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XXX大学士,65岁,年富力强,正值壮年)!
我了个去,换成是老百姓,45岁就应该是退休年纪了好不好?变成当官的,就是65岁还年富力强了?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随着魏忠贤杀鸡一样的声音,在朱子龙边上响起,早朝正式开始。
下一分钟!
大殿里却是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开口,似乎这天下并没有什么事情值的参奏。
好像,大概,也许,冷场了?
朱子龙扫了一眼,心里不禁哀叹,一个国家99%的老百姓是文盲,80%的官员是混日子的。就这么,惶惶然的立于朝堂之上,难道不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吗?
“臣有本奏。”安静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大殿里响了起来。
朱子龙看了过去,发现是一个言官,名字嘛,鬼知道。皇帝的手下最少几十万个马仔,名字谁能记住?
“陛下,臣参劾辽东巡抚袁崇焕,蒙蔽圣聪,骄横无上,(以下省略NNN百个字,反正罪名挺多的)!”
随着这名言官的奏折话说完退下,大殿里更加的安静了,所有人似乎都在听着折子里的话,似乎都在思考着怎么办。
然而,朱子龙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朱子龙左看了一下,右看了一下,缓缓的说道:“众位爱卿怎么看?谁先来说说?”
“臣有本奏,臣以为方XX所言有理有据,辽东巡抚袁崇焕,当治重罪。”说话的,附议的是礼部尚书。
其它官员也都上前表示自己认同这一观点,只有少部分人表示反对。
这一刻,朱子龙和魏忠贤的眉头是锁着的。
很显然,这件事其实也是党争中的一部分。
接下来又有很多人说话,参劾的有之,辩解的有之,总是双方看起来似乎是势均力敌。
吵的不可开交,朱子龙摸着太阳穴,决定还是和稀泥算了。反正一般开早会,皇帝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这个了!
下面的大臣们显然也吵累了,仅然皇帝想这么做,下次再议或换个借口再来也行。
于是,没一会,又有兵部的人上奏折说话了。
意思大概是,新任辽东督师王之臣有本上。右都督满桂不满袁崇焕调度之乱,要求圣载!
对这事,朱子龙是伤脑筋的。
算算时间,好像历史上确实是这时候起,满桂和袁崇焕在闹别扭。
宁远之战前,满桂是宁远总兵,袁崇焕,是宁前道。满桂的级别比袁崇焕高,但根据以文制武惯例,袁崇焕的地位要略高于满桂。
战后,满桂升到了右都督,袁崇焕升到兵部侍郎兼辽东巡抚,按级别,袁崇焕依然不如满桂,但论地位,他依然比满桂高。
这就相当麻烦了,要知道,满桂光打仗就打了二三十年。不管各方面都是和袁崇焕不相上下的NB人物!
外加满桂外加他又是有部分蒙古血统的半汉人,为人比较直爽,毫不虚伪,说打,操家伙就上。至于袁崇焕,他本人曾自我介绍过:“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个将首!”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他们?
历史上对这件事,是天启皇帝去世前虚弱的一阵子处理的。
现在历史有了点蝴蝶效应了,换成山寨皇帝在这了。朱子龙想了想,历史上的老法子处理其实是不错的,完全可以照搬。
于是,大手一挥,提议安抚为主。
王之臣管关内,袁崇焕管关外守宁远、锦州,满桂镇守山海关(这时候吴三桂还没啥影响力)。
等到把这些都处理了,朱子龙下朝前,又纠结了。
他在纠结要不要把一件诡异的事情,提到政治的立场上,先下手为强。
那么,是什么事呢?
无它,大爆炸也!
第76章 绿豆里掺红豆,让人郁闷!()
身处21世纪现代的我们,因为从小接受无神论长大,喜欢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任何事情。
直到,爱因斯坦同志,这个大科学家晚年,竞然也开始研究神学,相信有上帝。
我感觉,立时我们的膝盖深深的中了一箭!
而在明朝天启年间,却也发现了一件无法用科学解释,到现在都无法定论的诡异事件,世人皆知。
那就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是天启六年(1626年)明朝首都北京发生的一场神秘的大爆炸事件。
发生时间,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
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
至今仍然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灾变前14天,冷害,霜情严重,5月份竟然“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
灾变前8天,午后,天空的东北角上有云气似旗,又似关刀,先是白色,后变红紫。
灾变前4天,有人看到前门角楼上有火光,青色萤火,大如车轮。
灾变前3天,东北方出现红赤的云气。
灾变前2天,空中出现黑色云气。
灾变前4小时,地安门守门的内侍忽然听到音乐之声,一番粗乐过去,又是一番细乐,如此三叠,大家惊怪,发现声音出自后宰门(地安门)火神庙。
然后,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巨响声中,天空丝状、潮状的无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像柱子。(怎么感觉像核弹头爆炸了?)
