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盘古教虽然极力推崇这一条,但他们本身却是有一个神灵的,这就是令人搞笑的原因所在了,虽然自家的教义,让当地的很多博学鸿儒都大为赞赏,但也正因为自家有一个神灵,所以才让他们成为对方无法接受的存在。
说起来,并州这个战乱频仍的地方,有很多人的生存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本事,这就让他们的地域文化之中,更多的充斥着无神论的色彩。他们当中有更多的人,曾经有过深刻的体会,那就是无论碰到怎样的困难,也不要去膜拜神佛,因为神佛根本就不会帮助他们。
可是苏宁和周群的盘古教,又不能不有一名神灵,因为大多数地方的人,都容易受到明星的影响,而且,这个宇宙的运行机制,设计的实在是太过巧妙,以至于后世有科学家曾经写下一本书叫做大设计。他认为有个超越宇宙客观存在的意识,亲手敲定了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那个意识,大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帝了。而苏宁在他的宗教之中,说不出来那个叫做耶稣的上帝的,而且,他就连华夏传统文化当中的昊天上帝,也不肯承认,他唯独可以承认的,就是盘古。
他甚至还曾经有过一段尖锐的话,修改源于恩格斯和伊比鸠鲁。
神灵都是人类所创造的,而膜拜神灵的人类,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只不过,盘古因为牵扯到开天辟地的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基本参数的设定,而显得更加真实一些,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在设计申请的时候,顺便还把我们周围的宇宙参数设定一遍。所以,盘古是唯一有可能真实存在的神灵。
而且,盘古将遵从的,也不是盘古这个人物,而是他所定下的规律与他的意志。
了解他定下的规律,便可以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盘古教的核心价值观念。
只是不知道广宗城里的张角,如今是不是明白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他董卓甚至想要和张角谈一谈。
第231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21()
事隔半个月之后,张角又一次接到了来自汉军高层的邀请信,由于他被围困已久,消息闭塞,所以还不知道上次事件之后,苏宁如今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是董卓在信中表达出的意思,似乎比苏宁和谈的诚意还要大!为此,张燕一直认为张角应该再次冒险,去会一会那位东中郎将董卓,然而,他得到了回复却极其让他失望,因为他的老师,大贤良师张角,竟然在这个时候病倒了。
广宗城的守卫战,如今正是关键的时候,想不到老师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操劳过度而逼病不起!如果这种状况继续持续下去的话,那么对于黄巾军的士气来讲,必然会形成巨大的打击,就连他的黑山军恐怕也不会例外,那么,摆在眼前的和谈机会,恐怕是能够保住性命的最后机会了,所以,他张燕决定亲自赴约,去会一会那位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东中郎将董卓。
巧合的是,他们两个人约定的地点,正是前些日子苏宁被抓走的地方,这一次他们两人都非常小心,在周围洒出了数量不等的斥候,如果再有类似卢植的人物,跑过来破坏他们的商谈,那么一定会被他们提前发现。
而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这番布置的确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在他们还没有商谈几句的时候,双方的斥候,就匆忙赶来,向他们报告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那就是在他们的身后,出现了一股5000名左右的轻骑兵。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得知这一消息的,于是又同时疑惑的看向对方,纳闷是不是对方安排了伏兵,但是看到对方疑惑的表情之后,便知道是这股骑兵恐怕不是属于他们当中任何一方的,也就是说,他们再一次遭遇了苏宁和张角遭遇过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来者是谁却不得而知。
于是双方的之后再一次展开了抵近侦察,他们需要知道那股骑兵打着的是谁的旗号,结果很快被反映到了两名主帅的面前,只不过他们显然有些大惊失色,因为那一股骑兵竟然是苏宁的部下。
张燕和董卓一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想不明白,苏宁的部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难不成他并不同意这场和谈?可是在此之前,周涛率先主张要讲和的,而且还为此特意邀请了张杰过来谈判,并且还中了北中郎将卢植的**,被迫走了一趟洛阳。
既然已经为和谈之事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努力,难道他会在这个时候出来阻挠吗?这怎么想都是一件令人觉得蹊跷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说,苏宁都不是一个值得他们怀疑的人,至少他们大可以等到苏宁前来,亲自将这件事情讲个清楚,再做结论。
果然不久之后,苏宁带领着自己的私人部曲,来到了他们两人会见的地方。
