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送您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就不准备到高昌国继续原来的统治方式,高畅的过往可以不从自己的王位上走下来,但手中的权杖必须移交给凉州体系,否则,他在凉州体系之内,将无容身之地。
苏宁甚至已经为高昌国想好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局,他准备在高昌国境内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当然,这现在只不过是他的一个设想而已,毕竟,如果君主立宪的风尚开始在西域地区流行起来,他有可能传播到苏宁所掌握的凉州地区,而那里是苏宁的根本之地,更不幸的是,在那里还生活着很多来自后世的民主人士,他们虽然作为创业者已经为凉州的体系贡献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他们将不合时宜的政治制度,带到东汉末年来,那么苏宁将面对的,就是一股可能失控的洪水猛兽。
苏宁还不希望那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的这个方案并不能急于拿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有别的替代方案可以执行,比如说直接颠覆掉高昌国王的政权,但高昌国王这几天的表现,似乎是对凉州方面极其恭顺,如果就这样,很不利于以后对其他国家的说服。这样只能减缓西域计划的执行速度,反而有可能进一步的影响自己在中原地区的布局。
但无论怎样,对高昌国采取怀柔优抚的政策,是苏宁断然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并不同意章楶章质夫的策略主张,既然对他迟迟不肯发兵楼兰,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章楶章质夫自然能够感受到来自主公的不满,但他也只能感叹一声,谁让他的价值观念,与自家主公宋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造成他们两人之间策略差异的根本原因,好在,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也要知道,苏宁在军事行动和策略部署上,是给予了他巨大的自主权的,但是,苏宁济南亲自来到了新余,恐怕当初的自主权,就要打上某些折扣了。
于是章楶章质夫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之下,终于率领着自己的骑兵部队,率先踏上了征讨楼兰的征途。
苏宁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表现出了满意的申请,不过,当他得到进一步的军报之后,却当即开始跳着脚大骂起来。
这封后续军报的内容,主要概述了章楶章质夫攻破楼兰国的具体计划,这家伙只带骑兵快速奔袭的用意之一,竟然是展开大规模的劫掠行动,这一行动主要针对的,是楼兰王国王城外的那些游牧民。要知道,这样的城邦国家,所以他将主要的财富都集中于城中,但主要的生产却都在城外进行。而城外绝不像成都那样,有着高大的城墙作为保护,于是,章楶章质夫便想出了这样的策略,通过劫掠或者是佯装劫掠的行为,驱赶生活在王城外的农牧民,用最快的速度逃到王城里避难,
如此一来,他的骑兵队伍,就能够控制楼兰国的绝大部分土地,而土地,是这一时期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掌握这个国家的土地,基本上就意味着掌握这个国家的大多数利益,虽然不能控制这个国家的政权,也不能通过这个国家的政权,控制这个国家的百姓,但是章楶章质夫认为,这个人口还没有超过10万的国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广袤的放牧地域,而不在于他根本拿不上台面的人口,故而他宁愿将那些人口吻困在王城之中,让他们消耗那里本来就不多的粮食,也好加速楼兰国的国王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
相信在不久之后,饥荒就会成为楼兰王城中最可怕的怪兽,它将吞噬很多人生命的希望。而来自仁慈的大宋的西北方面军司令,却只会将香喷喷的粮食在王城周围种满,而不送出任何一粒到王城之中。
楼兰国,将会以如此悲情的方式灭亡!
