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勉力祷请祈求上苍。为何害我降以大旱?不知缘故费煞思量。祈年之礼举行很早,也未迟延祭社祭方。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对我不肯相帮。一向恭敬诸位神明,不该恨我怒气难当。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饥荒离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力竭,宰相忧苦无法可想。趣马师氏一起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帮忙。没有一人不愿周济,可是不能止住灾荒。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怎样止旱令我忧伤。
仰望苍天晴朗无云,微光闪闪满天星辰。公卿大夫众位君子,祷告上苍心要虔诚。死亡之期已经临近,继续祈祷坚持不停。禳旱祈雨非为自我,全为安定众官之心。仰望苍天默默祈祷,何时才能赐我安宁?
悭(ān)
崧高:尹吉甫送别申伯
西周末期,南方有荆蛮、申国、吕国等侯国。由于周王室衰微,这其中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并不怎么顺从王室,叛乱时有发生。所以,派谁去统领侯国,安抚南方,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申国是周朝初期所封的诸侯国,到了西周末年的时候依然很强大,在众多诸侯国中有一定的威望。申伯在周朝担任卿士,在朝中有很高的威信。鉴于当时的形势,再加上申伯是周宣王妻子的弟兄,于是宣王增加了申伯的封邑,派他去作南方的一方之长。
所以,宣王分封申伯于谢地,是有他的政治目的的,完全是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作为出发点。申伯在回谢地的时候,尹吉普送别申伯,并且作诗留念,目的是歌颂申伯辅佐周王室,镇扶南方诸侯国的功劳,同时也表达出了宣王对申伯优美浑厚的封赠以及不同寻常的礼遇。
申伯在出生的时候,上天出现了异常,神明的灵气降到四岳大山上,这预示着申伯会是一位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后来的结果就证实了这一点,他在周朝中的地位非常高,在诸侯之中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申伯是一位贤者,是辅佐周王室的骨干,是安抚四方诸侯的重要人物。申伯勤勉,周宣王委以他安抚南疆的重任,把他分封在谢邑,宣王并派召伯虎去谢地相定申伯的住宅。
宣王给申伯下的命令是,要在南方的诸国树立表率,充分依靠谢地的百姓,来建设谢地。宣王给召伯虎下的命令是,给申伯重新划分土地,同时宣王还命令傅御,让他把申伯的家臣一块牵过去。召伯虎在接到周宣王的命令之后,帮助申伯建设城邑,城墙坚固,宗庙完善,富丽堂皇。申伯临行前,宣王赏赐给他很多的物,并在郿地为申伯饯行。
申伯启程时场面隆重,步足车骑荣盛,周邦人民欢喜。申伯荣归封地,不负众望,给各国的诸侯们作出了榜样,他安抚南方诸侯功劳很大,受到了四海之人的赞颂。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70节 对名臣的赞颂()
=〃('')〃 =》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 。。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申伯勤勉能力强,王委重任理南疆。分封于谢建新邑,南方藩国有榜样。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新居来丈量。申伯升为南国长,子孙继承福祚享。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树表率于南国。依靠谢地众百姓,修筑封地新城郭。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田界重划过。周王下令给傅御,迁去家臣同生活。
申伯建邑大工程,全靠召伯苦经营,墙垣厚实是坚城。宗庙也已修筑好,富丽堂皇面貌新。周王有物赐申伯,四马驾车真健劲,带饰樊膺闪闪明。
周王赏赉给申伯,大车驷马物多。我已考虑你居处,不如南方最适合。郑重赐你大玉圭,镇国之宝永不磨。尊贵王舅请前往,回到南方安邦国。
申伯出发果动身,周王郿地来饯行。申伯如今回南国,去往谢邑即启程。周王下令给召伯,去把申伯疆界定。路上粮草要备足,保证供给快驰骋。
申伯勇武有豪情,前往谢邑入新城,步卒车骑军容盛。周邦人民皆欢喜,国有栋粱得安宁。尊贵显赫贤申伯,周王元舅封疆臣,文武双全人崇敬。
申伯德高望又隆,端行直温且恭。安抚万邦功劳大,誉满四海人赞颂。吉甫创作这首诗,篇幅既长情亦重。曲调典雅音节美,赠送申伯纪大功。
赉(là)
烝民:尹吉甫给仲山甫的赞歌
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然他的家世显赫,但仲山甫本人却是一介平民。他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有很高的威望。周宣王元年,他受到举荐进入周王室,担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仲山甫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地,从此他以樊作为自己的姓,因此他被视为樊姓始祖。
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临行时尹吉甫作诗歌赠予他,诗歌赞美了仲山甫顺应天运而生,还有他的美德和辅佐宣王的政治功绩。
