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器一阵头疼,只得走进客堂,“让秦东主久等了!”

    秦东主是个中年人,是京城有名的地主,虹桥一带的沿街店铺有三成是他的土地,当然也是祖上留下来的,几十年来给他们家族带来了极为丰厚的收益,仅靠寓公收入便使他们家族挤身京城十大富商之一,但现在北方局势不稳,火了数十年的房地产骤然入冬,房价暴跌,交易几乎冻结,租赁倒是还有,但几乎没有人肯花几万贯钱买房了。

    秦东主连忙起身行礼,“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李员外了。”

    “秦东主请坐!”

    李大器让伙计换了茶,笑问道:“听说秦东主这几天在兑换银子,如何了?”

    “别提了!”

    秦东主满脸苦涩道:“我今天去百富银铺兑银,昨天还是两千五百文兑一两银子,今天就涨到三千文兑一两了,说是因为燕京城失守。”

    “银铺不是都停止兑银了吗?只能去万姓交易那边黑市兑换。”李大器不解地问道。

    “银铺只是停止官价兑换,如果接受黑市价格,他们也愿意兑换,只是太狠了,年初才一千五百文钱兑一两银,短短半年时间就涨了一倍,我现在惨透了。”

    秦东主脸上苦得可以拧出水来,他不仅在房产上遭受严重损失,而且他们家地窖存有几十万贯钱,根本就运不走,现在想换金银已经有点晚了。

    李大器知道秦家的问题出在太贪心上,去年自己就劝过他赶紧卖房兑银,但他们家认为太亏了,不肯卖房,也不肯兑银,想等价格恢复后再出手,但等来的却是从秋天到冬天。

    李大器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劝他道:“我儿子前几天写信告诉我,金兵很快要攻打河东了,我觉得银价还要涨,甚至要停兑,东主能兑多少算多少吧!”

    “我也知道,现在悔之晚矣,李员外,这店铺我再让一点,八千两银子,你拿去吧!”

    当初沿街的五亩店铺的市价是五万贯钱,可李大器愿意出六万两银子的高价买下它,秦东主却坚决不买,两月前秦东主找到他,愿意以五万贯钱的价格卖给他,李大器却不想买了,一个月前秦东主又找到他,愿意降价一万贯钱,以四万贯钱的价格卖给他,李大器还是不肯答应。

    这些天秦东主隔三岔五来找他,说价格可以商量,但李大器就是不为所动,今天燕京城被金兵攻占的消息传来,价格再次大跌,秦东主今天只要八千两银子了,相当于两万四千贯钱。

    但李大器却很清楚这个秦东主的小算盘,一旦金兵大举南侵,银价肯定会再次暴涨,冲破五千文的价格已经毫无疑问了,那时八千两银子就相当于四万贯钱,秦东主最终并没有吃亏,说得难听一点,金兵一旦攻到汴梁,一把火烧了城外的房宅,这些店铺就一文不值了,李大器如此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上这个套。

    李大器叹了口气道:“不瞒秦东主说,今天我的船队就到了,宝妍斋总店马上也要南迁,这块地我也打算卖了,可问题是我报价五千两银子都没人要,现在租出去,每个月也只能租三十贯钱,当初买下这片土地我也亏大了,还有虹桥客栈和茶酒馆也砸在手中,秦东主,我现在也一筹莫展啊!”

    秦东主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半晌道:“好吧!店铺我另想办法,今天来是想请和李东主商量一下,船队能不能租给我一个月,我愿出双倍价钱。”

    李大器吓了一跳,现在租船可是比卖房还难,这个秦东主想得倒美,自己都还不够用,居然还要租给他一个月,做梦吧!

    李大器摇摇头,歉然道:“真的很抱歉,我手下家眷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就要坐船南下,他们连搬家都不可能,只能带随身细软,这样,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匀一条船给秦东主,先把妻儿送走再说吧!”

    秦东主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自己也有牛车,家人完全可以坐牛车南下,他只是想用船来运钱,一艘船顶屁用,还欠李大器一个人情,他只得起身道:“多谢李员外,我另外再想办法吧!打扰了。”

    秦东主怏怏不乐地走了,这时,一名伙计匆匆跑来禀报:“东主,船队到了!”

    李大器大喜,连忙吩咐道:“去通知所有人,来宝妍斋集合!”

