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手术让你做一生完整的女人,这便是理由,呵呵更是结果。”郑成功一脸痛苦表情的喊:“拿酒来!”然后又走到李等会身边依旧痛苦的说到:“想做个日本人不是吗?那就去做个日本女人吧,全世界都会喜欢的。从此你也不用再回日本去了,整天在中国的土地出没也是好的,那就从此在中国享受一个女人所应该享受到的乐趣吧。不过我还是会替你的日本同胞把你的根带回去,就算带回去喂狗也是好的,也至少是把你的根留给了日本狗。刚刚搧你是因为你伤害了中国人的心灵,现在要祭你是因为我们伤害了你的肉体。”
说罢,郑成功竟然哽咽了,还不知道从哪里鼓捣出来三坛子的衡水老白干。一手扣开了封泥儿后,便又一坛子、一坛子的倒在了李等会的患处为他祭奠。在郑成功倒空了头一坛子酒的时候,似乎有一只母猪在叫。直到这头母猪晕过去之后,郑成功又倒上了第二坛子酒,于是李等会的家人们也全都吓得大声喊叫起来。那痛楚的部位好像传染到了家里每一个人的体内。郑成功依旧不为所动的又倒上了第三坛子酒,这时候就连明军士兵也在叫了,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郑成功本人。
看到李等会那疼痛欲绝的样子,现场谁都受不了这残忍的一幕了。可是虽然表情都很惊恐,大家却都耐心的等着郑成功把酒倒完。这些人真的都很善良,这次的老白干儿就算是为李等会消毒吧,至少他的伤口一定不会感染了。要说人家老郑才是真正的演技派呢,表情虽然惊恐,却过足了变态的瘾头,玩儿的很是开心,只是糟蹋了三坛子好酒。
明军士兵们在李府内出出进进的,看到李等会的模样也都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却谁也没有忘记动手把李府的东西搬回家。李等会家里的漂亮女子也都被郑成功保护了起来,保护到了床上去。而李等会日后将会流落到某海岛,继续同人讲诉他身为皇民那莫名其妙的自豪感,此后被厌烦他哈巴狗形象的人们凌虐打骂,都是家常便饭。
此后李元胤在莱州、郑家叔侄在登州都开始经营各自驻地的防御,并且还想要招募训练胶东各地的乡民,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没想到山东百姓根本不需要等他们招募,而是许久以前便开始了与清廷的殊死斗争。说起山东的大起义,此前一直没有提起,那是因为笔者想要单独拿出一章来写,也希望这一章会使您有一个惊喜。
明末清初在山东发生的起义,规模虽然不比晋、陕、赣、粤四省,甚至比南直隶所发生的起义规模也要小一些,然而在清初全国所有农民起义的斗争中,山东起义的烈度却是最高、带给清军的精神折磨又是最大、起义的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而提到山东农民起义,绝对绕不过一个人,他是一位大侠,绿林道的扛把子、明末的武举人、螳螂拳的创立者。接下来,作者将隆重推荐清初革命历史以及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于七之乱’的发起者——于七,于乐吾。
(本章完)
第398章 于七出世(5)()
《念奴娇。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寒,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白头。
此章先借用小说人物宋江的词来说一条真正的山东好汉!
‘善观即孟熹,孟熹即乐吾。’时人都知道于七于乐吾字孟熹,却没有想到这话竟然出自113岁的善观老和尚之口。公元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113岁的崂山华严寺主持,善观大师有感自己即将圆寂,于是便将所有徒子徒孙都召集到了一起,又从佛坐之下取出一柄大刀,他要将毕生所用的武学精髓——一套刀法传授给后人。
老和尚一百一十三岁了,却亲自将这套刀法演练给了众弟子,虽然不能像当初那样快如闪电,却依然神形兼备。这一套刀法之精妙,让所有弟子都瞠目结舌,信息量之大,真是很难让这些武僧们一时间消化。老和尚演练刀法完毕后,大喊一声:“生不逢时,清不灭,目不瞑!”随后投刀扑地而圆寂。
善观大师也许是世间唯一一位死不瞑目的名僧吧。弟子们却在忙乱中悄然发现,大师在演武的过程中还用那把刀写下了一行字,‘善观即孟禧,孟禧即乐吾’。这一行字顿时引爆了整个崂山,继而引爆了整个山东乃至全国。而众徒子徒孙也终于知道了华严寺周边为什么只种植一种植物——柞树,因为造反就是‘作’,一作就作他个天翻地覆。
康熙大帝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于乐吾终于找到了,而且还刚刚死去了,大概有这样的原因吧,所以两年后,康熙大帝也终于安心的离开了人世;全国百姓却也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因为那个七十多年前曾经叱咤风云,令无数清兵闻风丧胆的于七爷,又成了一百多岁的高僧,而且已经圆寂了,可从此于七爷的故事将更加的闻名遐迩!蜚声中华!
