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个时候,山坡上站岗放哨的小儿,忽然间从后头被人抓住了。
“你是谁?”那个小儿惊恐道。
那个杨一道:“嘘——小声点,我们不是坏人,你们是否还有人。”
小儿瞪着眼睛,不安道:“我……我只有一人,你休想……”
“老实点,快说,不然小命休矣。”
“我我我……不要杀我,我说,我说。”在威胁之下,终于被套出了话。
“原来是去往南边逃难的,今日你们幸好遇上我家副统领,不然后头追兵那么多,你们逃也是逃不出去的。”
“你是来救我们的么?”
“可以这么说,我家……我家少主乃是宋国人,不如让你们的人马加入我们阵营,你们的安全就有着落了。”
五坊小儿,立即带着这十一个人去了山坡后面四十户五坊户落脚处。
羊老见到小草儿后头跟着十一个穿着黑衣的人出现了,他惊恐道:“小草儿,你后面几人是?”
“羊老,这十一个人没有恶意,他们方才杀的是耶律璟身边的斡鲁朵护卫……”
羊老觉得不可思议,他疑惑道:“你是说那些斡鲁朵护卫全部被你身后之人给杀了。”
“你这么说是低估我家少主的实力啰,他可是……”
领头的杨一,呵斥道:“闭嘴,这里没你说话的地儿。”
那人意识道自己差点嘴皮子快,说漏嘴,于是乎立即停下不说话了。
“这位老丈,真是抱歉,我们没有恶意,方才听这位小兄弟说你们是睡王身边的五坊户,如今要去往宋国,我方人马倒是可以护送你们去宋国。”
刘韬听了,说:“真的?”
还有其他一些人也露出期待的神情,这些人的出现宛若救世主一般他们脱离苦海。
羊老立即将刘韬拉动一旁,轻声道:“这些人都把斡鲁朵给灭了,我们这些人无缚鸡之力,为何如此待我们,小心有诈。你们先呆着,万一我回不来,就立刻带人走。”
刘韬摸着头,道:“羊老说的有道理。”
杨一明白他们的意思,他道:“老丈,你们不必这般猜测,我家副统领如今就在前头,你们谁要前去一见。”
“我去见你家副统领。”羊老站了出来。
“老丈——”
在黑衣人护送下,羊老随着十一人而去。
到了那儿,黑衣人见到他们带着一个老者前来,杨一自己跟副统领絮絮叨叨说了一番。
那位被称为副统领之人,旋即道:“这位老丈,我属下所言不假,若老丈不信,我们也不会让你们为难。”
羊老感觉自己的话就好像打在棉花上一样,他还是不相信。
他指着面前的那个副统领问道:“你是哪里人?”
“我是瀛州人。”
老丈惊喜道,因为他许久没听人说起瀛州二字,今日“你是瀛州人!”
“老丈莫非也是瀛州人。不知老丈姓甚名谁,家中是否有亲人?”
“我家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兄长,姓杨名昆【名失考】,兄弟有三子,信、匡、赞,今朝应该有三十多岁了吧。”
那人立即脱口而出,失声道:“莫非你就是杨珏杨玉郎。”
“你怎么知道,莫非你是……”
那个黑衣副统领立即从取下半边面具,羊老一看,此人跟兄弟长得差不多,莫非是自己的亲侄儿。
“你是信、匡、赞三人中哪一位?”羊老莫名地激动起来。
“我是最小的赞儿啊,叔父。”
“赞儿,没想到十八年没见面,你都长这么大了,叔父真是高兴。”羊老名叫杨珏,他见到侄子都这么大了,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叔父,自从你被契丹人掳走后,家人都不知道你的生死,不知道这十八年你过得如何?”
