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住国的法度。

    君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不要再更换名字。父亲去世之后,做儿子的突然得志成为显贵,也不需为父亲定个褒美的谥号,因为那样做像是嫌弃父亲贫贱,不适合作为地位尊贵的人的父亲。为父母守孝,在没有葬之前,应该研究丧礼;已经安葬,应该研究祭礼。居丧期满,恢复正常,就可以背诵诗歌了。守孝时不谈乐事,祭祀时不谈凶事。在办公的地方不谈论有关妇女的事情。

第388节 国君将要营造宫室() 
在国君面前掸去文书上的灰尘,或者在国君面前整理文书,这表明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都要受罚。在国君面前颠倒占卜用的龟策,也要受罚。臣子的龟策、几杖、席盖,或者全身都是素色的,有的和凶服差不多,或者只穿一层单布里衣,特别不庄重,都不可以进入朝廷的大门。

    穿着丧鞋,带着丧冠,或者把衣襟插在带子里的,也不可以进入朝廷的大门。记载帮助丧葬的人姓名和所赠物品的木版、孝服、冥器,不用通过报告得到许可,也不可以进入朝廷大门。公家的事不可以私下议论。

    国君将要营造宫室,应当先建宗庙,其次建牲口房和库房,最后才建自己的住房。大夫将要制造家具,应当先造祭器,其次是征收牺牲,最后才造自己饮食用的器具。没有田产俸禄的人,可以不置办祭器。有田产俸禄的人,先要备办祭服。君子虽然贫穷,不可以出卖祭器;虽然寒冷,不可以穿祭服御寒;建造宫室,不可以从坟头上砍伐树木。

    大夫、士因为得罪国君离开本国,不能携带祭器出境。大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国大夫那里,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国的士那里。大夫、士因为得罪了国君而离开本国,过了国境以后,就要除地做坛,向着本国的方向哭泣。上身穿着素衣,下身穿着素冠,去掉里衣的彩色镶边,穿着没有鞋鼻的草鞋驾着鬃毛没有加以修剪的马,自己的指甲、胡须也不加修剪,不辩解说自己无罪,吃饭时也不行祭食的礼,也不让妇人侍寝。这样三个月,然后才恢复常态,起程离开。

    出使访问他国的大夫、士进见主国国君,国君如果亲自加以慰劳,大夫、士要闪身躲避,并再拜叩头。国君倘若在门外迎接行拜礼,大夫、士也要闪身躲避,表示不敢接受国君的拜礼,自然也不用答拜。不同国家的大夫和士相见,虽然身份不相当,但若是主人尊敬客人,就要先给客人行拜礼;如果客人尊敬主人,就要先给主人行拜礼。

    总之,只要不是到丧家祭奠死者,不是士进见本国国君,受拜的人都要回拜。大夫进见主国国君,国君要行拜礼感谢他的屈驾光临。士进见大夫,大夫也要这样行礼。同一国家的人初次相见,就不论身份高低,应从生人先拜,感谢客人的光临。国君对于本国的士,因为地位悬殊,不需要答拜;但对于他国的士,因为不是自己的臣子,则必须答拜。大夫不能和国君相比,对于家臣,无论贵贱,都要答拜。男女尽管有别,但互相答拜的礼也不可以少。

    士有所献给国君的,过了两天,国君问士:从何处得到的所献之物?士要先行两拜叩头之礼,然后回答。大夫因为私事出境,必须报告国君得到许可,回来后还要献上馈赠礼物的土产品。士人因为私事出境,也必须报告国君得到许可,回来后不必馈献土产品,但必须报告国君请假期已满。国君如果对出境返回的人加以慰劳,要拜谢;如果问及旅途上的情形,要先行拜礼而后回答。

    国君如果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左右应当劝阻说:为什么要抛弃社稷呢?如果大夫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左右要劝阻他: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宗庙?如果士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左右要劝阻说:为什么要抛弃祖宗的坟墓呢?国君应当为保卫社稷而死,大夫应当率领民众保卫国家,直到自己战死,士人应当为法制所规定的卫国责任而死。

    君临天下的人,天下的人都称他为“天子”。在诸侯朝见时,在分六官职位、授予政权、按功任命时,天子自称“予一人”。新天子登基,亲临祭祀,如果是自己的祖宗,祝辞上就写“孝王某”;如果是天神地祗,祝辞上就写“嗣王某”。天子巡视诸侯,派人致敬在诸侯国内的诸神,祝辞要称“有天王某甫”。

    天子死了,史书上应该记作“天王崩”。为天子招魂,应该高喊“天子回来吧!”为天子发死后报丧的凶讯,应当说“天王升天而去”。把天子的牌位袝在宗庙,牌位上应题写“某帝”。天子来除去丧服时,不可以称“予一人”,而应当称“予小子”。新天子如果在丧中去世,既然生前就称之为“小子王某”,那么死后也仍然这样称他。

