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齐国公你就悍然举兵吗,难道你就不怕兵连祸结,连累了南京满城百姓?齐国公,难道你对元辅,对朝廷就如此的不信任?”左懋第痛苦的问道。皇帝中风不能理事,文武猜忌到如此程度,这绝非国家之幸!
“长痛不如短痛,若是任由你们立的储君到了南京,非但查不出坑害陛下的凶手,更会把大明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左大人你就不想想,唐王区区一远宗藩王,和陛下血脉疏远至极,为何他能成为储君,这其中难道就没有阴谋吗?说不定韩赞周已经参与到其中,若是唐王入了南京,其巴不得陛下早死好自己早日登基,又岂会真正为陛下查明冤屈和支持他的人作对?
至于相信不相信首辅史可法,还是那句话,史可法连内阁都搞不定,我又岂能指望与他?”
看着陈越坚定的模样,左懋第知道很难劝说。可他还想做着最后的努力,因为他知道若是陈越真的打入南京,事情将再也不可收拾。因为那意味着朝廷的威严彻底扫地,更意味着着武将的独大,从此以后,便是掌握着兵权的说了算,文官治国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齐国公,我知道现在很难让你相信朝廷,但是我要说,是人都会有疏忽,元辅大人也是如此。陛下被人陷害,唐王被推举为储君的阴谋元辅大人未曾察觉,确实是他的失职。但下官还请齐国公再给元辅再给朝廷一次机会,暂且不要进兵南京,让元辅解决此事。”左懋第苦口婆心的劝道。
陈越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我陈越并非什么乱臣贼子,既然左大人这么说,我就给史可法一个机会,先不进兵。不过我也有条件。”
“什么条件,齐国公你说!”左懋第连忙道。
“第一,司礼监秉笔太监韩赞周必须拿下,我怀疑此人便是陷害陛下杀害三皇子的主谋。拿下韩赞周之后要交给我,我亲自审问,查出幕后的黑手。
第二,唐王继统之事必须作罢。陛下还活着,用不着什么立什么储君!”
“等等,齐国公。”左懋第忍不住插话道,“第一条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元辅答应你,韩赞周不过是一个太监罢了,权力虽大,元辅也有办法处置他。不过储君的事情齐国公您是否再考虑一下,陛下中风昏迷,这么多天还未醒来,御医们都说了,患上这种病基本无解,即便能够醒来也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根本没法处理国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便唐王没资格做储君,咱们可以立桂藩或者其他近枝藩王啊!”
“不行,只要陛下活着,就有苏醒恢复的希望,不需立什么储君。再说了,不是还有公主吗?陛下不能理事,可以让公主监国!”陈越断然道。
“公主监国?”左懋第一下子长大了嘴巴,“这,这真是岂有此理,女子如何能够监国,别说大明,历朝历代也没这规矩!”
“以前没有,现在就有了!”陈越霸道的说道,“这是我的条件,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不然我军挥师攻入南京,直接扶持公主当监国。不过到了那时,你们现在这个朝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这,这,”左懋第气的差点说不出话来,第一次有了秀才遇到兵那种感觉!
“第三,本公刚刚平定了西贼之乱,也算立下的大功,朝廷自然要论功行赏。本公也不是太贪,以本公历次立下的功绩,给个王爵并不过分。而且本公深感大明兵制混乱,权责不清,现在又是内忧外乱,流贼满跶时刻窥视着大明的江山。为了剿灭流贼驱赶满跶收复我大明国土,兵权必须统一,本公决定有必要效仿洪武年间立大都督府,由大都督掌管天下兵马!”
“封王,成为大都督掌管天下兵马,接下来是不是要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了?齐国公,难道你想当曹操不成?”左懋第气的脸色铁青,厉声斥道。
陈越摇摇头,“本公不当曹操,这么做的原因只是为了统一兵权全力对外,我大明地大物博百姓众多,之所以落到如此境地,就在于朝廷权威不行,军阀各行其是,若是能号令统一,以我大明的国力,剿灭流贼驱逐满跶何足道哉!
本公可以在此发誓,当我大明真的平定流贼,灭了满跶,恢复所有国土之时,我陈越绝对交出所有权力,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富贵王爷!”
陈越的表情很是严肃,便是左懋第也看不出丝毫作假,不由得暗暗揣测,难道这齐国公真的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而是愿意一直做大明的忠臣?
“还有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坤兴公主手诏之事你只许给史可法一个人知道,再不许泄露。若是公主她有任何意外,别怪我杀入南京,杀他一个天翻地覆!到时别说是朝廷,任何和此事有关的人都别想活命!”陈越声色俱厉的说道。
ps:史无前例的第四更,今天可以说吐血了,此处应该有掌声和鼓励!
