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当年最疯狂的时候,每天批阅上千份奏章,就这样他还有功夫处理其他政务。每天只睡觉四五个小时不到,比后世的周总x理还疯狂。
就这,他还活到了八十多岁,简直就不是人。
要知道,上朝是个苦差事。
不只是皇帝坐着久了不舒服,官员们站着更不舒服。历史上还真有不少官员,那怕当了官,也因为天天要上朝,最后不做了的。
可,朱元璋上朝却很有瘾头,天天早朝,风雨无阻。
反观朱子龙,以他半龙人的体质,不晕睡的时候,皇帝分身的精神绝对比朱元璋还强。但是,他从来不会亏待自己。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以超快的速度处理一些最重要的奏折。然后,第二件事,就是快马加鞭的跑去后宫,找几十个,甚至于几百个美女妃子和宫女,玩多个p,xxoo到天亮。
美人在抱,暧玉温香。
醇酒美人,最是容易消磨男儿壮志。但是,人生不及时行乐,似乎生个***也没个吊用。闻鸡起舞,说来容易,坚持下去却是真难啊。
古礼说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朱元璋更厉害,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
老实说,如果朱子龙真的天天用半龙人的精力,让皇帝醒来,似乎也勉强能做到。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天天,起的比鸡早,让百官也累的像狗一样。估计,没多久,就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官员过劳死了。
感叹的叹息了一下,看了下都快中饭十二点的太阳。
再次让皇帝分身醒来的朱子龙,抱紧了下昨天晚上就爱爱爱不够的田妃。两个人耳鬓厮磨了一阵,他的手便从胸口移下,顺着美人的小衣滑到了她的腹下,立时听到了一声美妙的呻银传出。
田妃轻嗔道:“皇上,早朝时间都过了!”
回应田妃的是朱子龙的坏笑,以及行动快过嘴巴。
下一秒,朱子龙将她的身子轻轻一翻,趴伏在床上。然后自己的双手,将绯色亵裤扯下一半,立刻露出粉润润的半个翘臀来。
入目之内,柳腰凹陷,纤纤欲折,粉臀高耸,翘翘圆圆,肌肤嫩白。发出诱惑的光芒!
去他麻的早朝,以后统一修改为午朝和晚朝,早朝取消。
…
几个小时后,xxoo了几次,又吃完中饭,这才慢吞吞的传令上早朝的朱子龙。
当场宣布了,从今天开始,早朝变下午朝。如果有事,就变晚朝,如果还有事,就休假了。
百官闻之,齐齐冒了几分钟的白眼。
幸好,前面的大明皇帝一个比一个不堪入目,万历更是n年不上朝。相比较起来,朱子龙这个皇帝分身,已经算是合格产品了。
只少一个星期还会少那么一二次朝,还能指望什么?
所以,百官除了冒白眼外,也没说太多反对的话。再不济也有皇后和太子,以及内阁帮忙,反正平时也是这样。
于是呼,大明朝以前是皇帝不上朝,现在是合法的变更为早朝不再存在,而是变成了下朝和晚朝。
…
第二天,第一次合法明文规定的下午朝,正式开始。
百官们第一次合法的睡到了吃过中饭后,皆佩牙牌,也同样慢吞吞的进宫来。由东、西长安门步行入内,在朝房内等候。
候朝时,大学士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另外端门内左侧有值房五间,又名“板房”!
等到朝廷仪仗队和锦衣卫们,先入内检查和站位完毕,朝钟响起,文武百官按照将军、近侍官员、公侯驸马伯、五府六部、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先后顺序鱼贯进门。
仪礼司官员站在路边,手里拿着小本本,瞪着两只大眼睛看谁乱了礼仪,纠仪校尉虎视眈眈地等着拿人。
只是,如今午朝不比早朝,大家准备的充分,也睡的足,精神饱满,亚根就一个个礼仪分到位,根本没人犯错。
等到百官过了,右掖门进入大内。
太监鸣鞭之后,各司官员陆续过桥,诣奉天门丹墀之下,左右站定。
鸿胪寺唱‘入班’,百官入殿!
一抬头,好吧,百官又是白眼不停。皇帝下午朝也还迟到,你厉害。
不过,仔细回想一下,百官又感觉。早朝变下午朝,似乎也不错。只少自己这身子骨,感觉比以前上早朝舒服多了。
如此下来,身体棒棒,也许能多活几年命,多当几年官。
皇帝迟到就迟到吧,正好我们先把要奏的事,再在头脑里过了过,思索一下用词。
…
第1108章 新政策出台,一二三等等!()
第1108章 新政策出台,一二三等等!
删删来晚的朱子龙,没有让百官失望。重量级的旨意一个接一个的出来了!
