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百张诗稿要在短时间内看完并非易事,但是婉儿却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只见她拿起一张诗稿只扫了几眼便知道
内容枯燥无味,行文拖泥带水,一点没有诗的韵味,完全是滥竽充数,所以毫不犹豫地从楼上给扔了下去。
底下的人都已经挤成了一团,看第一张诗稿被扔了下来,都抢着去捡。
一个官员手快最先拿到了诗稿,随口念道:“赵梓辛!”
旁边立刻有人起哄了,“赵兄,恭喜你第一个被扔下来了!”
那个叫赵梓辛的初时还不大相信,待接过来一看确实是自己的诗,头立刻耷拉下来,心情比死了爹还难受,灰溜溜回到自己座位上。
紧接着第二张诗稿也被扔下来了,马上又被人抢了去,“顾延!快来拿走,这是你的。”
这么被人叫名字可真是够丢人的,于是有好面子的仁兄跑到那帮人跟前小声劝道:“诸位大人,别念了行不行,咱们才疏学浅,名字被念出来倒也不丢人,可万一宰相大人的名字不小心被念出来了,他们脸上能挂住吗?”
有人马上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不能再念了,干脆谁的诗稿偷偷递给他算了,省得让大家看笑话。”
“行,就这么办吧!说不定下一张就该轮到我了!”
于是再有稿纸扔下来便没了声音,大家只顾去捡,嘴上却三缄其口。
上官婉儿阅卷的速度好像加快了,这也不能怨她,因为这一摞是那帮武将写的,有些就是狗屁不通的小儿科,这哪是诗?连儿歌的水平都不到,一气之下看一张扔一张,那诗稿如同雪片一般往下落。
扔了一气速度又突然慢了下来,上官大人定是看到了上佳的作品,好的诗当然要仔细品味一番,需多花一些时间。
她觉得这首很不错,就让宫女拿给武后欣赏,自己继续往下阅卷。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写得好不好自己门清,对于已经确定自己和这场比赛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来说,此刻他们最轻松,比如刚才那两位抄名字的武将,人家就想得很开,让那些人去争吧,咱们安心喝咱们的酒。
“老王,你说太后也是的,每年都搞这赛诗会有啥意思啊?”
“兄弟,太后让大家聚到一起乐一乐,这不挺好吗?那不搞赛诗会又搞什么名堂好呢?”
“关键咱不是不会写诗吗,如果有我们擅长的项目,老子肯定也乐意参加。”
王将军看了他一眼道:“咱们除了打仗卖命,好像也没其它特长了!”
“不对,咱们也有自己的特长。”
“老哥看不出你还有哪门子特长!”
他把酒杯端起来晃了晃,“这就是我的特长!”
“你是说喝酒?”
“对了,哎呀!太后如果搞一次喝酒的比赛那就太好了,老子喝个几斤酒跟玩似的,准能拿第一名,他们那帮人绝对不行。”
王将军道:“你这个法子真好,我觉得太后可以这样搞比赛,在这一楼地面铺上垫子,所有人拉到二楼喝酒,谁先喝趴下了就直接从上面给扔下来,最后没被扔下来那个就是头名!”
那人竖起大拇指,“老哥你这方法太好了,我肯定是头名没的说,你酒量虽然没我大,可也不至于第一个就被扔下来,哈哈哈!”
婉儿桌子上的诗稿已经越来越少了,通过刚才的品阅她已经选出了十几份质量较好的作品,统一交由太后审查,等第一轮的阅卷结束后,接着还要在这十几份中再进行筛选。
那十几份诗稿大部分是种子选手写的,像宋之问、沈佺期、陈子昂、李峤、苏味道、东方虬这些人都在其中。
到了这个时候,上官大人心中已经有数,看来今年的赛诗会断定不会有新人脱颖而出了,最后的优胜者还是会在这几个老人中产生。
她对剩下的一点诗稿已经不抱希望了,甚至有点漫不经心起来,可是当拿到接下来这份诗稿时一下愣在那里。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气磅礴的扛鼎之作,以前从未见过这种风格的诗,婉儿接连又读了两遍,欢喜地爱不释手。
她急于想知道这么好的诗究竟是何人所写,所以继续看下面的落款,这一下又是惊呆了。
沧浪之水!这不是屈原《楚辞》中的一句话吗?这人居然用它来作自己的笔名,真太有想象力了。
不过就是字太不敢恭维了,写得有点乱,这是唯一的一处缺点。
婉儿亲自将这张诗稿呈给武后,“天后,你看这首诗写得如何?”
