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宁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道,“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原本我还想着拖一拖,先命人到临近郡县购买一批粮食回来,哪想到粮价竟在这几天内突然暴涨了起来。粮食是根本,粮食的价格决定其他商品的价格,而物价飞涨之后势必会引起豫章城的恐慌,豫章城的形势很快就会波及到全郡!”
“叔祖父想得没错,咱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城内的粮价平下去。”范二对范宁分析的这些道理自是想过的,听完之后便提议道。
“平?怎么平?我可没有多少存粮!难道你有?”范宁却摇摇头。
“将咱们手上的粮食投入进去,也是一个途径。但城内十几个粮铺同时涨价,而且所涨的幅度一样,你不觉得此事必有蹊跷?所以我觉得咱们还是要进行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范宁对这个新名词表示不懂。
“就是将豫章城内与粮食买卖有关的所有掌柜,都请到第二楼聚一聚。其实,咱们可以这么做。。。。。。”
听了范二的计划,范宁不由狐疑起来,“鸿门宴什么的,真的能行吗?”
0174暗流涌动()
娶了王神爱这个江左第一白富美的次日,司马德宗就从司马曜手上接过了皇帝宝座,从此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两晋的历史,从武帝司马炎称帝到恭帝司马德文被废,历经一百五十五年,期间有十五人坐过皇帝宝座。若要从这十五人中找一个知名度较大的,或许晋惠帝司马衷会幸运中奖。
司马衷是司马炎之子,也是晋朝的第二任帝,他之所以获得让人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做出了超出其他皇帝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弱智。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是一个天生弱智,但司马炎的长子死得早,所以他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皇位接班人。
直到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就水到渠成地做了皇帝,但他仅仅是朝堂上的吉祥物罢了;他依旧浑浑噩噩、混吃等死,可以说是“弱智少年欢乐多”。
可笑的是,如此弱智的皇帝怎么会获得“惠”的谥号呢?难道史官们都是高级黑?
司马衷曾在华林园中游玩,他听到园里青蛙叫得有趣,便问左右道,“这些东西叫得真好听,它们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
左右面面相觑,好一会才有人灵机一动,答道,“在官地里叫的就是官家的,在私地里叫的就是私家的。”
司马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如果是官家的,别忘了发一份粮饷。”
随从们听了,都是哭笑不得,只得点头应承。
后来,天下大乱,有大臣报告说地方上有很多黎民被饿死了。
司马衷听说后,吃惊地睁大眼睛,问,“什么叫饿死呢?”
有人答,“人要是很长时间没有东西吃,就会饿死。如今连年遭灾,百姓们没有粮食,自然会饿死了。”
司马衷不解地问,“他们没粮食吃,何不食肉糜?”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典故的由来。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司马衷这样的人得以窃居高位,又怎能让有野心的臣子不蠢蠢欲动呢?
司马衷的皇后名为贾南风,她的父亲贾充是最早追随司马氏造反的人之一,而“韩寿偷香”的典故就发生在她妹妹身上。
贾南风是一个异常暴虐的狠角色,她为了掌权而斗跨了皇太后杨氏的家族,又与诸王互相利用,杀害了皇太子司马遹。
赵王司马伦借此将贾南风杀了,并将司马衷废掉,但司马伦的所为却引起了诸王不满,几轮大恶斗之后,司马衷废而重立。——这段历史就是有名的“八王之乱”。
当初司马伦篡位时,曾派意阳王司马威从司马衷手中抢夺玉玺,还让后者因此受伤;等到司马伦被平定后,司马衷想起此事,便生气地说,“阿皮司马威的小名捩吾指,夺吾玺绶,不可不杀!”
晋军在荡阴战败时,司马衷身中三箭,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
司马颖的军士将嵇绍按在马车前的直木上,司马衷大呼,“这是忠臣,不要杀他!”
杀红了眼的士卒,除了奉命不得杀害皇帝外,仍将嵇绍杀死,他的血溅到了司马衷的衣服上。
等到战事平息,侍从要浣洗司马衷的衣服,他却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这就是文天祥的正气歌中“为嵇侍中血”的典故。
由此可见,司马衷虽天生弱智,但也并非没有是非观念的,他至少还能问青蛙是公家还是私家的,这证明他的知识产权意识很明确;他至少还能分得清什么司马威是坏人,而嵇绍是好人。
相比于司马衷这个晋朝最知名的“白痴”皇帝,如今的皇帝司马德宗,简直是弱爆了!
