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万记住!只有秦老将军可以保护你们出逃,其他的人无论做出什么安排,你们都不要听。这封信你们两个带回去,交给母后她老人家。算是朕的诏书吧,以便发生那样的情况时你们可以拿着它来调动军队。”
朱四又把形势说的很严重,回想起刚刚朱四说在她们二人体内留下龙种的话,更让舒窈和穆清异常地紧张,只是已经与丈夫一起见惯了潮起潮落,她们自然知道女人们的担心和害怕起不到任何作用,穆清便先自破涕为笑,反而开解起朱四来了:“万岁爷承天辅运,有天助、有人助,定然一切都会逢凶化吉的。”
自己女人的冷静和沉着让朱四多了些心安,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就是一旦他回不来,希望三个女人能够一起照顾好他那未出生的孩子以及两个年迈的母亲。
朱四把自己当做了诱饵,为了做的更加逼真,他还带来了两个宠妃,只是人们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皇帝失踪了,于是在大臣们中间出现了极度的恐慌,他们也都齐齐的带上自己的财宝和家小聚集在城门口想要出逃。守城官兵当然不肯,他们便对守城官兵施加着压力。当然了,也许这种恐慌正是那群已经对济尔哈朗递过投名状的大臣们刻意制造的。
(本章完)
第115章 黑云漫卷遮日月(13)()
这些人中间,为首的竟然是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两广总督王化澄。虽然自己的佥都御史之职刚刚被慈圣太后封送了何文端,王化澄还蒙在鼓里,兵部右侍郎和两广总督也都是有名无实,朱四早已因为金堡案后对他非常厌弃了。
不过在几十位大臣中间,王化澄还是身着一身蟒袍玉带,威风凛凛,可是守门的军兵却并没有拿这个堂堂的兵部右侍郎当一盘儿大菜,气的王化澄吹胡子瞪眼的对他们喊道:“你们这里谁是主事人,叫他立刻滚过来见本官!”
城门口面对着王化澄的是一个小旗,年龄不大,看样子只有二十上下,以王化澄的年纪应该足可以当他的爷爷了,可是这个小旗却拿王化澄当成小孩子一样戏耍了起来。“大人,小的们这里的主官不在家,让他滚过来见大人恐怕更是不可能。”
王化澄又道:“你们是谁的部队,谁给你们主官这么大的胆子,他竟敢擅离职守?老夫是兵部右侍郎,可以就地一刀砍了他的脑袋!”那小旗又说道:“大人,恐怕您就算是兵部尚书也砍不了他老人家的脑袋,因为小的们的主官就是当今圣上!”
“放屁,你竟然敢搬出今上来吓唬本官!”小旗又说:“小的不敢,大人虽说是兵部右侍郎,恐怕却不是这肇庆城防的负责人,而肇庆城防就是由当今圣上亲自操持的,您说小的们的主官不是万岁爷还会是谁呢?您说您一兵部右侍郎这么大的官儿,万岁爷临走时都没跟您请示一下?也没带您走?这也太不够意思了,连刚刚从广州撤回来的李元胤都被万岁爷带走啦。小的真是为您老抱不平啊!”
被人讽刺了个够,王化澄手指着那位小旗,浑身颤抖的说道:“你你!好,无论你的主官是谁,本官都命令你打开城门!”小旗把眉毛一扬说:“办不到,圣上给小的们的命令是无论任何人想要出城,就地正法,当然了,除了圣上他老人家自己和他带走的那些人以外。”
王化澄气的把手一伸问道:“诏书何在,拿来给本官看,本官就不相信,堂堂大明的皇上,竟然丢弃了大臣自己逃跑,还会留下这样一纸荒唐可笑的诏书。”小旗一拍大腿故作委屈道:“诶呀我的大老爷,小的哪有资格接受圣上的诏书啊?诏书不是在您老的手上吗?万岁爷亲口说的,他把诏书下发给兵部和锦衣卫啦。”
王化澄大吼道:“你这小畜生竟敢含血喷人!朱由郎也配当皇帝?看看他手下都是一些什么货色?竟会耍些嘴皮子功夫!不用大清的铁骑了,老夫就能把你们杀个一干二净!动手吧,还等什么?这群混账既然不给老夫脸面,难道咱们就不用出城啦,把肇庆拿下了自然会立下大功的!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是三只眼!来呀,给我进攻!”
随着王化澄的一声命令,数十名卫兵冲上前来围住小旗便要将他制服,显然在这群卫兵的眼里,王化澄所谓的进攻只是制服一个小旗而已,又有几个打过仗的士兵会觉得依靠着他王化澄兵部右侍郎的名头,就真的能轻而易举的夺下一整座肇庆城再送给济尔哈朗呢?
那小旗也不含糊,竟然拔出腰刀,来了个夜战八方藏刀式,比比划划的对着这群卫兵边战边退,口中还不干不净的说:“小的知道你啦,你就是传说中的隔壁老王吧?竟敢夺门,你们是要干什么?身边有那么多大臣都在看着呢,小的可有旁证啊!”
