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其他的清军,他们是否也留下了些什么?南京内城的这一战,明军阵亡4800人,清军却战死31000人、被俘14000人,如果再加上外城的伤亡,两军的伤亡比例还会更大。对明军来说这场胜利不但战果巨大而且代价极小;对于大明,这是极为罕见的一次大胜。
南京大战结束了,大明的君臣在长江中的战船之上举行了一次大朝会。以南京之战论功行赏,洪承畴因为获得了首功,被升为御营五军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之后有高必正被封武安候仍然挂龙虎将军印、蒋建勋升为总兵官——但是这一职位在目前的明军中只是一个临时职位,和巡抚的用意差不多。朱四想在他再立行功之后,另行封赏。
秦拱明正式的升为了御营石柱军指挥使。陈友龙的御营97000人合并入御营伍军,陈友龙任御营伍军都指挥佥事。又有一系列的军事调度在这次朝会中宣布。郝永忠的御营左前军移防扬州;高必正出军河南南阳接替李定国在那里的驻防;李定国则绕道武关去换防李锦的潼关,因为这样换防可以避开清军的袭扰;李锦移防陕北;王允才、王进才在结束修整后将分别驻防汉口和九江。届时,朱四还会将清军降卒分别补充给他二人。之后王允才部增加到了10800人,王进才增加到了11000人。但是所有能够参加这次朝会的文臣武将的调令都要等待在一件大事完毕之后才可以被执行,这件事便是祭奠孝陵。
凄惶地颠沛了数年,终于找到了一个城市能让朱四有一种归属的感觉。南京的意义对他这个大明天子以至于普通的庶人都不仅仅是一座城市那么简单。她是这个战火频仍的年代里汉家子们心灵的支点、是一记可以疗伤的汤药。大明重新夺回了南京城,终于让大明人享受到了国家的成就带给个人的荣耀与支撑。也让很多人从中认识到了国家的荣耀所带给个人与家庭的满足感虽不同于其他却高于其他。
国对于家的支撑就是可以使每一个家能够在这个国中立命安身。不再被无缘无故的杀戮、也不再有无处争辩的抢夺。虽然这个国家里的人民比较特殊,虽然这里的百姓重视家的观念总要多于对国的热爱。但是此时此刻,无论是准备祭拜孝陵的朱四,还是许许多多高兴着、欢庆着、热泪盈淌的普通人,在他们的内心中,家与国的联系此生都从未有过像如今这样的密不可分。
在敌对势力间的每一场大战过后,胜利者的第一件事情除了论功行赏外,多数还会清理占领地的敌顽残余势力,以及曾经帮助过敌人的汉奸走狗。南京城如今也是这样。那些家门口曾经被画了各种各样的圈圈的民宅里,真的有一些人被大明的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抓了出来。他们被游街、示众,被各种凌虐和展览之后当街斩首。
(本章完)
第341章 明月何时照我还(3)()
寝署三年外,祠郎初报闻。
臣心似江水,长绕孝陵云。
南京——大明龙兴之地;神烈山和孝陵——大明龙脉之锁。他们此时终于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怀抱,在这个属于朱四——大明永历皇帝的时代。也许收复南京的战略意义略小于收复北京,但是收复南京的精神意义却要远远大于夺回燕京城。在没有祭拜孝陵以前朱四是不准备还都南京的,大明的龙兴之地、大明的龙脉和祖宗远比一座都城重要的太多太多。
祭祀先祖也不仅仅是对大明百姓的一次精神感召,那更是对大明的这些后世子孙的一次灵魂上的洗礼和责任上的担当。祭祀仪式的筹备时间便用了很久,这期间朱四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在这个山崩地裂,国厦倾覆的时期里,有很多大明的忠臣义士虽然没有复兴灭国、匡扶天下的能力,却依然抱有着存续绝学、心系汉室、穷身自守的一副铮铮铁骨。这便是后世所谓的大明遗民。洪承畯、傅山便是此类人,而其中最具著名的便是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了。而像这样的铮骨中,有一些人早在朱四祭拜孝陵之前的许多年中,便都纷纷来到此地,跪伏于太祖的陵前,痛哭着家国的危难、唏嘘怀念着太祖高皇帝的文治武功。这其中就有一个人、明末三大儒之一,那位手不释卷的亭林先生顾炎武。
自崇祯帝殉国以后,一些著名的复社成员因为已经无力回天,所以他们为了自身的气节而遁迹于山林,比如杨廷枢,方以智、陈贞慧等削发为僧、隐居不出。顾炎武、黄宗羲等为了总结明亡的教训,专心著述,其中顾炎武还历经了在南明弘光朝为官兵部、为南朝撰写《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酉四论》。
弘光朝灭亡后,亭林先生又参加起义军。无奈义军接连战败,先生的生母何氏因为被亭林先生所株连,右臂被清兵砍断了,两个弟弟双双被清军杀害,亭林先生仅以身免。数日后,亭林先生与起义军防守常熟,再败。亭林先生的嗣母王氏闻变后,绝食殉国,临终前还嘱咐亭林先生,说:“我即使是一个妇人,身受皇家恩遇,如能与国俱亡,那也是一种大义。你是大明的臣子,不是他国的臣子,不能辜负世代的国恩浩荡,更不要忘记先祖的遗训。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我就可以长眠地下了。”(《先妣王硕人行状》)
