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赏之后第三日,陈越拜表向崇祯辞行,扶棺材离开了南京。一行人马沿着陆路向镇江进发,在镇江会和扬州幕府的一众人等汇合,然后再沿着运河水陆并进前往杭州,陈江河的安葬地便选择在了杭州城外的山岭上。
第561章 封赏()
南京皇宫北邻泰和坊,这是一处二进宅院,宅院不大却布置的独具匠心,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韩赞周的府邸。白日里在宫中当值,下值之后则回到自己的宅院,宫里的太监们都是这样。
韩赞周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住在这样两进的院落里已经很是低调了。不过考虑到韩赞周身为太监并没有什么妻妾家人的情况,这两进的院子已经足够居住。
“厂公!”方名夏走进了书房,向着韩赞周拱手行礼。
“齐国公已经走了?”韩赞周端着茶盏,轻轻的吹着茶水里的浮萍,漫不经心的问道。
“是,今日上午出城,大车二十多架,三千亲兵护送,光是出城就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方名夏禀告道。
韩赞周点点头,慢慢的喝着茶水,对方名夏的小心思当作没听到。
“厂公,咱们安插在平南军中的人恐怕暴露了,很多人被从亲卫营剔除,齐国公这三千家丁,咱们的人竟然一个都打不进去。”方名夏又道。
“暴露就暴露吧,把他们撤回来就是。”韩赞周随口道。
“可是,那样咱们就再也无法监控齐国公的动静了,您看咱们是不是再想法往齐国公手下埋一些钉子?”方名夏不甘的继续说道。
“监控肯定要继续监控的,咱们厂卫是天子的耳目爪牙,自然要替天子监控天下所有的动静。不过齐国公不比旁人,做事要注意分寸。威逼利诱收买他手下这样的手段就不要使了,这个时候跟着他身边的都是他最为信任的人,不好得手不说若是为他察觉势必会引起强烈反击。”韩赞周淡淡的吩咐着。
“可是这样再想掌控齐国公的动静可就难了。”方名夏为难道,威逼利诱收买这样的手段不让使,即便派出人手又如何能够接近陈越的身边,又如何能够掌控陈越的动向?
“自从齐国公爽快交出兵权之后,陛下心里很是有些内疚,所以才会对他封赏这么厚甚至连封地都有,大明二百多年哪有勋贵得到过这样的待遇?甚至陛下在朝堂上当作允诺等齐国公孝期过后会把公主嫁给他,陛下心里已经把陈越当作是自家人,是最为信重之人,对齐国公的信任恐怕要在我等之上。
这个时候若是事情做得太过得罪了齐国公,恐怕就连陛下都不会放过我们。方名夏我知道你和陈越有仇,我不管你和陈越以前的恩怨,但你做事必须得小心,若是出了事情连我也保不住你!”
韩赞周放下茶碗,对方名夏敲打着。
方名夏低眉垂首,恭声应是。
“你这次也算立下了不少功劳,应该给予奖赏。我知道你看重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一直想出去做官。这次我为你谋了一个浙江巡按的官职,只有七品,你也别嫌小。”打一巴掌之后,韩赞周转脸又给了一个甜枣,让方名夏大喜过望。
“不嫌,不嫌,谢厂公,谢厂公!”方名夏语无伦次的道。
巡按又称巡按御史,品级虽低,权力却大,代天子出巡监察地方,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是能够和一省巡抚抗衡的人物。
这个职位一旦空缺会有无数御史打破脑袋力争,做满一任巡按御史之后,以后的仕途将会一帆风顺。而方名夏原来只有秀才的功名,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若是平常无论如何是做不到这个职位的。
可方名夏此次芜湖之战立下了大功,正是有他的谋划才使得两万八旗兵淹没,阿济格也在船上自刎。如此大的功劳换取一个七品巡按的官职,说起来已经有些委屈了。
“户部侍郎王寅会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你到任之后要和王大人配合,把浙江一省事务搞好,万万不可懈怠。”韩赞周嘱咐道,方名夏连连称是。
看着陷入惊喜中的方名夏,韩赞周知道他现在因为狂喜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说再多也没有用,只有冷静下来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此番的用意。于是便挥挥手,令方名夏退出了。
方名夏陷入了狂喜之中,整个人都晕晕乎乎,出了韩赞周府邸之后立在街道上,恍然间犹觉在做梦。直到晚间才清醒过来,自失的一笑,说什么陛下对齐国公最为信重,却把自己派到浙江为巡按,分明要继续对他监察制衡,可见在皇帝心中江山社稷最为重要,有哪里有绝对信任之人?
