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亲卫大部分已经去了舟山岛,从扬州跟随来的近千工匠和幕府中人也都跟着过去。现在舟山岛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些人安置下来。

    钱枫林正领着大伙构建住所,在舟山城大兴土木。明朝禁海一直贯穿始终,故舟山岛也并未多少百姓驻军。据统计本岛上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不到两万,标准的地广人稀。岛上设有中中中左两个千户所,不过随着当年的倭乱,原本的卫所早就不复存在。现在岛上驻军也就千余人,为首的是舟山参将黄斌卿。

    舟山封给了陈越作为封地,陈越自然不想岛上再有其他军队,一番运做之后,黄斌卿被调到庐州去当副将去了,只剩下千余和民夫无异的卫所军户。

    陈越委任杨正平为统领,暂时掌管舟山所有军队,吴平为副统领,掌管舟山水军。三千亲卫中大部分都是步兵骑兵,水营士兵只有千人,拥有二桅帆船两艘,单桅帆船二十多艘,大都是当初从天津南下时的海船。这些船只在近海行驶还行,排水量太小出不了远洋。

    不过张程磊正和刘能寻找造船船场,陈越也让单明磊林福成想法购买现成的大型海船。未来的主要战场是海洋,必须要大量打造购买战船,原来的军队也要适应海船上生活战斗。

    经过和王寅商议之后,陈越对舟山的布置是这样的:

    杨正平和吴平为正副统领,分统步兵水兵。其中杨正平兼任战巡司主事,掌管征兵训练工作。总共就三千军队,陈越不再分水营步营,以后所有士兵都要适应船上生活。

    三千军队暂编为三个营,分由吴平、李奕、金鑫为营正,陈默、萧冰、马闯为副。随着越来越多的船只,以后军队很快就会扩充,会征召沿海大量的渔民入伍,军队的编制很快还会改变。

    钱枫林为国公府左长史,兼参谋司主事,主要负责岛上一应民务。

    单明磊为国公府右长史,兼镇抚司主事,负责军纪赏罚的同时,还管理民事诉讼以及一应外务。

    潘学忠为军械司主事,主管武器制作工作,手下有近千工匠,责任重大。

    李雄被调任后勤司主事,主管粮秣物质供应等事务。

    任宇还是为度支使主事,掌管岛上财政,

    新成立船舶司,主事由张程凯担任,现在是和私人船场合作造船,以后舟山肯定要建立自己的造船场。

    刘能担任敌情司主事,外掌敌情探查,对内监控岛上动向。

    林福成为新成立齐云商号掌柜,主管岛上物资采买事情,外派在杭州。

    有原来幕府的底子在,众人各司其责,各种事情井井有条,岛上很快稳定了下来。

    帆船模型已经送到杨家浦,造船的事情也确定了下来。

    经过谈判之后,以每艘四千两银子的工钱委托杨家浦造船。这样木料铁料各种材料成本算下来,造这么一艘战舰就需要八九千两银子,这还不算船上的火炮。

    海上作战火炮为先,要想和荷兰人西班牙人抗衡,必须有不弱于他们的火炮。按照设计,这艘风帆战舰上能够装载加农炮六十四门,若是火炮全部购买的话,按照澳门葡萄牙人的卖价,一门加农炮足足需要三千两到五千两银子,光是火炮就得几十万两。

    陈越自然不会从澳门葡萄牙那里去买,因为军械司本身就会造炮,经过了一段历练之后,潘学忠造出的火炮即便不如葡萄牙人却也差不了许多。当然造炮需要铜铁,炼铜铁需要煤炭,这些都得从外地购买,不过即便这样自己造炮的成本比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要便宜很多。

    不过即便这样,算下来一艘四桅盖伦船武装下来也需要近十万两银子,若是装备数十艘上百艘那将是天文数字!当然以东番岛上荷兰人的势力,也用不了这么多艘帆船,只要个七八艘就足够对付他们。

    但即便七八艘这样的战船,耗资依然巨大。因为现在舟山的家底并没有多少,据任宇报告,现在剩下的银子只有四十一万两千两。

    前些时日的备战,快速的扩充招募军队,铸造火炮火器,士兵的军饷补给,花钱如同流水一般,就这四十余万两还是芜湖之战的缴获。

    李国英阴了阿济格,八旗兵随身携带的银子除了大部分随船沉没在江中,剩下的一小部分为李国英所得。

    陈越杀了李国英,吞并了他的部队,李国英缴获的银子也就到了陈越之手。

    既然选择把军队交给朝廷,可这银子陈越并没有交,而是选择吞了下来。毕竟失去了四海商行盐行之后,舟山就再没有任何财源。

    四十万两银子,却没有多少,这江南有不少的富裕之家家产都在百万两银子之上,家产十万的更是不在少数。

    要给军队发粮发饷,要造船造炮,要大量的扩充军队,以后的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这么点银子根本就不够花。