第253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破了楼兰还不还—4()
如此卑鄙的手段,超过了苏宁的预期,故而在他得到这封后续军报之后,便再也无法掩饰自己心中的恼怒,他真是没有想到,那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大众,竟然也会诞生出这么一个手段毒辣的文官将领,要知道张杰出生在福建,而当时的福建路注最是文教昌盛。虽然福建人在当时的北宋并不被人看得起,但章楶家族,有三人位至宰相,这在科举制度相对完善的大宋,已经是极其罕见的表现。
而他们家族的官声,比起福建路的其他家族来讲,是要好上许多的,至少,他和他的那位桃李章惇章子厚,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曾犯过错的。至少他们不曾像某个叫做司马光的人那样,主张将陕西将士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米脂四寨,归还给他们的敌国西夏。
这样间接出卖国家的行为,当然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然而这个当年的旧党赤帜,单纯的为了反对而反对,以至于将国家利益都抛到一边,只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想当年王安石发起熙宁变法,并将此人要牢牢的压制在洛阳,恐怕并非是没有看透这位老友心中的自私之处。而事后的情况也果然如此,就挡在他的领导之下,才刚刚江心岛赶下台,曲就陷入了内部的分裂之中,党政的元素,其实并不是从新党当中发起,而是从旧党之中觉醒。蜀洛朔党争,让整个北宋的元祐年间都没有消停下来。剧烈的非我即敌的人身攻击,也延续到了后来的绍圣年间,于是新党上台执政之后,更加猛烈的党争开始爆发,元佑党人被集体打上了耻辱性的标签,苏轼苏东坡更是成为了岭南旅游专业户,但最早开启岭南放逐之路的,却不是他们新党人士,而是在元祐年间执政的旧党。当时他们针对蔡确的放逐,就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趁着他们内部就有声音控来说,今天你们重开岭南之路,明天走上那条路的或许就是你们。
谁都没有想到,这样的话,在几年之后竟然一语成谶,多名旧党大臣在绍圣年间被放逐之后,也不再拥有往昔的君子之风,于是,当北宋六贼终于将国家弄得鸡飞狗跳,并且导致靖康之耻之后,主政南方的旧党党徒们,终于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报复,他们几乎全面的否定了北宋民间的变法成果,并且全方位的打压与新党一起崛起的宦官势力,在这种背景之下,文官政治重新掌握了朝廷的基本局面,崇尚边境军供的新党人士,再也没有发挥余热的地方。然而,这些上台的旧党人士们,依旧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将主要的政治注意力集中在内政上,于是它们交相勾结,朋比为奸,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最终沦落到只想在临安杭州偏安一隅的地步,于是,谁在边境上屡立战功,谁就是他们一起口诛笔伐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岳飞岳武穆惨遭毒手,南宋中兴四将之中,也只有庸碌无为之辈,才能勉强的苟活于世。
至于再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几乎与北宋年间的旧党所做的行为如出一辙,韩托胄为了排除异己,树立自己的个人威望,盲目的发起北伐,他就像他的祖先韩琦一样,是个在政治上勤奋投机的无耻之徒,而不是个在国家大业上,能够有所建树的伟丈夫,好男儿!
那场北伐失败之后,南宋的国力陷入到了更加严重的颓势之中,各种各样的奸相层出不穷,终于透支了国家最后的心气,以至于在蒙古大军南下的时候,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原因自然是因为下层群众当中,对他们的信任已经到了极低的地步,否则,他们怎么会输得那么惨。
可惜的是,当时无论是谁,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吸取教训,哪怕是文天祥,也只能将一颗丹心,奉献给他热爱的国家,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力挽狂澜。
几乎就是在相同的情绪作用之下,近十万的宋朝士大夫们,立即跳下了汪洋大海,结束了,他们看似光彩,实则卑微的生命,说起来,宋朝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恶果,纯粹是因为旧党掀起党争的缘故,我以为士大夫们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断然不像文彦博所说的那样,有资格与皇帝共治天下,其实他们心中的狭隘,就连他们自身这些经常探讨使人严格性理之学的家伙,都不一定能够察觉的到。
说起来,谁能够真正切实的认识人的心性,就能够更好的把控这个国家的运转机制,王安石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可惜他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将之发扬光大,如果说,熙宁变法能够进行的再彻底一些,说不定就能够让北宋脱胎换骨,但可惜的是,司马光过早的得到了复辟的机会,以至于他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让王安石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这其中的一切,虽然有宋神宗身体不佳,导致他过早离世的原因,但是,太早的发动五路伐夏,并且低估了国内反动势力对这场战争的不良影响,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祝您在以前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就发现西夏之所以能够采取恰当的政策,应用,对于北宋声势浩大的五路伐夏,体育,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情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他们几乎能够了解北宋的都有军事部署,那么这就有这一个重大的问题,西夏人是怎么得到这些情报的呢?他们究竟是通过谁得到这些情报的呢?有鉴于有些人有着通敌卖国的光荣历史和传统,苏宁不得不怀疑那个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历史学家,是不是将自己的忠心和肝胆,都彻底的奉献给他热爱的国家呢?他真的像他在资治通鉴所说的那样,拥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吗?
第254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破了楼兰还不还—5()
想到这里的苏宁不禁发出一声嗤笑,这世界上,或许真的有人能够将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他所属的国家利益,完美的统一起来,于是乎这个人的一腔热血,不但可以肆无忌惮的挥洒出来,也可以完美的得到他的国家的容纳,于是,这个国家因为此人的终于贡献而名垂青史,而此人也因为这个国家的强盛,而能够无愧于心的驾鹤西去。
可惜的是像这样完美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