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出身海盗的郑芝龙哪里会任由势力一点点的被鲸吞,暗中却筹谋着反击的手段。不过陈越现在位高权重,掌控着大明的军队,郑芝龙不敢动弹。现在崇祯病重,大明没有继承人,倒是让郑芝龙看到了一个翻身的良机。

    投资一位藩王,若能帮助这藩王夺得皇帝宝座,那郑家的势力自然水涨船高,郑芝龙的官职威望便可撵上陈越,自然不必害怕东番岛的连番施压,取东番岛而代之,重新夺回海外所有航线也是轻而易举。

    所以,郑芝龙才和刘孔昭一拍而合,同意全力支持唐王朱聿键夺取皇帝宝座。

    刘孔昭威逼利诱,逼迫浙江巡按方明夏投靠唐王之后,便回到唐王府第,向朱聿键报告了事情经过。

    “以鬼魅手段逼迫,手段实在有些阴损,寡人很是难安。不管事情最后如何,方明夏的儿子咱们都不能伤害。”朱聿键叹道。

    “王爷仁慈,微臣知道了。咱们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咱们现在势单力薄,若不采用这样的手段恐怕没人愿为咱们所用。”刘孔昭轻声道。

    朱聿键点点头,不再纠结此事,“这方明夏真的像你说的能量那么大吗?”

    “王爷万万不可因为此人官职低微就小瞧此人,方明夏一年前不过是一个秀才,却深入敌营之中筹谋,靠着谋略硬生生的坑了阿济格两万八旗兵。都说歼灭十万清兵是齐国公陈越的功劳,可是要没有这方明夏,芜湖之战又如何能够打败阿济格大军?

    方明夏还有一个身份,是东厂提督司礼监秉笔太监韩赞周的心腹,只要掌握的方明夏,便能说服韩赞周为咱们效力。再加上方明夏是复社中人,交游广阔,和很多朝廷上的清流官员也能搭上关系。有了此人的帮组,咱们的大事如虎添翼。”

    朱聿键微笑着点点头,“寡人知道了,不过方明夏还有郑家都是因为和齐国公之间的过节才轻易答应拥戴本王,而齐国公却是大明柱国悍将,寡人即便能够登基,却还想着能收服齐国公为我所用。

    方明夏虽然有才,郑家虽然权倾东南,可要想外敌满鞑、内靖流贼,更需要齐国公这样的绝世人才。

    刘卿家你是寡人最信任的人,这点一定要清楚。”。。

    “王爷之器量恢弘若大海一般,”刘孔昭赞叹道,“臣也知道齐国公是大明不可多得之人才,所以只要齐国公不妨碍王爷登上宝座,臣便不会出手对付齐国公。”

    “大明要想中兴,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齐心协力,寡人不才,论文才、武功均不过中人之资,惟愿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如此大明才有中兴的希望。”朱聿键叹道。

第706章 流言() 
朱聿键有澄清玉宇之志,也有悲天悯人之胸怀,这也是刘孔昭甘愿为其驱策的原因。

    在刘孔昭的眼里,生性刻薄寡恩猜忌无度的崇祯远远不能和朱聿键相比,好色无耻的福王朱由崧和唐王朱由崧相比更是一个废物。

    若说能有中兴大明扫清天下者,除了唐王朱由崧刘孔昭再也找不到他人。

    思虑再三,刘孔昭还是决定把三皇子朱慈炯活着的消息暂时隐瞒下来。因为他知道唐王朱聿键虽然有争天下之心,却并非没有底限。若是知道三皇子活着,很可能会熄了雄心壮志,他做不出杀害三皇子那样的事情。

    所以有些事为臣下的没必要事事都禀告,有些脏活也不应该让君上知道。刘孔昭决定三皇子这件事情一直隐瞒着朱聿键,这样大家都好。

    不过朱聿键可以隐瞒,有些人却无法隐瞒,比如现在合伙的郑家。刘孔昭是兵败之后乘船逃出来的,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有些事情不得不借助郑家的力量去做。

    现在郑家在杭州的是郑芝龙五弟郑芝豹,拥立唐王朱聿键继统这么大的事情,郑芝龙不敢假手他人,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来杭州,负责和刘孔昭接洽。

    拜见了朱聿键之后,刘孔昭连夜赶往城外,见到了宿在海船上的郑芝豹,说了三皇子的事情。

    “三皇子现在是唐王登基最大的障碍,他活着咱们的大事便根本无法施展。”刘孔昭神色严肃道。

    “诚意伯的意思是?”郑芝豹微眯着眼睛,冷声问道。

    “杀了三皇子朱慈炯,一来为唐王扫清障碍,再就是打击病重的崇祯,使其早日驾崩。”刘孔昭阴沉沉的说道。崇祯现在已经病卧床塌,他唯一的希望便在儿子朱慈炯身上,可以想象一旦朱慈炯死亡的消息传来,崇祯绝对受不了如此的打击,而唐王正可以趁机运作,获得登基继统的先机。

    “我得赴南京负责联络朝中大臣,为唐王登基造势,刺杀三皇子的事情,便只能由郑将军您负责,不过您放心,我会派人打听到三皇子的行踪,然后通知你。”

