名录道。
“还有什么难得?不用动用其他军队,就我新练的三万新军还有总督府标营,就算有数十万盐民暴乱,镇压下来也是轻而易举。”陈越淡淡道。
“侯爷武功盖世,平南军所向无敌,属下自然知晓,也知道只要平南军一出,轻易就能把暴乱消弭。”马名录先捧了陈越一下,然后又道,“可是属下以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灶户盐民之所以暴起闹事,就是因为所煮之盐卖不出去,没有钱买粮养家糊口。不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就算一时间把暴乱强压下去,也根本无济于事。”
“是啊是啊,”梁焕平也连忙道,“盐民饿肚子了才闹事,除非侯爷把他们全部杀光,否则他们还会继续闹事的。”
“把他们杀光?”陈越狐疑的看着梁焕平,“杀光了他们谁来制盐,没有盐大明的百姓怎么活?不就是他们的盐卖不出去没钱买粮吗?帮他们把盐卖出不久行了!”
“侯爷你说的容易!扬州三大盐商都被侯爷你抄家,其他盐商也都风声鹤唳,这个时候谁肯出来做生意?”梁焕平气鼓鼓的道。
“呵,没有张屠户难道就吃带毛猪吗?离开了这些盐商就没办法了不成?”陈越冷笑了起来。
“也不是不行,只是灶户闹事在即,短时间内除了这些盐商,去哪里找那么多银子,再说就是有了银子又去哪里弄粮食?”梁焕平冷笑着问道。
盐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粮商们自然不敢往盐区运粮。再说粮商和盐商本是一体,受到三大盐商的操控,这两个月来往盐区运送的粮食少了许多,这也是盐区粮价暴涨盐民闹事的另一个原因。
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什么都不懂,却惹下了这么大的祸事,害的本官跟着吃瓜落!梁焕平面色不善的看着陈越。
“这么说,只要有粮食,就能解决问题了?”陈越微笑道。
“当然!”马名录道,“可是盐区的灶户盐民总人数何止百万,要去哪里弄这么多的粮食啊?扬州城内虽然有粮,可这是供养满城数十万百姓以及侯爷的大军的,可没有余粮送往盐区。”
“粮食的事情不用发愁,我来解决好了。”陈越笑道。
“啊!”梁焕平和马名录愣了,将信将疑的看着陈越。那可不是小数目,而是供应整个两淮盐区数百万百姓啊!
“二位大人不信吗?”陈越笑着问道。
“不是不信,实在是所需粮食数额巨大,就算侯爷拿出平南军的军粮,也是杯水车薪。”马名录迟疑道。梁焕平虽未说话,可脸上的神色满满的都是不相信陈越的大话。
“既然如此,二位大人跟我来吧。”陈越站起身来,向堂外走去。
梁焕平和马名录二人跟在陈越身后,走出了大堂,走出了总督府,然后上了马车向城外而去。
仪仗开路,百十名骑兵护卫,一行人等顺着大街向城外走,一路上百姓纷纷退避,没过多久便出了城。
城外运河码头,就见宽阔的运河至北向南,水流湍急。拜黄河改道、往东的入海口淤塞所知,汹涌的黄河注入了洪泽湖中,然后满溢的河水在经运河注入长江,扬州端的运河宽阔无比,河上舟楫往来、络绎不绝。
护卫早已在码头上清出了一块地方,扬州城内最大的三个官员站在河边,举目往运河里观望。
“侯爷,不知您想请我等看些什么?”梁焕平往河中看去,没看到有什么异常,便发问道。
“不急,稍安勿躁,再等一会儿就是。”陈越微笑道,“河水南下,两岸青山垂柳,二位大人都是进士出身饱学之士,不妨做些诗赋啥的。”
还做诗呢!梁焕平闻言顿时气结,一扭头颅,不再理会陈越。
“堂堂华夏地,
虏骑肆意驰;
满堂宴饮者,
尽是螟蛉子!
