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国演义系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期间,苏宁是有机会把他们救下来的,但这毕竟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所以他又一次放弃了主动干涉的想法,不过原本他也是有机会像拯救韩馥和潘凤那样,将这两个人带到自己的凉州体系之内的,可惜的是,当他试图派人南下的时候,刘某人竟然做出了一个符合历史趋势,但却与原本历史稍有不同的事情,那就是向苏宁控制的汉中军展开了大规模进攻。

    在原本的历史上,留言,占据益州的第一步就是派遣张鲁和张修,进攻汉中郡,赶走了汉中太守苏固。但在这一时空当中,关于汉中郡的历史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五斗米教早早的产生了冲突,所以苏宁早在多年之前,就将汉中郡志云自己的控制之下。虽然最近多年来,当地的五斗米教徒接连多次发动起义,并且制造了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端,但苏宁都将之残酷的镇压了下去。

    并且汉中郡的工商士绅也已经有大部分人图到了凉州体系的麾下,虽然他们能够在工商业当中吃到的蛋糕并不多,但是扬州体系的蛋糕毕竟在越多越大,所以他们近些年来的收入是非常不错的,这些收入也间接的助长了他们对于苏宁的忠诚,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引来了那些五斗米教徒的觊觎,于是内部的各种矛盾就变得突出起来,而在这个时候留言,竟然意外的发起了对于汉中郡的争吵,这让当地的五斗米教徒看到了丰富的希望,要知道这位益州牧刘大人可是一向支持五斗米教的,而且,刘某人对于凉州体系的快速发展一直怨恨不已,他也很想让自己的益州拥有相当的财富。

    不管是将那些工商业者雇佣的技术人员,俘虏到自己的地盘上去,还是直接将那些工商业者积累的财富据为己有,对于刘焉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所以他才不遗余力的将汉中郡作为自己攻击的目标,在第一时间出动了交警10万的军队,扑向本来就一直不算安分的汉中郡。

    苏宁在汉中的守军,拢共加起来不到2万人,还主要集中在汉中郡的东端,负责监视和防御各路诸侯。在面对一周方向的防线上。整个凉州体系的士兵加起来都不到6000人面对浩浩荡荡冲过来的10万大军,他们所能够选择的也就只有战术撤退而已。好在它们身后已经修筑起了,如同当年河西四郡那般的堡垒。那足够让他们短暂的保住自己的小命,之所以不在防线的最前端就钻进堡垒之中,主要是为了方便苏宁以后派出援军来营救他们,倘若距离前线太近,那无疑增加了援军的救援距离。所以他们必须撤到后方的堡垒之中,尤其是褒斜道的入口,更需要他们集中优势兵力保护起来,否则敌军很有可能通过这条700里的小道,直接扑向防备空虚的关中地区。

第435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14() 
    刘焉即使并没有进军关中的意思,他知道苏宁的凉州体系,在连年的征战之后,已经拥有了一支战力超乎群雄的军队,虽然那支军队部署的地方不在它的侦察范围之内——当时的他还不知道苏宁在西线征战的计划——但他也不敢在核心利益上对苏宁造成威胁,因为那必然会造成苏宁的全力反扑,所以他只想得到苏宁一直无法完全掌控的汉中郡而已。

    其实海洲这个地方在近些年来也成为了两种体系的一块心病。当年苏宁从武都郡发兵进攻汉中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以至于他在拿下面积广大的汉中郡之后,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每一寸土地进行有效的统治。再加上当地的五斗米教徒相当猖獗,便造成了后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实在整个战争的进行过程当中,大量的杀戮也造成了当地居民对凉州军队的不满。虽然被杀的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五斗米教徒,但由于当地人已经把五斗米价当作一种常态,所以那些死去的人,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有一种接近于邻里亲人的感觉。至少他们是不把信奉五斗米,这当做是一种罪孽的。

    这其实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当凉州体系精心培养出来的盘古教传播到这里的时候,也遭到了一系列的各种抵制。再加上当时向西拓章的计划已经开始,苏宁把宗教的传播当成是控制和催生当地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于是盘古将也没有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汉中郡上面,这也就造成了五斗米教的后续发展。

    其实从苏宁原本的想法来看,对于中华故土的文化认同,还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缓慢推行。他相信那些普罗大众美和精英知识分子们,都会在强烈的对比之下,发现他所推行的知识文化,与之前朝廷所推广的儒家谶纬之学,有着根本的差异。至少普罗大众们已经从丰富的农业生产当中,看到了苏宁所带来的知识的好处,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粮食生产可谓是朝廷认为的重中之重,即便到了东汉时期,也有为政八要,首在饮食的说法。