王寅本就是齐国公陈越的心腹,现在又到浙江任巡抚,肯定会听陈越的。陈越虽然辞官守孝,却可通过王寅把控浙江大权,而陈越的封地舟山又属于浙江,估计是陛下和朝廷并不放心,这才派自己过去制衡。
接下来数日,朝廷连番下旨,对此次打败清兵两次入侵的有功人员进行封赏。
户部侍郎王寅协助齐国公陈越指挥芜湖之战有功,官升一级,由正三品户部侍郎升为从二品正奉大夫,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兼提督地方军务。
户部侍郎只是户部尚书的副手,而浙江巡抚则是封疆大吏,掌控一省军政大权,权力要比户部侍郎大上许多。跟从陈越不过两三年的时间,王寅就由区区一个举人当上了封疆大吏!
延平兵备道郑森,带领郑家军队击败博洛部清军,在芜湖又率领船队击败清军水军立下大功,加封为九江知府。副将郑鸿逵功劳卓著,擢升为九江总兵,受封定虏伯。
一个月前,郑森还不过国子监区区一个监生,转眼间就当上了正四品的知府,这是崇祯对其领兵扭转了了南京战局稳定了南京人心的奖赏。
平南军骑兵营营正余枫,率领骑兵摧坚陷阵,屡立奇功,擢升安庆总兵,受封破虏侯。
平南军总兵金声桓在扬州芜湖皆立下大功,任凤阳总兵,受封武宁侯。
扬州芜湖之战中,凡是立功将士各有奖赏,就不再一一赘述。
此次封赏力度很大,光是伯爵就出现了三个,其中两个都是齐国公陈越的属下。
在一片封赏之中,和侯爵总兵们相比,方名夏这个区区七品巡按并不显眼。
第562章 到达杭州()
三千步骑护送着二十多辆大车行走在南京往镇江的官道上,队列前后排出两三里的距离。
三千亲卫中有骑兵二百多人,分出一百骑兵为前锋,一百骑兵为两翼,虽然并非前去打仗,习惯使然,却依然是按照正常行军的模式列队,拔营行军休息宿营均按条例进行。当然现在并非战时,士兵们行军更为惬意,丝毫没有往日战时的紧张气氛。
官道上不时有行人和商队经过,看到大队官兵时纷纷避到道旁让官兵通过,商队首领满脸陪笑的立在道旁,准备受到刁难时花钱消灾。然而骚扰的事情并未发生,官兵们只是就那么从官道上走过,并未理会他们。
官道两旁栽种着高大的杨树,茂密的树叶遮蔽着烈日透过树木的间隙能看到不远处农田里忙碌的百姓,也有百姓坐在树荫下小憩。
骑在战马上,看着着一片和谐之景象,陈越不由得心里生出丝丝的满足。
在另一个时空,满鞑这个时候已经跨过了长江,铁蹄践踏着整个江东,一场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传遍了大江南北,无数的汉人揭竿而起奋起反抗。江阴,无锡,松江,苏州,到处都有义民起义反抗。而清兵则挥舞着屠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惨死在满鞑的屠刀之下。
而这个时空,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两路清兵折戟沉沙,大明已经转危为安,江南的百姓继续过着太平的日子。
而自己这一路所经过的镇江常州苏州等地,更是没有经历一点战火。
看着官道两旁农田里忙碌的百姓,陈越心里很是满足,往日无数次的战场厮杀都是那么的值得。
已经到了六月,天气无比炎热,虽然有树荫遮掩官道,每到下午时太阳西移队伍便露在烈日之下,而午后的气温极高,人马行走一个个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陈越遂下令,早上早早出发,到中午时便歇以躲避炎热,每天行军三四十里。
哪怕行军再慢,三日后也从南京到了镇江。
镇江城外,镇江知府带着官吏士绅于道旁相迎,随着两场大战,陈越之威名已经传遍了天下,世袭齐国公的爵位更标志着他是大明军中第一人。
虽然文武有别,陈越也管不着自己,可镇江知府林泉依然不敢怠慢,亲自率众迎接于城门之外。
陈越下马和镇江知府林泉寒暄了几句,对其邀请城中住宿和接风洗尘婉言相拒,知道陈越此行是办丧事,林泉也未勉强,送上一份程仪之后便回了城,说是镇江士绅的一点心意,陈越笑纳了。三千两银子,林泉的手笔着实不小,当然这笔钱肯定也不是他出,而是出自那些被他拉着的镇江士绅。
林泉带领士绅们走了之后,李雄、张程凯、任宇等人出现在陈越面前,陈越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陈越带兵离开扬州之后,还有好大的家底留在扬州,自从确定弃官守孝之后,幕府各司便着手离开扬州的事宜。扬州城外有从属于总督府的十多处工坊,更有工匠数千人,这么多人当然不会全部带走,那样一是动静太大而且陈越也没有地方安置这么多人。
而工坊名义上是属于江北总督府所有,并非陈越的私产,其中的工匠更是属于官府匠户,一个个拖家带口,想全部带走更不可能,也没必要。
所以跟从李雄等撤离的也就是工匠中的老人,很多都是从北京时便一路相随。除了工匠以外,还有幕府各司人等,随着陈越的去职,江北总督府解散,幕府各司并不在朝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