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的一个密电稿,让日本鬼子和汪伪政府的有关人员如获至宝。此电报稿的内容是向重庆当局建议:不要再在上海等地去暗杀个别日军官兵,因为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僻如军统在上海愚园路附近暗杀了几个日本宪兵后,日军立即把这个地区封锁起来,挨门逐户搜捕可疑人员,成千人受牵累,几十人被杀,使居民产生极大的反感,因而对重庆政府产生不满,希望以后不要再这样零零星星去搞这类工作,以免失去沦陷区民心。
日本鬼子和汪伪政府的有关人员对这份密电稿非常重视,因为当时国民党军统在上海的人员正热衷于搞这些动作,由于干起来困难不多,功劳不小,也得到了重庆方面的重视,可以以此来宣传他们是如何积极抗日的,至于沦陷区的老百姓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不管了。
经过日本鬼子和汪伪政府的有关人员仔细对密电稿的研究,他们认定这绝不是上海军统潜伏特务的口气,再看密电稿上的那一笔并不齐整的笔迹,和唐生明的笔迹到差不多。
日本鬼子和汪伪政府的有关人员,包括李士群便肯定这封密电是唐生明所命拍发的。他们既高兴唐生明有这一建议,可以让军统不再常在沦陷区里去暗杀日军官兵,为他们减少不少麻烦。连几个日本鬼子的顾问,看到此内容后也十分高兴。但他们另一方面又很不满意唐生明的做法,既然和重庆当局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络,为什么不早点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或多少透露点口风给他们这些所谓的朋友们。他们知道即使唐生明被发觉后,肯定会一个劲地矢口否认,所以李士群也不得不采取不客气的手段来对付唐生明。
于是,李士群便通知在苏州的唐生明和他的妻子徐来,一同连夜到上海来,说有要事面商。这时唐生明已经听说国民党军统在上海的组织被破获了,但也只好硬着头皮携妻子徐来回到上海。
他们乘火车一到上海,便看到李士群手下的一位姓傅的杀人魔王在火车站等候着他们。唐生明本想乘自己的汽车,先送妻子徐来回家后,再去见李。但姓傅的板着面孔坚决额不同意,一定要唐生明夫妇乘他的车,直接去76号魔窟。到了76号后,唐生明夫妇俩就被直接送进了李士群的办公室。
唐生明夫妇俩一走进李士群的办公室,就看见李士群正在审问住在他们家的张素贞。
当时唐生明和军统的接头联系,是利用开在他家附近的一家杂货店,唐生明夫妇俩目标太大,张素贞便是常去联络的人。军统组织被破获,这家杂货店和张素贞不可避免地被圈了进去。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机械化部队是近现代军事历史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的出现,必将给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如果把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算做是中国军队早期机械化发端的话,说起来,这个“铁甲车队”还是1924年11月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下,成立了起来的呢!一年之后,以铁甲车队和从黄埔军校抽调出的一部分人员作骨干,组成了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日后成了共产党军队起家的本钱。
国民党军队机械化的过程比较缓慢。早在1932年就成立汽车训练班,请了德国顾问皮尔纳父女二人做教官,皮尔纳教授各种车辆驾驶、修理和战车战术;他女儿教授数理化文化课程,学员从中央陆军军官军校第8期毕业生挑选,为建立机械化部队准备人才。那时的装备,不过是普通汽车加装钢板,号称“装甲汽车”,以及10余辆摩托车和一辆奔驰履带拖拉机,并无真正的战车。
1934年11月,孔祥熙通过香港怡和洋行从英国购入32辆“维克斯”型战车和若干当时称为机器脚踏车的“哈雷”牌两轮摩托和三轮摩托,在南京编成战车营。人们给装备了16辆“维克斯”战车重6吨半的第1连起了个代号,叫“虎”连;给装备了16辆水陆两用战车重3吨半的第2连起了个代号,叫“龙”连,单从名字上看,就够威风凛凛。
1935年夏,蒋介石在南京丁家桥组建了交辎学校,自兼校长,还是由德国顾问皮尔纳教授机械化部队的战斗、战术及战防炮使用。一年后,该校改组为辎重兵学校和机械化学校。自此赔养机械化兵种的专门学府才正式诞生,机械化兵种也正式成为独立兵种,其军衔自成体系,用银白为底色。
1936年5月,以新近购买的德国“克虏伯”式轻型战车和“毫须”式装甲车为基本装备,蒋介石又在南京方山扩建了陆军装甲兵团,其它兵种的团长都是上校,惟独装甲团的团长是少将,由蒋介石的亲信杜聿明担任,足见重视程度。
淞沪抗战,杜聿明曾率战车部队参战,配属给第87师攻击杨树浦,然该师步兵从未进行过与战车协同作战的训练,在战车进入街市内时,步兵任战车在前突击而不加掩护,战车被日军击毁3辆、击伤8辆。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陆军装甲兵团避战,陆续撤退到了湖南湘潭。