    郑芝豹点点头,“我临来的时候我大哥吩咐过我,一切听从诚意伯的吩咐。郑家别的没有,心腹死士多得很。”

    “不过这件事务必做的隐秘,不能暴露出是咱们所为,更不能和唐王有任何牵连,这点郑将军务必得知。”刘孔昭嘱咐道。

    “诚意伯放心,郑家别的没有,有的是银子,有银子自然能找到干脏活的人,我不会用郑家的人动手,事情牵连不到咱们身上。”郑芝豹保证道。

    一场针对皇位的阴谋在暗中酝酿着,而南京皇宫里的崇祯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这些天来他病事沉重,每天只有三四个时辰清醒。在这三四个时辰里,他更关注九江的战事,还有就是三皇子的消息。

    九江战事关系着大明江山存亡,三皇子更是干系着皇位继承,这些对崇祯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他再也没有精力批阅,一律交由内阁及六部官员处理。好在大明发展了两百多年,只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哪怕皇帝不理任何朝政,朝堂也能正常运转。

    在首辅史可法,次辅钱谦益,以及内阁大学士王铎等人倾力运作下,朝廷事情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正值九江大战朝廷存亡之时,南京朝堂难得的平静了许多,在各位大佬的通力协作下,朝廷事务正常运行,便是争吵也少了许多。征兵征饷,粮食物质源源不断运往九江前线,供应正在和流贼决战的大军。

    唯一不和谐的事情便是朝廷上立储之事。崇祯病重,国家自然不能没有储君,立储之事理所当然,自从右佥都御史杨文骢率先上书议立皇储之后,便有朝臣们争先抢后的上书立储之事,然而让群臣们不安的事,立储的奏疏递到宫中之后,一律留中不发,崇祯对此全无回应。

    对崇祯的心思,群臣们自然能够猜得出来,无外乎不愿把皇位传给外人罢了。可是崇祯的三位皇子毫无下落,恐怕早已死在乱军之中,而现在又生不出儿子来,不传位外人又能如何?难道还想再生个儿子不成,也不看看自己身体什么样子!

    立储之事关系着大明帝国前途,更干系着朝臣个人前程,一旦自己拥立的藩王继承皇位,一个拥立之功是跑不了的,等新帝登基后按功行赏,从此自然飞黄腾达,这也是朝臣们热衷此事的最大原因。

    崇祯躲在宫中保持沉默,群臣们自然不愿放过他,哪怕崇祯不回应,议立储君的奏疏还是如同雪片一般送入内阁。

    突然,一股流言在南京流传开来,那就是三皇子朱慈炯还活着,这才是崇祯不愿立储的原因。三皇子还活着,自然轮不到藩王继统,议立储君的大臣们很是惶恐,纷纷议论着打听的消息的真实性,却没人知道消息是从哪里流传出来。

    这股流言自然传到了皇宫大内,崇祯得知后勃然大怒,命人喊过韩赞周问此事如何流传出去的。三皇子活着的消息南京已经尽人所知,一旦传到满清的耳朵,必然会给营救工作带来极大麻烦,事关三皇子的安危,崇祯不能不怒。

    韩赞周同样惶恐不安,他也不知道事情为何会泄露出去,向崇祯赌咒发誓绝对不是自己泄露,然后命令手下番子调查流言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方御史果然好手段,三皇子活着的流言传出,必然会传到满清那里,若是能借满清之手除掉三皇子,倒是省的我们动手,此乃借刀杀人之计。”

    南京城内一间隐秘的宅院中,到达南京的刘孔昭冲着方明夏赞道。

    “三皇子既然活着,那些大臣自然不会再建议拥立其他藩王,潞王等最有可能继位的藩王也会息了心思松懈下来。如此咱们才有运筹的机会。

    三皇子死去,便可全推到满清头上,也没人会怀疑到咱们头上。”方明夏冷静的说道。

    

第707章 毒计(4000字,两章合一)() 
韩赞周遭到崇祯训斥,惶恐不安之极。对韩赞周来说,他所有的权力都来自崇祯,哪怕身为内相,被罢免也只是崇祯一句话的事情。要不是崇祯现在病重而且三皇子的事情一直由韩赞周负责,恐怕只这一件事就会被立刻打落尘埃。所以,韩赞周必须得将功补过,再也不能让崇祯失望。

    回到东厂衙门,立即秘密下令盘查,三皇子消息从何泄露。为了保密,三皇子的事情只有东厂少数几个档头知道,而现在这几个档头都带人出京往山东实施营救去了,留在南京负责协调的一个档头被抓了起来,严刑拷打之后逼问不出任何口供,而各种证据显示,这个档头也没有和外人接触的机会。

    事情到底怎么泄露出去的呢?韩赞周把事情经过仔细想过之后,便把目光放在了方明夏身上。他突然想起,除了几个东厂心腹档头以外,方明夏是唯一知道此事的人。

    于是,韩赞周立刻下令,命人火速前往方府,把方明夏抓回来逼问。

    方明夏很光棍,立刻承认事情是从自己这里说出去的。

    “姓方的,咱家一直视你为心腹,待你不薄啊,你就是这样回报咱家的?”韩赞周怒视着方明夏,声音里充满了失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