    所以必须要找到新的财源才行。到底做什么呢,陈越苦思着,盐就不要想了,崇祯绝对不会让自己再染指。

    什么最赚钱?当然是抢劫了,若是能把这杭州的士绅富户抢上一次,足以弄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银子。不过也只能想想而已。

    还有一种赚快钱的方法,那就是海贸,跑上一趟倭国,足以赚到数倍乃至十数倍的利润。郑芝龙之所以能够独霸福建,靠的就是独霸倭国航线赚取大量的银子,既然他能,自己为啥不能。

    仔细思考盘算着,陈越眼睛里射出坚定的光芒。

第572章 风渐起() 
    按照陈越的谋划,一年后就会攻打东番岛上的荷兰人,占据东番岛为根基。不过这一年的时间需要造船造炮,扩充军队,这四十万两银子根本不够。

    而即便打下东番岛后,还需要进行开发,迁移大陆人口,短时间也获得不了多少收益,所以必须得有持续不断的财源才行。而海贸也许是唯一能够赚取大量钱财的路子。

    当然想做海贸也并非那么容易,首先得有熟悉航线的人才,张程磊虽然出过海去过倭国,可他却不是掌管航线的火长,靠他根本不行。汪洋大海不是陆地,根本没有参照可循,这个时代又没有后世的GPS定位,不懂航海术的话想做海贸比登天还难。

    其次想做海贸必须得有船只货物,货物好说杭州城内尽可以购买许多,丝绸茶叶瓷器应有尽有,而适合海贸的船只舟山却是没有,虽然有两艘两桅帆船,可却是水军所用的战舰,根本装载不了多少货物。

    要是出海海贸的话,至少要有一艘三桅福船才行,船大经得起海浪颠簸,装的货物过多做生意才会划算。

    这个时代的出海不像后世,因为帆船的航行一要靠洋流二要靠季风,拿去倭国来说,从杭州到倭国长崎不到两千里,若是顺风的话半月时间即到,若是逆风而行,别说半个月,就是半年也未必能够到达。

    而每年夏季东南风起,正是从浙江福建出发,前往倭国做生意的时候。而等到冬季西北季风起,却是从倭国回返大明的时间。所以往来倭国做生意,每年也就是往返一趟,自然要带足足够的货物,这样才有利润可言。

    而你一艘二桅福船,装载货物少不说,随行的船员也少,若是海上遇到海盗的话根本就没有还手的能力,而这个年代,海商和海盗也就是一字之差。

    所以,要想从事海贸的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估计今年有些来不及了,毕竟已经进入了六月,马山就会季风起,海商们很快就要离开大陆前往倭国,而对全无准备的舟山来说时间实在仓促。

    可是,若是错过了这次,再想往倭国海贸就得等明年夏天,这一年又从哪里去弄银子?想想陈越就觉得难办。

    计划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很快一个念头在陈越心中生出,如同魔鬼一般深深的诱惑着他,虽然他知道这么做有太多的不妥,会得罪浙江太多的士绅豪族,对舟山以后的计划十分不利,就算是王寅也无法在明面上继续帮他,可是这个时候陈越已经别无选择。

    。。。。。。

    台州府临海牛家浦,刘能张程磊正和牛家浦的族长谈合作造船的生意,一艘单桅鸟船顺着海岸从北方而来,带来了齐国公陈越的书信。

    刘能打开看了一遍,神色顿时凝重了起来,“国公他召我有要事去做,程磊,我恐怕没法陪你了。”

    张程磊点点头:“公爷的事情要紧,你去忙你的吧。”

    把事情交代给跟着的敌情司手下,刘能乘坐来船往北而去。

    。。。。。。

    甬江入海口,有两峰夹江而立,北岸为招宝山,南岸为金鸡山,在北岸招宝山上修有炮台,南岸金鸡山上则有一座一里见方的堡城,甬江和大海交接处还有一处水寨,寨里停泊着数十艘战船,这里便是定海防倭总兵的驻地。

    按照朝廷设置的卫所,其实舟山岛也属于定海卫,原来的定海卫就设在舟山,不过后来朝廷禁海,大量的舟山百姓被迁徙岛内地,而甬江是进入宁波绍兴数府的门户,嘉靖年间为了防范倭寇攻击,在甬江入海口这里建筑堡城设立炮台,设立定海防倭总兵的职位,总领宁波府防倭事宜,一直沿袭到现在。

    新任定海总兵吕泰眉头紧皱,他在为军纪涣散的属下而忧心。

    这里的属下都是定海卫的军户,论军纪战斗力连昔日在天津任海防游击时的属下都不如,更不用和后来的平南军水营相比。

    士兵都是军户出身,平日里靠着种田大鱼为生,而卫所的军田却大部分被军官们侵占,士兵们大都沦落为百户千户军官们的佃农,过着比普通百姓还要凄惨的日子。

    宁波一带本来就土地贫瘠,属于卫所的也都是靠近海边的贫瘠军田,一年根本没有多少产出,还要上缴朝廷田赋。军户士兵们辛苦一年,产出连全家人的温饱都不可得。若不是靠近大海能捕些鱼虾填补,可能很多军户都要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