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成的后果却要李破来承担了,和蒸蒸日上的代州相比,并州的土地更加肥沃,如今粮产却勉强只能跟代州持平,这无疑是件令人比较心塞的事情。
这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等下去。
所以现在并州人想起前太原留守李渊来滋味儿比较复杂,一个呢,李渊在并州任上的时候,确实为并州人做了不少事情,没让乱纷纷的盗匪破坏大家的安宁。
可现在一瞅,李渊把并州祸害的也不比杨广轻嘛……
嗯,情形说不上有多好,却也不算坏,按照苏亶隐约流露出来的意思,没有西河郡的拖累,面子上应该能更好看些。
另外一部分就是河东诸郡,最糟糕的也是河东,今年河东的粮食肯定撑不到秋收,需要北边接济,至于接济多少,还要看诸郡的具体情形而定。
这无疑会拖累并代两州恢复元气的脚步,苏亶说这个的时候,心里也觉着有点古怪,自古至今,并代两州这样的边塞之地,从来都是伸手向南边儿要粮要人,没想到今天却反过来了。
这和去年一路打到绛郡时李破,以及王庆等人的估算明显有着偏差,那会儿大家都认为就绛郡,临汾等地所得粮草以及去岁河东诸郡秋收的情形来看,大致上能让河东的人们吃上一年饱饭,等到第二年秋收。
现在苏亶又是另外一番说辞,那当然是居中统筹的苏亶的话更为可信了。
也就是说,今年一年还得稍稍勒紧腰带,还得看看今年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不然的话,闹个什么旱灾啊之类的,也许近两年来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呢。
苏亶最后总结了一下,觉着今年各处粮仓应该会空一些下来,可百姓之家都能缓上一口气,等到并代两州陆续开始缴纳税赋,情形会迅速好转。
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年到两年为期,中间或者以后再要用兵,时间还要延长开来。
有苏亶这样精于统筹的人在,李破确实省事不少。
当然了,对于苏亶来说也足够幸运,不像旁人那里,有着乱七八糟的众多掣肘,又有着李破的鼎力,做起事来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这也是李破一直在剥夺军将们对一些方面的话语权的努力在起着作用,他几乎从不跟军中将领们商议民生等问题,久而久之,将领们对这些也就不感兴趣了,没了乱纷纷的声音,于是文臣们也就压力巨减。
像窦建德,王世充,甚或是李渊那里,有功将领们不但要争功,而且对人事任免,粮草分配,以及人力物力的征用吵的沸反盈天,而因为身有军功,话语权还很大,这样一来,对于战乱过后恢复民生的进程可谓是影响巨大。
将军们的思路本就和文臣不一样,再加上战事延绵,以及文武混成的制度,所以,北方其他诸侯那里,恢复起来都是磕磕绊绊,甚至王世充空有洛阳城中一班文臣武将,却最终弄成了以战养战的模式。
远不如李破治下这样杂音疏少,各人做起事来,也就专注的多,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就和其他人治下不可同日耳语了。
李破对苏亶做出的努力很满意,待其说完,便举杯相敬道:“元宰与我年纪相仿,却有大才在身,有元宰在侧,哈哈,今后咱们肯定不用再饿肚皮了……”
玩笑一出,陈孝意抚须而笑,薛万彻也咧开了嘴巴,苏亶起身相谢。
三个人心思都够用,李破话里的意味很明确,苏亶最大的优势于其才干,而在于他的年纪,只要没病没灾,跟随在这位身边,将来前程定会在其他两人之上……
第564章王号 二()
之后薛万均也说起了自己的一摊儿。
他管的事情也不少,自李碧有孕,薛万均顺势与苏亶并列,任职总管府司马参军,掌士卒招募,练兵,军中刑责,牧养马匹,督造军械等事。
这无疑是个非常的职位,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从军府手中剥夺下来的职权,换句话说,薛万均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问责于军府兵将,并在一些时候,能够直接指挥军府士卒行事。
当然了,他能来到这个位置是有着幸运加成的,一个是李碧生孩子去了,他又正好在李碧手下当练兵大使,于是接替了李碧的职权。
另外一个呢,那会儿大军在外,没什么人跟他争,再有就是他的兄弟薛万彻统领李破近卫,越来越得李破信任,连带着薛万均也得了好处。
不然的话,没有这些机缘巧合,如此重责又怎么会落在薛万均头上。
当然,战乱时节造就了很多青云直上的家伙,不多薛万均一个,这里面的一些其他原因,也不用一一细说。
说起来,与民休息,募兵这一职能如今已陷入停滞状态,各部军旅的膨胀被人为的压制住了。
只有北边儿被俘的突厥部族在不断的充入骑兵军旅。
