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值八月。白天有阳光的照射,虽然身在雪地中,尚不觉得有多寒冷,但太阳方一落山。凛冽的寒风吹来,那种刺骨的寒意让人不禁直打冷战,就算是身着厚厚的裘皮貂衣,也挡不住这般如同地狱之中吹出来的冷风。
太阳刚一落山,刘胤就下令停止行军。黑暗中的雪山除了寒冷是最大的危险之外,那些深不见底的深渊更是可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滑落到悬崖下,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刘胤只是下令白天行军,一到晚上诸营必须挑选背风处安营扎寨。
雪山的夜晚既睛且冷,皓月当空,寒风凛冽,身着冬衣的士兵就算是钻到帐逢内,也冻得籁籁发抖,那寒风就如同一把刺骨的刀。一寸寸地凌迟着每个人的身体。在这寒冷的夜晚,士兵们相互之间挤着一起,依偎着,这样就可以暖和一点,爬了一天的山,本来身体已经是极度的疲惫了,但没有人敢睡着,这么冷的地方,一旦睡过去,很可能就永远也不会再醒来了。
刘胤传令火头军架起行军锅。连夜不停地熬着姜汤,山上除了积雪之外一无他物,点火的柴禾还是伙夫们从山下背上来的,水到是不缺。就地铲雪入锅,烧成开水就行。
为了避免疾病和瘟疫,刘胤下令所有的蜀军士兵一律不准饮用生水,不管是河水泉水还是雪水,必须要烧开了才能喝。虽然这样做比较繁琐,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士兵们不感染疫病。要知道以现在医疗水平和条件,一旦感染疫病,几乎是无药可医,而且会给整个队伍带来灾难。
一碗碗带着辛辣味道的浓浓的姜汤依次送到了每个士兵的手中,顺着喉咙咽去,整个胃部都有一种灼烧的感觉,浑身的寒意顷刻间就被驱散了。
刘胤知道,当年红军过雪山时缺少棉衣御寒,烧酒和辣椒水几乎成了保命符,不过现在可没有辣椒,辣椒这玩意此刻还呆在印地安人的田野里,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想都不用想了。至于烧酒,那得高纯度的酒的才行,现在的人喝的大多是低度的米酒,别说是依靠它取暖了,只怕越喝越凉了。
于是刘胤想到了生姜,生姜有温中散寒,祛寒除冷的功效,人感冒之后服用姜汤都可治病,在寒冷之中喝上一碗热姜汤,就可以祛除身体内的寒气。早在南中之时,刘胤就下令大量采购了一批生姜,就是准备在翻越雪山的时候备用。
很是艰难地熬到了天亮,刘胤下令立刻出发,争取在天黑之前翻越第一座雪山。
但夹金山的气候素来以变幻莫测为特点,早晨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朝阳红彤彤的,天气睛朗,可一转眼的工夫,就阴云漠漠,狂风卷集着鹅毛大雪,向着朝山口方向的挺进的蜀军劈头盖脸地罩了下来。
整个大雪山都笼罩着一片云蒸雾绕之中,百步之外就难觅人影了,寒风呼啸着,夹杂着雪片,拍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裸露在外面的肌肤都冻得发紫了,就算是穿着兽皮的皮靴,十根脚指头都麻木的没有了知觉。
刘胤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停,如果停下来,人就会冻僵,他带头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顶风冒雪,一步一步地向山口方向挨了过去。
主帅如此,所有的蜀军士兵没有人有半句的怨言,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咬着牙,手挽着手,一步步地坚定向前。
越临近垭口,风更加的猛烈了,狂风卷集着地上的积雪,漫天飞舞,眼前的视线一团模糊。刘胤同赵卓并肩而行,前面是阿坚率着几名羌人亲兵在开路,飞舞的雪花几乎将他们给掩埋掉了。
但刘胤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一下,他清楚,在这个困难的时候,他更不能有丝毫的停歇,他一旦停下来,整支队伍就会全部地停下来,在雪山之巅,最忌惮的就是停步不前,一旦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恐怕下一步就连步子也无法再迈开了。
在刘胤的带动下,三万大军如同是一条白色的巨蟒,未完待续。
第383章 街亭之战(十二)()
从弓骑兵进入到一箭之地的可攻击范围之内,在进行弓箭射击的同时,弓骑兵的速度明显地就降了一下来,而两翼的枪骑兵,却依然是速度不减,快如疾风地撞向了整个的魏军骑阵。
二百步……一百步……五十步……
以战马高速奔驰的状态,这么一点距离几乎是转瞬即至,枪骑兵不遗余力地冲击着,很快地将弓骑兵压到了身后,率先与魏军骑兵实施了接触。
双方都在向前高速奔驰着,巨大的惯性让这种接触变得铿锵有力,长枪刺穿铠甲的声音,战马相撞的声音,双方兵器的格斗声音,以及呐喊声,厮杀声,濒死的惨叫声,交织到了一起,双方进入了真正血腥残酷的厮杀之中。
双方的骑兵大队人马并没有因为前面的冲撞而减缓速度,反而以更加凌厉之势冲向对方的战阵,在这种铁骑洪流之中,个人的力量几乎是微乎其微,整体的、磅礴的气势席卷着一切。原本泾渭分明的红色洪流和褐色洪流融合到了一起,起初也只是一少部分的接触,在很短的时间内,两股洪流都急速地冲击向对方,更大范围地相互融合着,再也分辨不出那儿是红色,那儿是褐色,完全成为了一种血色。
