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到底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使得商业萎靡,各处的商贩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敢进城。这使得年货短缺物价飞涨。很多百姓过年连顿饺子都吃不上。

    好在过了年后,济南四门大开,乡下的农民又可以进城卖货,物质短缺的现象得到了缓解。

    然而正月初十这天,济南东门要入城的百姓和商贩却被挡在了城外,并被勒令远离城门处大道,一些人愤愤不平的上前争执,或试图贿赂守门的官兵,毕竟很多货物是按照合约必须按时送到耽误不得。

    然而守门的士兵完全不理会他们,对他们偷偷塞给的银子更是不屑一顾。于是这些人不得不无奈的退回到警戒线之后,官兵手中的长枪和火铳可不是闹着玩的。

    “应该是有大人物要来吧!”一些年纪大的见过一些世面,知道这种情况肯定非比寻常。

    “什么大人物?难道是齐王陈越不成?”

    “嘘,你想死啊!竟敢喊齐王他老人家的名讳。不过说不定真的使他,齐王可是我大明的英雄啊,若是能见上他一面便是多等半天又有何妨!”

    “说的是,若是能见上齐王一面,别说等几个时辰,便是登上一天老朽也愿意!”

    这个冬天,齐王陈越的名号已经在齐鲁大地广为流传。这次没有锦衣卫的推波助澜,完全是在民间自发传播。

    数十万军队北伐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整个齐鲁大地震动,陈越的名声也随着战争传播开来。

    救过皇帝,立过无数战功,又是有史以来唯一女监国的男人,更兼年少英俊,大明唯一的异姓王,这些条件集中于一人之身,便是想不引人注目也难。

    不管任何年代,人们都需要偶像都需要精神寄托,和平年代人们羡慕的是那些文采风流的才子,战争年代敬重的自然是忠臣义士,现在很多大明的青年男子都把陈越当做偶像当作英雄,很多大明的女孩更是把陈越幻想成为梦中之人,恨不得自己变成坤兴公主。

    一般情况下,像陈越这种大人物等闲自然无法得见,而现在得知入城的很可能是齐王陈越时,这些百姓因被拒绝进城的急躁心理一下子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期盼。

    他们没有等多久,约半个时辰后,在东方出现了一支军队,长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尽头。

    若是往常,当一支军队出现时,百姓们早就躲得远远的了,可如今,因为济南城内官兵良好的表现,使得齐王属下军纪严明这个观念深入人心。既然齐王部下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那自然没必要害怕。

    队伍渐渐的近了,队伍的真实面貌出现在眼前,一色的制式战袄,头顶棉帽顶部竖着红色簪缨,武器扛着长枪,或背着长长的火铳,队列整齐步伐一致,满身的风尘仆仆却掩不住彪悍的气息。

    百姓们自然不知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这些兵法上的语句,但是光从这么长的军队步调几乎一致便能分辨出这是一支强兵!果然不愧是齐王的军队,天下有数的强军!

    队伍多是步兵,骑兵很少,只是偶尔队伍中有一个骑马的将官,百姓们自然不知,只有营正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以马代步。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队伍中突然出现了一大群的骑兵,个个盔甲鲜明,队伍的正中更有两杆竖起的赤旗,上面绣着镶金边的黑字,一杆旗上写着“大都督陈”,另一杆则是“大明齐王”。

    “齐王来了!”百姓们骚动了起来,一个个睁大了眼睛试图从骑兵队列中找出那个是齐王陈越。可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所有骑兵的装束几乎一样,而且人影憧憧,想从上百骑兵中找出陈越来何其困难!

    城门内外更被戒严,数千名士兵守在城门内外两侧,百姓们都被驱赶到了百丈以外,根本不许靠近城门。

    城门口,李奕带着西路军诸将等候在城门外,期盼的看着缓步过来的骑兵队列。

    此次大战,以李奕为首的西路军立下了大功,他们独力打下济南城不说,还在大清河边击溃了后撤的十余万绿营兵,此战之后,山东境内再无大规模的清军存在,各处府县可以传檄而定!

    看着下马走来的齐王陈越,李奕的心情更是激动万分,此战他终于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王爷的所托!

    “见过王爷!”随着陈越的走近,以李奕为首的诸将同时单膝跪地,向他们的主将他们的王爷行着军礼。

    “见过王爷!”更多的将士跪了下去,除了面朝外警戒的士兵,所有将士都单膝跪下。

    数千名将士齐行礼,场面是何其的浩大,于是乎远处的百姓也跟着乱纷纷的跪了下来。

    陈越看着跪下的众将士,看着远处的百姓,心中感慨不已,数年前他带军仓促南下时,便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打回北方,现在当年的愿望终于实现。

    。

第843章 决策() 
陈越带着胶东主力到达济南,连同西路军,聚集在济南附近的总兵力近二十万人,若是再加上攻略鲁北的吴平部,以及投降后尚未改编的绿营兵,整个山东聚集的明军达三十万人之多!

