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越满意的点点头“沧水兄所言甚是。虽然朝廷已经下旨,但咱们没必要急着走,先把北方的事情归拢清楚再说!”
陈越知道,此去南京恐怕再也没有精力回来,北方虽然残破,却关系着北疆的稳定,如是现在不弄妥当,会为以后带来极大麻烦。
经过商议之后,陈越给朝廷上疏,言明现在北方的困难,说要在平定陕西顺贼之后再回京。
传旨的钦差太监苦劝不果,只能带着陈越的回复返回了南京。
而在钦差启程的次日,陈越带着五万大军离开了北京,经居庸关进入宣府,向大同镇而去。
吴平受命镇守宣大,已经整修了长城关口。长城以外的蒙古人也很消停,毕竟强大的满人八旗兵都被明军打败,满人曾经的附庸蒙古人如何敢扎刺?而满人退回了辽东老巢,在蒙古草原上的势力同样退走,对很多蒙古部落来说,与其招惹无比强大的明军,倒不如占据满人退出后的空间,蚕食原本属于满人的利益来的划算。
陈越带着大军沿着长城一线挺进,长城外的蒙古人立刻躲得远远的,百里之内连一个蒙古包都没有,害怕明军出长城讨伐他们,科尔沁等蒙古部落甚至派出使者,敬献牛羊向明军表达善意。
现在当然不是征伐草原的时候,陈越收下蒙古部落献的礼物,表示了没有出兵塞外之意,便把这些蒙古的使者打发了回去。
大同,吴平拜见了陈越,陈越对其交代了自己的打算。北方重镇,非大将不能镇守,而陈越麾下大将之中,拥有独当一面能力的也就几个,吴平便是其中之一。
陈越没有在大同多做停留,而是带兵继续南下,经宁武关进入山西。
陈越之威名已经响彻天下,看着他身后数万强军,宁武关数千守兵根本不敢拦阻,惶恐的打开关门请大军进入。
闻听陈越带着大军入境,山西总兵姜瓖慌忙来到军中觐见齐王,然后便被齐王陈越留在身侧。而宁武关一线的山西守军也被一路挟裹,以攻打顺贼的名义被统统征发。
身为掌管天下军队的大都督、北伐军统帅,手中又握着五万强军,山西军队的地方将领丝毫不敢违抗陈越的意志。
数日后,大军到达太原,山西总督李建泰带着一帮官员迎出城外。
对这些官员,陈越根本没有好脸色,摆出大都督的架势,命令山西地方为大军提供粮饷补给。
对明朝地方官员来说,最讨厌的便是客军入境,按照明朝制度,客兵入境需要当地官府提供粮食补给,而对地方官府来说,这可是一笔庞大的额外开支,地方官员自然不情愿。
山西巡抚李建泰当过崇祯朝的大学士,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逃离了北京,回到了山西老家。
清兵入关之后,李建泰一直在乡闲居。后来北方各地风起云通,掀起抵抗满清的浪潮,李建泰便联系山西士绅,组建义军,配合举兵反正的姜瓖占领了山西全境。而当时的满清急着应付陈越的北伐,对山西暴乱根本无力镇压。
山西光复,南京朝廷便委任反正举义的士绅们当地方官,李建泰便被委任为山西总督。
李建泰当过大学士,现在又是一省总督,自觉无论从哪方面都足以和齐王陈越分庭抗礼,对陈越没经朝廷同意,没有和山西地方官府商量,便随意带兵进入山西十分不满,所以对陈越下令为大军征调粮饷事情非常抵触。
“齐王,您带着这么多军队进入山西,事先为何没有请示朝廷,为何也不和下官说一声,现在这么多军队过境,让下官如何征集足够的粮饷?”丝毫没有请陈越进城的意思,李建泰当面质问道。
“本王身为大都督,剿灭流贼绥靖地方是我职责,根本不需向朝廷请示,更没必要向你解释什么?”看着一身大红官袍的李建泰,陈越淡淡的说道。
听陈越如此嚣张,李建泰气急。当过大学士的李建泰,思想还停留在以前,身为文官的他对武将极为鄙夷,哪怕陈越有着齐王的爵位。
“齐王,若是本官没有记错的话,你现在的差遣是北伐军统帅,负责的是带领军队攻灭满跶,而非攻打顺贼。既如此,你未经朝廷圣旨带领军队擅入山西便是违法,少不得本官要上奏朝廷弹劾于你!
休要再提粮食补给,还是带着军队速速离开山西去吧!”面对陈越,李建泰丝毫不假辞色,声色俱厉的斥道。
陈越顿时愕然,是谁给他的勇气敢对自己如此说话?
ps:唉,快到春节,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只有到了晚上才有点空闲。所以更新的很晚,还请见谅。两章合在一起,不再分割了。
。
第992章 怒骂()
看着胡须斑白身穿大红官袍的李建泰,陈越心里盘算着。而李建泰却还在怒斥,指责着陈越的跋扈行径。
而李建泰身后的好些山西官员也都义愤填庸,纷纷附和着李建泰,纷纷表示山西残破无力支应大军粮食。
这是什么情况?陈越真的有些呆了。难道在这些官员眼里,自己这个齐王,这个大都督,竟然如此好欺负不成?