此后的亭林先生为了救国而几经辗转,而在我们这部书中的故事里,在明军围攻南京之前,他正处于历史上逃避着清廷迫害和追杀的时期。所以亭林先生在哭拜过孝陵之后,便隐居在了神烈山中,还更名为蒋山佣。(神烈山即钟山,三国时曾改名为蒋山,明嘉靖中期后又改称神烈山。小说中的明军将领蒋建勋这个虚拟人物之名也是化用了此意。)
亭林先生的毛遂自荐令朱四异常欣喜,不仅仅是因为先生是朱四最崇敬的人之一,更因为他的朴学可以力排朱王的心学与理学之争。一代大儒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身世却仍然矢志不渝,足以成为我等楷模。而今这位亭林先生不嫌弃大明的柴门破败,再次挺身而出,且并未等朱四去他的门前三顾茅庐,这样无私的品格更是让朱四深为感动。一片竹林之中,在朱四与亭林先生二人的相见之处,这位大明皇帝对他以师礼拜之。
没有什么宫殿巍峨,没人高居于庙堂之上,这只是一位不惑之年的儒者与一位而立之年的学生的谈话。谈话中有感慨、有哀伤、有因国家再次崛起的激动和欣喜、也有对未来那个新世界的展望。“先生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学生此生便希望以先生所提倡的天下兴亡为己任。无论士农工商,贫富贵贱,皆是大明的子民,我们守土有责,更有权利享受大明强国羽翼下的太平盛世。然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未得,辗转反侧,品味先生倡导彰显礼义廉耻之精神,浑身倍感通泰。身为华夏苗裔,为君者,为民者,皆不可过忘祖宗之传承,教义之经典。兴礼义廉耻,国家可昌,人身可立。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则大明开创万世之太平,期不远矣。”
亭林先生微笑着听了朱四对他的赞扬,也许他并不在乎什么溢美之词,但是朱四这个大明的皇帝能够如此重视中华的精神传承,喜欢穷经据典,这是一位人生的老师最喜欢见到的事情。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俯仰无愧人与天,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亭林先生的赞许与期盼,在他的笑意中表现了出来,他说:“学问之短长,泽及后世,而为君者行之厉害,则功过当代。为学难、为君则更是不易。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却是予曾借用过张子‘四言’及论语中的精神。予所感慨的正是‘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然而天下匹夫为我汉家的存亡续绝不惜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亦不失为国器。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君子之学志在明道,匹夫之心,旦存仁义亦可光照万世。物无贵贱、人无高低,只要人心向善,恒足矣。”
这便是一代大儒,三言两语,便把朱四穷思半生所想要理顺的思想替他总结了出来,朱四相信,以这样的思想治国、立身,绝对没有错。反求诸己、格物致知,真的可以让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得到最高的精神享受,这是无论多少金钱和美色都换不来的。
(本章完)
第342章 明月何时照我还(4)()
亭林先生的寥寥数语,便征服了这位大明皇帝,朱四再次拜服谢过亭林先生道:“先生曾说,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键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学生敢问,此人心风俗之易变,方向或在何处?”亭林先生答曰:“所谓圣王教化,国以义为利,君行絜矩之道。君慎乎得,此有人、有土、有财、有用。上好仁,民则以仁为己任,人心风俗之易变,唯在陛下之一心而已矣。”朱四点头说:“弟子受教,请尊先生为师,为天下力行大道,为生民万事抱不平之。更有二犬子,烦请先生教诲,为我大明百姓斧正两代君王,先生之功,可彰万世。”
亭林先生连称不敢,却并未推辞,像他这样一位有担当的大儒,怎会为个人的名声、私利,或者说是面子而放弃为天下百姓教化一代贤王的责任呢?对于亭林先生来说,这样的机会并非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对天下百姓来说,不管君王是否圣明,只要他是一代仁君,这便够了。而如果要做帝师,为天下百姓培养仁明的君主,亭林先生一定会当仁不让。
朱四与亭林先生二人笑谈着漫步在这片竹林,竹林的沙沙作响,就像这世界里每日发出的或清明、或紊乱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