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487章 天下第一(3)()
太祖因为惧怕大明覆亡而杀人,担心武将擅权、文官结党、担心子幼母壮后宫干政、担心王朝的制度不完善、担心贪官污吏蛀虫太多,这都是他的杀人动机。虽然包括在他大明开国的许久以前便已经嫁给他的李淑妃和郭宁妃都被他杀了,可这并不等于他冷血,并不等于他不爱她们。杀了这些人,他的内心一样是无比伤心的。只不过那些跟他共同进退的爱人,一同打天下的战友,甚至包括他自己的生命都比不上一个伟大王朝重要,都没有天下百姓重要。
为了还茫茫大地一个干净,为了给天下穷人一条活路,他杀鞑子、杀军阀、杀富户、杀贪官,甚至杀战友、杀亲人、杀自己。
朱四心中多年的疑惑今日终于有了一个解答,于是他便把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大胆的说了出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说完这句论语中的话,朱四又提到了自己。“朕之为政,始终秉持着儒家道统,也因夫子焉用杀之格言始终对太祖当年旧事不能释怀,然而今日朕却似乎懂了其中道理和苦衷。”
弘智大师听罢,长长的念了一句佛号,便闭目不语了。傅山则继续朱四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圣上宅心仁厚,克己复礼,实乃大明百姓的福气。然则臣以一介儒生,今日弃笔从戎,此前也曾纠结于‘焉用杀’这三个字多年。那时,臣大概也是惧怕果报吧。不过臣虽然心有疑虑,却依然凭着直觉走上了投笔从戎这条路,直到后来臣再读《荀子》,其中讲到夫子为朝七日,便以五恶之名而诛杀少正卯,臣便悟出了其中道理。”
闭着眼睛的弘智大师这时终于开口说道:“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当时少正卯与夫子一同讲学,而少正卯之闻名不亚于夫子,致使孔门三千弟子亦多次转投于少正卯的门下,孔门因此经历了‘三盈三虚’,七十二贤人中唯有颜渊不为所动,所以夫子为大夫七日,即诛杀之。宋代大儒朱熹甚至怀疑这一典故的真实性,历代学者多对此事闭口不谈,其心中也都是认同了如果夫子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夫子之所为便是错的。”
朱四仰起头感慨道:“这就是了,圣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匹夫以明哲保身,不做不错为座右铭。这便是天道大于人伦吧,这就是夫子与太祖皇爷担当的一面。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其中的‘忍’字,除了包容与忍耐,还有坚韧不拔,临机果断的意思。如果在一些看似事小,实则影响颇大的问题上没有韧劲儿,不能当机立断,便是在姑息养奸了。这其中的选择,是担当、是智慧,更是大义。都是为了天下,如果朕有的选择,是不会杀了自己的李淑妃、郭宁妃和身边战友的;如果没有选择,也绝不会忍看江山沦于奸佞之手,就算重拾太祖当年的旧事,即使杀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和尚们口称阿弥陀佛,却在内心对朱四的话表示赞同,傅山对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更是有了共鸣,而朱四在这段话题的最后还吟诵了后世佛子仓央嘉措的一首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众人皆称赞:好诗。慧缘大和尚更是说道:“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却有心存仁,然而为政者如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即使曾经的一些过往行为有待商榷,只要其心正,则必是仁政。论其初衷,也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原谅。可以说无论人身是否遁入空门,人人皆有成佛本性。生死轮回,此性不改。无论身在寺院或是皇宫、五行八作,到底是活人还是杀人,是渡人还是渡己,皆在一念之中。只要心中向善,人人皆可证得菩提。”
落日的余晖带来了信鸽,当读过了邓凯交到他手上的密信后,朱四皱起了眉头。随即立刻告别,离开了龙兴寺,赶奔凤阳城的西华门外,到大军的驻地找到了堵胤锡和洪承畴,一见面便对他二人说道:“在虞城同高必正大战了十多日的,真的是多尔衮的主力大军,朕原以为依靠高必正的数万人马,坚守虞城月余不成问题,可没想到的是,清军的攻势进展这么快,高必正说至多再坚守三日,虞城必破!”
