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是真实的资料,你们去南京可以看到这地方和船!)
当然,朱子龙去的不是这个主题公园。而是南京的另一个郑和船厂!
根据信息公司的提示,这个处于南京市鼓楼区滨江大道1号,顶着“造宝船,迎青奥”宣传语的郑和宝船厂内,现在麻烦重重。
2005年,正值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历史上的这一壮举,南京市鼓楼区打算复建明代“郑和宝船”。
当年10月,鼓楼区政府与马来西亚金龙电子集团共同成立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双方约定,出资1000万美元,由该公司在郑和宝船厂负责复建宝船。
长71。1米、宽14。05米、高5。4米……设计方案中,“郑和宝船”的尺寸别有寓意,象征着1405年7月11日郑和首次出航。
(实际上是缩小的了特定郑和宝船,真正的宝船那可是和现代的航空母舰一样大的。)
这么多年来,“郑和宝船”建好下水的日期,被一次次往后推。
是没造好吗?不是,是因为公司内部股东打起了官司,那老板也换人了,加上有些工程货款没有给够员工们,所以这缩小的宝船一直没能按时出水,甚至于成了一个负担。
朱子龙仅然重视大海利益了,又不好购个钢铁大轮船回明朝,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标志性的郑和宝船上面来了。
宝船,当年郑和舰队拥有的世界最大木质帆船。《明史》称其长四十四丈,折合公制138米,宽61。6米,船高四五层,9桅12帆,锚重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排水量达上万吨。
(你们去查下,中国和一些国家的现代航空母舰是多大吧,你会吓一跳的。真正的郑和宝船长度几乎和航空母舰一样长,但是在宽度和高度上,比现代21世纪的航空母舰还要高,还要宽。)
明朝简直不要太牛比,可以换句话来说,早在几百年前,中国就已经拥有打造木制航空母舰的能力了!
然而明中叶以后的漫长海禁中,它独步世界的建造工艺已渐渐失传。
唉!
停车,来到郑和船厂大门口,远远的就能看到工厂内部那个已完成了的缩小型宝船。
朱子龙感叹的自语:“明代,郑和下西洋并非劳民伤财之举,应该是功大于过的。”
“郑和下西洋的那30年正是明朝最昌盛的30年,而这样规模庞大的活动能坚持30年之久,说明它有一定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规模庞大船队巡游各国也起到了宣扬国威、稳定后方的作用,仅1423年就有16个国家的1200名使节来华。”
“历史事实证明,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国家要强大,不可置海洋于不顾。”想到这,朱子龙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不移的神态。
“中国历来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这强国梦就让我从几百年前,就开始吧!”下一秒,朱子龙双手握紧拳头,心中对自己暗暗起誓:
“国家衰落时,侵略我们国家的都是从海上来的。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了,绝对,绝对!”
船厂的保安和中层领导们,对朱子龙的到来,感到吃惊。
但是接下来就是一阵欢喜,因为朱子龙的来意很明确,竞然是不但要购买那个成品缩小型郑和宝船。还要购买下郑和船厂,所有员工保留。
这可是大事儿!
很快,公司领导高层和一些区域性基层官员给惊动了。
于是,一行人出现在了会议室中。
经过一天的商谈,各项事项都快速的以特事特办的速度解决了。(对于接盘侠,原主人和各方面的做事速度,全世界通用,速度效率会快的吓死你的。)
朱子龙购船其实没花多少钱,但是购下这个工厂花了点钱。一共加一起上上下下,再打点下员工们的拖欠工资,和设备维修保养等钱,大概算下来要一亿左右。
而且正式等恢复生产,清理各方面,哪怕是拖管于专业的职业经理公司,没一二个月下来也搞不定。
但,这恰恰正是朱子龙每次穿越的时间冷却跨度。
所以,他能等的了。
在安排了NNN个不同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控制公司,再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发够工资和对以后的工作目标等事项后。
朱子龙就又成了耍手掌柜,正式进入了工厂那个成品宝船里面观察。
“给宝船的底部贴上防水铁皮,刷上防水油漆,加班加点二天内搞定它。所有工人多发半个月工资,以示奖励。”朱子龙对边上的秘书说道:
“嗯?宝船上除了借风的设备外,竞然在内部下层还安装了柴油发动机?”