王化澄哈哈笑着,对那个小旗还吐了一口口水:“呸,我去你大爷的旁证,这些人都是老夫的!肇庆如今只有老夫的官职最大,还不速速投降,老夫许你一个天大的富贵!”只不过那小旗已经躲出去很远了,王化澄非但没有吐到别人,还被迎面风将口水又吹回到自己的补子上。
王化澄忙着用衣袖去擦拭自己的补子,其他的大臣们却已经心急如焚了,富贵是一码事,谁都喜欢,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眼看清军就要来了,这时候不赶紧出城或者将局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万一济尔哈朗因为攻城损失过大,对肇庆军民人等来个无差别对待,小命儿岂不是都将呜呼哀哉了?
这些围聚到城门的大臣们,看着王化澄的亲兵不敢真的拿下那个小旗,竟然露胳膊挽袖子的一个个都冲上前去帮着那些亲兵来打架,想要迅速消灭敌人、解脱自己。兵部的一位给事中仗着自己的靠山就在身后擦唾沫星子呢,所以他是第一个冲上去的,可拳头还没打到,就被那个小旗手起刀落,砍掉了他的头。
其他的大臣颜色大变,都齐声呵骂那位小旗说:“反拉,反拉!”都回头要找王化澄主持公道。小旗捡起了人头,举起手中刀,对着城上城下的守城官兵喊道:“弟兄们都听见了吧!这群人说是反拉!还要控制住肇庆城送给清军。那么无论品级,只要是反啦,就不再是我大明的臣子,都是我明军的死敌!给我放箭!杀无赦!”
手中弓早已上弦的守城官兵早已看不惯王化澄和这群狗官们的这副做派,一听到命令,顿时万箭齐发,小旗面前的那些大臣和卫兵们立刻成片成片的倒下了。王化澄刚刚擦干了补子,眼看守门的军兵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心知此事绝不会如此简单。再仔细一看,那个小旗手中的刀,竟然是一把雁翎刀,他当然知道那刀只有皇帝亲手相赠才有资格佩戴。这个小旗,身份绝非一般。极有可能的是一名锦衣卫,还必然会是皇帝朱四的亲信,不然绝不敢下令屠杀如此多的大臣!
(本章完)
第116章 黑云漫卷遮日月(14)()
“将军住手,这都是误会!误会呀!”王化澄身边大臣们正在抱头鼠窜,许多人都倒在了箭雨之中,眼看夺门不成,王大人也立刻服软儿了,口中连称误会。那个小旗却似笑非笑的嘀咕了一句:“你说什么?小的没听见!”而且还边说变向王化澄走来。王化澄眼看自己的老命即将不保,立刻跪地摆手,对着那名小旗大喊了一句:“英雄饶命,大哥,英雄,您,您千万要放过我!我,我,我信佛!”
小旗一听这话乐的嘎嘎的,他把手中的雁翎刀又向天上一指,军兵们的弓箭终于停止了发射。小旗踩着一片狼藉的尸体来到王化澄的面前,还用自己的鞋底子又帮住王化澄擦了擦他胸前的补子,踩了一脚的泥以后,再低下头用带血的刀锋帮王化澄刮了刮胡子。一副慈母般的眼神让人感觉真的极为变态,他又温柔的问了一句:“大人刚刚怎么说?”
王化澄带着哭腔说:“在英雄面前,小的不敢称什么大人,只希望英雄能看在小的信佛的份儿上,饶过小人的狗命,刚刚小人真的是一时糊涂啊,求英雄切勿怪罪才好,我信佛,我也是老实人。”
那小旗忽然像躲瘟疫似的跳着避开了王化澄,装出一副非常害怕的样子说:“你刚才不说自己是马王爷吗?怎么这会儿又不想为大清立功啦,有那么多大清的铁骑帮你撑腰,你还怕个球啊?你说既然有那么多鞑子给你撑腰,而且你又信佛,我到底是杀你呢、还是放你呢?”
“放,放,一定要放!”王化澄紧忙答道。小旗又说:“这就难办了,你是夺门叛变的匪首,小的自然不能坏了规矩。要不咱俩好好商量商量,你先让我把你宰了,等我宰了你之后呢,再帮你找一群高僧超度一下,这样你还满意吗?”王化澄急忙说:“这都是误会,你不能擅杀朝廷正三品的大员啊!我还是。。。。。。啊!”
王化澄还想让那位小旗知道自己在清廷的身份,来吓一吓他,可是人家根本不想听,也早都知道了。一声高喊之下,小旗手中的刀砍了下来,一刀下去,让王化澄的头飞出去好远。
小旗又擦了擦刀上的血迹对着王化澄的无头尸说道:“你是谁不重要,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是万岁爷给你的评价哦!差评!勾连清军,里应外合,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还是差评!无论你是谁,都必须死,老子管你信不信佛?”
他又对那些蜷缩在地上吓得筛糠的大臣们说:“听好了,我叫严通天,是大明锦衣卫的百户,圣上的亲随!刚刚死去的这些人基本上都不算冤枉,每一个人都有投降清廷的铁证,啊当然啦,也可能会有一两个死了的人没有真的投降,是被误杀,哈哈,谁叫他们胆子小,想随大溜呢。休要怪刀箭不长眼啊,他们虽然是被误杀,却也是因为犯贱才死的。大敌当前,胆小怕事的人多死一两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说对吧!”
众大臣都齐声说:“啊,对对对,将军教训的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