。
朱四的话让堵胤锡、洪承畴二人大为惊骇,洪承畴说道:“万岁,如果虞城失守,郝永忠在徐州城外就万分危急了,我大军集结在凤阳的事情恐怕多尔衮未必会侦知,如果虞城无法援救,我们应当做好在徐州与多尔衮决战的准备。”
朱四看到洪承畴在避开话题,任谁都清楚,刚刚得到虞城破城在即的消息后,朱四只找到了堵胤锡和洪承畴两位御营五军的统帅谈话是为了什么,那一定是想让他二人带领御营五军前往虞城救援。然而买一送一的事情洪承畴已经做过一次了,他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害怕自己再一次遭受松锦之战救援锦州祖大寿时发生的那种惨败。
朱四也能够理解洪承畴的心境,并没有进行斥责,堵胤锡则站出来正色说道:“臣以为应当救援高必正,第一个理由是我大军目前士气正盛,如此不去救援一支重兵集团,任其自生自灭,将会对大军士气起到消极影响,更会寒了军心。二来一旦清军主力抵达徐州城下,我们决战歼敌的目的一定是不能达成的。一则清军主力机动性强于我军,他打败了大可以放弃徐州与城中孟乔芳、李国翰里应外合,继而撤出战场;而以清军主力外加徐州守军的实力合兵一处,我军实难有什么胜算。而一旦我军战败,则将立刻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臣恳请带领御营伍军援救虞城。”
(本章完)
第488章 天下第一(4)()
朱四点头道:“二位卿家都是兵法大家,自然知道曹刿论战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我们大可以将虞城作为第一决战地,你二人领兵快速赶奔虞城,无论到时候虞城是否还在我们手上,都要在虞城之外列阵迎敌,此后我们再这么这么办。。。。。。”
朱四既然已经下令,洪承畴自然无法再逃避了,虽然他心里有些埋怨堵胤锡的自告奋勇,却也知道堵胤锡对在徐州迎敌的分析以及朱四将虞城作为决战地点的设计都是正确的。只是这种正确的军令极有可能会搭上他和堵胤锡的卿卿性命。
二人出帐后,于赶奔御营伍军营地的途中,堵胤锡问洪承畴道:“洪公内心是否已经怯战了?”洪承畴摇头道:“洪某并非怯战之辈,也并非怕死之人,否则当年被俘至沈阳后,洪某也不会绝食。只是“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此大战,洪某只希望圣上在部署上不要犯错,只希望我大明不要重蹈松锦之战的覆辙罢了。”
堵胤锡道:“松锦之战,如果不是令出多门,大明未必会败。今日你我也当引以为戒,堵某人也绝不会像洪公当年的监军张若麒那样掣肘于你。”洪承畴惊道:“堵大人的意思是。。。。。。”堵胤锡点头道:“正是,堵某人虽为御营五军都指挥使,此战也当让贤于您这位都指挥同知。”
洪承畴拱手道:“堵大人错爱,下官不敢。”堵胤锡摆手道:“诶,洪公说的哪里话?想我御营五军以车阵见长,而车阵正是洪公的强项啊。如果松锦之战张若麟听取洪公的意见,逼以车阵,毋轻战,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大军何以败到如此地步?今番再战虞城,我御营大军将全部听从洪公指挥,你我定要一雪松锦战败的前耻!”
洪承畴激动的说:“好!洪某定不辜负万岁爷和堵大人的厚望。”堵胤锡点头道:“好,你我击掌为誓!”堵胤锡与洪承畴三击掌,立誓道:“今番明誓,我二人必将带领御营五军血战到底,一雪松锦战败之前耻!”立誓后,二人大笑着走入辕门,统领大军开拔。
此时的朱四,手中依然拿着高必正的书信,自言自语道:“老高向来敢战,此前数十年军旅征程也从没向谁服过软儿。如果不是因为再也无法靠一己之力挽回危局,想必他是绝不会写这样一封信的。”朱四又将信纸闻了闻,上面的硝烟气味尚在,可见战事之激烈程度。朱四心中一凛,连忙又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对高必正说道:“务必再守城四日,四日之内,大军必到!好好活着,朕舍不得你死。你这一战,事关整个中原决战,虞城战败,明军必败,必正守城四日,明军则可取全胜!”
鸽子飞走了,这些来往交通的信鸽一直是朱四手中的法宝,依靠这些和平天使传达战斗的讯息似乎成了这场决战中,明军唯一能够超越清军的利器。御营五军立刻奔赴了战场,未做片刻耽搁。高必正在接到朱四的回信后,喜忧参半的对蒋建勋说:“万岁爷的信上真的说虞城守城四日,大军必胜了?”
蒋建勋回答说:“那是自然,末将如何会骗你?”高必正在城墙下面滑坐下来对蒋建勋道:“你觉得万岁爷的话有准儿没有?”蒋建勋气道:“你这是什么话?万岁爷还会只用一纸书信骗你我二人死守,而根本不派救兵不成?”说完他也一屁股坐了下来。
高必正却一摆手道:“嗨,你想哪儿去啦,咱俩说的根本不是一个事儿,援兵肯定是会来的,不过我最怕的是万岁爷对虞城之战的期望太高了,因此将主力大军断送在这里。”蒋建勋道:“你我都是武将,你还是我的上官,你却总是怕怕怕的,怕个锤子啊?”高必正也喊道:“万岁爷派来援兵就好,我是怕万岁爷亲自赶过来,如果只因顾忌我老高的死活,他却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
蒋建勋又笑骂道:“怎么办?你当然是改嫁了!”高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