司马衷至少还知道吃肉糜可以填饱肚子,司马德宗却连冷和热都分辨不出,至于喝水、吃饭、洗澡、睡觉等等种种生活技能,他一样都不会。
司马道子这样的皇帝自是无比放心的,所以在他登基的第三天,就理所当然地将自己升任为太傅、扬州牧,赐黄钺。
著名的墙头草王国宝同志果断见风使舵,再次投向司马道子;后者则完全忘了当日的“一刀两断”,竟投破天荒地给他兼了一个重要职务——后将军。
后将军的职务相当于禁军系统中的第二等,其上面还有一个领军将军王雅,司马道子安排王国宝当后将军,就是为了架空上面的王雅。
江左朝中的政治权利,大致可以分为民事权和兵权。
民事权是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权等一系列权力;兵权则包括领兵、征兵、调兵权及物资征调权等一系列权力。
民事权一般归属于相权,兵权却掌握在国家领袖手中,这和后世一样,国家主席必是军委主席。
东晋的国家武装力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驻守都督区军,也就是驻防的各大军区和重镇的护军;二是禁军,即皇城禁卫军和京城守军。
东晋全国可分为八个都督区,即扬州、荆州、江州、徐兖、豫州、交广、益宁雍梁、会稽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王恭掌握的拥有七万人数的北府军,其次是殷中堪都督的三万荆州军,还有庾楷都督的一万豫州军,其余各镇不过几千人而已。
王恭和殷中堪是司马曜的心腹,他们此时掌握的地方武装力量,明显是优于司马道子的。
禁军的力量,却几乎全部掌握在司马道子手中。
东晋初立时,禁军的数量只有三万余人,随着司马曜帝权的强大,京城的禁卫人数达到了五万人。
司马曜亲近的大臣王恭和殷仲堪都在地方,已升为领军将军的智囊王雅却是独木难支。
因为司马曜死得太突然,王雅未被顾命,所以此时也只是谨慎沉默而已,无论什么事都是一言不发。
王雅出自东海王氏,是三国时曹魏司徒王朗玄孙、卫将军王肃曾孙、后将军王隆之孙、大鸿胪王景之子。
他喜欢接近下人、敬慎奉公,司马曜因此给了他很高的礼遇。
司马曜担心百年后皇室会倾覆危亡,就选了当时有名望的人担任屏藩之臣,将要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时,先去咨询王雅。
王雅道,“王恭风度简傲高贵,神情方正严肃,已居有外戚的贵重,承当着亲贤的寄托,然而他禀性严峻狭隘。不能容人,有自以为是的操行,没有守节的心志。殷仲堪虽然在小事上很谨慎,以文辞义理著称,也没有大器量,而且才干和谋略不足。现在天下无事,他们足可以完成职守,如果国家有什么变动,他们必定成为祸乱的起因。”
王恭,出身太原王氏,是老好人王蕴之子,皇后王法慧的兄长。
王恭是有名的美男子,时人称他“濯濯如春月柳”,虽志大才疏,但“少有美誉,清操过人。”
殷仲堪是故吏部尚书殷融的孙子,清谈家殷浩的堂侄,他学问出众,著有文集十二卷,清廉俭朴,以道德文章知名。
司马曜认为他们是有名望的杰出人物,以为王雅是嫉妒他们,所以就没听他的意见。
司马曜驾崩后,王恭从京口赶到京城,参加了他的葬礼。
进京之前,有人劝王恭乘机率军诛杀王国宝;但他认为司马曜的死太突然,且没有太大把握做成此事,又不敢独自承担造反的罪名,所以犹豫不决。
此时王珣来访,他也认为王国宝罪恶未彰,觉得应该等到所有人都讨厌他时才顺应人心诛杀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大义之名。
听了王珣的劝告,王恭笑着说,“你现在越来越像胡广了。”
王珣摇摇头,“王陵因在惠帝面前争执,陈平经常在一旁谨慎小心,沉默不语,你只看结果如何罢了。”
胡广,字伯始,是东汉时的名臣。他博学多闻,史称“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
胡广与黄琼一柔一刚反对梁冀专权的行为,但他性格圆滑、柔媚宦官,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朝,为官三十余年,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
京师为其作谚语,“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胡广,正是中庸的代名词。
王恭本来就没下定决心杀王国宝,却讽刺王珣是“胡广”,可见他的虚伪;王珣本来就很胆小,却以陈平自比,可见其自大。
另一边,王绪也劝王国宝乘王恭入朝的机会,将其暗杀,但也没有得到允许。
双方的形势,与慕容垂入邺城时何其相似?那时候苻丕和慕容垂的手下也都劝他们先动手,可他们也都是顾及“大义”之名。
中枢与两藩的矛盾,达到一触即发的地步。
王恭返回京口前,旁敲侧击地对司马道子道,“当今主上暗弱,执政的责任就更加重大,这是连伊尹、周公这样