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娥嗯了一声道道:“前些时日就要你去曹玮那报道,你忙于蹴鞠就耽误了,也罢,今日一并奖赏于你,你曾在军中任职,应该对军中事务比较了解,不如就派你去三衙历练一番吧。”
“曹大人,三衙中可有空缺?”太后询问道。刚才那副素描图,已令太后大喜,现在李策又替宋室挣得颜面,太后已决定提拔这个少年。
三衙即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此三司统领全国禁军,听命于枢密院。
曹玮早就觉有愧于李策,听闻太后问起忙道:“殿前司,都虞侯还缺一人选。”曹玮其实根本就不知殿前司到底缺不缺都虞侯,只是太后询问,加之他心里愧对李策,没有空缺也得有空缺。
“都虞侯?”李策心内嘟囔这是个什么官职?
刑部尚书杜衍却是脸色一变,慌忙站起来道:“不可,殿前司都虞侯乃专门掌管天子侍卫的,通常由四品官担任,李策资历尚浅,臣觉得其不可胜任。”
为何杜衍会反对?因为殿前司的都虞侯绝对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天子近军,那是整日跟在皇帝身边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个位子上,日后少不了被提拔的机会。多少人对这个职位眼馋得不行。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杜衍先前已经找了关系,花了银子,他打算把自己不学无术的儿子按在这个职位上,也好给他某一个出身,没想到眼看此事就要办成了,却半路杀出一个李策,到嘴的肥肉就要飞走了,他如何肯善罢甘休。
赵祯本来还想赐李策一个文官,不过听说是殿前司的都虞侯,也是心下高兴,因为这样一来李策就成了他的亲兵卫长了,有这厮在身边,自己也有趣得多。可是杜衍这老家伙却跑出来搅局,赵祯不由急道:“杜大人何以知道李策不能胜任?”
杜衍朗声道:“李策从未在殿前司中任职,冒然提到都虞侯的位置,怕是底下的人不服。”
李策本不知这都虞侯有什么好,但听杜衍这老东西一再反对,就知道这个职位绝对是个肥差,妈的,这老家伙居然敢从中作梗,小爷岂会让你得逞!
“杜大人,可听说过蔚州大捷?知道是谁带领的吗?”李策突然开口道。
杜衍见这小子居然敢质问自己堂堂刑部尚书,不由就有些恼怒,可因有陛下在场,他不好发作,只好冷哼一声道:“知道,是你,年轻人有了点功劳就整日挂在嘴边。”
“那也总好过,某些人没有一点功劳可以挂在嘴边,尸位素餐而已。”陈尧佐冷冷说道,自己的徒弟被人难为了,他这个做师父的自然要护着自己徒弟。
杜衍老脸一红,他原来只是个刑部侍郎,后来攀上了丁谓,这才被提拔为刑部尚书,不过他担任刑部尚书这几年,却是毫无建树,没有一点突出的政绩可言,陈尧佐这一番话可谓是戳到了他的痛处。
“杜大人觉得李小子不行?你好像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自信呀。”赵祯面露不悦地问道。
“老臣阅人无数,少年成名者也见过不少,不过多数只是运气好而已,同样的情况换做旁人一样可以成名。”杜衍言下之意就是说李策奇袭蔚州的成功只是运气好而已,并不是他本事厉害。
“好,那就说说今日这事,你们一个个都办不成,最后还是靠李策给解决的,敢问杜大人在这之前,你觉得李策能不能解决此事?”赵祯瞧着他问道。
杜衍一呆,陛下居然这么问自己,这个问题叫自己如何作答?若说他行,那自己刚才讽刺李策只是运气好的话,岂不就是放屁?可要说他不行,人家最终却做到了,那岂不就是自己判断不准?刚才自己还说阅人无数,认为他不能胜任都虞侯。
杜衍脸色通红,额头细汗已经渗了出来,他有些求助地看向丁谓,却见丁谓已如老僧入定般沉默不语,妈的,这老家伙拿了自己银子居然不帮自己,杜衍暗骂丁谓无耻。
丁谓才不会趟这浑水,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今日这事太后明显就是做给辽国使者看的,那耶律星河早已触怒太后,李策之前打了他,太后不禁不罚李策,还重重奖赏了他,她这是在打耶律星河的脸!笨蛋,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居然连这点意思都看不出来,居然还敢与太后驳斥,杜衍啊杜衍,你真是蠢到家了。
杜衍尴尬地立在当场,同僚们都在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事情已经这样,只能罢手了……他心内一痛,那可是五千两银子啊!为这事,他前后已经花了五千两银子!
“臣考虑失周,请陛下赎罪。”杜衍无奈只好灰溜溜重新坐了下来。
“耶律将军好像忘了一件事啊?”这时一个不大不小的声音响起,声音中含着一股笑意,自然是李策了。
耶律星河从刚才就在失神,他不明白怎么全京城匠人都搞不定的事,为何李策却轻而易举地就给解决了,这小子能文能武,而且还会这等手艺……简直就是个妖怪!
