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遇城不打不是李察哥的风格,但怎么攻城,作为西夏第一名将,李察哥自有他的谋略。
两万西夏军借着夜色掩护,从山谷杀出,直接向百里外的湟州城杀去。
通天堡只有两千宋军,不过熙河路的宋军一半以上都是羌人,这也没有办法,军费不足,只能用免除税赋的办法招募羌人,羌人在山地作战还行,体力不错,善于格斗,但弱点也是很明显,那就是训练程度很差,不是他们不训练,而训练没有效果,羌人比较随性,不听从军令,打或不打和军令无关,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致来定。
通天堡的两千宋军都是羌兵,主将叫做左胡,是一名羌人统领,年约三十余岁,是西宁州一个羌人部落的小酋长,加入宋军也有五六年了,但基本上没打过仗。
左胡正在军衙内搂着一个羌女喝酒,忽然有士兵来报,“发现一支奇怪的军队,有两万人之多,从大斗拔谷里冲出来。”
这个情报顿时将左胡吓出一身冷汗,酒立刻醒了,他推开羌女便跌跌撞撞向城头奔去,左胡虽然没有作战经验,却不是傻子,他心里明白,从大斗拔谷杀出来的军队肯定是西夏军。
城头上已站满了守军,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敌军在哪里?”左胡冲了过来,身上甲叶哗哗作响。
“在那里!”几名士兵指着远处道。
左胡上城稍晚了一点,只看见西夏军的数千后军,在月光下正向南疾速行军而去。
“立刻发鸽信去通知兰州!”左胡立刻下达了军令。
这时,一名手下低声问道:“要不要派人去山谷看看,或许会有西夏人的补给车队。”
左胡点点头,又派出几名探子出城去山谷内探查,宋军军费严重不足,通天城内物资匮乏,无论首领左胡还是普通士兵,对敌军的补给物资都极为向往。
天快亮时,左胡得到了消息,一支由三百辆大车组成的后勤车队正向谷口而来,车上满载着羊肉、羊酒、小麦、食盐等等物品,都是通天城最匮乏的物资,将士们听到消息,眼睛都红了,士兵们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吃上肉,早就军心涣散,骤然间听说有几百车的肉食,两千士兵都围着军衙叫喊起来。
左胡也没有办法,尽管刘光世严令他不准出城,但架不住军队闹事,再不答应士兵们就要造反了,好在对方护卫军队只有五百人,左胡只得答应了,城堡内顿时一片欢腾,两千士兵仿佛已经看到了点篝火烤羊腿的诱人情景。
快到中午时,一支浩浩荡荡的后勤车队终于出现了,三百辆大车排出近一里,都双毛驴拉车,光拉车的毛驴肉就让守军们垂涎三尺。
左胡已经拦不住士兵们,他一声令下,“开城门!”
城门缓缓开启,两千士兵早已按耐不住,大喊一声,从城门冲杀出来,向两里外的车队狂奔而去,护卫车队的西夏士兵见城内守军杀出,他们不慌不忙,向天空连射三支火药箭,然后立刻丢下大车撤退。
三支火药箭在空中爆裂,噼啪声传出数里外,左胡在城头上看得清楚,他的脸上不由一抽,忽然意识到不妙,但已经晚了,南面鼓声大作,马蹄声在大地上震动,埋伏在数里外的西夏骑兵如箭一般向城池奔来。
奔出去抢大车的两千士兵也发现了不对,调头便向城内奔逃,但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数百西夏骑兵率先抵达城门,截断了两千士兵的退路,随即数千骑兵呐喊着向宋军杀来。
两千宋军见势不妙,顿时一哄而散,四散奔逃,被骑兵四处追杀,死伤无数,此时左胡知道城堡已经丢失,他立刻奔下城翻身上马,带着十几名手下纵马冲出东城门,向兰州方向奔逃,但他们只逃出数百步,道路南面忽然冲出无数弓弩手,乱箭齐发,将左胡和他的十几名手下悉数射杀。
西夏军夺取通天堡只是进攻大幕拉开前的序曲,李察哥率两万西夏军直扑兰州,与此同时,庆州王李朝应率领六万大军全线进攻兰州,刘光世腹背受敌,防御工事完全失去了作用,宋军处于极度劣势。
刘光世率四万宋军和八万西夏军在兰会一线决战,宋军兵力只有对方一半,士气低迷,而西夏军却是最精锐的铁鹞子军和质子军,双方力量完全不成正比。
宋军在会宁关以西五战五败,损失高达两万余人,刘光世万般无奈,只得率领一万五千残军向渭州方向撤离,熙河路全线失守,大宋西北危急,告急文书通过鹰信向数千里外的临安府送去。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
这几日,李府上下颇为忙碌,赵福金和大妇曹蕴早就很熟了,没有磨合期,洞房花烛第二天姐妹五个便去了黄尖嘴茶馆喝茶,以前还是朋友,现在成了姐妹,更是天天混在一起,昨天去宫里接受了册封,曹蕴册封王妃,赵金福封为国夫人,郭师师也是郑太后开口,封为郡夫人。
今天上午五人坐船去游了西湖,中午又去黄尖嘴茶馆喝茶,小日子过得极为滋润,连赵金罗也是乐不思蜀,一时半会儿不想回扬州了。
倒是李延庆这几天闲得有点发腻,今天一早起来他便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天都有点心神不宁,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看得索然无味了。
在后世,这幅画是国宝,可在这里,他真没有这种国宝的觉悟,这幅画除了让他回忆一下汴梁的生活外,别的感觉都没有了。
倒是赵福金送他的一套官窑茶具让他很喜欢,柴窑烧制的茶壶和茶盘,再配上钧、窑、官、定四大官窑的茶盏,还有一只黑釉建盏,五只茶盏都是官窑极品,是太上皇赵佶的珍藏,被赵金福顺来当嫁妆了。
李延庆喝完茶,小心翼翼将一套茶具放回书架,这时,门外有侍女禀报,“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有急事!”
