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白易又施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礼,道,“白易谨听夫子安排!”,
张白易来到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都都在怒视着自己,
心中有些发憷,
暗道,这次恐怕很难平息了,
张大少爷抬头看向远方,
明月吐光,春风吹柳巷,
如此美景如此夜,台上少年的心情却不美丽,
张白易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准备迎接他的‘为难’,
东南枝这时走到台前,
要开始了么,张白易心中说道,
“今日是上元佳节,就以上元节为题赋诗一首,台下有哪位才子原意上台与张才子切磋一二。”
果然不出张大少爷所料,终究还是要比试的,
这个老头好生阴险,先骗自己上台,再给自己难堪,
“这样对张兄不公平,吟诗作对讲求的是灵感,台下众人早就为这次品诗会准备了很久,腹中恐怕早已有了几首作好的诗作,而张兄什么都没准备,就是再有才的才子也不可能临时作出能力压众才子思量几日的诗作,”楠竹钰在台下小声为张白易叫不平,
“对,这位东南枝老夫子也是有心偏袒众人,先说出题目在让人上台切磋,哪有这样的道理,分明是想让台下众人自己权衡自己的优劣,让他们拿出最好的诗作与张公子比试,”董小倩接道,
当然他们二人说话的时候可以压低了声音,他们可不想步张大少爷的后尘,
“学生柏新原意讨教一二,”上台的是一位青年书生,
估计是想出名想疯了,完全不顾及自己上台是不是以大欺小,
看年纪书生已是而立之年,恐怕是张白易年纪的两倍有余,
台上一大一小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书生上台很是不屑,在他眼里张白易瘦小的身躯恐怕都承受不住自己一巴掌,如何能与自己比试文采,
诗会魁首又怎样,要不是年龄限制我也能参加,如果我是你现在这个年纪,恐怕诗魁就另当别论了,
做了那么久的学问难道好不如你一个黄毛小儿,
“台上这人真不要脸,岁数都这么大了还上台,”楠竹钰愤愤不平,
众人虽注意到了其中的不妥,但为了让张白易出丑他们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柏新鼻孔朝天,两眼斜瞧着张白易,傲慢道:“我也不让你吃亏,我先吟,你可以多想一想,说不定等会儿真能作出一首诗作来,”
话是这样说,但任谁都听出了口气中的不屑,
多想一会儿还作不出诗作不是更丢人,
柏新走到台前朗声念道:“《元夕》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此时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柏新吟罢台下一阵叫好,
不是柏新此时真写的好,而是支持他的人多,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霄之夜,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候,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寞冷清,回忆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柏才子将此首《元夕》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东南枝的话明显是赞同此诗,
柏新挑眉看向张白易轻蔑道:“怎样?张魁首,可想出诗作来!”
柏新说道魁首二字的时候咬的极重,口气中满带轻视之意,
而张大少爷听到东南枝的点评后也触景生情,思念起了某人来,
那是去年的元宵节,与她相约去灯会看灯,那时觉得她的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而如今世态变迁,人事难料,自己与最心爱之人分手又意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
柏新等了良久没等到张白易说话,脸面上有些挂不住,
冷声道:“张才子莫不是连一首小小的诗作都拿不出来,这诗会的魁首恐怕是浪得虚名使手段得来的吧!”
张白易还没有动静,
柏新提高声音继续道:“张魁首若实在做不出,跪下来给东南夫子认个错,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谁说我做不出了。”
第六十八章品诗会(五)()
张大少爷刚从思念中清醒过来就听到柏新让自己下跪认错,
顿时来了火,
“谁说小爷做不出了。”
“你听好,”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张白易吟罢,台下众才子都被这首诗的意境深深吸引住了,
“好凄美的诗,”
台下顿时沸腾了起来,纷纷交头接耳重复着张白易刚吟出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这么俊的诗句是怎么作出来的,”
“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真是饶有韵味。”
“这诗上阕写“去年元夜”的情景,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此二句可谓千古绝句啊!”
“袁兄,不但如此,你看这下阙,“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写出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下觉得此诗下阙比上阙好,”
另一处,
“鲍公子的看法在下不尽相同,梁统倒是觉得下片比上片写的好,你看,下片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想念伊人的伤感。“今年元夜时”写出主人公情思幽幽,喟然而叹。“月与灯依旧”作了明确的对比,今天所见,依然如故,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更能表达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非也,非也,梁兄请看,这上片,写出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之夜的灯火辉煌,那次约会,两情相悦。周围的环境,花市,彩灯,明丽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以为兄看这上片意境朦胧清幽、婉约柔美。更胜下片。”
“张兄这首《生查子元夕》恐怕要胜柏新的诗作一大截,”江哲感慨道,
“何以见得?”董小倩问道,
“张兄这首诗的妙处就在诗中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在写法上,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真是令人感慨啊~。”江哲分析道,
什么手法,什么文义并列分片结构,什么回旋咏叹,董小倩听到云里雾里,本来不懂诗的董大小姐此刻更听不懂了,
“喔~原来张公子作的诗这么好啊。”虽然听不懂,但又不好表露出来自己的无知,董小倩只能装的似懂非懂的样子,
台上一侧的东南枝心中也颇为惊叹,“没看出来这个张白易颇有才学,此首《生查子》恐怕在座的没有一人能作出相媲美的诗作来,”
“这首《生查子元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构思巧妙,对比突出,在今与昔、悲与欢的交织、映照之中巧妙地表达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情。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灯火辉煌,“月上柳梢头”更写出了环境,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不见伊人的感伤。“月与灯依旧”,写出景物与去年一般无二,照样月光普照,华灯齐放。但风景无殊,人事全异。“不见去年人”二句情绪一落千丈:去年莺俦燕侣,对诉衷肠,今年孤身支影,徒忆前盟,让人怎能不抚今思昔,泪下如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袖”,
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
再看张白易,
此刻的张大少爷虽看着台下,貌似在等待众人讨论,实际上早已魂游九霄了,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去年与女友相约一起,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
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
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
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