尽管朱子龙每次附体皇帝分身,只有30%的时间用来处理国事,70%的时间用来和后宫的妃子们,大玩多个p,xxoo运动。
但是,在本体那边,他却是天天思索治国之事的。
为此,早就有计划的在制表一个新的政策。
而今天就是出台的时候了。
新政策的第一条规定,就是,内阁披红规定有时限了。
以前内阁掌握了披红权利,外廷的票拟进来被拖着不批的事情很多。(官僚主义很厉害!)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披红是有时限的。内阁送来的票拟,最多两三天,必须给个说法。否则,可以通过新设的部门,走上访。直接上报到王承恩那里,然后再转皇帝定夺。
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什么事情都能最快的速度解决。
内阁的官僚作风,就能得到压制!
第二个,就是开海省份要扩大,以前只有广东沿海和山东沿海可开海经商,现在只要符合自主原则,那怕不是沿海省,只要距离海边不远,也都可以开海。
并且推出各种鼓励海商的优惠待遇,全面开海,不再闭关锁国禁海。
这第二条,如果是放在十几年前的大明,皇帝胆敢提这一点,基本上就没可能通过。
…
明朝历史上,曾有过短暂的解禁,隆庆年间的“开海”。
嘉靖“倭乱”发生后,明朝朝野曾发生过一场禁海问题的争论。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放弃传统的“海禁”政策,要不要开放本国商民的海外贸易。
当时,尽管很多人仍抱着既定的“海禁”政策不放,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海禁”与海寇之间的关系,极力主张开放“海禁”。
但是,这些有识之士,毕竟是少数。
百官中仍然是拼死反对者为多,最后各个明朝皇帝还是没有开放海禁。
所谓的“海禁”不过是这些官员们勾结海匪牟取暴利的鬼把戏。开海不过是让海外贸易正常化,朝廷收取少量关税,断了狗官们的财路,所以他们拼命反对。
这会儿的大明皇帝,大有永乐和朱元璋的作风了,而且实权在手。所以,朱子龙才胆敢再提全面开海!
第三条新变通,就是军事变动了。
京营的整编,到了最后的时刻。
对于这一点,卢象升一直是皇帝的支持者。
而且对皇帝的计划很认同,这是一个稳中求速的法子。在皇帝坚定的意志之下,旧军官们都留着,给一份饷银不用他们带兵就是了,先养你二三十年,等你老了就没话个说了。
相比起其它变动来,能给个善终,怎么看都是开恩了。
京营的士兵变城管,保证京师的卫生环境。上了岁数的老卒,你去扫大街吧,每个月有一份薪水。怎么算也是公务员呀,只少不用每天操练,不是?
按朱子龙的意思,就是反正事情很多,不怕没一口饭吃。
看看后世,截止2012全国公务员(行政编制,公务员身份)的数量700万左右。吃财政饭的就多了,学校,医院,军队什么的总共4000多万。
比例为1:2。77!
也就是新中国21世纪,tm的,是平均三个左右的老百姓,就要供养一个公务员。(想想真坑爹!)
大明现在,加所有公务员一起算,也就几百万。
以一亿多的人口来算,加上开海的好处,以及殖民的好处。几十到一百多个百姓,才供养一个公务员。
还怕供不起?有人造反不成?
…
当然,新出台的东西,有人喜欢。自然也就有人讨厌!
为了分散百官和大明天下人的注意中心点,朱子龙还特意向百官解释道:“万里海疆手中握,扬大明之威于异域,才是真男儿。诸位可知,前些日子,我大海有海商发现了新大陆?”
“最近龙王那边传话过来,说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金矿,以及铜矿和翡翠。可谓遍地黄金!”
皇帝难得笑谈风声,下面的人听的心里砰砰跳。
以前海禁,其实只禁百姓,不禁他们这些人。谁家没点海外生意,但毕竟没做大,规模也不行。别说发现新大陆了,连出去的商品都很单一。
先前朱子龙本体,带队打出海外,鼓励开海,并设山东多省开海试验点时。他们还恨过,但是现在。
如今要说挣钱最快的,还有比跑远海商人还快的么?
…
其实朱子龙的皇帝分身,还有一条没说出来,那就是准备史制整治。
不过,这一条,本体册封一字并肩王后,这会儿就快到南京来谢恩了。原本是打算走个过场,这会儿计划一变,他想让本体来带头主持这个事儿。
当然,这个整治,不用以前的名号。换成了朱子龙熟悉中的,后世的那一套财政预算制度!
不学那朱元璋,只知道杀,杀,杀。
什么叫做财政预算制度,那就是在收商税的前提下。提前一年,拿出一个明年的预算,交给京师的户部核算。该花什么钱,不该花什么钱。
每年的两税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