1938年初,苏联以换货形式援助中国的T…26战车和自意大利购入的“菲亚特”战车、德国产装甲汽车、奔驰柴油卡车、美式福特卡车、意大利产摩托车数百辆陆续输送至湘潭,在这些车辆基础上,陆军装甲兵团被扩编为陆军第200师,仍由杜聿明任师长。1938年4月,200师的搜索营出动装甲车12辆,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担任搜索警戒任务。
1938年10月,200师扩编为新11军,1939年改称第5军,扩编后,部队移驻广西全州,杜聿明担任中将军长。
戴安澜出任师长之后的第200师,只是第5军的一个步兵师,第5军除军直属的战车团外,其它部队都不是机械化部队,徒有“快速部队”的虚名。
1939年9月,日军发动桂南战役,为的是彻底切断中国的最主要补给路线。中国获得外援最重要的路线即法属印度支那线,运进中国的补给物资的85%经过此线。日本认定,切断这条路线将必然使中国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可以立即结束在华战争。
日本在南京设立以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日军桂南战役的主力第5师团是日本陆军第一流精锐机械化部队,参加过南口、忻口、平型关、太原、上海、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屡次担任主攻任务,号称“钢军”。
昆仑关战役,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蒋介石决定投入他的老本。
1939年11月16日,蒋介石调其最精锐的第5军归白崇禧指挥,投入昆仑关战役。
11月25日凌晨,由戴安澜指挥的第200师第600团,在二塘独战日军第21、42两个联队。日军在飞机掩护下猛烈进攻,600团团长邵一之、团附吴其升阵亡。鉴于战况不利,戴安澜决定黄昏后撤退至高峰隘。此次虽然未能阻止日军前进,但这是日军自钦、防登陆后遇到的最激烈抵抗,战斗进行了两天两夜。12月1日中国军队失守高峰隘,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双方以昆仑关一线山地为界,暂时对峙。
昆仑关,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的昆仑山上,虎踞于曲折的柳州、宾阳至南宁的公路,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山岭延绵,无论往北往南,均为平坦地势。东面2公里处有653高地,西面2公里处屹立445和441高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历代兵家必争战略要地。早在宋朝,狄青征南时此处便成了著名战场。
12月7日,蒋介石决定反攻,目标是“攻略昆仑关而后收复南宁”。15日,白崇禧以桂林行营名义发出第一号反攻令:以北路军第5军主攻昆仑关。
12月16日,第5军军长杜聿明召开团长以上军事会议,布置对昆仑关之攻坚战,制定了“关门打虎”的包围全歼战术,命令以戴安澜第200师、郑洞国荣誉第1师正面主攻昆仑关;邱清泉新编第22师为右翼迂回部队,由小路绕过昆仑关,打击南宁方面日本援兵;彭璧生率第200师两个补充团侧击昆仑关之外,堵住其退路并阻击援军。
18日凌晨,战斗打响,中日两军最精锐部队在昆仑关碰撞了!
防守昆仑关的日军第5师团主力第21旅团的松本总三郎大队,以炮火和飞机对中国军队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第5军的重炮兵团以及各师炮营同时开火,炮火延伸后,戴安澜指挥第200师与荣誉第一师开始攻坚,至夜晚,荣一师攻占了昆仑关附近的几个高地;第200师攻占了653、600两个高地,并一举攻占昆仑关主阵地。
19日中午,日军再次出动飞机狂轰滥炸,第21旅团的第21联队,由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夺回昆仑关。
昆仑关得而复失。21日,蒋介石对昆仑关战役进展缓慢不满,给桂林行营及各参战部队下达命令:“前方各部队与炮兵等,如有不积极努力进攻,或不能如限期达成任务者,应即以畏敌论罪,就地处置可也。”
在昆仑关主攻阵地上,调拨给第200师指挥的荣一师第三团团长郑庭笈,用望远镜发现九塘公路边大草地上有日军军官正集合开会,马上命令第一营以轻重机枪、迫击炮集中火力猛击。炮弹击中目标,敌军官死伤惨重,乃至后来不得不空投军官来补充作战。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即是被炮火击中于24日身亡的。
12月23和24日,仅第5军正面进攻的两个师,伤亡就达2千余人,日本军伤亡也在千人以上。昆仑关日军工事非常坚固,上两层下一层碉堡,构成交叉火力,中国军队攻击受阻。
战斗空前惨烈。戴安澜将军亲率两个团兵力,以大刀、铲刀和血肉之躯,一路斩草开路,割破日军设下满山遍野的铁丝网,向昆仑关最后一道大门——界首阵地发起猛攻。
界首高地位于昆仑关北,是日军最坚固的据点。戴安澜指挥郑庭笈团,于28日晚开始攻击界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