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说:大宗的嫡长子即使已经70岁,也不能没有主妇。不是大宗的嫡长子,即使没有主妇也是可以的。

    曾子问道:将要为儿子举行冠礼,被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和赞者已经来到,并且已经被用礼相迎让入庙内,这时候主人突然得到齐衰、大功亲属的死讯,怎么办呢?孔子答道:这要看是哪种亲属。如果死者是同姓的亲属,就将冠礼停止;如果死者是异姓亲属,冠礼可以继续进行,但要简化掉由宾向冠者敬甜酒的节目。礼毕,把行冠礼的各种陈设撤去,把场地再打扫一番,然后按照自己和死者的关系就位而哭。

    如果被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和赞者尚未来到,冠礼就停止。如果将要为儿子举行冠礼,但还没到选定的日期,主人忽然遇到了齐衰、大功、小功亲属的丧事,那就让儿子按照亲疏关系穿上相应的丧服,到时再加上丧冠。曾子问道:加丧冠的人在除丧之后是否还要补行冠礼呢?孔子答道:天子在太庙赐给未加冠的诸侯、大夫冕服和弃服,他们在回去以后设置祭奠察告祖宗,然后就穿戴起受赐的冠服。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是对冠者行醮礼,而不行醴礼。这说明不须补行冠礼改加吉冠。如果是父亲死后举行冠礼,那么,在三加冠礼之后,要打扫庙堂,向父亲的神主行祭告之礼。祭告礼完毕后,前去拜见伯父、叔父,然后设宴酬谢参加冠礼的宾客。

    曾子问道:祭祀在什么情况下才不进行旅酬呢?孔子答道:我听说,小祥祭的时候,主人该穿练冠练服,但不举行旅酬,主人回敬宾客的酒,宾客接过来不饮就放下,不举杯劝饮,这是合乎礼的。从前,鲁昭公在小祥祭的时候就举行旅酬,这是性急了点,不合乎礼的要求。鲁孝公在大祥祭时还不举行旅酬,这是拘谨了点,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曾子问道:自己正穿着大功丧服,可以参加别家丧中祭奠的事情吗?孔子答道:不但大功服可以,从斩衰以下的丧服都可以,这是礼所规定的。曾子问道:这样做,岂不是有点轻视自己的丧服而把别家的事看得过重了吗?孔子答道:不是这样的说法。比如天子、诸侯死了,服斩衰的臣子为之操办丧中祭奠的事情;大夫死了,服齐衰的家臣为之张罗丧中祭奠的事情。士死了,服大功的朋友为之操办丧中祭奠的事情。

    如果遇上月朔的祭奠而人手不够,还可以让服小功、绍麻的人来帮忙;如果人手不够,还可以让每个人来回奔跑,身兼数职。这岂不是从斩衰以下的丧服都可以参加丧中祭奠的事情吗!曾子问道:身穿小功丧服,可以参加葬后的祭祀吗?孔子答道:不一定只有小功可以参加,从穿斩衰以下丧服的人都可以参加,这是礼所规定的。曾子问道:这样的话,不是有点轻视丧服而看重葬后的祭祀了吗?

第421节 亲迎的那天() 
孔子答道:天子、诸侯的丧祭,不是穿斩衰丧服的人还没有资格参与。大夫的丧祭,不是穿齐衰丧服的人不能参与士的丧祭,因为士没有臣下,所以才让兄弟大功以下的人参与。曾子又问道:对于相识的人,自己身上正穿着丧服,可以参加他的吉祭吗?孔子答道:如果自身有丧服,哪怕是最轻的练麻,连自己家的吉祭都不可以参与,哪里还谈得上参加他人的吉祭呢?曾子又问道:脱掉了丧服,可以参加他人丧中祭奠的事情吗?孔子说:刚脱掉丧服就参加他人丧中祭奠的事情,显得忘掉哀痛太快了,这不符合礼的规定。如果做他人丧中祭奠的事情时的侯相,还差不多。

    曾子问道:婚礼已经进行到订婚之后,连亲迎的吉日都选择好了,如果忽然女方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了,那该怎么办呢?孔子答道:女婿家应该派人去吊丧,如果是女婿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女方也应该派人到女婿家吊丧。如果一方是父亲去世,另一方就以父亲的名义吊丧;如果一方是母亲去世,另一方就以母亲的名义吊丧;如果父母不在,就得以伯父、伯母的名义,从男方来说,在料理完葬事之后,由女婿的伯父出面向女方致意说:某之子不行遇到父亲或母亲的丧事,居丧期间,不能和府上结为婚姻,特派我来致意。女方答应了,但并不敢把女儿改嫁他人,这是正礼。女婿出去丧事之后,女方父母派人到女婿家恳切地邀请联姻,这时候如果女婿还不迎娶,女方就可以把女儿改嫁他人,这也是正礼。如果女方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男方也要这样。

    曾子问道:亲迎的那天,新娘已经上路,如果突然新郎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新娘要立即改换服装,穿上步做的深衣,用白绢束发,赶往夫家参加丧礼。如果是新娘已经上路,而新娘的父亲或者母亲突然去世,新娘就应该立即折回娘家奔丧。曾子又问道:如果新郎亲迎的那天,新娘还没来到,而新郎突然有齐衰、大功的亲属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新郎不进大门,在外改换服装。新娘则进入大门,在内改换服装,然后各就其位哭泣。

