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我,我带上嫁妆嫁给了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在讥笑我。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这样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蓍(shi)

    竹竿:远嫁女子的乡愁

    卫国的淇水,是年轻男女游乐的地方。悠悠的淇水水波,秀丽的两岸风光,伴随着这些年轻人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因此,每当他们远离故乡,回首往事,思亲怀乡的时候,淇水的景象就很自然地就浮现在他们的脑海。淇水、家乡、亲人、亲情,都融化在一起,激起了内心感情的波涛。

    一位远嫁的卫国女子,因为长期不能回到家乡,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浓厚。无奈,只能回忆自己在家乡时的情景。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这是一件令人多么惬意的事情!可惜现在的自己却身在他乡,再也不能回淇水钓鱼了。还有那时父母兄弟送她远嫁的情形,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离别是一种场面,离别又是一种情怀,最使人难忘。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些场景,思念的心情总是抑制不住。

    眼下女子已经是人家的媳妇,故乡亲人都见不到,回忆激起的情怀,化为热情的期望,真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于是女子开始想象自己回乡后的情景,希望淇水、泉水依旧如故,只不过这时候,女子已经不再是少女时代拿着竹竿钓鱼时那样的天真了,而是一副成熟少妇从容喜悦的样子。女子心想:故乡,我终于回来了!女子似乎想要重新找回少女时代的感觉,于是她又来到淇水边。不过,这次她不是来钓鱼,而是乘船游赏。可谁又知道,故地重游,真得能排遣自己远嫁多时的离愁吗?

    女子在诗歌中写道:

    一枝钓竿细又长,钓鱼钓到淇水上。难道思念都抛却?路远怎能回故乡!

    左边泉水细细流,右边淇水长悠悠。姑娘从此远嫁去。父母兄弟天一头。

    右边淇水长悠悠,左边泉水细细流。粉脸娇笑多可爱,佩玉叮当慢慢走。

    淇水水流不回头,桧木桨摇松木舟。再次驾船水上游,但愿能解心中愁。

    芄兰:装模作样的小屁孩儿

    一个童子,尽管佩带着成人的服饰,但在行为上却依旧幼稚无知,既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还要在外表上显得特别庄重,这种样子想想就让人觉得滑稽。

    芄兰是一种多年生的草质藤本植物,它的荚实和成年人佩戴的觽(xi)玉都是锥形,很相像。女子看到了芄兰,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子很可能和这个童子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他带上觽和决之后,对女子的态度却冷淡了。

    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戴觽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在当时,贵族男子佩觽戴决标志着男子对内已经有了主家的能力,可以侍奉父母了;对外已经有了从政和治事习武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所以童子在佩觽戴决之后,便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一下子变得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这一变化,在多情的女子眼里,不过就是装模做样的假正经罢了,实际上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而已。

    最让女子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在的他却对自己疏远冷落了。因而看到童子的日常言行和垂下的腰带,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看了之后很不顺眼,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有意气她的。男子再怎么显示成熟,她还是一口一个地称他为童子。

    女子似娇似嗔的情态,蕴含着她对童子的情意绵绵: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一本正经相,垂着腰带颤晃晃。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垂着腰带颤晃晃。

    河广:黄河对我来说太窄了

    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出人意料,可是仔细品味之后,似乎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发挥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拍案叫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官仓老鼠大如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运用的夸张手法。

    卫国和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黄河,在古人心中是从天而降的壮浪奇川,它气势恢宏,如雷奔走,直接闯入中原大地。

    一位客居在卫国的宋人,在表达自己急切的还乡心情时说道:谁说黄河又宽又广,我用一支芦苇筏就可以轻松地渡过去。一支芦苇筏,就要飞跃这横无际涯的大河,这样的想象未必也太大胆了些,语力有些石破天惊了。可是,从另一方面想,之所以他会有这样的奇想,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一股不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正在他急不可耐的时候,他又推涌出一个奇想,被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仰望中就能看到。在他的强烈思情中,没有任何障碍可以成为阻隔,卫国和宋国之间的距离缩小了,眼前的黄河也变小了,甚至可以靠一支芦苇筏就可以渡过去。

    慢慢地,我们不再对他的夸张感到吃惊,反而觉得这些奇迹出现得合情合理。现在的他,已经早已不在黄河岸边徘徊,而是轻轻松松渡过黄河,和家里人欢欣笑颜地吃早餐了。

    有时候,客旅他乡的人就会产生这样的心情: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伯兮:痛并快乐着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就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就已经被抛置在孤独和恐惧中了。他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都是充满不安的忧虑。等待出征的丈夫平安回来,几乎成为了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在那个年代,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是不是正义的,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并且,国家给军人荣誉,让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个荣誉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妻子面对丈夫从军,大部分怀有两种情绪,一种是为丈夫感到骄傲,这种骄傲来自于国家和群体的勉励;另一种是为丈夫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这位女子的丈夫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之中的豪杰,同时因为他非常的勇敢,担当了君王的先锋。女子有一位这样的丈夫,自然在人前感到非常骄傲。丈夫出征后,妻子在家也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零乱得像草一样。头发是女性身体中最具装饰性的部分,而她现在对头发毫无梳理,一是没有心情爱美了,二是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对丈夫的忠贞,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第82节 妻子思念丈夫() 
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样的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连见到自己丈夫的可能性都没有,因此妻子对从军丈夫的忠贞,实际上也间接地表现出她对国家的忠贞,这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国家的要求。试想一下,一位军人正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东走西串,哪怕没有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的。这不仅对于家庭来说是危险的,对于国家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当时的社会非常需要军人的妻子对丈夫表现出彻底的忠贞。

    然而,尽管女子算得上是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君王做前锋而感到骄傲,但久久期盼等待的一次次落空,还是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自己的家庭。家庭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的同时,她们还会有一种很深的恐惧感。所以女子会一心想着丈夫,想得会头痛,想得会伤心。可是,她除了想念,又能怎么样呢?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殳(shu)

    有狐:差不多就在一起吧

    卫国经过动乱之后,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流离失所,有不少人失去了配偶。有一位失去丈夫的年轻女子,在路途中遇到一位失去妻子的男子,女子对他产生了爱意,很想嫁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