很快,朱子龙就有了新发现。
“这个,老板。是这样的,因为当年准备让它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但为了降低成本以及人工费,以及怕速度太慢,就私下安装了大马力的柴油机。这样逆风的时间也能一路狂飙,如果老板不喜欢,我们可以拆掉。”秘书小心的回答道。
“拆掉?为什么要拆掉,这样很好嘛,以后如果再造新宝船,都可以用上这样的设备。甚至于各种导航设备等等,也可以装上。另外,宝船上的这些个刷铜水钢炮,也一并不能少了!”
朱子龙心里欢喜的紧,这真是意外之喜。自己原本就想给宝船装柴油机呢,现在正好时间也省了。
第119章 现代仿制古代风水炮!()
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首下西洋,自南京的宝船厂开船,龙江关出水,历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
此后至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队远航,访问了亚非近30个国家和地区。
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和巩珍都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分别是《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及《西洋番国志》。
《瀛涯胜览》一书,该书卷首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文献还记载了郑和出使西洋的人员组成,主要有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规模庞大,首次出使有27800多人。
郑和船队,不管是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主要有宝船、马船、粮船、座船和战船,郑和宝船有9桅12帆。
当然,宝船也分大小几等。
最小的只是几千吨的排水量,而最大的宝船丝毫没有疑问,排水量近2万吨(排水量不等于船体有这么重),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难怪说可以在上面骑马跑,练兵,种菜种田!)
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1400多年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现代21世纪的航空母舰编队战斗群也只有几十只船,而郑和下西洋的有二百多只,按当时来说,是有八九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了。
我大明威武V5!
不过,朱子龙现在购的是山寨宝船。
这个山寨货,只有70多米长,宽度也只有十几米,不过高度倒是还行。
以多发半个月工资为奖励,朱子龙安排工厂的现代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给自己的山寨宝船在下面加上防水铁板和其它东西。而内层木板也贴了铁板!
哼,哼,就算是中弹了,以黑火药的炮弹威力,也是根本打不穿的!
(甲午战争时,有历史记载,还从来没有一个轮船是因为黑火药的炮弹打沉过一个铁制军舰的。)
山寨宝船金管只是安置了铁板,只能算是半个铁制船。但是1626年时的各国海船和炮弹水平,比起甲午战争时期来讲,又落后了不少。
所以,大可安心。
处理完这些,朱子龙又让秘书打电话给南京的小商品市场管理中心处。
让他们按货单上送日化产品和其它的产品过来,这年头批发不但便宜,而且有熟人介绍的话,直接送上门来。朱子龙还一家一家的自己上去提货,这亿万富翁当的也太?
所以,现在只要电话打过去,自己在家里验收就行了。
而这些事情,检验的话可以交给手下的员工,做为刚接受的员工,对检查绝对用心,不会存在质量问题。这个道理就跟,你刚当上官员,前几年基本上不会贪污一样,是一个理儿!
大部分的事都有人帮自己做了,朱子龙这会儿才有些老板的样子。
这不,他又来到了古董炮车间,这里是生产宝船仿制炮的车间,对外的名义是镇风水炮车间。
以前的仿制炮还有一些在这里,加上设备现在重新开动了,做新的也是可以的。
“朱总,请看,这就是您要求的野战古代风水炮,钢铸,口径95mm,发射5公斤的女子铅球。因为是钢铸,我擅自做主缩短了炮管,拉了膛线。拉到附近的山里做过几次试验,使用颗粒X药,射程能有1500到2000米。”车间主任向朱子龙汇报道。
朱子龙这会当然不用装比了,用老板那通用的面无表情点点头,指点道:“很不错的一门风水镇宅炮,非常轻便,有二三个人就能推着满地跑。在国外应该销量不错,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熟练的炮手一分钟也就能打两发。”
听了这话,车间主任心里直冒白眼,心眼老板你都说了是风水炮了,一分钟打几发有啥关系。
又不用这玩意打战,现代军事火炮分分钟秒杀它。
谁用这个打战,纯属脑残。就是是非洲黑人部落也不会购这个,一般都是有钱人装门面的。
他不知道朱子龙是怎么想的,此时此刻的朱子龙摸着这些炮体,心里是美兹兹的。
这种现代仿制的古代火炮的好处很明显,轻便!射程还不差!
有了这种火炮,在步枪射程之外的“我大清”野猪皮铁骑军队,就得在炮火的威力量下逼得把集结的阵线往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