    曾子问道:除丧之后不再补行婚礼了吗?孔子答道:拿祭祀来说,过了日期就不再补祭祀,这才合乎礼的规定。婚礼还没有祭礼重要,又有什么理由再补办一次呢!孔子说:嫁女的人家,一连三夜不熄火把,是因为念及骨肉就要分离了。娶媳妇的人家,一连三天不奏乐,是因为念及传宗接代,双亲日趋衰老。新娘进门三月,要备礼祭祀公婆的亡灵,祝辞中称之为“来做媳妇”。这样做了以后,才算是正式称为这个家的媳妇。

    曾子问道:新娘还没有行庙见之礼就去世了,该怎么办?孔子答道:她的灵柩,出殡时不须朝见祖庙,她的神主也不附在祖姑神主之后,做丈夫的不须手持丧棒,不须穿孝鞋,不须居住在停灵治丧的地方,归藏在她娘家的墓地,来表示她尚未成为男家的媳妇。曾子又问道:迎娶新娘的吉日已经商定而新娘突然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女婿应该穿着齐衰孝服前去吊丧,新娘下葬后即可以除去孝服。如果是丈夫突然去世,新娘也要照着这样去办理。

    曾子问道:丧事有两个主人,庙里有两个神主,这是合礼吗?孔子答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宗庙天地的祭祀,最尊贵的神也只有一个。由此看来,恐怕难说是合理的。从前齐桓公屡次起兵南征北伐,做了个假的神主随军同行。等到胜利归来,把假神主藏到祖庙。一个庙里同时有两个神主,就是从齐桓公开始的。一宗丧事有两个丧主,起因是从前卫灵公来鲁国访问,碰上了执政大臣季桓子的丧礼,卫君请求吊唁,鲁哀公推辞不掉。

    于是哀公自己就担当丧主(丧主是丧事的主持人,旧丧礼中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没有嫡长子,就以嫡长孙充任)。卫君入吊时桓子的儿子康子站在门的右边,面朝北。哀公作揖请卫君上堂,自己从东阶升堂,面向西站立;卫君从西阶升堂吊唁,哀公拜谢卫君的吊唁,起立,哭泣;在这个时候,康子在丧主的位置上也向卫君拜谢并向灵柩叩头。当时的司仪也没有加以纠正,就好像这宗丧事是有两个丧主似的。现在丧事有两个丧主,是从季康子违背礼开始的。

    曾子问道:古时候出兵,必定要带着迁庙主同行吗?孔子答道:天子巡守,带着迁庙主同行,将迁庙主装载于斋车上,表示天子也有所尊敬。现在倒好,天子巡守,带着太祖以下七庙的神主同行,这就搞错了。在正常情况下,天子七庙、诸侯五庙都不会空着而没有神主。庙空着而没有神主,只有在天子驾崩、诸侯去世和出奔、在太祖庙里合祭群庙的所有神主的时候,才会庙空没有神主。

第422节 古时候出兵() 
我听老聃说过:天子驾崩,国君去世,则是由太祝把群庙的神主统统取来藏到太祖的庙里,这是礼当如此的。等到下葬并且举行了卒哭的祭祀以后,再把群庙之主送回各自的庙里。国君逃难出奔,太宰就将群庙的神主取来同行,这也是礼当如此的。诸侯在太祖庙里合祭群庙的神主,就让太祝把其余四庙的神主迎来。凡是迎送神主出庙入庙,一定要清道戒严。这是老聃说的。

    曾子又问道:古时候出兵,如果没有迁庙之主可以同行,那将用什么神主呢?孔子回答说:用神主的命令。曾子不懂,就又问道:什么叫做神主的命令?孔子答道:天子、诸侯在出行之前,一定要用币帛皮圭作为供品向祖庙父庙举行告祭,祭祀完毕,就恭恭敬敬地将这些捧出,装到斋车上带着同行。每到一个休息的地方,先祭奠这些币圭,然后才敢休息。回来以后,要在祖庙举行告至的祭祀。祭祀之后,把这些作为“主命”的币圭收集起来,藏到堂下的两个台阶之间,然后走出来。这样做就是表示尊敬神主的命令。

    子游问道:为慈母挂孝,规格就和为生母挂孝一样,礼是这样规定的吗?孔子答道:这不符合礼的规定。古时候,男孩子的教育,在外边有师傅,在家内有慈母,他们是奉君命教育孩子的,没有理由为他们挂孝。从前,鲁昭公幼年丧母,有个慈母待他很好,等到这个慈母死了,昭公于心不忍,要为她挂孝。有关的人就向昭公报告说:按照古时候的礼节,对慈母不须挂孝而现在您要为之挂孝,那是违背古礼和扰乱国法。如果您坚持这样办,那么,我们将把这件事记入史册来传给后世,这样依赖损失可就大了,恐怕还是不要这样办为好。昭公辩解说:古时候天子也有平常戴着练冠表示为他的生母挂孝的。昭公不忍心不挂孝,于是就头戴练冠为慈母挂孝。为慈母挂孝,是从鲁昭公开始的。

    曾子问道:众多诸侯一同朝见天子,已经进入太庙的门,但未能把朝见之礼进行到底,不得不中途废除,这样的情况有几种?孔子答道:四种。曾子说:请问是哪四种?孔子答道:太庙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