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秦国的历史上,历代君王对函谷关大加修茸,除了关城全部改用长长的石条砌垒。”
“更是对于函谷关大加改进,将关城的城墙向两岸山谷各自延伸了十五里,成了以关城为核心的一道小长城。”
“长城两端的山顶处,设置了两座烽火台,一旦有敌情,冲天而起的两道狼烟,在关中蓝田大营一目了然。”
“长城之上,女墙垛口与石条城墙连为一体,箭孔密布又坚固异常。每隔三丈,都有大小不一,堆砌整齐的石块以及打磨光滑的粗大滚木。”
“每隔五丈,有固定在巨大木架上的强弩,同时还有一个储存远程箭矢的石屋。小山与石屋之间,是整齐划一的兵器架。”
“一旦有战事发生,除了士兵手中兵器,兵器架上也插满了兵器,绝对不会出现刀剑卷刃而无处可换的情形。”
……
范增沉默了一会儿,一字一顿,道:“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关城中的老秦人立即聚集,精壮者组成搬运队伍,老弱妇幼便为大军造饭。”
……
随着范增的叙述,整个诸侯联军大帐,安静的落叶可闻。这一刻,他们才明白了什么是天下第一关。
明白了为何在春秋战国数百面间,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正面攻破函谷关的根本原因。
天下第一关,名副其实!
函谷关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关隘,而是一个战争壁垒,在这样的长期精心构筑的防御壁垒支撑下,可谓是固若金汤。
范增深深的看了一眼,愣神的联军诸将:“诸位将军不必怀疑其真实性,当初章邯投降,老夫料到必然途径函谷关,特向章邯了解过。”
“哪怕始皇帝之后,函谷关的作用大大降低,却也不失天下第一关的威名!”
……
“诸位,亚父方才所言属实,函谷关就是天下第一军事壁垒,但是我军三十万剑指关中,从未正面攻破,却不代表攻不破。”
项羽笑了笑,道:“如今暴秦分崩离析,关中空虚,只有胡亥率领的五万大军镇守峣关,阻击刘季。”
“此刻函谷关中只有王贲的十万九原精锐,但今时不同往日,王贲率军而出,为了大秦帝国,他必然会求稳。”
“为秦军计,稳妥战法莫过于占据天时地利,于函谷关两岸山林中埋伏大军而已,如今关城故作平静,不过是诱我入伏之计!”
……
田安眼睛一亮,顿时恍然大悟:“上将军是说,秦军埋伏在函谷关两岸山林?”
“除此之外,还有何法,十万九原大军上天了不成!”
项羽的说法,得到了诸侯联军的一致认同。英布大是兴奋:“既然如此,上将军我军如何破之?”
项羽一指范增,嘴角上扬:“这可要亚父说了!”
见到这一幕,英布与田安等人,道:“上将军便说:军师但有妙计,我等冲锋陷阵!”
闻言,项羽顿时来了精神,转头朝着范增,道:“亚父,开始吧!”
范增也不笑了,霍然起身指点着帅案前钉在大板上的那副羊皮大图:“兵分三路,第一路,齐魏赵三军正面猛攻函谷关,不求克日便下,但求黏住秦军不能分身。”
“第二路,韩燕一部,东南出崤山,绕道入武关,配合刘季大军攻破峣关。进入关中腹地,从背后夹击秦军。”
“第三路,楚军主力兜住函谷关外,一则截击逃亡的秦军,二则不使秦军偷出山东,若如此,才有胜算。”
……
范增的一番话,虽然不是命令口吻,却也踌躇满志,一时间,充满了意气风发。
更何况,范增乃楚军军师,诸侯联军上将军项羽的亚父,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代表项羽。
“我看可行!”田安率先表态,赞同范增的计划。
“军师万岁!”
魏豹等人更是兴奋,齐齐地喊了一声,战胜之心立即回归,范增如此分派,若能够最先攻破函谷关,自然是灭秦头功。
楚王熊心的那道:先入关中者,王之的诏书,天下人还记得清清楚楚,在场诸将,自然渴望头功。
田安笑,道:“大军作战,难得有此共识,请上将军发令!”
本章完
第46章 函谷关之战(1)()
田安的话,让项羽大是振作,他清楚这一场函谷关之战,必然比巨鹿之战更为凶险。
他可不是英布,蒲将军一样的愣头青,通武侯王贲的大名,如雷贯耳。与这样的帅才交战,更有天下第一雄关为屏障,项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此刻群情激昂,正是下令的最佳时机,项羽立即到帅案前拔出令箭:“张耳,司马卬,申阳,田间,田角,田安,田都,魏王听令。”
“是!”八将答应一声,挺胸拱手,每一个人都显得激动非常。
“明日午时猛攻函谷关,务求大张声势,使秦军不能分身!”
“谨遵将令!”