骑兵之间的正面对决无疑是最为惊心动魄的,战斗空前的残酷,惨烈,无数的骑手在对决中从马背上掉了下去,被践踏成泥。无论是魏国的士兵和蜀国的士兵,此时此刻,都杀红了眼,拼尽全身的力气,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呐喊着,厮杀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拼的就是血性就是豪气,这就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遭受到蜀军弓骑兵的打击之时,魏军骑兵恨不得胁生双翅飞过这一段的死亡地带。在他们看来,只要与蜀军骑兵纠缠到一起,蜀军的弓骑兵就很难再发挥什么作用,与蜀军骑兵正面作战,魏军骑兵拥有着极强的心理优势。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不但想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魏军的枪骑兵需要一只手来操纵缰绳,所以只能用一只手来使用武器,所配备的刺枪既短且轻。以方便骑手操控使用。饶是如此,魏军枪骑兵使用刺枪的招式也非常地单一,只能用刺、扎、挑的方法,由于单手的力量不足,刺枪的威力也只能发挥出五六成的水平。
而蜀军枪骑兵却是个个双手握枪,他们的刺枪,显然要比魏兵的枪更长更沉,双手握枪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力量更强。而且可以使用的招式不再单一,刺、扎、挑、扫、撩、点、挡。诸多的招式都可以使用出来,而且变化多端,远比单手持枪灵活的多。
方一交手,魏军骑兵就吃了一个大亏,他们刺出去的枪,被蜀兵轻易地格挡掉。而蜀兵反刺过来的枪,他们却无从闪避,第一批冲入蜀军骑阵之中的魏军骑兵,无一幸免地被长枪刺穿了身体,死于马下。单手持枪和双手持枪的优劣立判。
这样的交手结果让魏军更是大吃一惊,比蜀军拥有大批量的弓骑兵更为地让人震惊,要知道双手持枪后,战马就无法有效地操纵,很容易从马背上摔了下去,能有这样高超骑术的,更是凤毛麟角,比在马上骑射的技术更难掌握。
如果说蜀军个别的骑手有这样的素质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蜀军所有人骑兵都拥有这样的水平,这让一向以骑兵自傲的魏军震惊之余,深感匪意所思。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蜀军的“秘密”,他们所使用的马鞍和马镫同魏军使用的马鞍马镫完全不同,他们的马鞍前后高翘,中间凹陷,而他们的双脚都踩在马镫之上。
难道这就是蜀军骑术精良的原因?
由于双方短兵相接,距离很近,魏军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蜀军的新式装备,的确,就样的马鞍和马镫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没人相信蜀军可以找得到上万名训练有素能力出从的骑士来,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马鞍马镫,也只有装备了这些马具,才能导致;蜀军骑兵有质一样的飞跃。
初战得手,让蜀军的士气更为地高涨,枪骑兵们呐喊着,热血贲涨,以势如破竹之势向着纵深处挺进,整个魏军骑兵阵地在蜀军枪骑兵的冲击之下,损失惨重。
弓骑兵收起弓箭,抽出雪亮的马刀,也加入到了攻击的队列,虽然他们没有使用刺枪这样的长柄兵器,但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身体的灵活性和可移动的幅度大增,使用细长的马刀,更加地轻巧灵变,就是同使用单手刺枪的魏国骑兵交手,也一样不落下风。
蜀国骑兵是一路狂歌猛进,所向披靡。
唐彬不禁是惊呆了,面如死灰,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骑战竟然是这样的结局,曾经无数次地自诩魏国骑兵是如何如何强大,不可战胜,而今天的现实,无疑让唐彬挨了重重的一掴耳光一般。什么天下无敌,什么不可战胜,在强大的蜀军骑兵面前,魏国骑兵竟然会脆弱不堪,成为了单方面被屠杀的对象。
唐彬也注意到了蜀军骑兵的装备不同之处,他顿时了然了,原来蜀军骑兵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厉害,竟然是装备了新式马具的缘故,怪不得!怪不得!虽然唐彬一时半会儿还无法理解蜀军马鞍马镫的真正价值所在,但蜀军骑兵变得如此强大犀利,显然与这两样东西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唐彬可不是那种轻易就认输的人,虽然魏军前锋部队遭到了重创,但好歹他们拥有着两万之众,兵力的优势让唐彬产生了倚多为胜的念头。
他当即下令,左右两翼的骑兵发给迂回攻击,去包抄蜀军骑兵的后路。就算蜀军骑兵再强悍,也是无法经受住腹背受敌,正面作战无法突破,唐彬只能是寄希望于剑走偏锋。(未完待续。)
第384章 街亭之战(十三)()
迂回包抄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情况下是只有在己方占据优势下,为将者才会采用这样的策略,毕竟迂回到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