他有一把刀,曾经杀敌上万;他有一种棍法,世称‘牛郎棍’;他开创了一套拳,便是世人皆知的——螳螂拳。他更有一种气质,可以一呼百应。他的威名使人只要听说这回又是于七侠在造反,便会在三日内聚众数千、旬月间聚众数万;他更有一个传奇,在初次起义的四年血战后,硬是逼得登州知府张尚贤亲自送来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以为求和。
他的存在对于清廷来说比那位莫须有的朱三太子还令人闹心,他的传奇让后世世代争相传唱、竟相效仿。连笔者对于七的最初了解,都是来自老一辈人口述的民间传说。《聊斋》中的公孙九娘里也曾记载清军因于七之乱屡屡发兵剿伐,而剿伐不成,便拿地方百姓出气,使得胶东一代碧血满地,白骨撑天。
京剧《洗浮山》讲了于七逃亡至华严寺,方丈慈沾大师以沸茶泼其脸,致使于七脸上都是燎泡,因而慈沾大师诈称于七身患天花而最终躲过了官兵搜捕的故事。小说《施公案》也对于七一案有所记载。而嘉庆年间还有一位于魁借用了‘胶七侠’的赫赫威名,聚众与清军掀起了一场好战。
史载‘大刀于魁,巨寇也,善使大刀,绰号大刀于魁。’然而和于魁这一巨寇比起来,真正的胶七侠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巨寇中的祖宗辈儿了吧,就连《史记》里的那些游侠,都不在话下。因为于七起义的规模小,而且参与者多位绿林道上的好汉,所以清史称此次起义为‘于七之乱’。然而究竟是谁在作乱,自有后来人评说;所谓规模较小的于七之乱究竟让清军死了多少人,清军自己大概都不太好说清楚。而曾经的胶七侠,则真正可以堪称为侠之大者。
俗话说‘山东自古多豪杰,’这里的男人是非观很强,并且嫉恶如仇。也许是因为这里是孔孟之乡、是中华文化的发扬地吧。所以这里的男人心中大多都有一个道德准绳。说起山东,真可谓中华文化于斯为盛,可若论中华的武功,山东亦不逞多让。两汉之交赤眉起于青州,隋末秦琼、唐末的黄巢、北宋的水泊梁山,还有明永乐年间的唐塞儿白莲教起义、清末的捻军与义和团起义都是从山东开始。除了秦末、元末和明末的大起义外,上述这些起义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农民革命史的半壁江山。
提起绿林道的聚众造反,相信很多人不会首先想到灭了王莽政权的绿林军,而可能都会想起隋末唐初时的单雄信,可单雄信当初毕竟也是做过打家劫舍之类生意的。而山东于七的造反,则完全是因为清军的手伸得太长。1648年,栖霞县的清兵到唐家泊强抢民财,而本书中的于七爷演义,也将从这里开始。
重庆有个唐家堡,又称唐门,以独门暗器著称。山东有一个唐家泊,听起来很像唐家堡,虽然没有什么独门暗器,却也是山东武林的一处中心。因为这里有一个于家,祖孙三代都是一方武林的领军人物。祖父于进表,一身武功打遍了半个山东,又一边习武一边经商,只从他这一代开始,于家便白手起家一跃成为了山东首富。
于进表有一个多年好友,更是不得了,他就是山东牟平的戚继光。应该不能仅仅说戚继光是牟平人,戚继光早已是整个华夏历史中的英雄代表。因为两家通好,所以戚继光将自己的长女戚颜君嫁给了于进表的长子于克清,而于克清的武功成就可以说是青出于蓝,人称其为‘草上飞’,轻功一流。
作为戚继光的女婿,而且又有一身的好武艺,自然是需要为大明效力的,随岳父从军后的于克清,曾于河南剿灭起义军的时候,带领麾下精锐夜行二百里,草上飞的名字真可谓名不虚传。要知道即使是骑兵,极限的行军距离大概也只能是白天行进一百五十里至二百里左右,而夜行二百里的本事绝非一般的军队可以办到。
(本章完)
第399章 于七出世(6)()
于克清娶了戚继光之女戚颜君后,一连生了六个女儿,急的婆母与戚颜君整日的烧香拜佛。有一天,戚颜君梦见了观世音菩萨笑呵呵的给她送来了一个儿子,她伸手一接,儿子却又不见了。早晨跟婆母一说,婆母告诉她:“放心吧,这是喜梦。”过了不久,戚颜君真的生了一个男孩,便取了乳名喜儿,这便是于乐吾,于乐吾因为行七,所以又称于七,表字孟熹的出处也是跟他出生时的那个喜梦有关。后来戚颜君又为于家生了两个男孩,于九仲熹和于十季熹。
于七的幼年非常顽劣,在与同伴玩闹中,打架占去了大半时间。而且他还是这方面的天才,在小朋友之间的打架中,便能练就了打出的石头百发百中,躲避石头毫发无伤的本领。无论多少石头打向他,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