第六百七十八章 连夜离京() 
    李大器的船队有两支,共有六十余艘,都是五百石到八百石的货船,在李大器的命令下所有船只都已赶到了京城,由于规模较大,在京城船只十分紧张的时刻就颇为引人瞩目了。

    李大器更担心它们被军方征用,所以白天船只都停泊在数十里外的小河内,在夜幕降临后才会悄然驶入汴河,停泊在宝妍斋外面的码头上。

    可就算是这样,李大器还是不敢大意,只让四艘船只驶来充当摆渡船,将人和货物运到外围上船,尤其金国已经入侵大宋,这个时候船队若被官府发现,必然会被征用。

    虽然摆渡船要到天黑后才来,但准备乘船南下的人却从四面八方赶来,这些人都是宝妍斋店员和他们的家人,李大器在京城雇佣了近两百人,包括店员、工人以及研制新产品的匠人,加上他们的父母妻儿,足有上千人之多,另外还有部分汤阴县的同乡也将搭船南下。

    当然不会是所有人都愿意南下,也不会是一次性地全部坐船离去,众人分批南下,今天已经是第三批,安置之地也并不是杭州一个地方。

    最近几年,李大器在南方买了大量土地和房宅,主要分布在杭州、明州、苏州、江宁和江夏四个地方,另外江陵府、广州、泉州和成都府也有少量房宅,但可以忽略不计。

    杭州、苏州和江宁主要以城廓房宅为主,而庄园土地主要集中在明州和江夏,明州就是今天的宁波,李大器在那边有码头、仓库和三座庄园。

    而江夏主要以庄园为主,李大器在那边购置了两千顷土地,形成了十座百花庄园,鹿山书院也已在去年迁到了江夏县南面的江口镇。

    江口镇同时也是宝妍斋的货物中转重地,包括李氏家族以及王贵和汤怀家族在内的很多汤阴大族都聚集在那边,加上鹿山书院的千余名学生,江口镇已繁华如县城一般,在江夏已被称为小汤阴。

    今天一批南迁的人约三百人左右,都是去杭州,大家都带着大包小包,每个人还可以携带一口箱子,他们几乎将所有的财富都带上了。

    宝妍斋内挤满了人,每个人各找一个地方席地而坐,几家比较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后背靠在他们的细软财富上,天气比较闷热,不断有伙计送来凉茶和小吃。

    宝妍斋内人虽然多,但十分安静,就怕官府来找麻烦,这种大规模人群一般都经过官府批准才允许聚集,而且明面上朝廷也不准许京城人口大规模南迁,所以必须保持低调。

    南迁的人群还有不少幼儿,他们被母亲抱着,轻轻地摇晃哄着,由于李大器准备充分,宝妍斋有充足的食物和饮水以及药物,众人都自觉地保持安静,耐心等待夜幕降临。

    李延庆正在吩咐几名账房,“你们去告诉大家,只有四艘摆渡船,行李和人要分开走,先把人送过去换船,然后再送包裹和箱子,让大家在包袱和箱子写上名字。”

    几名账房分头去安排了,这时又进来一家人,却是汤镇宗和他的妻子以及两个女儿,他们也带着五六个包袱和三口箱子。

    李延庆连忙迎上去,“镇宗,你今天也要走吗?”

    汤镇宗摇摇头,“我今天不走,只是妻女先过去,我还要处理一下客栈的后事,回头我和你一起走。”

    汤家在京城唯一的资产就是那座汤氏客栈,和很多意识到局势不妙的商人一样,汤家在去年也想卖掉占地三亩地的客栈,客栈的地段很不错,紧靠州西瓦子,至少可以卖八万贯钱,但牙人李勾儿替他跑了一年,这座客栈就是没有人愿意接手,汤镇宗连续降价到三万贯钱,依然找不到买家,汤镇宗也只好死了这条心。

    不过汤镇宗却在银价是一千五百贯时听从李大器的劝告,将积攒在店里的三万贯钱都换成了白银,眼看银价不断上涨,这也让汤镇宗心中舒服了很多。

    李大器拍拍他肩膀,“让嫂子和孩子去我书房里休息,有件事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事?”

    李大器让一名女店员先带汤镇宗的妻女去书房休息,这才把汤镇宗拉到一边,低声对他道:“我想请你回汤阴县一趟帮我迁墓。”

    这是李大器第二次给汤镇宗说这件事了,把他发妻的骨殖迁移到杭州。

    汤镇宗苦笑一声对李大器道:“大器,不是我不想帮你,我也正好要回一趟汤阴,处理汤氏族事,帮你迁墓是举手之劳,但我还是要劝你,其实没有必要,你们李家宗族墓地都在那边,云娘母亲的墓地也在汤阴,你干嘛非要把她的墓迁出来,迁到杭州反而是离乡背井了,而且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只迁发妻的墓,却不管父母的墓,真的不太妥。”

    李大器一时沉默了,其实他也不想迁墓,只是儿子给他说了几次,把母亲的墓迁到杭州,李大器才让汤镇宗帮忙。

    不过汤镇宗最后一句话说到了实质上,如果李大器只迁妻子的墓而不管父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而他的父母是葬在家族墓地中,更不能随意迁移,这其实就是一个死环了。

    李大器沉吟良久,只得叹口气道:“这样吧!你去帮我把墓平了,在旁边种上几棵树,回头把墓碑带回来。”

    “这就对了,在杭州建个衣冠冢也是一样嘛!我父亲的墓也准备这样处理,在江夏建一座衣冠冢。”

    “你几时回汤阴?”

    “还有十几户族人要把他们都带出来,时间比较紧,我打算明天就出发。”

    李大器想了想又道:“听说岳哥儿的父亲去世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