武后接过来品读了一下,顿时龙颜大悦,“好诗啊!哀家看了那么多诗作,却只有它最让我心动,好像有一种气势在里面。”
她又看了看这人的书法功底,不禁皱了皱眉头,“哎哟,就是这字写得太臭了,要不然就完美无缺了。”
“天后,您这是赛诗会,又不是比试书法,所以就不能再苛求人家了。”婉儿解释道。
“道理虽如此,可人们不是也说字如其人吗?观这人的字大抵可以猜出写诗的人长得不怎么样。让哀家再看一下究竟是哪个臣工写的,看我预料得对不对。”
武后看了落款也是一惊,“沧浪之水!这名字太有意思了,此人落款不写真名,却弄了个笔名在上面,不知要意欲何为?”
上官婉儿笑着问武后,“天后,您不妨猜一猜,这沧浪之水到底是谁?”
武后想了好一会儿,还是不停地摇头,“那几个有名诗家的作品哀家都看了,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写出如此大作。碗儿,你也别给哀家出难题了,等下个环节吟诵诗的时候,自有人会出来认领,咱们也就别在这里瞎猜了!”
“天后所言极是,待婉儿把剩下的几份阅完,一会儿再料理此事!”
她又站到了桌子前,三下五除二将余下的一点诗稿阅完,然后又随手扔了下去。
(本章完)
第129章 逆袭()
通过第一轮淘汰,绝大部分诗稿都给扔到了楼下,二楼还剩下十五张诗稿,下面要进行第二轮筛选,从这些作品中再扔下去十张。
这项工作由上官婉儿和武后共同完成,她们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又扔下了十张诗稿。
现在就剩下五个人了,他们是宋之问、沈佺期、陈子昂、李峤,还有一位就是笔名为沧浪之水的那个人。
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接下来要为这五个人排序,因为下面那些人此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婉儿,你觉得这五个人谁的诗最好?”武后问她。
上官婉儿笑道:“天后您想让我说实话吗?”
“傻丫头,我就是要听你的实话,不用看哀家的脸色,按他们的水平公正评价就行了!”
“如此那我可说了,这五人中若论格律宋之问最精严,但是要比境界和气势则沧浪之水明显高出一筹,而且他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婉儿的意思想必天后已经知道了。”
武后频颇点头,觉得她的评价非常中肯到位,思索一下道:“只是这绝句写的人并不多,而且格律上的要求比律诗要低得多,其他四位写的可都是律诗,这样看来他们岂不是吃亏了。”
“天后您也没要求必须写律诗啊?而且品诗只看它的章法和涵韵,与体式并无多大关联。”
武后微微一笑,“看来你是被这沧浪之水的诗给迷上了,好吧!哀家就依你,把他的诗排第一,宋之问的只好放在第二了,另外三位你自己看着办!”
“天后,婉儿其实也很少写绝句,而且平时写的也都是宫体诗,但是今天看了沧浪之水的诗作,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沉浑博大,所以并非是要一味偏袒于他。”
“嗯,说得好!不过他能不能拿头名还得看大家的意见,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多谢天后提醒!!”
“好了,你去把另外四人的诗稿也扔下去吧!”
“婉儿遵命!”
上官婉儿将那四张诗稿拿到看台前面,然后对下面人说道:“请大家听好了,最后这五个人的名次已经出来了,我念一次就扔一张。”
因为各人已经捡回了自己的作品,所以最后的五个人大家其实已经知道是谁了,关键现在最想知道的是排名。
宋之问、沈佺期、陈子昂和李峤四个人都很紧张,毕竟鹿死谁手还未见分晓,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他们伸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上官婉儿手中的稿纸。
“第五名是李峤的《月》!”婉儿说完唰地把纸扔了下来。
“好!”旁边的人发出了叫好声,这不是喝倒彩,因为能够入围到最后的五名中,这也是很难得到的荣耀。
李峤很有风度,走到近前轻轻将诗稿捡起,然后对着上官婉儿鞠了一躬,口中道:“多谢上官大人!”
他的出局让宋之问和沈佺期松了一口气,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个对手,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第四名,陈子昂的《秋夜山亭》!”
又一张纸落下了,陈子昂快步走过去捡起,然后道了声谢也回来了。
还剩下三个人,宋之问把拳头捏得紧紧的,心里念叨着“快了,再下去一个形势就明朗了,成败在此一举!”
“第三名,沈佺期的《有所思》!”
上官婉儿的话音刚落,周围就传来“咦!”的声音,大家觉得这个结果有点出乎预料,按照沈佺期的实力,正常情况下排在前两名没问题。
不光大家觉得遗憾,就连沈佺期本人也大失所望,这次是他发挥得最好的一次,自我感觉极有可能问鼎,熟料竟得了个第三名。
不过他还是强装笑颜,拿起诗稿后和他的粉丝们打招呼,“让诸位见笑了!”
有人忧愁就有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