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州和静州之间相隔约百里,李延庆在夺取灵州后并没有立刻北上,他知道对方十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这个时候上去,正好和他们迎头一战。

    虽然以王贵为首的不少大将都认为应该趁十五万大军刚刚集结,还没有完成协同统一之前,宋军主动出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李延庆却认为西夏军一直就处于一种松散联盟状态,这种状态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除非是党项人直接吞并掉别的部落,否则各部落保持独立的局面就不会改变。

    同样,西夏军队战斗力也不会因为刚刚集结就会变得弱一点,他们还是会多点进攻,这是宋军体会了一百年的战术。

    宋军占领了灵州,但大营依旧驻扎在灵州以南。

    这天上午,李延庆带着百名亲兵在视察灵州城的修复,宋军毁掉了灵州城的南城门,索性把北城门也全部拆除,同时进行重修,灵州城内百姓极少,几乎都在上一次战争中被宋军掳掠去了南方,后来党项人被西夏用宋奴换回国后,都安排进了兴庆府,使得灵州城几乎成了一座军城。

    既然占领了这座大城,宋军也要把它充分利用起来,由刘铁率领三万军驻扎在其中,这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住党项联军。

    城门处数百名工匠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葺城墙,他们动作很快,仅仅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七成的工程量。

    “还有多久才能修好城墙?”李延庆问一名大匠头目。

    “启禀经略使大人,今天晚上就能修好完成,争取天亮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结束。”

    李延庆点点头,“辛苦大家了!”

    “这是我们份内之事,经略使大人过奖。”

    这时,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延庆回头,却见王贵满脸激动地骑马奔来,李延庆不由笑了起来,他知道王贵为什么来,但不至于这么快就想到答案了吧!

    昨天晚上,众将商议军务,在谈到作战对策时,众人吵成一团,李延庆便给众人出了一个题,怎么利用对方弱点破敌?

    看这样子,王贵已经找到答案。

    片刻,王贵满脸激动地走上前,行一礼道:“卑职想到答案了!”

    “说说看,什么答案?”

    王贵警惕地向两边看了看,仿佛隔墙有耳,李延庆被他逗乐了,便给他脑袋上一巴掌,笑道:“谁会听你的机密,快说!”

    王贵挠挠头笑道:“十五万骑兵最大的弱点就是军粮供应,他们不能天天吃干粮吧!他们必然会建立一条巨大的后勤补给线,我估计会在静州为后勤补给中心,咱们可以把战场稍微拉远一点,机会就留给了灵州守军,只要把静州攻占了,就切断了敌军的后勤补给,这时就是我们狠狠出击的时候了。”

    李延庆笑道:“如果真把静州夺了,失去了后勤补给,十五万大军是退回兴庆府呢?还是就地饿死?”

    王贵呆了一下,激动了脸色渐渐消退了,他觉得万无一失的计划居然被都统一句话就给破掉了,让王贵着实沮丧。

    “都统说的敌军弱点不是军粮问题吗?”

    李延庆淡淡道:“军粮问题确实是西夏军队的弱点,但并不是最大的弱点,我们需要一击要害,抓住他们最大的弱点做文章。”

    见王贵还是一脸茫然,李延庆便笑道:“我提醒你一下吧!这支西夏军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们的组成。”

    王贵沉思片刻道:“都统的意思是他们其实是八支军队?”

    李延庆点点头,“正是如此!”

    “可西夏军一直就是如此啊!一百多年来没有变过,都是八支军队,宋军也没有发现过他们的弱点。”

    “那是因为历年来的宋军都没有像我们这样深入西夏的腹地。”

    王贵又陷入沉思之中,李延庆便道:“回军营吧!这个答案是到该揭开的时候了。”

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十一)()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寒门枭士最新章节!

    李延庆回到军营,军营内却格外热闹,刘韐派儿子刘子羽给李延庆的主力大军送来了两万匹战马,顿时轰动了整个大营,士兵们纷纷跑出营帐查看,这是宋军在河西大捷中获得的战利品。

    李延庆回来,刘錡连忙迎了上来,激动道:“这次战马必须全部给我们虎贲卫了!”

    王贵顿时怒道:“凭什么,难道我们龙骧卫就是后娘养的?”

    李延庆脸一沉,“你们在说什么?”

    两人都不敢吭声了,李延庆狠狠瞪了两人一眼,这才道:“按照以前的规定,练过骑兵的,就依照训练顺序配马,这个规矩不能乱!”

    目前京兆军一共有四万骑兵,但军队每年都会轮流派步兵去庆州训练骑兵,训练期一般是两个月,有新战马后会按照顺序派发给训练过的士兵,没有训练过的士兵是没有资格配发战马,这一直是京兆军的规矩。

    李延庆又对行军司马道:“这些战马先带下去登记,然后按照训练顺序配发给士兵!”