。
第758章 复杂的局面(第一更)()
左懋第走了,带着陈越停止进攻的条件满怀愤懑的乘船离开。
陈越的条件一个比一个让人难以接受,若是全盘接受的话,将会出现一个手挽军权再不可制的超级权臣,而公主监国更是没有先例,更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左懋第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兵部侍郎,对这等大事并没有决定权,而且齐国公陈越霸道之极完全不容讨价还价。所以还得赶紧赶回南京,请首辅史可法做主。不过好歹陈越已经答应,会给朝廷三天的商量时间,三日内不会攻城。
左懋第走了,陈越静静的坐着,神态难明。
“国公,咱们已经兵临城下了,以南京守军的战斗力,以城内大臣们的首鼠两端的个性,再加上咱们的内应,攻下南京根本没有问题,根本用不了三天时间。到时国公您还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何必与他们谈判!”
刘能忍不住说道,回南京这些天,刘能已经把南京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虽然南京城内的军队有十万之多,可绝对不是这三万大军的对手。而且京营中已经好几个将领被锦衣卫策反,便是京营总督朱国弼也态度暧昧不定。刘能相信,只要大军兵临城下,不需要进攻就有人开门投降迎接大军入城。
“刘指挥使,情况非常复杂,不是攻入城那么简单。攻城容易,可入城之后呢?总不能把内阁朝廷那些文官都杀了吧?咱们就算掌握了朝廷,又哪有那么多人可用?”顾君恩笑道。在诸人之中,对陈越的打算最清楚的非顾君恩莫属,因为很多筹划,都是两人商量后做出的决定。
对齐国公陈越来说,难得不是攻破南京,而是打下南京之后如何迅速的稳定局面。内阁朝廷那些官员虽然自私无能,可没有他们,朝廷根本就没法运转,必然会造成长时间的动荡,而这种动荡一旦蔓延到地方,局面将再不可控制。
暴力简单直接,可造成的危害实在太大,现在的朝廷官员多是东林党人,而整个东南更是东林党的大本营。若是陈越敢暴力铲除朝廷,可以想象必然会引得整个东南大乱。
这大明是士大夫的天下,进则为官退则乡绅,士绅们不仅掌握着朝廷更掌握着广大的乡村,其势力及其的庞大,是整个大明的统治基础。
攻占了南京铲除了朝廷又能怎样?若是这些士绅们不配合,陈越的命令根本无法传出南京。
至于自立为帝更不可取,陈越本就是大明的臣子,陈家父子世代忠良的形象在大明深入人心,一旦陈越谋朝篡位,其人设立马崩塌。也许有众多的官员为了荣华富贵投靠陈越,可这些人也都是人品低劣趋炎附势之徒,而像史可法左懋第这样真正的忠贞之士是绝对不会屈从,而偏偏这样的人名声极高,能影响一大批的人。而地方上更会有士绅官员推举藩王即位延续大明皇统,比如拥立桂藩,到了那时必然兵连祸结,没有几年的时间休想削平内乱。而现在内有流贼外有满鞑,又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
而且对陈越来说,他并没有太多当皇帝的欲望,也不忍心夺了大明的江山让坤兴公主伤心难过。
所以,情况就是这样,打入南京容易,想迅速的稳定局面却难。所以,陈越不得不和史可法和谈妥协,希望能谈出一个最有利的结果。不过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目的,陈越提出了强硬的条件,只要这些条件史可法能够接受,从此朝廷变成了自己的附庸。
公主监国掌握着君权,自己为大都督掌握兵权,内阁和朝廷的权力大大削弱,从此,这大明便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运转,史可法等人将沦为打工者。
而有了这些文官的辅助,朝廷能够迅速的稳定下来,地方上也不会出现乱子。如此自己便有精力招募训练军队,大明虽然残破却依然拥有南方最富裕的地区,以大明的国力,用不了两年便能训练出一支强军,到时削平流贼歼灭满鞑统统不成问题。
而到了那时,自己的威望也就到了顶峰,大明的国力无比的鼎盛,自己有的是时间慢慢收拾这些无耻的文官。至于向左懋庚许诺的功成身退,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到时陈越不交权,又有谁还敢提起?
不过陈越也知道,自己提的条件着实很苛刻,灭韩赞周也就罢了,不论是自己封王为大都督,还是公主监国,对史可法这样的保守之人抱残守缺之辈,哪一条都难接受。
自己封王为大都督意味着独掌兵权,时刻能够威胁皇家统治,对文官们来说绝对不愿看到自己权力如此之大。不过这也罢了,毕竟形势比人强,城下之盟他们也没有多少选择,可最让他们难接受的恐怕是公主监国了!
在这个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女人的地位低下之极,特别是信奉朱熹礼教的大明,女人的地位更是极低。对这些自命高贵的士大夫们来说,每日里向一个女人下跪,恐怕比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