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苏姑娘谬赞,”白庖义施一礼。
“有了”
此时一直苦苦思索的两人同时叫道,
一个是曾与闽水旺对对的江姓书生,一个则是东方家的东方关。
“敢问两位公子是何下对?”小环向江姓书生和东方关施礼道。
东方关与江姓书生两人对望一眼,互相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江姓书生也不矫情,大步走到台前对着众人施礼道:“在下苏州江哲,”
“哗…”
“江哲,莫非是苏州四大书香世家江家的人,”
“苏州江家年轻一辈的天才也叫江哲,莫非就是眼前这人,”
此时江哲手拿折扇,头戴纶巾,一袭白色儒袍,站在台上有种说不出的儒雅清逸。
江哲仿佛没听到众人的议论,转身对着二楼雅间潇洒的施礼道:“苏姑娘的三光日月星,江哲已有下联,苏姑娘且听这下联如何?”
“三光日月星,两姓父子妻”
“好,好对。”
“两姓父子妻真是妙啊,父子一姓,妻一姓,刚好两姓,江公子真是才华横溢,我等佩服。”
三光日月星,两姓父子妻,嗯,对的倒是蛮工整的,苏九儿沉吟一下道:“江公子真不愧是苏州江家的人,才学之高,小女子佩服。”
“惭愧,惭愧,九儿姑娘这第一关第一联就让江哲颇感吃力,看来想要与九儿姑娘一起讨论诗词歌赋却是极难的。”江哲谦虚道。
“江兄才学却是高出我等一筹,若江兄都觉得极难,我等怕是更没有希望了。”东方关在台下客套的说道。
江哲走下台面向东方关施一礼道:“东方兄谬赞了,若论才学,江哲是不及东方兄的,”
“该东方兄对这下联了,请—”江哲向东方关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东方关微微一笑走向台面对着二楼雅间朗声道:“九儿,三光日月星的下联,我对:两色紫金黄。”
“两色,紫,金,黄是三色,何故两色,”一众才子疑惑道,
二楼雅间内苏九儿的声音从里面传出:“东方公子的“两色紫金黄”倒也算的上工整,就是不知这两色是,紫金与黄色,还是紫色与金黄色。”
“紫金是一种物质,两色自然是紫色与金黄色。”东方关在下方解释道,
“此关第一联两位公子已经通过了。”苏九儿的话语决定了两个人的结果,
“不知张白易张公子可有这下联。”苏九儿猛然把话题的矛头指向张白易,
“嗯?咳…咳”
正在悠哉的吃着花生米的张大少爷陡然一惊被一颗花生米呛到,卡在了喉咙里,
此时张大少爷咳的脸红脖子粗,
楠竹钰眼疾手快,快速上前拍打张白易的后背,
“咳,啐…”
张白易吐掉一个花生米,平复一下气息,学着众才子拱手施礼道:“苏姑娘高学,出这对子太难,张某不才,还不曾对的出。”
“谁不知道张白易张大少爷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
“哈哈”
“一个不学无术的废物,对不出很正常,”
“草包要是也能对出对子,我等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哈哈”
一众书生幸灾乐祸略带醋意的讥讽道,
东方关也邹着眉头看向张大少爷,
此女子好重的心机,故意让众人把矛头指向我,
难道,这一世的自己睡了苏九儿,我擦,我太佩服我自己了。
“不学无术还坐在众才子之间滥竽充数,真是不知羞耻!”小环在上面冷声说道。
第十一章 花魁苏九儿 (五)()
“不就是对对子吗,像这种对子本少爷信手拈来。”张大少爷来了脾气,痞里痞气的说道,
“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就你这种草包也能对对子?真是天大的笑话。”
卧槽,老子不发威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张白易一脚踩在凳子上,活足像一个山大王,指着一众书生道:“你们听好了,一阵风雷雨,两朝兄弟邦,三才天地人,四诗风雅颂,”
众人惊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自认为在场众人中最了解张大少爷的楠竹钰更是惊异的看着张白易,
雅间内苏九儿也是震惊,就是自己也无法一连对出四个下联,尤其是最后一个四诗风雅颂,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此诗对的极为工整,就是自己恐怕也为对的如此工整,(注:《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