当初侯爷在通州时一首五言绝句,骂遍了尸位素餐之人,下官可是佩服的紧呢。”
马名录却笑着凑趣道。
“前不久侯爷在南京时做了一首七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
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
莫遣金心带雨斜。'
英雄气概、侠骨柔肠,下官自愧不如。”
听了马名录的赞叹,陈越顿时汗颜了起来,在通州写的那首纯属自己有感而发胡诌了几句,南京的诗却是抄袭张煌言的。
“胡乱诌了几句,没想到竟然传到了马府尊的耳中。”陈越汗颜道。
二人说说谈谈,马名录进士出身肚子里的墨水自然非陈越能比,再加上为人风趣健谈,和他聊天如饮醇酒,陈越感到非常的舒服。
梁焕平心思太重,根本没心思谈文论负,则站在一边闭口不言,眼睛直盯着运河。
过了一会儿,梁焕平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就见到一只庞大的船队自南而来,迤逦足有十多里远,庞大的漕船桅杆上风帆吃饱了南风,船队速度极快。
前面的漕船到了城池附近,风帆降落速度减了下来,缓缓靠向码头,然后有人从船上下来,和码头边的总督府亲卫说话。
一个亲卫快步走了过来,对陈越行了军礼,然后道,“侯爷,粮船到了。”
“粮船!”梁焕平眼睛顿时瞪大了,这么多的漕船若是都装满了粮食,怕不有数十万石!
“二位大人请吧!”陈越肃手相邀,带着二人踏上了船板上了漕船。
漕船上的甲板堆得高高,上面盖着遮雨的油布,有亲卫掀开了油布,露出了码的整整齐齐的一只只长条布袋。
陈越拔出腰间的匕首,划过一只布袋,便见到白花花的大米淌了出来。
竟然真的是粮食!梁焕平和马名录对视一眼,心中无不狂喜。有了这么多的粮食,盐区的骚乱将迎刃而解!
ps:大年初一,作者君便辛苦码字,看在这么努力的份上,可不可以给个订阅投张票票?
第403章 兵发东台()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第二日,陈越即下令十营平南新军开赴盐区,平定骚乱。
两淮地区水网密布,在沿海盐区更有专门开挖的运盐河,平南军新军沿着河流水路并进,向盐区进发,有大量的运粮船随同一起,每条船上都有四海商行专门派出的账房。
剿抚结合,以粮食稳定人心,这是陈越制定的平定盐区骚乱之策。
淮安扬州两府,北起海州南到通州近两千里的距离,就是所谓的两淮盐区,占地面积极广。平南新军虽然十个营三万人,放在这么大的区域中根本不显眼。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大的骚乱,毕竟对大部分灶户盐民来说,只要有口吃的还不至于铤而走险。而盐区滩涂苇荡分布,更是靠近海边,弄些鱼类果腹也很容易。再加上还有众多铤而走险的私盐贩子,不惜冒着杀头的罪名运送粮食到盐区换盐。
所以,其实骚乱并不算太大,因为三大盐商停止收盐的时间并不是太久,但是因为两淮盐区对大明实在太过重要,直接牵扯着官府和朝廷的神经,虽有小乱也立刻引发了动荡。
这种规模的骚乱自然不需要陈越亲自带兵平定,他坐镇扬州居中指挥,新兵各营奔赴各地清剿,随同一起的还有幕府各司派出的人员。
骚乱最严重的当属东台,据两天前东台县令来报,绰号漫天风的匪盗纠集了数千灶户围了东台县城,现在东台县城不知是否已经陷落。
陈越派出了萧冰的新兵营立刻救援东台,命令萧冰务必击败漫天风解救东台城。
虽然据报暴乱的灶户人数有数千,可毕竟是未经任何训练的百姓,根本不可能是训练有素的平南军的对手,哪怕是新成立的新兵营。
萧冰得令后,立刻带队出发,以李成栋的左哨为先锋。
三千人的队伍护着二十条粮船,沿着运盐河往东台而去。
为了尽快解救东台,李成栋带着左哨一千二百人轻装前进,萧冰则带着主力在后面护着粮船。
扬州距离东台三百余里,即使急行军最少也需要四天,从东台县派人报信来算时间已经过了七八日,还不知道军队到时是否已经陷落。
李成栋当初跟着高杰时已经做到了参将,投降平南军以后却被剥夺了兵权编入了教导营。若不是已经无路可走,李成栋根本不愿留在平南军中。他是陕人,一路流浪到了南方,主将高杰又已经战死,实在是无家可归无处可去。
好在,虽然没了兵权,平南军的待遇倒是不差,伙食管饱饷银给足,这也是让他能够留下来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