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00多西充人好说他们当地的土话“锤子”二字,开始有人觉得他们真是“扯得很”。还说壮丁就是那么回事!
但是,在和日本鬼子的战斗过程中,他们性格火爆、敢打恶仗,冲锋总是在最前面。他们很快赢得了上司青睐与战友们的钦佩。尤其是二十六师师长王克浚,对西充士兵喜欢得不得了。凡是遇到攻坚战,久战不决的时候,总会发出指令:“喂!你那里还有多少‘锤子’,赶快放来组成敢死队,给老子顶起!”
西充“800壮士”一战成名的第一仗,就是在武汉会战中的湖口保卫战。据李汝江根据父亲的回忆介绍:“当天他们和鬼子交火多次,各有死伤,但我军两侧高地上的轻重机枪以交叉火力构筑起密集弹网,日本鬼子虽然多次突击,但都失败告终”,这场战役,西充“800壮士”中既有被子弹穿膛而过奇迹生还的傅继尧、也有带领20多个弟兄活捉四个鬼子的李利民等英雄。
1938年在江西、湖口等江防阵地,原来的壮丁之一——李宏毅即升班长,第二年升为排长,进攻南昌,“800壮士”伤亡了100多个。活下来的大部分陆续升任连、排长。
李宏毅在抗战期间考入黄埔军校三分校军官班八期,也成为了蒋委员长的门生,他专攻美军战术,1940年毕业后返回部队,不久就升任为营长。
成为了合格战士的壮丁们常说,父亲们常要求我们,川军中的西充“800壮士”个个都是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好士兵,战斗中他们舍身炸敌人的碉堡、炸坦克、咬着鬼子耳朵肉搏,例子数不胜数。
但勇气代替不了战场的残酷,在“龙衢战役”后,川军二十六师打得只剩几个人,西充“800壮士”为国捐躯,只有李宏毅一人奇迹生还。原来,1945年8月9日,部队进攻浙江分水县城,李宏毅率一个加强营从敌后插入分水县城与敌巷战,身负重伤居然还没死去。
早在1943年,“西充县抗敌救援会”就在肃王庙立了一个木质纪念牌,表达家乡父老对“800壮士”的怀念。据介绍,这个纪念牌毁于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
抗战的胜利,并未让李宏毅就此回归平凡生活。而是再一次面对人生转变。经过集训后,他回国民党军队“潜伏”,有了新的秘密称谓:“中共地下党员”。
第二百五十一章壮丁(2)()
如果说西充的壮丁是有抗战意志,自己走上抗战前线的话,其余大多数壮丁是被抓上前线的,而后在火线上觉悟,成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战士的。
那天长工谢壮丁正在山上砍柴,突然来了几个保安兵,不由分说就将他带到了益阳桃花曹家。曹家当时是保安团的团长,被保安团抓来的人,都关在这里,房子很高,没有窗户,每天由人定时送两餐饭进来。在这里关了一个月后,他们就听说了七十军来接兵,没有抓到壮丁,就准备把他们带到前线去当兵。
也不知坐了多久的火车,他们来到了江西高安中国军队的一个驻地,他被编入七十军预备第九师三营九连九班,成为一名士兵。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原来中国乡村的长工谢壮丁的一生与中国近代史中十分重要的一段联系到了一起,并成为人们了解那段独特历史的一个观照窗口。壮丁有蔑视的口气,以下我们称谢壮丁为谢壮。
经过简单的军训后,谢壮和与他同时被调往江西的湖南同乡一起开始参加战备与战斗。
因为白天日本鬼子的飞机总是来轰炸阵地,他们所有的战壕都只能在晚上挖。当正式与日军发生正面战斗时,谢壮已成为了一名机枪手。他使用的是捷克式机枪,前有两条分开了腿的那种。
那个时候,鬼子的枪很厉害,一开枪,便是‘吐吐吐吐’一次几十颗子弹飞过来,而我们这边都用的是那种老式步枪——汉阳棒棒,扳机很难扳动,而且只能一次上一颗子弹,在战斗中非常被动。谢壮亲眼看到很多战友就是在上子弹的时候,被鬼子的连发子弹击中而牺牲的。
在挖壕沟的时候,谢壮还要参与站岗放哨。一个晚上要换四次哨,每次两个人两个小时。修筑了战壕以后,面对日军的进击,谢壮所在的部队有了机动灵活性,日本鬼子从哪个方向来,他们就从哪里还击。
有一次,谢壮所在的排16个人参加战斗,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自己之所以能够幸免,是因为他隐蔽在离人群远一点的地方掏了一个坑,躲在坑里之后他还在头上盖了一些柴火,日本鬼子的飞机才注意到他。才有了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作为机枪手,谢壮曾经连续数日在阵地上阻击日军,战事最短的也有几个小时,非常让人疲惫不堪。
白天不能生火做饭,战士们的饮食只能在晚上由飞机送来,每天只有一到两餐。他们守阵地也不是固定的,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
抗战结束后,谢壮去了福建,并与一个当地女子结了婚。他结婚时,那个女子带了一个小孩过来,婚后,他们又生了6个小孩。
谢壮1960年代从福建回到湖南老家安家时,将两个大的留在了福建,其余4个带了回来。
在阔别家乡数十年后再次回到湖南时,谢壮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只有原来很多在战场上的照片资料让他最觉得珍贵。