如果不是皇宫处在爆炸区边缘,没有受到伤害。估计皇帝也挂了!
最奇怪的是“死、伤者皆裸体”,为空前罕见的怪事,令明末清初的名人学士大惑不解。
关于引发这场灾难的原因,21世纪的现代专家们众说纷纭。
除了“火药焚爆”、“地震”和“陨石坠落说”外,还有“飓风致灾”等观点。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根据,但都无法全面解释所有的诡异景象。
这次爆炸的影响是极坏的,灾变后,明朝举国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怨声沸腾。
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奸臣贼子、阉党宦官横行霸道、倒行逆施、天子无能引起的“天谴”,“苍天有眼要惩治朱家王朝”!
原来没让朱子龙穿越前的天启皇帝,只得下了一道“罪己诏”,将自己大骂一通,并表示要亲自赴太庙祭拜。然后没多久,心力交X,体弱多病而死了!
朱子龙一直在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穿越而引起蝴蝶效应,让大爆炸不按时发生。
这些天来,一直在暗中观察。
终于在这几天,确定除了爆炸的时间可能有偏差外,发生的可能性应该是百分百按历史进行了。
纠结了好几天,朱子龙时不时在想,如何善后为好。
最终自己心里下了一个想把王恭厂附近百姓全体搬迁出去的想法!
死伤二万多人,逼自己下罪已诏,这种事情他可不想做。
让皇妃们和自己查资料,查了许久,朱子龙想到了一个好的借口,也许大臣们仍然会有一些人反对,但是相信事后还是能成功的!
来这上朝前,多少还和魏忠贤透了点风,否则今天他不会这么从心到外,都贴着朱子龙。
朱子龙想用的借口就是类似祭祀的由头!
比如说:X耕是国家永远的大事,就算是常平仓的粮食多的已经装不下了,从皇帝到百姓每个人依然毕恭毕敬的去拜神,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皇帝带着百官去先农坛祭祀,然后亲耕,太子牵牛,皇帝扶犁,皇后播种,亲王掩上沟渠,这一套流程丝毫不得有错。只不过明朝皇帝脸皮厚,许多这种类似的祭祀都没有严格进行下去,找个理由免了!
何况朱子龙这个山寨木匠皇帝,以前可别想他会做这么多礼节上面的事。
现在嘛,算算时间。可以演戏了!
“既然众位爱卿都不无本上奏了,那朕还有一件事要说说!”轻轻的笑了笑,朱子龙扫了下站累了的众大臣们(以老年人为多),接着道:“朕接到了汤若望的奏折,说不久会有日食天狗出现,而且还会落入皇城之中,所以,祖宗传梦于朕,必须在王恭厂进行数月的祭祀做法!”
“这件事情本应该早早的就定下来,只是朕最近一直在梦中受教之,所以才拖了下来,今天就解决了吧!”朱子龙对着下面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到了礼部官员的身上。
下面的大臣们一听皇帝这么说,顿时你看我,我看你,有些面面相觑。
反对的话自然是不太好直接说,毕竟祭祀一事当为国本之一,与礼法相合。只是突然这么一个由头,从无先例呀,事出反常必有妖。
数月的时间显然劳民大伤财了,(不少大臣在事发点附近都有店面,这么一搞会生意大受影响,)何况那里,还是在皇城中心地区。
再说了,外国人的话毕竟不可全信,又很麻烦。立时,不少官员的心里就不认同这事了!
“陛下,臣有本奏!”
想了想这事和自己部门有关,而且刚才盟友们都在暗示,最好事不可为。礼部尚书孙慎行出列,开始说话了。
朱子龙知道这货就是一个挑刺的,但又不能不让大臣们说话,于是眯眼等待看他说什么。
结果,孙慎行叽叽喳喳的说了一大堆,比朱子龙前面的类似引经据X的要强悍的多。说的头头是道!
甚至于还隐晦的暗示,山东巡抚报告,五月中旬,大白天月亮和星星一齐出现了。孙慎行以为非常怪异,暗示请求皇帝修身反省,不要过于劳民伤财。应XX而为之!
最后更是引的无数言官和大臣们附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