“契丹狗贼,视我汉人如猪狗,如艸芥,叔父我随着晋国亡*国*之君,一路迢迢去了上京城,成为五坊户。周世宗北伐时候,收回了瀛州,那个时候,我是最开心的,因为瀛州不再处于蛮夷人的统治下……后来火神淀之乱,耶律璟坐上了皇位,耶律璟残暴,时常杀人为乐,五坊户常常成为他杀人取乐的对象,我们猪狗不如地过着每一日,叔父我若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恐怕早就投河自尽了,还愁受这屈辱……”杨珏边说边回忆起往事,露出狰狞的面目。
“叔父,契丹人如此欺凌我汉人,迟早有一日,我汉人会一一向他们逃回公道的。”
杨赞随即就把自己在京城中的事情说给自家叔父听,杨珏边听边觉得杨家子孙有出息,傍上了魏王殿下的高枝。
“对了,赞儿,那边还有四十户五坊户,如今你我既已相认,不妨做个顺水人情,帮帮他们。”杨珏也是担心,毕竟四十户也算不少,杨赞带着或许会认为是个累赘,反而会抛下他们不顾。
杨珏的生活已经与五坊户相连,今时今日,自然是不会抛下他们。
“叔父,送佛送到西,这也是少主让我们做事吩咐的,侄儿立刻动身与叔父前去,说明这一切的。”
“那就好。”杨珏点点头。
杨赞随后与杨珏二人去了山坡后面,说明了这一切。
四十户五坊户如同看见稻草一般,转瞬间充满了希望,次日,杨赞领着四十户人,踏上了前去宋国的路程,这次他们的任务就是护送这些人前往宋境。
让这些人安然入宋,不被辽人发现,赵赞分批让这些人化作流民,宋国境内。
……
二十多天后,瀛州城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十八年了,从一个壮年汉子熬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我杨玉郎今日终于回宋了。”
杨赞发信给赵德昭的信函,赵德昭也已经收到,另外一边杨信、杨嗣兄弟收到了三郎的来信,意外得知一个讯息——被辽人掳走十八年的二叔如今已经返回瀛州。
而这个时候,开封城内,韩家人在汴水渡口下船,赵德昭也提前接到了密函,接待必须是高规格的。
韩匡嗣一路上所见,是他一辈子最难以忘怀的,宋国内的城池展现出来的新面貌、宋人的心中那股蕴藏的精气神以及自豪感,这是在辽国人身上看不到的。
开封到登州的那条水泥驰道,他是亲眼看见劳役们在修建中,而且听闻这些劳役享受的政策也是十分丰厚,熟读史书的他居然发现劳役匠户们所受的待遇是历代最好的,而且从他们脸上看不到一股被压迫的脸色,仿佛是心甘情愿,任意供人驱使一般。
如今在自己面前的这座开封城,恐怕也是天底下最富庶的一座城池,韩匡嗣十分期待接下来会是如何一番情形。
……
第六十五章 金明池赛龙舟()
踏上东京城的那一刻开始,韩匡嗣就对这座城池就充满了遐想,东京,这座大宋王朝的帝都,位于中原腹地,这里的一切都要比辽国上京城以及辽国一座城池要好。
韩匡嗣的几个儿子、女儿开始说道:“爹爹,这东京城比上京城还要繁华。”
“老爷,甚么时候能够见到让儿。”韩夫人也迫不及待道。
这时候一辆四轮马车过来了,韩匡嗣抬头看着缓缓而来的马车,他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这辆车子,四个轮子,有古怪。
车夫从车上下来,拱手而道:“韩先生上马车。”
车夫见韩匡嗣有些手足无措,他立即从车内拿出一个登马梯,放在车厢前头,韩匡嗣家人这才车内。
马车缓缓开动,沿着街道而行……朝着城北而去,一路上的人情风土韵味,全部展现在韩家人眼前。
“好一个东京帝都。”韩匡嗣由衷感叹道。
半个时辰后,车子停靠在城北的一间民居前,车夫开始叩响了大门。
韩德让【韩匡嗣第四子】并不知道家人已经平安到达,而在开门的那一刻,他仿佛看见韩匡嗣佝偻的背影,以及几个哥哥妹妹。
这不是幻觉,韩德让没想到自己真的见到亲人了,他立即跑过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孩儿不孝爹娘担心了。”
“让儿,你活着就好……”
“四郎……”
韩家人声泪俱下,韩夫人【不知道名字】道:“让儿,你怎么会在这里?”
“娘,我们进去再说。”
韩家人入内,韩德让就把许多事情都说给了家人听,但没有告诉他们赵德昭的身份。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韩德让道:“爹,娘,哥哥妹妹们,你们初来乍到,还不熟悉这东京城,不妨这几日孩儿陪你们去城内逛逛如何?”
“唔。”
“过段日子,就是赛龙舟了,大宋官家今年灭蜀,因此特意在金明池,广各国使臣,天下子民,所以赛龙舟今年乃是最盛大的一次。”街上,韩德让带着家人走到一处地方,都能听到这个消息。
“赛龙舟?”因为自从初生在北地,韩家人从未见过赛龙舟这一汉族传统,而在幽燕之地,极少有这种活动,而幽燕以北,从未听过。
“哥哥,我们到时候可以一起去吗?”
——
此刻在凉城客栈,赵德昭收到了韩家人入京的消息,遥想此刻韩家人团聚在一起,那种骨肉相聚的时刻,赵德昭并不想出面打搅他们,因此他打算过个几日再去。
如今蜀国平定,治理蜀国为重,大宋国内,各项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城西的金明池湖水荡漾,大小型战船在湖水中训练,金明池训练水师一直是朝廷来操持,赵匡胤将训练水师之权交给了他的亲信裨将杨信。
而最近几日,赛龙舟也要开始了。
三月份开始赛龙舟,开封城里的龙舟竞渡并端午节举行,而安排在每年清明节前后,通常在三月,赛龙舟也始称“争标”,到了五代,竞渡之风愈盛,不但民间组织,官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