    所以盘古教在普罗大众当中的印象非常之好,至少比起在精英人士当中受到的抵制是要小很多的,但是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凉州体系的主要控制区当中,而在汉中郡这样的边缘地带,尤其是在当地已经有了宗教迷信的情况之下,就遇到了严峻的传播挑战。

    于是在过去的七年当中,汉中郡的形势就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善,终于到这次刘某人从南至北的攻击过程当中,当地颇有疾苦,非常壮大的势力,加入到了她的阵营之中,采取前后夹击,里应外合的办法,给苏宁的凉州体系驻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苏宁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汉中店的布局竟然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好在接连多年修筑的堡垒,为他稳住了基本的形式,至少几个战略要地并没有落到敌人的手中,而同于关中地区出发的援军已经沿着褒斜道,迅速的进入了个汉中地区的西部地带,不过这样的部署并没有为形势的好转带来多大的帮助,而且更加不幸的是,他们的到来还为当地的粮食储备造成了严重的挤压,由于追求行军的速度,他们并没有携带太多的粮草,而褒斜道本身也并不是一条适合运输粮草的道路,所以他们只能坚守在堡垒之中,等待着来自凉州的粮食不及然而,不幸的是从凉州方面率先赶来的,竟然也是一支轻装急进的援军,他们所携带的粮食比关中方面的援军还少,于是本来就十分堪忧的汉中郡储粮,再一次遭遇到了巨大的考验。

    这也是自从当年的粮食大危机之后,苏宁的零售体系遭遇到的又一次关于粮食的考验,不过这一次的严重程度,其实比那一次要差很多,苏宁只是稍微关心了一下有关方面,便立刻有数不胜数的各种粮食,从仓库当中被整齐搬出,然后用各种超乎寻常的方法送到了,急需增援的汉中郡去,这其中就有一拨人试图将轨道直接修到汉中郡境内,然后方便的进行粮食的运输,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难事,因为武都郡的边缘部分,距离褒斜道的入口并没有太远,而且武都郡如今已经是一座轨道网络相当密集的堡垒群,专门用来对付周围羌族部落的侵袭,和来自南边益州的威胁。

    于是在汉中郡的驻兵们嗷嗷待哺的时候,这边的工程队伍竟然接到了修筑轨道的命令,他们真不知道上面的官员们是如何考虑的,不过他们还是以惊人的速度,将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运到了指定的地点,并且在预定的时间内,交轨道,延伸到了褒斜道的入口附近。

    让人震惊的是,与他们同时出发的粮食运输队伍,竟然只比他们早了两天,而在轨道的帮助之下,粮食从汉阳郡发运到汉中郡境内,竟然也没有花费三天的时间,于是在这条轨道落成之后,粮食也只不过晚到了五天而已,而这期间,汉中郡的存粮竟然还没有告罄。

    更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驻扎在当地的三股军队的指挥官们,一致决定,坚持将汉中郡存储的存粮吃完之后,才动那些运输过来的新鲜粮食,这在后来被认为是,想要主动观察,究竟是谁的运输方案更为靠谱,仿佛是为了给战败之后的自己找寻推诿塞责的借口。

    不过那三位军事指挥官却一致否认了这种说法,虽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先将汉中军的粮食之后才去处理那些新来粮食的,但他们只是想帮助修筑轨道的方案设计者脱罪而已。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粮食并不是这场汉中郡战斗的所有因素。因为他们在兵力上的巨大悬殊,还需要足够的运输力量来填补,倘若每一支军队都只能通过褒斜小道来转运的话,那么他们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得到足够数量的援军,那样。未来他们甚至有可能在战死沙场之前,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这对于时刻面临着死神挑战的袍泽们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第436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15() 
    其实苏宁也非常认可间古道修筑到汉中郡的做法,除了考虑到以后要运输士兵的方便之外,他还认为这样的做法也非常方便,将汉中军当中被围困的士兵们撤回来,当然这也是在是不可为的时候才会做出的选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南边的那个野心家还没有足够的力量,让他做出这样的被动抉择。

    其实两种体系之中,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多关于益州郡方向的战略决策的巨大争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条,就是希望苏宁能够派兵直接南下,拿下那个面积广阔,且拥有众多耕地的天府之国。

    要知道,战国时期的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便是因为按照跨纬度的战略方法,南下巴蜀,取得了天府之国的众多耕地才有了足够的农业基础,向六国发起不断的挑战。

    如今的扬州及其在广东的各路诸侯,看来已经与当年的秦国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是他们如今也尊崇法治制定的严格而又周密的法律条文,并且毫无保留的推广实施起来,不然那些法律条文当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对普罗大众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