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策比着后世钓竿的样子,很快用竹竿、丝线、绣花针制出了简易钓具,待他兴冲冲来到城外河边准备下杆的时候,蓦地想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鱼饵在哪?
这厮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内心一阵抽搐,居然穷到了这种地步,连鱼饵都没有……
李策正唉声叹气地打算找根树枝掘蚯蚓去,眼睛一撇却看见不远处的岸边,一个老头正带着斗笠也在垂钓,这厮一阵奸笑,看来鱼饵有着落了。
李策尽量用最温和的语气,又一次堆出了他招牌式的笑容,前世银行的工作经历,最擅长的就是搞定各种难缠的大爷大妈,这等神技今日终于又有用武之地了,看来真的是技多不压身呀。
“哟,老伯,也钓鱼呢?”这货此时笑得已经找不到眼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厮这样有礼貌,老汉虽然不认识他,却也也不好意思生硬拒绝,于是便便随口客气了一下,说完又目不转睛得盯着水面上的鱼漂。
老头的态度甚是冷淡,李策讨了个没趣,却并不气馁,他很自觉地在旁边蹲下了,这一蹲下发现老头的鱼篓里已经有了两尾不大不小的鲤鱼。
这时老头发现鱼漂颤动了,猛地一起杆,李策凭经验判定——起的早了,果然鱼钩露出水面,上面空空如也。
李策一见老汉的鱼钩的底线,咧嘴一笑突然有了主意,他继续腆着个脸笑道:“老伯可知这不同的鱼生活习性不同,有的鱼生活在水上层,有的在中层,似你钓的这鲤鱼吧,它就喜欢在下层,我观这水面,估计此处水深顶多也就两米,额……大约也就五尺吧(古代三尺为一米)。”
“噢,还有这等事?老夫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倒是有趣得紧。”老头明显来了兴趣,他微微一笑转向李策。
李策一看有戏,接着说道:“这还与季节有关,现在是夏季,这鲤鱼生活的水域呢,就稍微往上浮动了些,所以你的鱼竿底线虽短,却也能钓上几条小点的鱼,你若是把底线放长一些,定能引来大鱼。”
这厮说得眉飞色舞,一边说还一边比划,把个老头忽悠地晕晕乎乎,老头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可。他见李策说得煞有其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决定采纳他的建议试试。
不多久鱼儿咬钩了,也不知是李策建议果然有效,还是老头运气好,竟真的让他钓上一条大鱼,鱼儿在水中力气大得很,老头费了好大劲,加上李策在一旁帮忙,这才把它拉上来,好家伙,略一估摸约有五六斤重。
看得出老头很是高兴,他哈哈大笑道:“老夫从钓鱼一来,还是第一次钓到如此大的鱼哩,你小子果然有些门道。”他一边说着一边摘下斗笠,扇着风,刚才一顿折腾都出汗了。
老头摘下斗笠,李策这才看清他的模样。其实他也不老,只是那一身青衣看起来有些显老,这汉子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头发略微有些灰白,脸色有些苍白,双目却极为有神,鄂下蓄着长须,一身青色长袍,身形有些削瘦,可却给人一种不可小觑的感觉。
“我们家乡啊,有一种说法,叫做见面分一半……”这货终于步入正题,又开始忽悠了。
“嗯?你家乡?你家乡不是这真定城吗?”那老者疑惑道。
“咳咳……哦,那个我原先不是这的,我方才说得是小时候的家乡,嗯说了你也不知道。”李策打马虎眼道。
“噢?这大宋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想当年我追随太祖……”老头说到这突然打住,改口道“你且说说看”。
李策心下盘算:看来这老头见过世面啊,可我对这大宋又不熟,万一胡诌一个地名他真知道再继续追问我可怎么办?对了,我这样说。
李策沉吟一声道:“好吧,我小时候生活在海外,大海你知道吧?我的家乡在大海的另一面。”
李策说完,老头明显有些反应不过来,那一脸惊讶的表情,甚至李策说完了,他还在愣着。
“我就说嘛,说了你也不知道。”李策小声嘀咕道。
“嗯,老夫今日算是见识了,果然是天外有天啊。”老头感叹道。
“嗯,咱们不要纠结于我的家乡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家乡的说法,这个……”李策见话题有些扯远了,忙厚着脸皮再次说道。
“哦,这个好说,就按你家乡的习俗来,不过你家乡的习俗还真是奇怪呢。”老头很是大方。
“老爷子真敞亮!”李策见目的达到,高兴地给老头送上一个马屁。
“只是这怎么分呢?若是切开了,等拿回家鱼已经死了,岂不是不鲜美了吗?”老头皱着眉头有些为难。
“这倒也是……”李策沉吟道。他一边想着解决办法,一边不住地盘算着怎么多分一点。
只一会,这厮眼中一闪,就想到一法。
老三新书,诸君觉得还行的话,就请随手收藏一下吧,谢谢啦。
第八章 钓叟(二)()
“咱们何不就地取材,现场烹饪呢?”李策眼中闪着光彩,咧嘴说道。
“就地做?哪里有锅,哪里有柴米油盐?”那人随即反驳道,并给了李策一个白眼,那样子就好像李策在痴人说梦话一样。
