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蔚奈锾宀徽欠叫蔚溺粲△帷
“这世间竟有如此华美的宝贝!”赵德昭内心赞叹道。
只见于此物上携五龙交纽,在玺印的边角镶嵌着一块金子,好似来弥补它旁缺一角的事实。此刻赵德昭心里起了波澜,恰巧此时赵弘殷把玺印翻转过来,留粘满红色印泥那地方給赵德昭看。如果之前还存有疑惑的话,那么此时玺印底部八个篆体字揭开了其身世。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篆体字刻于玺印底下。
“这……这是?”赵德昭一阵惊讶诧异的模样,两眼睛直钩钩地盯紧方形大印,“传国玉玺!竟然是传国玉玺!”
赵弘殷笑了笑:“昭儿好见识,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多。不错,此正是失落几十年的传国玉玺。”
“呃,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随后载而进献楚文王。后楚王命人解之,果得玉。秦始皇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赵德昭娓娓道来那段关于和氏璧的传闻记载,“祖父,为什么它在这里啊?书中不是记载说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恰逢当时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于是传国玉玺失踪。”赵德昭一言一语地把史书中记载的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赵德昭从刚才的疑惑中恢复过来,眼光看向自己的祖父,因为从历史中记载和氏璧之谜扑朔迷离,真真假假,疑惑道:“自古常言,‘得和氏璧得天下’。当今陛下,派人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来行使传国玉玺的职能。可见这块玉玺在君王看来等同于社稷天下。只是不知为何会在祖父手中?”
赵弘殷收起了笑容,面色镇定开来,“昭儿你有所不知,其实那时候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的那块其实是假的,在世人的記憶中全都認爲它早已失踪。”
赵弘殷依旧古井不波的表情;“昭兒千萬勿要驚?,呵呵,的確真的早就已经被掉包了!”
“啊!?怎会这样啊?”
“确实如此。”
“爺爺既然心中有數,何不將事情說給昭兒聽聽!”此时赵德昭被祖父的一番话惊呆了,嘴巴里都快可以塞个鸡子了,“这怎么可能?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甚麽?”
“好罷,既然昭兒想知曉事兒的來龍去茫堑篃o妨,爺爺就說了。說起來一切是这样的——”看到自家孙儿睜大眼睛目不轉睛地聽著的好奇样子,赵弘殷把那段往事的真实给说了一下。
“当时我曾为王镕带领五百骑驰援莊宗皇帝于河上,在那次中立下战功,是以留用于洛阳禁军,后成爲皇帝身邊的親信。在征討前蜀時,皇帝任命长子魏王李继岌为统帅,郭崇韬为副,前蜀亡。由于灭蜀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谋划指挥,平定之后所有的政事都是经他之手,却冷落了魏王李继岌。李继岌并没有什么野心,和郭崇韬也没什么冲突。但李继岌身边的宦官们却是一帮贪财的小人,见郭崇韬的门前车水马龙,送礼巴结的人络绎不绝,自家却门可罗雀没有机会捞到一点油水,就千方百计地在李继岌面前挑拨是非,陷害郭崇韬。后郭崇韜遭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刘皇后联手构陷,李存勖听信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作爲軍隊的統帥,郭崇韬一死,軍中的人心就惶惶不安。
不僅如此,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皇帝猜忌手握重兵的李嗣源,認爲几个儿子没一个能斗得过李嗣源,唯恐天下被李嗣源夺去。后李嗣源在将士们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皇帝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赏给洛阳的将士,逼他们开赴汴水。军到中牟县,听说李嗣源已进入汴京。皇帝知道大势已去,急返洛阳,路上兵士逃走一半,他试图抵抗李嗣源的进攻,于是便派人暗中把真的玉璽托付于我,以備將來的時局,当时这个秘密只有皇帝和我知道,后被提升为从马直(李存勖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军队都调到城外候命之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乱杀乱砍,火烧兴教门,趁火势杀入宫内,莊宗被弑。
后皇帝一死,这个秘密只有你祖父一人知道。玉璽一直在我手中,天下人皆认为真正的和氏璧已经在唐末帝**时不见了。然后就如歷史中那樣的記載了。”
听罢赵弘殷的一番话,此时赵德昭的眼珠子都掉到地上去了,捡都捡不起来了。
“昭儿,祖父拥有和氏璧这件事情千万不要说出去,否则我们赵氏一族,恐怕要有杀身之祸啊!”
