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ぷ鳎伎晒槟晌甯龇矫妗

    这一段文字仍然是用平静的语气朗读出来的,但它的内容却绝对不会让人平静,因为其中有那么几个字,显得是如此的让人振奋,尤其是上士大夫们振奋。

    教育部长,外交部长,虽然他们都不明白这些官职意味着什么,但前面的一个“任”字,就证明这至少是朝廷的官职,只是他们的这些“部”的行政长官被称之为部长,而不是像前为凉州刺史梁鹄那样,如今被称为选部尚书。

    至于放在前面的“教育”和“外交”二字,想必和选部尚书的“选”字,在作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然而前领凉州刺史梁鹄,是当今陛下的心腹之臣,他如今所担任的职务,虽然刚刚设立不久,但却肩负着拣选官吏的重责,是朝廷中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

    那么这位贝先生,又是什么级别的人物呢?他在他生活的那个法国,难道也是凉州刺史梁鹄那一类的人物吗?

    如果是那样的话,难道他不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那里,像梁鹄一样吃饱喝暖,等着朝廷发放俸禄,然后回家颐养天年吗?可他为什么又大老远的跑到凉州来,帮助所谓的师弟苏宁呢?

    两人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是一个有待于继续解决的问题。

    杨阜在这个问题上花费的思考时间,要比之前的那个问题长了许多,所以当他重新回过神来的时候,荀攸荀公达那平静的声音,已经读到了那份履历的尾端:“贝特洛1883年获戴维奖章,1900年获科普利奖章,著有《合成有机化学》(1860),《化学力学》(1878),《热化学》(1897),《烃类》(1901),《点金术之起源》和《研究上古和中古化学之向导》等书。”

    念到这里,荀攸荀公达那平静的声音,突兀的消失在了这间狭窄的书房里,以至于正在思考当中的杨阜,忽然陷入了一种痴呆的状态,他刚才还在高速运转的思维,此刻卡在哪一片空白之中。刚刚做出的所有假设和猜想,莫名其妙的化作了一句无聊的疑问。

    “完啦?这就完啦?”

    他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就有些后悔,这实在是个幼稚的不能再幼稚的问题,怎么能够在这样高端的对话当中说出来呢?这只能证明自己的智商实在太低,纯粹最后让对面的叔侄二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他是有意思的,应该赶紧做些什么?以挽回对自己形象造成的损失,于是只见他搜肠刮肚一番之后,卡在那二人开口之前,用一副想要变白的口气,急急慌慌的说道:“我是想问,这段履历的最后,不应该交代一下这个人的死亡吗?我读过的那些列传,可都是这样写的。”

    列传在书写的过程当中,的确广泛的存在着他所说的这个现象,但他的这个建议或用来掩饰自己的幼稚,实在是用错了地方,因为荀攸荀公达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交代了此人的死亡。

    于是荀彧荀文若的声音便响了起来:“所以说,这好像并不是我们习惯是用的列传记录方式,至少最后的那几句话,并没有交代她何时死亡,也没有交代他的死亡原因,更没有交代他的时候待遇,尤其是嗜好之类的东西,这在我们中原地区,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杨阜听完这段话,不禁非常尴尬,荀彧荀文若显然发现了他刚才那番话中的不妥之处,不过对方只是稍微点了出来,而且很快的一笔带过。最主要的是,他还为接下来的话题开了个头,如此,便能很快的转移主意力,把刚才的尴尬立刻翻篇儿。

    那么接下来的话题是什么呢?

    杨阜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就想到,这个人在死后,是不是备极哀荣,是不是受到了国家以及君主的礼遇?然而,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震撼,以至于她竟然陷入了短暂的师生当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站在那里,只是用惊恐的目光看向对面的荀彧荀文若。像是从他那里得到了一封来自魔鬼的家信。

    “文若兄,你刚才说,这篇履历在一开始,就交代了此人的死亡时间,可是这片履历所描述的人,不正是这幅画上的那个人吗?而这幅画上的那个人,难道不是我们曾经见过的那位,如今正在渭水公司担任要职的贝特洛吗?”

    “是他没错!”荀攸荀公达微微笑着,说出了这个让她更加震惊的答案。对于杨阜来说,这四个字的意思,并不像他表面上的那么简单,而是在肯定自己一个疯狂的设想。

    一个死去的人,如今竟然出现在了渭水公司里。而且还天天活蹦乱跳的在他们面前蹦哒,时不时的还一直气势的命令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做些他们其实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这种事实,让他们实在无法接受!