    天子的内宫有后,有世妇,有嫔,有御妻,还有妾。天子设置官职,先设置侍奉鬼神、侍奉天时的天官,也就是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这六官各自按照一定的法典行事。天子又设立总管人事的五官,也就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这五官各自统辖下属的各官。

    天子又设置掌管府库的官六名,也就是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这六官各司其职。为天子服务的工匠有六种,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他们各自负责用自己所擅长的来制造器物。到了年终的时候,五官把一年的成绩报告给天子,这叫“享”。

第389节 史书的记载() 
五官中的长者叫做伯,他们是主管国家一个方面的大官。他们进见天子时,负责通报的要称之为“天子之吏”。他们如果是天子的同姓,天子就称之为“伯父”。他们如果是天子的异姓,天子就称之为“伯舅”。对于天下的诸侯,他们自称“天子之老”。在他们的封国以外,自称为“公”;在封国之内,自称为“君”。

    九州诸侯的首领,进入天子的畿内。他们如果是天子的同姓,天子就称之为“叔父”;如果是天子的异姓,天子就称之为“叔舅”。对国外,自称为侯;在国内,自称为君。散处在四夷的诸侯的首领,如果来朝见天子,负责通报的人就称之为“子”。他们在国内,自称为“不谷”;在国外,自称为“王老”。至于散处在四夷的小诸侯,进入天子的畿内,自称为“某国人”。在国外,自称为“子”;在国内,自称为“孤”。

    天子背靠绣有斧文的屏风,面向南站立,诸侯面向北拜见天子,这叫做“觐”。天子站在殿门和屏风之间,面向南,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而拜见天子,这叫“朝”。诸侯在约定的日期之前相见,叫做“遇”。诸侯在两国交界的地方相见,叫做“会”。诸侯之间派遣大夫互相访问,叫做“聘”。订立彼此必须信守的条约,叫做“誓”。书面订立条约;在神灵面前献血宣读,叫做盟。

    诸侯朝见天子,自称为“臣某侯某”。诸侯和本国百姓讲话,自称“寡人”。诸侯的丧服还没有除去,赞礼的人对前来吊唁的宾客称诸侯是“嫡子孤某”。诸侯主持祭祀,如果是祭祀宗庙中的列祖列宗,就自称“孝子某侯某”;如果是祭祀天神地祗,就自称“曾孙某侯某”。

    诸侯去世,史策上应记作“薨”。招魂时应呼唤他的名字,高喊“某甫回来吧!”葬完之后,继位的诸侯在丧期中朝见天子,叫“类见”。继位的诸侯为去世的诸侯请求谥号,叫做“类”。诸侯派使者拜访其他诸侯,使者自称“寡君之老”。

    天子的神态深邃,诸侯的神态显赫,大夫的神态庄敬,士的神态舒扬自得,普通百姓的神态毛手毛脚,小家子气。

    天子的配偶叫后,诸侯的配偶叫夫人,大夫的配偶叫孺人,士的配偶叫妇人,庶人的配偶叫妻。五等诸侯的后宫有妇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其他国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本国国君面前自称“小童”。从世妇以下,因为地位卑贱,所以自称“婢子”。

    子女在父母面前都自称自己的名字。诸侯的大夫到天子那里访问,负责通报的官员就称他为“某国之士某人”,这位大夫对天子则自称“陪臣某”。他国的人尊称这位大夫为“子”,本国人对外介绍则称之为“寡君之老”。凡是出使他国的诸侯,都自称自己的名字。

    史书记载天子的活动,不可以用“出”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了失去天下的大恶;史书记载诸侯生前的活动,不可以直呼其名,否则就意味着他犯有什么大恶。对于这些大恶,君子在记入史策时是毫不留情的。诸侯如果失去了国土,这是一种大恶,史书上就要称呼他的名字;诸侯灭掉同姓国家,这也是一种大恶,史书上也要称呼他的名字。

    为人臣的礼,在规劝国君过失时,要讲究方式、场合,不可以有损其威严,如果多次规劝而国君仍不醒悟,臣子就可以离开他。做儿子的侍奉父亲,父亲有了过失,做儿子的多次规劝也不听,就应该用嚎啕大哭继续,希望感动父亲,使他醒悟进而改正。国君生病吃药,臣子要先尝。父亲生病吃药,儿子要先尝。不是世代相传的医生,由于他的医术不精,所以不吃他的药。

    拿人做比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同类的人才能相比。如果有人问天子的年龄,应该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多长的衣服了。如果问国君的年龄,如果国君年长,就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了。如果他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如果问大夫的儿子的年龄,如果他年长,就回答说:能驾驭马车了。如果他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驾驭马车。

    如果问士人儿子的年龄,如果他年长,就回答说:能接客传话了。如果他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接客传话。如果问庶人儿子的年龄,如果他年长,就回答说:能负薪了。如果他年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