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萧何的说法,刘季自然不会满意,对于张良的渴望,以及对于当下时局的担忧,这让刘季有些着急了。
他清楚辽东三郡之中,他的嫡系部队,只剩下了三万余人。这三万人的部队。是他担任楚国砀郡长时期的本部兵马。
自从起兵以来,一直随同他转战南北,最终从攻破武关。刘季心头清楚,除了其他的大军,他们才是辽东大军的核心和中坚。
除了这三万余精锐,剩下一部分便是秦军降卒以及不少私下跟随他北上辽东三郡的人。
这些人,都出身于关东诸侯各国。他们在项羽分封诸王以后,按照各归故国的命令,都应该回到故国。
只是,这些人对现状不满意,不满足。亦或者说,他们不安心,不安分,不愿意回到故乡,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生活。
他们还想趁乱拼一把,博得功名利禄。刘季心里清楚,这些人跟着他,只是觉得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甚至于先吃些苦头,也在所不惜。这批人,数量有数万人之多。
如此一来,便是他当初北上之时率军十数万之盛况。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逃亡者越来越多。
“哎——!”
这一刻,辽东国群臣都哑口无言。这就像是一个死结,摆在他们眼前,无法解开,无能为力。
萧何眼底掠过一抹凝重,他跟随着刘季这么久,太了解对方了。他承认刘季有才华,但刘季的才能政治长于军事。
想要东入中原,就必须要有一个无敌统帅,而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
虽然萧何承认这两者都是辽东三郡紧缺的人才,但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太远了,明显不可能。
反而韩信拥有统帅大才,就在眼前。
统帅乃大军之魂,如今辽东三郡人心叵测,军心惶惶,是以,最需要一个绝世统帅收拢军心。
沉默了一会儿,刘季喟然长叹,道“中原大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子房一事就此搁置!”
终究是心头的野心压下了一切。刘季也清楚风烛残年的自己,对比西楚霸王项羽,秦二世胡亥没有丝毫的优势。
如果此时不博,恐怕以后也没有这样的胆气。特别是在此消彼长之下,辽东三郡将再无机会。
。
第242章 去意已决(第一更)()
泃水北岸的广阔滩头,向着无终东门的方向呈上坡状展开,形成天然的堤坝。从无终东门到水流滚滚的河道,足足有三四里之宽。
春日伊始,这里是草长莺飞的踏青之地。盛夏到来,这里又是牧童牛羊撒欢与少男少女们幽会的乐土。
只是这个时候,正是天气乍暖还寒时候。此刻的无终,相比于中原大地还有一丝寒冷,穿着衣服风乍起,还会感觉到一丝凉意。
只是在这个季节的堤坝上,行人并不多,只有寥寥几人。韩信站在堤坝上,目光幽深。此时此刻的他,心情自然是极度不满意,甚至于可以说是恶劣的。
他北上辽东一年有余,却只是一个管理粮草的连敖。只是一个刘季军中的中级武官,虽然比起项羽军中的郎中大一级。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
跟随着刘季北上辽东三郡的人很多,但是在所有人中,他的的野心最大,因为他瞄准的目标最高,他是冲着指挥辽东军的最高军职——大将而来的。
然而,刘季对他不理不睬。区区一个连敖,根本不足以发挥他的盖世之才。站在堤坝上,韩信一时间想到了太多。
目光望向西方,韩信神色有些复杂。他清楚自己的老师,大秦帝国太尉尉缭正在运筹帷幄。
洗心革面的秦二世,必然是重新做人,大秦帝国在尉缭与王贲等人的推动下,正在浴火重生。
而他身处的辽东三郡,却依旧在原地踏步。有时候他都在想,是不是他看错了人,辽东王刘季,根本就不是一个成事之人。
“老师,难道这一生,我韩信都没有胜过你的机会了么?”默然良久,韩信幽幽一叹。
北上辽东三郡以来,韩信自然是积极出手,向刘季展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夏侯婴,萧何等辽东三郡的高级官员。
由于夏侯婴与刘季关系匪浅,属于同乡,泗水亭上的铁哥们儿,沛县起兵以来的心腹大臣。
夏侯婴的推荐,刘季是卖帐的。于是韩信一跃而起成了辽东军的治栗都尉,负责军队后勤供应。
论官职地位,此刻的韩信已经远远高于连敖,相当于别部将军一类了。
但是对于韩信而言,这一切都还不够。他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他是为了一展胸中所学,最后与老师尉缭一战。
这是一个名士,亦或者说韩信是战国以后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士。