“我知道了!”
难怪自己一天都心神不宁,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延庆走到外宅,传话之人是赵构御书房小宦官李福儿,他见到李延庆,连忙上前行礼,“太保,官家请你进宫!”
“有说是什么事吗?”李延庆笑问道。
“官家没说,不过。。。。。”
李福儿向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好像是西北那边出事了,官家惊得茶盏都摔了!”
李延庆点点头,对旁边管家道:“给福哥儿封一百两茶钱!”
管家正好手中就有两锭百两官银,直接塞给了李福儿,李福儿顿时千恩万谢,他的月例才五两银子,这来报个信就给了自己百两银子,这就是两年的收入了。
李延庆见他收钱爽快,便又笑道:“正好前几天官家封我父亲为柱国,册封的印还没有拿到,烦请福哥儿抽时间辛苦跑一趟,给我父亲送去。”
“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送去!”李福儿极为机灵,给宝妍斋的大东主送印,自己会被亏待吗?
管家悄悄对李延庆竖起了大拇指,这才叫本事,不声不响,官家身边就有人了。
。。。。。。。。。
李延庆来到垂拱殿御书房,李福儿进去通报,快步便出来道:“官家请太保进去!”
李延庆走进了御书房,见几名宦官在收拾地上碗盏碎片,应该是自己到来,官家终于克制住了怒火。
“微臣参见陛下!”李延庆走进书房便躬身行了一礼。
赵构叹了口气,“李太保,刚刚得到消息,熙河路丢了!”
“西夏?”
赵构点点头,“如果是金国倒也罢了,连西夏也这样趁火打劫,朕担心再这样下去,潼关以西都会失陷!”
李延庆沉默片刻道:“西夏不敢打陕西路和秦凤路的主意,那是金国要的地方,所以微臣临去太原前在潼关和蒲津关部署了两万军队,就是为了防止河东路的金兵杀入关中,现在问题不大,可到了冬天就难说了,黄河不再成为天险。”
赵构在京兆府呆过一段时间,他知道曹性率两万军队驻扎在潼关和蒲津关,这是为了防止金兵杀入关中,李延庆早就深谋远虑,现在除了李延庆外,赵构还真想不到更适合驻防西北三路的主将。
“朕已经下旨封种师道为左相少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相公升迁右相太宰,刘光世调回中原,出任宗泽副将,西北那边只能让太保去坐镇了。”
李延庆没有拒绝,他知道赵构必然会让自己去西北,这就是赵福金嫁给自己的必然结果,只有结了这门婚姻,赵构才可能放心地把西北三路交给自己。
李延庆深深行一礼,“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赵构点点头,注视着李延庆道:“朕知道一家人刚刚团聚不容易,朕答应你,只要太保愿意,随时可以把家人接去西北。”
“感谢陛下厚爱,家人现在暂时还不能过去,等微臣稳住局面后再接他们过去。”
“那方腊余孽怎么办?太保能否推荐一个得力人选?”赵构又问道。
李延庆想了想说:“就让韩世忠去剿匪吧!他能力很强,能独当一面。”
当天下午,宫里传出旨意,封安阳郡王、太保李延庆为西北三路经略置制使,加御史大夫头衔,赐尚方宝剑,率三万京兆军赶赴西北。
随即有又第二份旨意下来,封游击将军韩世忠为都统制,率两万军赶赴衢州,务必剿灭衢州的方腊余孽。
.......
晚餐时,一家人的情绪都有点低落,一家人团聚还不到半个月,又要分开了。
曹蕴勉强一笑道:“嫁给这样的人,就得有心理准备,一走就是几年,还不知道他儿子长大后还认不认识他。”
“大姐,你在说什么?”师师白了她一眼,这种话怎么能随便说,开玩笑也不行啊!
“其实我们俩也习惯了,关键是三妹,这才进门几天,对她太不公平了。”
曹蕴又对李延庆道:“官人,要不你把福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