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在这一刻,在他措不及防的时候,被胡亥一口道破。
察觉到尉缭色变,胡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一字一顿,道:“七百年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每一国每一朝兴衰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鬼谷。”
“苏秦合纵六国、佩六国相印,逼迫我大秦废除称帝的计划。张仪雄才大略、瓦解六国的联盟,帮助我大秦称霸乱世。”
“庞涓勇武过人、所向披靡,使得原本弱小的魏国雄霸中原。孙膑智者无敌、围魏救赵、计杀庞涓,著旷世兵书流传后世。”
“传闻历代鬼谷先生一生只收两名弟子,一个是纵,一个是横。两人之间的胜者,就能成为新一任的鬼谷子。”
“故而,历代鬼谷子虽一人之力,却强于百万之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
本章完
第172章 子婴的不安()
历代鬼谷子虽一人之力,却强于百万师。如此赞誉,纵观中原千年历史长河,只有鬼谷子一人。
苍生涂涂,天下寥寥。诸子百家,唯我纵横。又是何等的震古烁今,让人闻之兴叹。
如此威势赫赫的组织,太过于强大。那怕是胡亥,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席。
……
胡亥一直以来,对于鬼谷这个门派。心有敬畏,同时充满了忌惮。鬼谷纵横,太神秘了。
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王朝。这样神秘而又强大的组织,本来就是最大的忌惮。鬼谷纵横的名声,震荡七百余年。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咸阳宫中传出一纸诏书:国尉巡查大秦帝国各大关隘防务,由于时日较长。离都期间,国尉府公务交由治栗内史一并处理。”
朝中大臣,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变动。国尉视察防务,本来就是分内职责所在,况且大秦帝国稳住关中后也确实需要大大整肃各个要塞隘口。
如此一来,自然需要花费时日,自然不可能朝夕就成。
但是,却不代表他们觉察不到胡亥心头的想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胡亥这是在大力培养陈平。
对于这一点,尉缭以及子婴等人并没有意外。如今大秦朝廷之上,大多为白发后生,确实需要培养中坚力量。
只是左相子婴心头依旧有不解,胡亥培养陈平,他能够理解。只是子婴不解的是胡亥对于尉缭长策的态度。
从咸阳宫中传出来的消息看,颇有些模棱两可。尉缭献上的是大军东出,统一天下的大计。
如果按照这个大计方略,此刻的大秦帝国应当继续扩整大军准备东出,这才是目下急务。
而不论是扩军还是训练大军,这都是国尉职责所在。此时此刻,是国尉最不能离所的重大时刻。
而今国尉却突然去视察大秦帝国各大关隘重镇的防务,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心念及此,左相子婴心头不是滋味儿。身为大秦朝堂第一人,最早得知皇帝意图历来都是立足朝堂的根基。
一旦消息闭塞,必将会是一切皆空。
在左相府中反复思忖,子婴有些魔怔,越想越睡不着了。辗转反侧,他决意晋见胡亥,让自己静下来。
子婴历来都是雷厉风行,不拘小节之人。一想到这里,立即快马一鞭,径直飞驰咸阳宫。
……
胡亥正在湖边练剑,韩谈匆匆而来,肃然一躬:“陛下,左相求见——”
听得子婴求见,胡亥立即收剑走了出来。刚走了三四步,甚至于都没有喘口气,高冠大袖的子婴已经快步而来。
左相子婴迎面一躬:“臣子婴,参见陛下。”
“王叔何须多礼?”胡亥一摆手,道:“来,请到这厢落座。”
“陛下请——!”子婴不敢怠慢,连忙跟上。
在心月湖的中央,有一座造型特殊的亭子。亭子中有光滑的青石长案和铺好的草席,旁边的木架上挂着一柄长剑。
亭中的石案上,摆着两只大碗,和一坛子秦酒。干净而又简单,一目了然却又充满一种神秘。
两个人来到石案前,胡亥微微一笑,道:“在此湖心亭中,日光大好,王叔可愿陪朕喝一杯?”
左相子婴心思一动,道:“陛下一国之君,如此诚邀,臣自无不应之理。”
大笑摇头,胡亥:“秦酒织烈,一如我老秦人。饮秦酒如品秦人,朕自然欢喜。”
说着拿起长案上的酒坛子,将两只大碗倒满清亮的酒水,端起一碗:“来,共饮一碗。”
胡亥如此热情似火,子婴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处入口。无奈之下,双手捧起剩下的一碗:“陛下请——。”
一气饮下,酒水入口。但觉辛辣而醇香,直入火烧,胸中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去。
乍然之下,子婴不禁大为赞叹:“好酒!远比臣往日所饮烈了三分。”
闻言,胡亥爽朗大笑:“此酒乃朕亲自所酿造,也算第一次面试世。王叔,觉得如何?”说着又亲自为子婴倒满一碗。
骤然之间,连饮三碗,子婴悠悠一笑,道:“谢过陛下,臣有一请。”
“噢?”微微惊讶,胡亥以为子婴终于要说明来意,要谈正题了,不由的收敛笑容点头,“王叔但讲。”
“请陛下每月赐臣三坛。”说罢,子婴肃然一躬。
见到这一幕发生在眼前,胡亥震惊之余,不禁莞尔,道:“此等秦酒,天下无双。其烈如火,正是男儿本色。”
“王叔既然敢为朕尝酒,每月三坛,自然不是不可以!”