两人看到苏宁前来,纷纷起身向他行礼。即便是在官场上更具有资历的董卓,在那场比武之后,也在名义上成为了苏宁的部下,不过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公之于天下,只是在并州和凉州范围内传播,朝廷对那件事情也不太注意,毕竟,这是两名武将之间的思想比斗,与朝廷的制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更何况胜出的苏宁,的确在战略和战术上更胜一筹,至少那一场最吸引人的战争,就已经将他的能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朝廷其实还是乐于看到,这样一名年轻的将领,尽早的掌握足够的实力,将来他可以成为朝廷的仪仗,尤其是在面临不可避免的混乱之时。
至于张燕,他在凉州的时候,可以说与苏宁有半师之谊,他所学习的很多理念,都间接或者直接的来源于苏宁的教导,他对苏宁的很多说法,比如保持的赞同的意见,不同于张牛角对于张角的忠心耿耿,他和张角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为了张角所策划的那个美好未来,如果让他发现一个更好的蓝图,那么他选择跳槽的概率也非常之大。在这一点上,张燕和郭汜的态度比较接近,后者在苏宁的选拔赛上大放异彩之后,便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到了苏宁的思想,从那以后,他开始暗暗在心中膜拜此人,虽然,他目前已经成为董卓的部将,但他在扬州见识到的那几个丰收的秋天,依旧在他的内心之中深深的刻画下了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一天,那种场景可以出现在他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那么他也愿意,为之,而付出更多的东西。
乱世,不仅仅会出现生死无依的哀伤与悲叹,也会促使一部分人,向往着平静而安详的未来,如果谁能为他们带来这方面的希望,那他们很有可能将义无反顾的投向他的麾下,险些终结五代十国的柴荣,便是一个性情寡淡,没有多少领袖气质,却拥有着美好理想的此类人物,所以他的周朝为蓝本创建的北宋,就是一个安详而和平的朝代,虽然那样的朝代,最终因为内政不修外战不利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那却是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上,绽放的最灿烂的一朵花朵。
而苏宁的初步理想就是,讲那个被称之为北宋的朝代,提前800年展现人在西北大地上,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面前的董卓和张燕,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这就是为什么他会率领着5000轻骑,星夜兼程赶到这里。
前不久他刚刚有类似的套路,让荀彧短暂的效命于他,如今,这样的套路又将出现在这里,只是不知道是否还会管用。
“两位何须与我客套,今天我进来,正好有事,需要两位相帮,说起来,应该是我向两位行一个重礼才是。”
董卓青岛苏宁的这番话,只当它是简单的客套一番,而张燕却不这么想,他知道苏宁既然开口说有事相求,那么必定有件关系重大的事情,要与他们商量一番,于是他开口问道:“不知苏先生有何赐教呢?”
第232章 苍天未死,黄天先灭—22()
“前些天在聊着的时候,我曾经答应过荀彧荀文若,说未来终将有一天,我家会还他一个太平天下,如今,我站在这里,面对着你带领来的这些黄巾军士兵,以及董湘军带来的这些汉军士兵,我想再把那句话重复一遍,如果将来,我有能力还你们一个太平天下的话,你们如今愿不愿意和我站在一条战线上。”
张燕早就知道苏宁心中是如此想法,只是如今大乱已至,想要还给百姓们一个太平天下又谈何容易。他手下的那些黄巾军弟兄们,在最初的时候,也只不过是一群忙碌在田间的农民,到后来因为各种自然灾害,让他们的土地减产,再加上世家大族的盘剥与倾轧,让他们的土地慢慢的流逝,最终他们也无可选择的落草为寇,成为他黑山黄巾军的一部分。
要想还他们一个太平天下,那就得让他们重新获得土地,可是他们的土地,如今已经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他们又怎么能够拿得回来呢。难道那些世家大族,还会主动将那些土地交出来不成,要知道,对于他们来说,那些土地可都是他们绞尽心机,从农民手中夺过去的,想要让他们交出来,无异于直接与他们闹翻。
于是他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却不料苏宁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答案。
“对此,我有两个解决方案,不知道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我说出来你听听,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再继续讨论也不迟,第一点,你们当中的确有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如果想让他们继续过上安宁的日子,那就必须让他们重新得到土地,可是短时间内,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让那些世家大族们交出他们手中多余的土地,所以,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在人迹相对稀少的凉州与西域地区,广泛地开辟农田。同时我们将会派出更多的力量,到葱岭以西去进行地理勘测,要知道,那里有个叫做旁遮普的地区,很适合作为粮仓,包括他旁边的信德地区和俾路支,也都在我们的计划范围之内,不过那些地方距离我们实在太远,恐怕黄巾军的将士们不愿意迁徙到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