赵德昭信誓旦旦地说道:“这点请祖父放心,昭儿决计是不会说出去的。”
“还有今天的事情,只有你我知道。”
“恩!”
之后赵弘殷把玉佩还给了孙儿,叮嘱他好好保管身上的玉佩,还有今天的事情谁都不要说出去,随即两人走出密室,关上了后院的大门,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旁若无人地各自回各自的房间去了。
ps。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
?????????????
第九章 赵氏男儿皆习武()
听网上的大大议论过,新书,至少是半年左右的冷冻期。哎——静静地等待时机吧!
写历史类的就是累……
………
自上次知晓了后院密室中的秘密之后,赵弘殷和赵德昭两个人都把这件事藏在心中,不和别人说。赵德昭认为既然历史上自己的父亲最后当了皇帝,那么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赵德昭深知这年代战乱纷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个强健的体魄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正如他所做的,每天清晨都会和赵匡美来到院子里打太极,站马步,站桩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一些基本型的东西,所幸对于这两叔侄来说还是容易的。
接下去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赵德昭是每日都催促自己的叔叔起床习武,刚开始的时候赵匡美总是有些抵触,找各种理由说不去了,可在赵德昭一番软磨硬泡之下,赵匡美就屈服了,后来时间长了他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总而言之,这几天的锻炼还是有点成绩的——
因赵德昭和赵匡美这俩叔侄每天都去院子里习武,半个月的功夫下来,两人的身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赵匡美来说是最明显的,之前肥嘟嘟的赵匡美此时此刻肚子上的肉球开始下去些了,脸上的肉也已经瘦下去一些了,而且走路感觉也快了许多,赵匡美观察到自身发生了一些变化,内心十分感谢自家的侄儿,这还得多亏赵德昭,赵德昭之前每次看到赵匡美去吃餐桌上的肉类食物,都是亲自上前夺下来的,然后威胁说吃多了以后娶不到老婆,而且对自身不好,会短命的。赵匡美听了赵德昭的话吓得筷子都掉落地上,脸都皱成了一朵菊花,看到自家叔叔的这副囧样儿,赵德昭就给他取了个外号:菊花关。赵匡美虽然不知道这个绰号的含义,但也猜得出这是在笑他肥。
而赵匡美看着眼前丰盛的早餐,也只能吞吞口水,无奈之下去喝那一小碗羊肉粥和一碗羊肉汤面。每次吃完之后,赵匡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饭桌……不过现在虽然还会吃些,但最起码不会暴饮暴食了。
而赵德昭忽然发现自己腿上和手上的肉是紧绷着的,虽然还有些婴儿肥,可是这样还是挺不错的,最起码是有了肌肉了,整个人越是觉得身手敏捷了许多,溜得也比以前快了……
但是赵德昭熟知光会打太极这些功夫还是不够的,所幸赵家三代人,赵弘殷和赵匡胤两代人都是征战沙场、纵横天下的武将,在武术指导方面还是拿得出手的。又因为赵德昭出生在这样一个军事家庭中,加上老赵家爱武装的基因和每天都是耳濡目染的,所以自然他的一举一动都颇具一个小将军的风姿。
赵德昭除了锻炼之外,现下这段时间每日中午歇息片刻,下午都把自己关在书房之内,学习古代的一些礼仪,顺便也重温了一下年幼时候学习过的古代典籍和诗词歌赋,有时候还临摹各大书法家的真迹,倒也学得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赵德昭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自从穿越之后这个记忆就比之前的更加厉害了,看书一目十行,有些东西看过一遍就记住,这相当妖孽的能力倒令府里人都很吃惊……
当然这仅仅只是个开端,更多更苦的事情还在后头……
看到自己孙儿和四郎每日都在院子中习武,赵弘殷欣慰地摸了摸山羊胡,心里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呵呵——赵家的后代有希望了,不过还是得亲自出马教教他们。
于是乎当面把赵德昭和赵匡美叫到自己的书房内。
“四郎,昭儿,你们这么刻苦学习,我这个做长辈的,非常支持你们的做法”
“多谢父亲(祖父)的关心。”
随后话锋一转,“你们两个倒好,把你哥哥晾在一旁。所以从明日起,你们三个就一起习武吧。”
“哦!”
赵弘殷说道:“我明日早上要教给你们仨个一些学习的东西,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
“基础的东西?”
“嗯。”
叔侄两个人都是很期待明天早上……
又一日的清晨,赵德昭和赵匡美早早地来到了后院空地之上。随后赵弘殷、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