“秦人好酒,自古有之!”子婴深深一躬,道:“老臣亦是如此!”
“说得好!”胡亥双掌一拍,对走来的韩谈一摆手,道,“将酿成的第一批新秦酒取出三十坛,即刻送到左相府。”
“谢过陛下,有此新秦酒,臣在闲暇之余却是有福气了!”子婴拱手称谢,看到这一幕的胡亥心头着实高兴。
胡亥清楚老秦人无不好酒,更别说是他经过粮食酿就得纯正白酒了。一经出现,瞬间便征服了子婴。
与这个时候的米酒而言,其霸道与劲道都不可同日而语。
“王叔,这一次清晨你入宫,不知所谓何事?”胡亥的揶揄笑意中颇有几分亲切,让湖心亭中的气氛变得暖。
“禀陛下,臣闻陛下夜入国尉府,与国尉密谈良久,相必对于东出之策,已经有了决定?”子婴本就洒脱,此时在胡亥面前更是如此。
只是胡亥何等机敏,自然不会忽视子婴话中的含义。他明白,这是左相在提醒他,大秦帝国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大秦帝国一夜之间崩塌,只能偏安一隅,而他朕应该修养生息,进而图霸统大业。”
胡亥作为大秦帝国皇帝,自然也不能在此等大事上模糊。心头翻动一句,他就势左相子婴,道:“国尉方略,甚是宏大,然秦国之军力、国力仓促间不能匹配。”
一时间,整个咸阳一片寂静。胡亥端坐在长案之前,目光闪烁不知道该如何。
本章完
第173章 三年之内,大秦帝国致力于立足,而不是进取。()
今日左相匆匆而来,虽并未急于切入正题,但一有一种诡异的气氛,让胡亥隐约间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胡亥清楚,大清早左相匆匆而来。必然是有要事相商,而且十有八九是关于东出长策。
这件事关系到大秦帝国接下来的发展核心,作为文武百官之首,左相子婴自然是时刻关注。
……
默然良久,胡亥心头一动:“王叔,东出之策已是大秦帝国未来的长策大计,绝不更改——!”
“陛下心有决定,还请告知臣一二,以安朝野之心。”子婴的双眸骤然发亮。
随及,子婴座中深深一躬:“敢请陛下解惑!”
深深的看了看子婴,胡亥幽幽一叹,道:“凡欲以霸道行统一大业,必有准备期间,任谁都不能一蹴而就。”
“此之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其要害在于决断。早断早预,迟断迟预,不断不预。依朕之见,大秦帝国可在一年之内做好一切预备。”
说到这里,胡亥伸出手指头,道:“其一,大秦帝国故土人口已锐减。加之大秦帝国民气低落,半年之内征集十万大军都是难事,但是同样中原大地之上,天下列国,中原诸王大军一样是乌合之众。”
“如此一来,我大秦便有了可乘之机!”
“其二,大秦帝国有巴蜀天然粮仓,八百里秦川富庶。只需要连年丰收,必将会国库盈满,军资粮草兵器的筹集,亦在举手之间。”
“其三,大秦帝国有九原军与胡地相接,又有陇西草原河谷,战马来源大大优于中原。”
“一年内建成五万铁骑,应不是难事。再加上大秦原有大军,不下于十五万,足以东出函谷关。”
“其四,国尉乃鬼谷传人,通武候王贲更是兵家名将之后,这一点在父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早已经得到了证明。”
“其五,今我大秦帝国上下同欲,君明臣良,同心雪耻,中原列国无可比拟。有此五条,统一大业,何难之有?”胡亥一口气说了五条,目光炯炯地看着子婴。
“陛下所言甚是,想要立足当下乱世,我大秦帝国必得一番认真准备。”子婴点了点头地肯定了胡亥的主张。
只是话锋一转,子婴:“只是在臣看来,这准备一年不行,可能要三年,甚或五年。”
“哦?”惊讶一声,胡亥忍不住,道:“左相的意思是,中原大乱一起,我大秦帝国坐看风云起?”
看着胡亥惊讶的目光,子婴微微一笑,道,“陛下姑且听臣算一算大账,可否?”
深深看了一眼左相子婴,胡亥认真,道:“朕洗耳恭听,左相不必客气直言便是——。”这一刻,胡亥倒真想听听子婴的想法。
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子婴之能,又岂是臭皮匠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