李策倒不急,他拉长声音一副教导的语气说道:“这烹饪的方法有千万种,不一定非得用锅用柴米油盐的……烧烤也是可以的嘛。”
“烧烤?老夫吃过烤肉、烤鸡,还不曾吃过烤鱼。”那人很老实得回答。
“嗯,今日正好让你开开眼。”李策心道你活了大半辈子居然没吃过烤鱼,真够可怜的。
这厮其实有他自己的小算盘:这么大一条鱼,瞧这大叔的身板估计也吃不了多少,这大半条鱼还不都是自己的?这样算来比“见面分一半”还要“实惠”的多呀。
“老夫看你这衣着打扮,应该也是个读书人,你还会这烹饪之道?岂不闻君子远庖厨吗?”男子捻须问道。
“君子远庖厨?谁说的?好像是孔老二吧?”李策挠挠头。
男子嘴角一抽搐……
“你果真是读书人?怎的连《孟子》都没读过?”中年男子有些激动地斥道。
“这个……甭管谁说的了,反正我又不是君子,他老人家管不着我。”
“你,呵呵……你这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这番言论若是传出去,恐怕以后士林无你立足之地,天下读书人都会对你群起而攻之。”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我不跟那群书呆子一般见识。”这厮笑得有些近乎无耻。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哈哈……小子够狂!只是不知你这狂妄的资本从何处来?凭什么就敢如此藐视天下士子,可别是只会夸夸其谈,自不量力而已。”中年男子说到后来冷哼一声,目光灼灼得盯着李策。
李策被男子盯得好不自在,此人的目光好不锐利,本来昏昏沉沉的一个人,蓦然间一开眼,眼中精光一闪,整个人的气势也随之变动,那突然间迸发的气势,令李策感到有些压抑,此人绝不简单!
李策本想再糊弄糊弄瞒混过去,一见男子那咄咄逼人的架势,只得打消此念头,他硬着头皮答道:“本来就是嘛,这劳动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哼!一派胡言,天下皆知士农工商的等级界定,岂不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你这小子真是无知狂妄的很!”
李策刚开口,便被男子当头打断,再加上他袖袍一甩,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样子,令李策也有些着恼,这大叔好大的脾气,不就是烤个鱼吗,至于这么无限拔高上纲上线吗?
“就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看看现如今的大宋,这边关,为何屡屡被辽国入侵?这群书呆子就会读书,牙尖嘴利一个顶俩,怎么不用嘴去说服辽军乖乖回草原放羊牧马呢?尤其是那满朝的朱紫贵们,整天就知道内讧争斗,说到真正抵御辽军,有几个能说出个子丑演卯来的?偏偏还自以为是,外行领导内行,在朝廷坐着对边关的战事指手画脚、横加干预,边关的将领被束手束脚,不得发挥。战场上讯息瞬间千变,必须要根据战机及时调整战略,如此才能克敌制胜,若是按他们的那些想法,打一百年也赢不了。”李策怒气冲冲的一顿数落。
中年男子没想到眼前这小子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这小子胆大包天,骂起整个朝廷来,竟是毫无惧色,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混小子!这朝廷的事,岂是你想得那般简单!”男子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暗吃惊,这少年小小年纪,就有这番见地,这些可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老夫混迹大半生,许多事情是切身体会,这才看得透彻,瞧这后生的年纪,断不曾经历过,可却一阵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所在,虽然他说的还有些片面,但对于他这样的年纪,已经是极为了不起了。好一个青年俊彦!男子心里暗赞一句。
李策发觉自己有些激动,可莫要惹恼了这人,那样烤鱼可就泡汤了,那今日就又要饿肚子了。他眨眨眼睛,咧嘴道:“好好好,算你说得对,咱们先不说这个了,总之烤鱼这等非君子所为的活就由我来干吧,反正我不是君子。”
说完生怕男子再做纠缠,一溜烟去找柴禾去了……
前一世,李策小时候野惯了,放暑假时整天跟小伙伴们摸鱼捉鸟,所以烤鱼这活做起来是轻车熟路,不一会一条大鱼就烤熟了,散发出诱人的肉香味,男子闻了也是不禁食指大动。
两人一边吃着,一边闲扯。
“嗯,没想到,这鲤鱼烤着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你小子手艺也还凑合。”男子明显吃得有些高兴,小小夸赞了李策一句。
“那是自然。”李策洋洋得意道。
“老夫观你亦是聪慧之人,为何不去用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