“藏荼,韩城听令。”
“在。”
“率领燕韩大军,东南出崤山,入武关,与刘季合兵一处,前后夹击秦军!”
“谨遵将令。”
……
项羽威严的目光,掠过每一个人,慷慨激昂:“本将自率十五万大军,正面封堵关外山川,各军务必同心协力,一举灭秦!”
“诺。”
账下诸将轰然应诺一声,锵锵然出帐,各自率军飞马而去。
……
由于王贲率领的主力大军路程都在秦国境内,虽然专门走人迹罕至的山区,却也能昼夜兼程。
在次日太阳落山之前,大军便到发了崤山腹地,由于时值十月,秋高气爽,山溪小河谷与有些枯黄与青色交织的山林空地,正好休息。
“将军,先锋大军已经踏勘好隐蔽山谷,正好供大军驻扎。”
王贲低声,道:“大军按照出山序列驻扎,同时骑兵一律靠近山溪。”
“是。”
……
军令传下,大军营地派定,王贲眉头一挑:“传令大军,不埋锅,不造饭,取溪水吃冷食,之后立即大睡!”
“是!”
……
军令传下,山林河谷间立即开始了快速冷食——打来一袋溪水,就着一块酱干牛肉与几块粗面硬饼吃了起来。
进食过后,山谷树林间,响起了漫山遍野的呼噜声。由于营地选在无人居住的山林,同时斥候游骑已经放出方圆五十里。
任何人也进不了任何一个山口!
与此同时,其余四路大军有一大半的路程都在函谷关外。第一夜到达函谷关内的桃林高地,吃喝大睡一白天,晚上秘密出山东进。
虽然路途都在两百里之内,对于秦军而言是短途,但是依旧做了最详细的准备,战马衔枚裹蹄,盔甲固定甲叶,刀剑号角等一律固定妥当。
甚至于爱咳嗽者,事先用布带裹嘴,务求不发出任何声音来。
王贲对于出关大军还下达了一个命令,只配发酱干牛肉,不配发干羊肉。
……
如此连续两夜行军,第三日凌晨,王贲在崤山接到各路秘密斥候传来的阴符,打开浏览了一遍。
“四路大军皆已到达指定山林,埋伏妥当……”
轻语一声,王贲提笔写到:“明晚发动!”交给了秘密斥候。
……
“将军,根据斥候来报,项羽派遣齐魏赵三国大军猛攻函谷关,此刻函谷关无人把守,根本就是一座空城!”
蒙白大急,道:“况且陛下还在函谷关,我看,提前发动,先发制人!”
王贲面无表情的在山溪边的大石头上伫立着,在朦胧的月色下,好似一尊石像,良久沉默。
“原定谋划不变,各打各的!”
蒙白倒吸了一口凉气:“将军,你真的如此笃定?这可是十万生力军,纵然不如九原铁骑,却也非函谷关老秦百姓可比。”
“一旦开入函谷关,后果不堪设想!要不我军收于函谷关,只要函谷关不失,便是胜利!”
王贲低声,道:“这个时候,大秦帝国危如累卵,如果不一举击败关东反贼,关中永不安定。”
“陛下想要收拾残破的山河,就必须要打痛关东反贼,使得陛下有时间肃清秦国内政,休养生息!”
……
“只是陛下守得住函谷关么?”蒙白说出了他心中的担忧,王贲这一战的谋划,一切都以函谷关不失为前提。
王贲冷笑一声:“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有一万大军固守,足以挡住齐魏赵大军的猛攻,不足以为虑!”
……
蒙白不禁嘿嘿笑了,压低声音:“这项羽野心够大的,三路大军同出,然后让其他人死磕,自己率领楚军主力,最后夺取功绩!”
“我不管他野心如何,只管猛打!”王贲一拳砸在大石头上。
蒙白憋住了开怀大笑,一拍胸脯:“管他三七二十一,杀人算数。”
王贲回身命令中军司马:“立即快马传陛下,齐魏赵三国十万大军攻打函谷关,请陛下谨慎。”
“是!”
中军司马答应一声,飞步走了。
……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挂在了东方。胡亥疾步登上了城头,连续两日关东联军没有动静,他已经很是着急了。
刚刚拾级跑上城墙,便听到箭楼司马急喊一声:“敌军来了,快报陛下!”
胡亥低喝一声:“沉住气,朕来了!”大步赶到箭楼女墙前,手搭凉棚举目一望,脸色立马黑了下来。
关外广阔的山塬上,一道红绿紫三色的细线正在迎面逼近。片刻之后,朝霞之下的红紫绿三色细线变成了汹涌的三色浪潮。
沉雷隆隆卷地,旌旗翻飞,铁骑纵横,号角响亮,铺天盖地的压来。
“鸟,终于来了!”
胡亥冷冷一笑,厉声下令:“聚兵号!”
“呜——”
十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