而陈越没想到的是,现在的他几乎成为了士绅公敌。江南的叛军行径虽然还没传到北方,但山东北直隶两省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毗邻的山西。
在李彦直、单明磊的带动下,山东北直驻军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以抓捕汉奸的名义大肆查抄士绅们的家产,并把查抄出来的田地分给普通百姓,两省的百姓几乎都被动员了起来,建乡村两级政权,把权力从士绅手中收回,而凡是敢抵抗者,都会面临北伐大军血腥的镇压。
山东和北直隶的动静早已传到了山西,让山西的士绅心惊胆战,对这一切的作俑者陈越又恨又怕。
现在这一批山西官员大多数是山西本地士绅出身,而李建泰便是他们的代表。所以对突然带着大军入山西的陈越自然没有什么好态度。
事实上当刚听闻陈越带军从大同南下时,李建泰等人曾经密谋派兵堵住宁武关雁门关,断绝陈越南下山西之路。
为此,李建泰召见山西总兵姜瓖,许下了很多好处,所以姜瓖才带兵北上。谁知道还未定姜瓖带兵赶到宁武关,宁武关的守军已经打开关门放陈越大军进入山西。
凭借险关姜瓖还有胆量挡上一挡,而现在陈越率领大军入境,姜瓖哪里还敢硬当?再加上姜瓖本就属于武将,和李建泰也并非一伙儿,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于是乎便把对李建泰的许诺抛到脑后,既然陈越势大,投靠陈越总比和李建泰一伙儿士绅厮混要好。而谁知道姜瓖拜见之后,却被陈越硬留在身边,然后陈越把姜瓖所带的军队强行分割改编。
所以,当李建泰看到姜瓖没有阻挡陈越,甚至还陪着陈越身边时,便知道自己的图谋落空了。
陈越进山西没有好事,说不定会对山西士绅动手,所以李建泰也毫不客气,一见面便开口责骂,身为一省总督的他不相信陈越敢对自己动手。
最好是骂的陈越没脸进太原城,如此最好!
听着李建泰的骂声,陈越还未说话,他身后的陈默等护卫怒了,一个个刀枪在手,只等着陈越一声令下,便给这伙狗官一些颜色看看。
陈越静静的听着,等到李建泰换气时方才突然开口,打断了李建泰的话“李总督,你刚刚骂了我半天,我倒要问问你,你如此阻挠我剿灭顺贼是何居心?莫非你和顺贼有所勾结不成?”
李建泰闻言大怒“放屁”
话未说完,陈越突然扬手一鞭,把李建泰抽倒在地。
“老东西,还敢口出狂言!当初顺贼攻入北京,你当时以大学士身份督师,却带着数万军队呆在保定,既不向顺贼动手,又不带兵回援京师,然后任由保定被顺贼攻破,而你做了顺贼的俘虏。在那时起,你便投降了顺贼!
满跶入关,击败顺贼占领北京,而你又投降了满跶,当了满跶的内院大学士,后来犯事被满跶罢官,这才回了山西。
李建泰,像你这种先投顺贼、再投满跶的反复无耻之徒,还有何资格在老子面前叫嚣!”
陈越指着李建泰怒斥着,历数其降贼投跶的劣迹,直骂的李建泰怒目而视却无言以对。对李建泰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忠君乃是圣人教诲,而李建泰以前的作为早已偏离圣人教诲,身上早有污点。
若是旁人责骂李建泰自然不惧,毕竟这年头降贼投跶的人多了,且看满山西的官员哪个没有曾经降跶?可话从陈越口中说出,李建泰却无法反驳,因为陈越父子在大明已经是忠义的化身。
陈越数年来剿灭流贼,驱逐满跶,救皇帝,保社稷,可谓忠义千秋。虽然在许多人眼里,陈越已经有了不臣之心,可毕竟陈越没有公然打出叛逆的旗帜,而且刚刚驱逐满跶收复国土,在天下百姓心中口碑极佳。
所以,李建泰可以指责陈越的跋扈不法,却无法指责陈越的忠心和操守,所以他根本无法辩驳。
被陈越用马鞭抽到在地上,再听着陈越那句句如刀一般的羞辱声,李建泰自觉颜面扫地,羞怒的无地自容。一直以来,他仗着功名官职从来都是高高在上,从来都是别人奉承于他,何曾受到如此侮辱?怒火攻心之下,一口鲜血狂喷而出,脑袋一歪晕了过去。
见陈越竟然敢公然殴打一省总督,李建泰身后的官员们大怒,欲群起攻击却又不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建泰被骂的吐血晕倒。
见李建泰晕了过去,陈越才闭上了嘴巴,眼睛看向其他山西官员。
被陈越冷厉的目光扫过,这些官员突觉遍体生寒,这才想起陈越一直以来的凶名。原来仗着李建泰曾经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和山西总督的官职,在加上自己是地头蛇,以为还能和陈越分庭抗礼,较一较劲,现在却突然明白过来,眼前的人根本不是自己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