韩信的追求一直未曾改变,那便是卓绝的功勋,而不是盖世无双的权力。正因为如此,才会落得历史上的下场。
自视甚高的韩信,他的心愿不是在军中积累功勋步步升迁,逐级得到爵禄官职的封赏。
对于一身大才的韩信而言,这样升迁太慢了。古人云有非常人之能,自然有非常之举,他要一飞冲天,如日中天。
韩信自以为他之才华,可比姜太公与孙武。故而,他渴望刘季是周武王或者吴王阖闾,明君强臣永不相负。
目光如炬,顺着泃水东流。韩信目光复杂,他认定刘季是一个帝王之才,看准刘季军中缺少一位统军的大将。
这便是他滞留一年有余的原因。
……
对于中原大局极为清楚的韩信,他自始至终明白。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的,只有三个人——项羽、刘季、胡亥。
楚军之中项羽便是最为犀利的统军大将,而秦军之中通武候王贲横空出世,镇压函谷关。
韩信虽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面对项羽与王贲,他心头没底。人的名,树的影。
不管是项羽还是王贲,都是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检验出来,经过了证明的惊世之才。
正因为如此,韩信心里清楚,他的出路只有一个那便是辽东三郡。他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才华得到刘季的赏识,成为辽东军的统帅。
领军击败项羽与王贲,成就如同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孙武指挥吴军败楚的伟业。
然而离开项羽,从郎中升为连敖,有了夏侯渊的举荐,担任治栗都尉。只是在治栗都尉的任上,韩信郁郁不得志,失望感与日俱增,他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因为在这个时候,因为官职的关系,韩信与负责整个辽东三郡行政事务的萧何有了接触,经过几次接触,萧何决定向刘季举荐韩信。
他对于萧何的看重与赏识,心中充满了希望。在得到萧何推荐的承诺之后,韩信一直在等待刘季召见的消息。
然而,一等不来,再等也不来。
望着碧波滚滚的泃水,韩信清楚萧何肯定已经将自己推荐给了刘季,而刘季呢,并无召见并重用自己的意愿。
韩信清楚的知道,如果连萧何的推荐都不能起作用,那就不会再有希望了。
目光闪烁,韩信又一次失望了。这一刻的失望,他才彻底的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自己。
“中原大乱在即,项羽北上齐地已成定局,与其苦等没有希望,倒不如另谋出路!”
从泃水的河面收回目光,韩信心头有了决定。他要回家乡淮阴,另谋出路。
一想通这一点,韩信不再停留,转身离开了堤坝,回到大营之中,封存了治栗都尉的印绶,思谋再三提笔写了一封告辞信。
说是告辞信,其实只有三行大字他日相逢浊酒一壶,江湖路远有缘再见,韩信留——。
这份信,韩信没有注明是给夏侯婴还是给萧何的。在辽东军中,他熟悉的也只有这两个人,也许两个人都有。
收拾了衣物,韩信等到夜色降临,华灯初上之际走了。不是他韩信不能同甘共苦,而是辽东王刘季没有识人之明。
他不愿老死军中,一事无成。风云变换的乱世之中,韩信心头有着自己的梦,出人头地从来就不曾真正的忘却。
纵马飞驰,长长的泃水,茫茫的荒草滩,就像此刻的中原大地一样,是名士的荒地,一展胸中所学的时机。
飞奔之中,韩信转头看了一眼,已经成为一个做黑点的辽东军大营,一刹那间,心头有苦涩泛起。
。
第245章 萧何截贤追韩信(第二更)()
韩信心有不甘,趁着夜色而走。告辞信在片刻之后,摆到了萧何的案头之上。
翻开这只有三句话的竹简,萧何眼底出现了一抹慌乱。他心里清楚,韩信对于辽东三郡而言意义太大了。
他认为韩信是一个国士,一个能够改变辽东三郡当下局势,让辽东王刘季建立惊天劈地事业的绝世之人。
萧何对于韩信,是极为看重的。此刻看到这一卷竹简上的字迹,他立即就清楚了韩信去意已决。
绝世之才,必须要给于至高的待遇,一国之君当以礼代之。唯有如此,才能君臣佐使,形成明君强臣的大好局面。
心念闪烁,萧何清楚必须要留下韩信,要不然辽东三郡将会失去争霸天下的能力以及最佳时机。
“来人,备马——!”大惊之余,萧何转头怒吼了一嗓子。
在萧何看来,绝不能让韩信离开,就算是不重用韩信,也不能让韩信回到中原地区。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更别说是韩信这样的盖世大才了,一旦韩信入秦或者仕途楚,都将会是大敌,有了韩信的秦楚,必然会如虎添翼。
“左相好了——”就在这个时候,家老已经准备好了一匹良马。
“驾——”
顾不得其他,萧何翻身上马,向着大道上疾驰而去,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