谢壮一生还养育了不少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共有十多个,自己和家人吃了很多辛苦,但他总觉得那是替他牺牲的战友养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
秦家旺到的这一家只有一间半土和石头砌的房子。村长进屋点上灯他才看清楚,这家外半间是做饭的,
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时,编队序列为三路纵队,南下茂林时,第一纵队为左路纵队,第二纵队为中路纵队,第三纵队为右路纵队。1941年1月5日,各路纵队先后到达茂林一带。1月6日晨,新四军第二纵队老三团三营派出一个排向高坛方向警戒。7时许遭国民党40师120团搜索部队袭击。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的第一枪打响了。同日下午,新四军军部在茂林潘村的潘家祠堂召开了新四军各路纵队领导干部的军事会议,史称“潘村会议”。会议研究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形成了决定:“以一纵队全部出球岭注:亦作求岭;二纵队四个营注:实为三个营出丕岭,二个营出博刀岭注:又名缚刀岭;三纵队注:欠五团出高岭,五团为全军后卫,随二纵队行动。并决定战斗分三个步骤:各部于6日黄昏开始行动,7日拂晓占领各岭,正午前会攻星潭;攻下星潭后分二路攻三溪四十师师部。
皖南新四军突围部队会攻星潭有未成功,不仅关系到皖南事变中的一个重要的史实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新四军在事变发生后是否贻误了突出重围的有利时机,更牵涉到项英到底负有多大责任的问题。对此,学术界一直争论不断:一种观点认为,新四军没有攻克星潭。其主要理由是,当时突围时机已经丧失,两侧部队未能合围星潭,星潭一带地形不利,突围部队缺乏足够火力,缺乏强大预备队,星潭守敌40师装备精良,文字记录史料中找不到攻克星潭的证据等。泾县党史办曾于1984年和1986年两次召集星潭村了解当时战斗情况的老人座谈,这些老人们回忆新四军确未打进星潭村。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四军部队攻克了星潭,其直接证据是几位新四军老同志的回忆材料,还有时任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少将参谋处长岳星明的谈话材料。这两种观点均言之灼灼,星潭究竟有没有打下,如果没有最确凿的材料发现,这个谜底恐怕已经很难揭开了。
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时,编队序列为三路纵队,南下茂林时,第一纵队为左路纵队,第二纵队为中路纵队,第三纵队为右路纵队。1941年1月5日,各路纵队先后到达茂林一带。1月6日晨,新四军第二纵队老三团三营派出一个排向高坛方向警戒。7时许遭国民党40师120团搜索部队袭击。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的第一枪打响了。同日下午,新四军军部在茂林潘村的潘家祠堂召开了新四军各路纵队领导干部的军事会议,史称“潘村会议”。会议研究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形成了决定:“以一纵队全部出球岭注:亦作求岭;二纵队四个营注:实为三个营出丕岭,二个营出博刀岭注:又名缚刀岭;三纵队注:欠五团出高岭,五团为全军后卫,随二纵队行动。并决定战斗分三个步骤:各部于6日黄昏开始行动,7日拂晓占领各岭,正午前会攻星潭;攻下星潭后分二路攻三溪四十师师部。
皖南新四军突围部队会攻星潭有未成功,不仅关系到皖南事变中的一个重要的史实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新四军在事变发生后是否贻误了突出重围的有利时机,更牵涉到项英到底负有多大责任的问题。对此,学术界一直争论不断:一种观点认为,新四军没有攻克星潭。其主要理由是,当时突围时机已经丧失,两侧部队未能合围星潭,星潭一带地形不利,突围部队缺乏足够火力,缺乏强大预备队,星潭守敌40师装备精良,文字记录史料中找不到攻克星潭的证据等。泾县党史办曾于1984年和1986年两次召集星潭村了解当时战斗情况的老人座谈,这些老人们回忆新四军确未打进星潭村。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四军部队攻克了星潭,其直接证据是几位新四军老同志的回忆材料,还有时任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少将参谋处长岳星明的谈话材料。这两种观点均言之灼灼,星潭究竟有没有打下,如果没有最确凿的材料发现,这个谜底恐怕已经很难揭开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
就在靠近县城的一个地方,日本鬼子盖有有一座炮楼,炮楼里边有一门大炮,炮楼里的鬼子兵每天有事没事都要向周围的村庄‘咣当、咣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