    难道说这家伙从一旁地府里又爬了回来,或者说,那个叫做法国的地方,并不像中原王朝那样有阴曹地府这种东西,他们那里死的人,还会留在阳间继续蹦哒。

    只知道他们并不知道欧洲大陆上的神话鬼怪,对于中原王朝的很远丰富多彩,至少希腊神话中的冥王哈得斯,是肯定会照顾一下这些文物复兴运动催生出来的科学家的。

    但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活着,无论是哪一路的神明,都没有将它带走的意思,那这一切,应该用什么来解释呢?

    杨阜不禁惊恐的看着荀攸荀公达,若非这家人的确来自颍川郡,而且在多年前就已经声名显赫,那他杨阜还真要担心一下,他们是不是像贝某人那样,是个还活着的死人。

    但是那号人看到杨阜的表情变化,却没有流露出任何震惊的意思,反而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叔侄两个早就已经知道了答案,甚至早就猜到了杨阜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但他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或者说就连目前的他,甚至是目前的苏宁,也无法从他们可以认可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一个死去的历史名人,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毕竟系统的功能,实在是超过了地球科技的解释能力,虽然还在地球科幻的解释范畴之内,但科幻方式的解释,对于苏宁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这群东汉末年的土著来讲,他们宁可相信老祖宗留下来的神话,也不会相信那些鬼怪故事都不如的科幻说辞。

    这些科幻级别的说辞,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通过盘古教的口。秘密的把凉州换为内传播者,很多老百姓对此都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盘古教,毕竟不同于其他的宗教,他对唯物主义的崇尚,对于无神论的坚决拥护,使他这样的宗教,几乎是在冒着普通百姓的强烈反感,在坚决的传播者,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比张角还好,但却不能迅速的向黄巾军一样招揽人手的原因。不过,盘古教的事情,并未引起这三位士大夫的注意,杨阜自然是不屑于去关注那些老百姓的事情,而荀彧和荀攸,都是认为盘古教与张角的太平道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是在忽悠老百姓,至于谁能够为大汉天下子民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安康,那当然是皇帝本人,而不是什么神仙。

    所以,他们还在为这个问题所困惑着,两条不靠谱的解释都不曾得到。

    如果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的求知心理,每个人的好奇心,都会让他们在学问面前变成一只猫,有的猫因为专注,而很快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并且最终功成名就,在自己的墓碑旁边竖立起了一座更高的丰碑,但有的猫却因为专注力不强,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内容,于是他们只能在社会当中上窜下跳,却始终找不到生存的法门,更找不到发展和事业的方向,于是当他们临死的时候,他们只能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所指责的那样,庸碌无为的面对着过往的一生,到最后带着最大的遗憾,在谈不上豪华,但却非常想要豪华的棺木上。缓缓的闭上眼睛,更加缓缓的被放入土坑之中,从此重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

    杨阜不知道他自己属于哪种猫,但荀攸荀公达显然更清楚,他和他周围的人,都认定它肯定属于前一种猫,他对于某一件事的专注程度,超乎了正常人的想象,尤其是在苏宁的秘密这件事情上,他如今已经做到了的,远远比他的叔父当初希望他做到的要多得多。

    于是只听他说的:“这样的现象,其实广泛的存在着。”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的桌案上,取出了厚厚的一个本子,这本子显然是凉州本地的产物,纸张的特色,带有明显的凉州制造的色彩,不过,这一点可不是杨阜所关心的,对于所有的读书人来说,纸张只不过是承载文字的工具。而上面的文字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那极有可能关系到他们的命运。

    而荀攸荀公达拿出的这个本子,似乎在这方面尤有甚之。

    杨阜轻轻地结果这沓厚厚的记录,却发现上面的名字,有很多都是前不久他刚刚行贿过的,比如说那个在小道消息当中,已经将他出卖给了姜冏的阿基米德,就出现在这份名单之中,而且排名还比较靠前。

    如果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名单的排列顺序,好像并不是按照重要程度来排列的,而是按照名字第一个字的发音,通过某种以确定的顺序排列下来。

    但这并不是他想关注的重点,重点是,这些名单上的人,是不是和那位贝先生一样……

    于是他很快找到了失事日期的那一栏,只见荀攸荀公达在上面标记了很多数字,其中有三位数的也有四位数的,甚至其中还有那么几个,前面是带来减号的。

    杨阜以前在摩羯路透快报上,见到我科普这些数学常识的科普文章,如果那个时候他对苏宁的一切都保持着严重的不耐烦,所以他并没有把那篇文章,认真的彻底的仔细的读完。

    故而,他在这个时候只能抬起头来问道:“不知道这里面的减号,是个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