仲山甫有德,遵从古训,深得天子的信赖。他能继承祖先事业,成为诸侯中的典范,是天子的忠实代言人。他洞悉国事,明哲忠贞,勤政报效周王。他个性刚直,不畏****,不欺弱者。仲山甫之所以德高望重,关键是靠自己不断修养,不断积累,因此成为朝廷补救规谏帝王过失的大臣。仲山甫德才兼备、身负重任、忠于职守、攸关国运,是一代名臣,尹吉普自然对他推崇备至。
仲山甫奉周宣王的命令,远赴东方监督修建齐城,尹吉甫临别时作诗相赠,安慰仲山甫,并祝愿他功成早归。
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上天临视周王朝,昭明之德施于下。保佑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辅佐他。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典范。继承祖业要宏扬,辅佐天子振朝纲。出令受命你执掌,天子喉舌责任重。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仲山甫全力来推行。国内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如镜。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
有句老话这样说: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与众不同仲山甫,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鳏夫**他不欺,碰着****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我细揣摩又核计,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天子龙袍有破缺,独有仲山甫能弥补。
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车载使臣匆匆行,常念王命未完成。四马奋蹄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周王命令仲山甫,督修齐城赴东疆。
四匹公马蹄不停,八只鸾铃响叮叮。仲山甫赴齐去得急,早日完工回朝廷。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好建功。
韩奕:歌颂光荣显要的诸侯
西周王朝后期内忧外患,逐渐地衰落下来,经过了厉王时代的社会和政治的大动乱,宣王力图振兴周王室,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他东伐淮夷、北伐犬戎以抵御外侮;宣王把申侯封到谢邑来镇守南方的要冲,派仲山甫监督修建齐国城池来捍卫东方,封韩侯扩建韩城来加强对北方的防务。宣王励精图治,周王朝出现了一时的中兴景象。今天的这首诗歌,主要就是叙述年轻的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和归国后的活动。韩侯受封入朝觐见,是宣王时代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
韩侯,姬姓,周宣王的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的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个是在今天的陕西韩城县,世袭到春秋时期并入了晋国;一个是在今天的河北固安县,与燕国接近,也就是今天这首诗歌中的燕国。周宣王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了韩侯的爵位,来方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韩城的政治和军事作用。
大禹治水开通九州,韩城有直通京师的大道,梁山也是宣王时期韩国境内的名山,通过这些来表明北方本来就是周王朝的疆域。通过周宣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该担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及周宣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这个任务和期望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把韩城作为周王朝的屏障,以此来安定北方。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71节 宣王和召伯虎()
=〃('')〃 =》
韩侯前来觐见宣王,宣王给予韩侯赏赐,这一切都是依据礼法进行的。复制址访问 韩侯手持玉器作为礼物来拜见宣王,宣王给韩侯赏赐,这说明韩侯受到的优待和**信。周朝以礼治国,礼就是法律和制度,按照制度,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地、颜色、图案、式样、规格都有详细的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的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和一方之长的方伯才能使用的。由周王赏赐,表明受赐者地位和权利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成为周王的**臣,肩负重任的显要人物。
韩侯离京时,朝廷的卿士为他践行。出行前的祭祖是礼制,大臣奉命出京,朝廷派卿士在郊外践行,这也是礼制。祭祖后出行,祭礼时用清酒,所以在践行时需要准备百壶又甜又清的美酒,这仍然是礼制。一切都是依照礼制来进行,又极尽宴席的丰盛,反映出韩侯政治地位的重要以及享受的尊容。
韩侯办喜事,女方的出身家世是高贵的,迎亲的场面是富贵繁华的,气氛非常的喜庆热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