    “遵令!”

    行军司马先一步走了,李延庆又对刘錡和王贵道:“通知统制以上大将都来中军大帐议事,守城的军队也一并通知!”

    目前统制已分为三级,包括上军统制、中军统制和下军统制,上军统制就是现在的副都统,包括王贵、刘錡、吴阶、刘子羽、曹性和燕青六人,他们同时也是各卫的大将军,中军统制是各卫副将,目前有十四人,而下军统制是从前的统领提升,目前有二十八人,这四十八名统制加上李延庆,便组成了目前京兆军的高级将领集团。

    但现在在军营中的并没有那么多,只有三十二人左右,半个时辰后,三十二名大将都整齐地坐在中军大帐的大桌子两侧。

    李延庆对众人缓缓道:“昨天晚上我出了一道题,让大家去破解,不知可有想到答案的?”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都没有答应,这时刘錡笑道:“我们回去商量过来,大家认为西夏军的最大弱点是不团结,在我们北征之前,这些军队的酋长还在为各部落的利益和朝廷冷战,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种不团结来分化他们?”

    李延庆笑道:“有点靠边了,那具体说说,怎么分化他们?”

    刘錡歉然摇摇头,“具体的办法还没有想到。”

    李延庆又道:“刚才王贵都统来找我,他提出了军粮是西夏军队最大的弱点,但我告诉他,军粮是他们的弱点,但光靠军粮还勒不死他们,这里离兴庆府很近,他们随即可以得到补给。”

    好几个大将都羞愧低下头,看来他们也是这个方案,李延庆又继续道:“我认为西夏军最大的弱点就在他们的军队构成,他们其实是由八支部落军队组成,他们的最高利益不是朝廷,而是自己的部落,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王贵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道:“我明白了,最好的策略就是进攻他们的部落。”

    李延庆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王统制说得对,利益不同就是这支军队的最大弱点,我们抓住敌军这个弱点不放,就能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

    卫王李至宗年约三十五六岁,长着一条长长的鹰钩鼻,三角细眼,看起来颇为奸诈,此时极会察言观色,擅长揣摩人心,他给李乾顺出谋划策,处处都能说到李乾顺的心坎上,深得李乾顺的信赖,从两年前开始,他便夺走了李察哥的情报权,主管西夏对外情报。

    虽然这次宋军北征,西夏的情报机构很不给力,直到宋军在延安府集结才发现不妙,导致西夏军应对迟缓,给西夏防御部署带来极大的被动,但李乾顺依旧把情报不力的责任加到李察哥头上,他认为这正是李察哥十几年情报失败的表现,李至宗接手时间太晚,情报不力不能怪李至宗。

    从这件事上便可看出李乾顺对李至宗的信任。

    李至宗率领十五万大军抵达了静州,十五万大军是由八个部落组成,形成了八支军队,分别是拓拔军、细封军、费听军、往利军、颇超军、野利军、米擒军、娄博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军队是拓跋军,由四万人组成,其次是细封军,有三万人,其他几个部落大多是一万人出头,最少的娄博军才四千人。

    按照朝廷和各部达成的妥协,这些军队都由各部自己率领,有很高的自主权力,对于一些歧视性的军令,他们有权拒绝。

    拓跋军的主帅叫做拓跋威,按理,拓跋部是党项族的领头羊,朝廷皇族就出身拓跋部,拓跋部应该最忠于朝廷才对,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正因为朝廷出身拓跋部,对拓跋部的剥削也是最狠,去年金兵强征西夏一百万只羊,朝廷将它们分摊给各部,光拓跋一部就承担了三十万只羊,这便激起了拓跋部的极大愤慨,只是拓跋部和其他七部不太团结,喜欢独来独往,就给人一种和朝廷勾结的假象。

    拓跋威是拓跋部少酋长,年约二十七八岁,他父亲拓跋万利做了大酋长二十年,在部落中威望很高,这次出兵帮助朝廷,虽然很多部落长老都不太愿意,但拓跋万利还是顾全大局,力排众议,让自己儿子率军帮助朝廷,也正是拓跋部的带头,其他部落才纷纷跟进,暂时放弃和朝廷的讨价还价,派部落主要首领率军出征。

    大军刚刚抵达静州,李至宗便召集各部落首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一般而言,这种商议是不必要的,李至宗可以直接下令,但这次却和从前不同,李至宗知道大家心中都不情愿出兵,所以他也尽量顾及各方的情绪,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根据探子最新情报,目前宋军大营还在灵州,有军队约十万人左右,从兵力人数上看,我们确实要压过对方,不过到了十万人这个级别,十万人和十五万人其实差异并不大,况且对方有非常犀利的火器,已连续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