看来张白易与传言中的不太一样,苏九儿在房间内透过纱窗好奇的看着张白易,
“就你们这些读书人,还妄称什么圣人门徒,一副对联都对不出来,真是羞死了……”张大少爷挥舞着折扇一副说教的样子,
刚才嘲讽张大少爷的一众书生羞愧的低下了脑袋。
张大少爷说完,整个醉花楼一片安静,
良久,
侍女小环说道:“此关第一联,江哲,东方关,张白易三位公子对出,诸位公子请听下联。”
一众书生对此联不报什么希望了,只希望下联自己能超常发挥引得苏九儿的注意,
“此关第二联是:处处飞花飞处处。”侍女小环叫出了第二联。
第二联是个回文句,“回文句“是一种句型,一个句子如果正着读与倒着读的意思一样,
(注:回文,也写作“回纹”、“回环”。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第二联回文联一吟出,众人便开始苦苦思索,顿觉压力不小,
众人之中最轻松的莫过去张大少爷,此时张大少爷仍是悠哉的磕着瓜子吃花生,安静的醉话楼里只听到张大少爷“咔嘣,咔嘣”的咀嚼声,
张白易见楠竹钰紧锁眉头绞尽脑汁的想下联,用手肘捅了捅楠竹钰:“此联没什么特别,你怎的就想不出呢。”
楠竹钰有种想吐血的冲动,这还叫没什么特别,
“苏九儿出的上联是回文联,此联也是颇有难度的。”
“回文联?”张大少爷疑惑道。
“回文句前两字构成的词组“仄平”和句末两字构成的词组“平仄”之声调是反对称结构,在词义上都必需要能反读,而且其中的仄声都为韵脚(倒文诗词可能韵脚不同)。创作时必需找到这样两个符合最基本要求的词组。既然如此,创作时就应该从这两个词组比对着入手,”
楠竹钰开始耐心的给张白易讲解回文联的特性,“句式的中间三字句“平仄平”也是反对称结构,中间的这个仄声字(第四字)不仅和其前一字要构成能正读和反读的词组,还要能分拆开来(独立地)和后一字或两字构成能正读和反读的词组(所谓“此字共享”),且这个仄声字的前顺读和后反读的搭配都是“平仄”结构;”
张白易听着楠竹钰的讲解有些头大,像听天书一样,
“句式的前三字要成倒装词组,即第三字也要能独立地分别与前两字反搭配、与后一字顺搭配,由倒读的对称性使然,同样,句式的后四字“仄平平仄”在倒装时要能够像前四字一样构成四字词组,倒数第三字也要能独立地分别同前后搭配,”
“回文句的两头用韵的问题其实也是共享的问题”
“听你这样讲貌似此联挺难的,”张大少爷若有所思的思考着,“不过你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
楠竹钰有些无语,自己浪费口舌给你张大少爷普及回文句,敢情是对牛弹琴,“简单的说就是正着读与倒着读的意思一样,”
“喔~,这很简单啊,”张大少爷恍然大悟道,声音虽然很小但周围众人却都刚好听到,
“不要以为侥幸对出刚才那联就可在此说大话。”小环早就看张白易不顺眼了,其他公子都彬彬有礼,斯文有加,唯独这个张白易吃东西一点也不注意形象,尤其是鬓角那一朵大红花更是惹人眼目,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色,
这是在侮辱我等的智商,哼~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众才子怒视着张白易,
这个侍女为何针对自己,莫非,这一世自己勾搭苏九儿的时候也对侍女下手了?小环看起来才十一二岁,真是禽兽不如啊,
张白易看着正在用厌恶的眼光看着自己的侍女小环,也不与之争吵,算了,本少爷好男不跟女斗,开口吟道:“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处处飞花飞处处,绵绵情思情绵绵。处处飞花飞处处,片片情深情片片。处处飞花飞处处,点点红梅红点点。处处飞花飞处处,青青芳草芳青青。处处飞花飞处处,声声笑语笑声声。处处飞花处处飞,层层落霞层层落。”
张大少爷一口气吟出了七个下联,在气尽之时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
众人惊的膛目结舌,
这还是人吗?简直是妖孽,
苏九儿甚是震惊,怎么可能有人一连对出七个回文联,竟然还如此工整,就连江南才子之首的李慕白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楠竹钰像看妖怪一样看着张大少爷,自己认识的张白易只是一个喜欢偷看女人洗澡,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