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乱,有官员在大喊:“你们快出去,相国们在议事,你们想干什么?”
最后声音变得惊恐起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出了什么事?
这时,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从外面瞬间冲进来十几名士兵,紧接着走进一员将领,他看了看议事堂,点点头道:“很好,都在这里!”
黄潜善认出这名将领是太上皇的贴身侍卫首领周韬,他顿时怒道:“周将军,你想干什么?”
周韬冷冷道:“你们这些奸佞之臣蛊惑太上皇,害死官家,罪该万死,特奉太上皇之旨前来清君侧!”
他回头喝令道:“一个不留,全部给拿下!”
瞬间又冲进来大群士兵,将十几名大臣按倒在地上,用绳子捆绑起来,黄潜善脸都变色了,大吼道:“王八蛋,是他自己杀了儿子,现在又想栽赃在我们头上,不得好死!”
周韬上前就是重重两记耳光,打掉了黄潜善的几颗牙齿,黄潜善的声音顿时哑了。
秦桧急问道:“周将军,太上皇要怎么处置我们?”
周韬眯眼一笑,“我就实话给你们说了吧!太上皇要和李延庆谈判,但得拿出点诚意不是,既然李延庆打出的旗帜是清君侧,那就只好委屈各位了,你们去给李延庆解释吧!”
众人的脸上顿时变成了死灰色,吕颐浩长长叹息一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得一点不错啊!”
周韬一挥手,“带走!”
士兵用黑布袋套住大臣的头,将他们押上几辆马车,马车向宫外驶去。
与此同时,赵佶却出现在曹府大门前,他是来吊唁曹评,到这个时候了,他不得不放下身段,来向曹家表示歉意。
曹俨和几个兄弟都借口身体不适,不愿出来见赵佶,只让一个曹氏子弟陪同赵佶给曹评的灵位上香。
赵佶原本是想让曹俨作为自己特使去和李延庆谈判,但曹家不给面子,他也没有办法,只得又来拜访高深。
客堂上,高深沉默地听完赵佶声泪俱下的痛诉,赵佶毫不客气地将各种责任都推给黄潜善等人,仿佛自己也是受害者。
最后,高深平静道:“陛下,微臣可以去和李延庆谈判,但微臣要知道陛下的底线是什么?”
赵佶叹了口气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朕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朕只要一个要求,请他放过朕,让朕平平静静地过完后半生,作为回报,朕可以答应他的一切要求。”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李延庆的十万大军从南北两路同时向临安城进发,上午时分,李延庆亲率七万大军跨过宦塘河,在临安北城五里外扎下了大营。
很快,高深便带着几辆马车来了李延庆的大营。
听闻高深到来,李延庆亲自出营迎接,两人拥抱一下,高深叹口气道:“我被赵佶抓了壮丁,前来与你和谈。”
“那几辆马车里是谁?”李延庆看了一眼后面的几辆马车问道。
“你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吗?那里面就是你要诛杀的君侧,一共十五人,黄潜善、汪伯彦、杜充等人都在内,甚至吕颐浩、范宗尹也在,差不多就是赵佶的班底了,一锅全端,算是赵佶把他们打包卖给你了。”
李延庆冷笑一声,“这就叫替主人卖命吧!把命卖给了主人。”
李延庆随即命令左右,“把马车里的人犯送进大营看押起来。”
他也不想见这些人,便将高深请进了大帐。
两人分宾主落座,有亲兵进来上了茶,高深道:“现在大势基本上已经定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李延庆摇摇头,“大势还没有定,城内还有两万叛军,还有苗傅、刘正彦、张威等人,当心他们狗急跳墙,再次发动政变。”
“你觉得有可能吗?”
李延庆点点头,“很有可能,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活路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过我也在他们身边下了一步棋,就看这步棋能不能发挥作用吧!”
高深沉吟一下道:“先不谈军队,且说说太上皇,你打算怎么处置他?”
李延庆想了想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高深咬牙道:“我大姊嫁给了曹老爷子,那时我才三岁,名义上曹老爷子是我姊夫,但实际上我视他为父,是他把我养大的,我知道老爷子就是被赵佶毒杀,从我本意来说,我很希望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给他也灌一杯毒酒,不过理性告诉我不能这样做,赵佶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他让我转告你,只要你饶他一命,让他在隐龙山庄养老,他可以答应你开出的一切条件。”
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又确认道:“他可以答应我一切条件?”
高深点点头,“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只要你放过他,他可以答应你一切条件。”
李延庆沉默良久道:“就看他这句话的份上,我可以再让他活一年。”
高深一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延庆淡淡一笑,“让他再享受一年,等大局已定时,他就会染病而终,这不很正常吗?”
高深明白了,这是自古以来君王铲除异己的良策,他就知道李延庆不会放过赵佶,不过这样也好,一年后局势已定,那时赵佶染病而终,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的死因了,想到这,高深便点点头,“但你现在需要他答应什么?”
李延庆缓缓道:“立赵旉为帝,但因为他年幼,就由我来监国摄政,直到他成年。”
高深笑了起来,“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你如果想割据自立,早就回京兆府去了。”
李延庆笑道:“我也考虑了很久,我掌握着西北和三川的八路军政大权,如果让我放弃这个权力,我办不到,可如果捏住权力不放,大宋又会事实上形成分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我来执政,这样大宋就不会分裂了。”
“那赵旉成年后呢?”
李延庆摇摇头,“等他行弱冠礼,那就是十八年后了,时间太遥远,那时候的事情我现在也想不到。”
“好吧!我回去向赵佶汇报,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你现在别急着回去,你现在回去必然会被苗傅等人所害,等我完全拿下临安城,你再回去不迟。”
高深呵呵一笑,“那我就好好睡一觉,静候你的佳音。”
正如李延庆的意料,当赵佶将正在知政堂议事的心腹大臣一锅端,准备交给李延庆处置时,苗傅便嗅到了强烈的危险气息。
苗傅心里很清楚,为了保自己,赵佶会出卖一切人,也包括他们,文官落在李延庆手中或许还有一线活命机会,而自己落在李延庆手中就必死无疑了。
就在高深前往李延庆大营的同一时刻,苗傅召集刘正彦、张威、方陇、赵平等一班将领在城南军营紧急商议对策。
苗傅阴沉着脸对众人道:“我刚刚得到消息,赵佶今天上午去曹府,结果碰了钉子,他又去高深府中,呆了半个时辰才出来,随即返回隐龙山庄,高深就带着黄潜善等人去了城外大营,很显然,赵佶已经在向李延庆求饶了,用黄潜善等人当见面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刘正彦沉吟一下道:“上次王典被释放,我觉得李延庆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主要我们主动投降就可以不杀,苗将军觉得我们还能守得住临安城吗?”
苗傅目光凌厉地向刘正彦望去,“王典可以投降不杀,但我们却不行,你自己摸着心口说,李延庆会放过我们吗?”
刘正彦不敢吭声了,苗傅又对众人道:“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赵佶、皇子、曹府老小、百官、宫妃全部抓到大营里来,让李延庆把三百艘海船拿过来,我们上船去新罗建国,如果他不答应,我们就同归于尽!”
张威一拍桌子,“这个办法狠,我支持!”
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
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
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
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
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
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
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
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
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
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
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
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