“哎哎,别装傻,叫你呢。”李策丝毫不给他留面子。
耶律星河老脸一红,他旁边的两名同伴早已羞得深深埋下了头。
李策知道耶律星河是辽国使者,他代表的乃是辽国,这头是他是万万不能磕的,此时无论自己提什么条件,只要不让他磕头,他肯定会答应的,事实上他也没得选。
“愿赌服输,不知你们辽人讲不讲信用?”李策笑吟吟道。
耶律星河脸颊抽搐了两下,却没有开口。
“李策,耶律将军远到是客,不可无礼。”却是太后出言阻止道,差不多就得了,没必要非要撕破脸皮。
既然太后发了话,李策也不好再坚持,他饱含深意地朝耶律星河笑了笑,耶律星河知他在嘲笑自己,狠狠回瞪了两眼。
经此一事,宋室总算扳回了些局面,众人脸上也好看了些。第二盏酒上来后,教坊司的艺人就开始上场表演了。这次刘娥大寿,教坊司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今日上场的姑娘,不论是容貌还是身段都是万里挑一选出来的,伴随着仙乐响起,各色美女开始翩翩起舞,众大臣很快就陶醉在姑娘们曼妙的舞姿当中了。
很快第三盏酒开始了,舞乐撤去,换上的是杂耍节目,可这时却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刘太后,我们大辽人口日益增加,如今宋廷依旧是保持每年银绢三十万的数量,这个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辽国的需要了,我们大辽为皇帝要求你们每年增加到银绢五十万。”耶律星河咧咧道,辽人就是如此直白,根本不会委婉。
众大臣大吃一惊,辽人此行的目的竟然是来要钱的!而且胃口还这么大,开口就要增加银绢二十万,真以为大宋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
“你们耶律皇帝莫非忘了?二十五年前两国签订澶渊之盟时,就是耶律隆绪在位,协议说得很明白,大宋每年送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么多年两国一直相安无事,何以耶律皇帝如今又要出尔反尔,做背信弃义之事。”丁谓一番说辞,说得有理有据,他是百官之首,这个时候自然应该他出面。
耶律星河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他一摆手道:“当年签订澶渊之盟就是你们宋人一再请求,我耶律皇帝为两国子民生计着想,这才同意订立合约,我大辽可是为此放弃了涿、瀛、莫这三州,既然你们不同意增加银绢,那么就把这三州还给我们。”
耶律星河这货也够无耻的,当年澶渊之盟分明是辽国先提出的,没想到他居然颠倒黑白,说成是大宋主动求和的。
“涿、瀛、莫这三州本就是我中原的领土,岂有再割让出去之理,耶律将军此事不必再议。”丁谓直截了当说道,割地是宋室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祖宗之地,寸土不可与人。
“你们汉人怎的如此无耻,后晋皇帝石敬瑭尊我大辽皇帝为父,他把燕云十六州献给了我大辽,从那时起,这十六州就是我大辽的领地了,如今我们要讨要回去,你们还百般阻拦,更说成是你们的领地,真是可笑!”耶律星河冷笑道,看来他在来此之前就做足了功课。
“那么石敬瑭之前呢?”丁谓轻巧得反问道。
“哼,我们大辽不管什么之前、之后的,总之要么增加银绢数量,要么归还辽国故地。”耶律星河强词夺理道。
“耶律将军如此执着,难道不怕挑起两国战争吗?”张士逊冷冷说道。
“嘿嘿……你们大宋当年在宋太宗的亲自带领下,集结二十万大军侵我大辽,都被我们杀得大败,怎么你们觉得,你们比当年的太宗皇帝还厉害吗?”耶律星河此话说的极为巧妙,让一众宋臣子竟无以反驳。
第一百六十九章 岁币的问题()
大殿一时陷入了沉寂,刘娥已经有些恼怒,好好的一个寿宴,居然被这几个粗陋的辽人给搅了,更令他生气的是,满屋子大臣,竟然没人说得过这一个辽人!
当年雍熙北伐失败,无疑是宋朝开国以来,败得最厉害的一次战役,皇帝御驾亲征,却被辽人打得丢盔弃甲,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还赔上了不少大将的性命,其中杨老令公——杨业就是在此战中战死的,宋人谁也不愿提起这次战争,所以耶律星河提起此事,众大臣均是沉默以对。
耶律星河见宋室大臣纷纷无言以对,更是得意非凡,他嘲讽地扫视着在座的大宋官员,有的人眉头紧皱,有的人怒目而视。
“好狂妄的辽贼!”曹老爷子第一个不干了。
曹玮一开口,众武将纷纷开骂起来,“辽贼、辽狗”各种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曹玮参加雍熙北伐之时,正值壮年,北伐失利后,他一直积极筹备准备再次北伐,可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间他眼看老将们一个个逝去,自己倒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将。他了解大宋的状况,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