这一年多近两年的时间里,薛万均最的任务其实就是两个,一个呢,就是操练突厥人士卒他们能够融入到代州骑兵集群里面去。
然后就是严格军律,约束这些曾经在大草原上撒欢儿的突厥人,如今看来,可谓成绩斐然,骑兵各部的扩充一直在持续当中,突厥士卒能够很快适应隋地的军旅生涯,薛万均功不可没。
可薛万均也说了,突厥人成军受到了战马的限制,突厥人从军征战的愿望非常强烈,可战马有点供应不上了。
没办法,恢复北地元气,草场上放养了的牛羊,战马的牧养也就受到了影响,而且薛万均也觉得,牧草冬储也有其极限,骑军再多的话,牧草也会跟不上。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骑兵最好保持现在的规模,再多的话也只能向云中用兵一条路可选了。
另外骑兵的战损补充根本不是问题,有很多突厥战士抻着脖子等着别人战死,好留给自己一个位置呢。
显然,被俘的突厥部族非常想摆脱他们如今的生活状态,而连番的清洗突厥人中间的贵族在急剧减少,那些普通的牧民终于有了出头的机会,他们对于回归草原的愿望日益淡薄,只想摆脱奴隶的身份,并为此做着努力。
有了薛万均的分析,那么接下来李破下的决定就非常快了。
允许突厥人和当地百姓通婚,一旦与当地百姓合籍,可以给他们府兵的身份,但有前提条件,改个汉人姓氏,学会说汉话。
没什么奇怪的地方,无论是薛万均还是陈孝意都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因为自秦汉以降,对内附的胡人其实都是这么干的。
晋时干的活儿太糙,元气也被汉末战乱伤的太重,于是被内附胡人给反噬了。
现在的情形其实也很凶险,李破早已有心将突厥人移入雁门,可这看起来并非良策,突厥人需要的生存空间很大,雁门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而且雁门百姓与突厥人有大仇,突厥人一来,说不定就要生出内乱了。
所以说,突厥人和代州百姓通婚也不那么靠谱儿,马邑城中寡妇最多,可真能嫁给突厥人的能有几个?
这必定是个长远功夫,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防着突厥人北归或者就地叛乱。
说的差不多了,薛万均也有自己的建议,如今府兵人家农闲时操练也已恢复了隋时旧制,兵器铠甲也在发放之中。
可军府辖地还没有确定,也就是说,军府制在李破这里上下脱节了,卫府将军们都有实实在在的兵权,募兵操练等事又归了总管府,于是他们对地方府兵如何如何也就失去了兴趣,竟然没有一个人就此事发声。
薛万均的意思是,府兵军籍彻底归于中央,之后由总管府责令各个卫府派人去地方操练府兵,总管府派人行使督察之权。
一旦有事,则以军籍为准征发府兵,归于卫府将军节制。
李破稍一琢磨,就觉着并不不可,府兵制的最的一个目的就是中央集权,防止将领运用个人威望而行割据之事。
好处显而易见,他确实在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又能抑制将领们的野心和实力,有名有姓的将领都在中枢任职,地方上那些人自然而然也就不敢太过放肆。
至于弊端嘛,看看现在这世道就能明白,府兵制一旦崩坏的结果了。
薛万均的提议,是在府兵制的基础之上,剥夺将领们的权力,李破之所以觉得可行,于此,而在于这种微调不至于激起将领们的反感。
薛万均聪明的将练兵的权力分给了卫府,却将本应存于各个卫府的府兵军籍拿过来了,也就是说,将错就错,反正如今卫府辖地不明,索性再动些手脚,加紧控制卫府兵员。
虽说李破觉着这个想法不错,可他没有立即决定下来,涉及到卫府核心的事情,已经算是大事了,仓促做出判断,太过草率。
对于薛万均,李破也很满意,用心做事的人,他也向来很是赞赏,能说出这样的建议,说明薛万均很有些远见,这人的缺点只有一个,不够心狠手辣,掌管军律刑责就不合适了。
这会儿李破自然不会对此苛责于薛万均,反而觉得出兵幽州一趟,捡的便宜可真就不少,除了人口兵员之外,以温彦博为首的幽州降人,很是有些人才呢。
轮到陈孝意的时候,说的东西就很是庞杂了。
北边突厥王庭回去祖地了,以后和突厥人交好,还是来个不闻不问,都有着利弊存在。
陈孝意认为,和突厥人保持现状最好,走的太近,之前就有让这边儿出兵剿灭榆林悍匪郭子和的事情,之后会不会再让去攻打窦建德,李渊等人?若和这边儿策略相悖,听还是不听?
不想做突厥人的刀箭,那就得离着远些,可离的太远也不成,突厥人脑子一热,记起当初结下的血仇来,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说,这需要非常灵活的外交策略,陈孝意建议,借着与突厥联姻之便代州行军总管宇文歆亲自去一趟突厥王庭,交好一些突厥权贵,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