    现在山东全境基本收复,兵力又如此的雄壮,下一步按说应该继续进攻,攻打北京向满鞑发起总攻。

    北伐军诸将都叫嚣着立刻北上,反正冰雪已经彻底融化,天气虽冷并不影响进军。

    不过陈越并未冒进,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总攻的时机。

    军队人数众多,可也给后勤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三十多万军队靠着残破的山东根本养不起,而前些时日的大雪使得补给线断了,徐州的粮食迟迟没有运送过来。

    虽然夺取了众多的城池获得不少补给,可若是南面的粮食运不过来的话,粮食也支撑不了多少天。总不能像无耻的清军那样,没了粮食便去抢劫吧?

    所以,在粮道通畅之前,陈越是不会继续进军的。

    而陈越不仓促进军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清军实力问题。虽然此战取得了大胜,夺取了山东全省,可却是因为满鞑八旗兵主力被姜瓖突然反叛牵制到山西去了。可若是因此轻视八旗兵的实力的话绝对会吃到恶果!

    山东以北尽皆是一望无际之平原,正是骑兵用武之地。而满清军中有着大规模的骑兵,更有蒙古骑兵为仆从军,其战力便是陈越也不敢轻视。

    北伐明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若是继续北上进攻的话,就必须考虑到平原作战和骑兵对阵的问题。平原作战,陈越自然不怵,又不是没有和八旗兵打过。可问题是己方的机动力远远不如八旗兵,在进兵之时肯定会受到无休止的骑兵骚扰,甚至还有粮道被断掉的危险。所以虽然手里的兵力是满清的两倍以上,陈越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若是战败,数十万大军覆没不说,好不容易积累的战略优势又会丧失殆尽,大明一下子便会被再次打回原型。那是陈越绝对不愿看到的。

    所以,越是连胜之时,越是要稳,越是不能浪战!

    陈越的决定得到了李彦直的赞同,李彦直认为寒冬季节本来就不宜再动刀兵,应该趁着清兵没有到来之时把山东经营好,在投降的绿营兵彻底整编,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战不迟。

    “再战便是决战,到时务必一战而定乾坤,彻底将八旗兵击溃。而与其出兵在外和八旗兵夜战,到不如等着其发兵攻打山东,靠着坚固的城墙和敌军决战,比拉长数百里的战线前往北京和八旗兵打容易的多。八旗兵若来,正和咱的心思,若是其不来,咱们便好好经营,积累力量,以后再战不迟。

    咱们有着整个大明为后盾,援兵粮食会源源不断的运到山东,而满清有什么?北方残破,陕西山西山东不为其所有,满清现在占据的也就北京附近的京畿地区罢了。可仅凭京畿这片地方能供应的其满清的十万军队数十万满人老幼吗?

    想当年朝廷在北京时,每年要从南方通过漕运运送上百万担的粮食才能供应北京城。

    现在北京城内满鞑人数不比以前少,可却再也没有了漕粮供给,山陕的粮食更是指望不上,一两个月可以,时间久了他们岂能撑得住?

    到时他们要么退回关外,要么便得出兵南下抢劫打粮。其南下,最近的便是山东,山东不拔,若是其往河南的话后路便会被咱们断绝,其老巢便有被端掉的危险。所以咱们根本就不用主动出兵,安心呆在山东等着他们便是!”

    分析了满清现在的处境之后,李彦直继续道

    “德州太过突前靠近京津满鞑老巢,咱们若守住山东,只需要把兵力布在聊城济南两城即可。聊城挨着运河,占据从京津南下要道,满清若是想南下抢劫,聊城是其必攻之地。济南是山东首府,也是山东最大的城池,不打下济南,清军便无法深入青州胶东。而且聊城和济南之间距离二百里,并不算太远,可为犄角之势,相互支援。让清军无法安然打其中一座。”

    陈越点点头,同意李彦直的战略分析“如此看来,鲁北的一些州县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我这就命令吴平率军撤回济南。”

    李彦直“也不需要全撤,可留少部分士兵镇守城池,再动员百姓协助守城,即便满鞑前去经过也不能轻易拿下。

    王爷,现在满清力量全面收缩,属下以为正式全面收复失地的时候,有王爷您此番大胜,天下人都能看出满清势穷,只需要派出少部分军队,河南河北被清军占据的城池都可以轻松收复。

    同时王爷您应该继续派人和姜瓖等山西军民联系,整合山西的军队从西面威胁北京,使其不敢全力对付咱们。”

    陈越点点头,李彦直的大局观让他心生感慨,是不可多得的参谋人选。

    于是,按照两人商量好的策略,停下来继续进兵的步伐。

    转而开始经营山东收复失地。李奕再次被委任为西路军的主将,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